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熙龍
前段時間,某短視頻媒體播放了一條題為《30歲,男人該有多少存款》的視頻,一時間引起不少熱議。
「三十而立」,古而有之。30歲,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分割點,青蔥歲月去而不返,中年危機近在眼前,而金錢,作為可以解決90%生活問題的一種存在物,也確實總是撩撥著30歲,以及30歲以外的很多人的神經。
那麼,你認為,一個30歲的人,應該有多少存款呢?
其實,這是一個見仁見智,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不過,我還是好奇地採訪了一些人,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給的答案。
作為一個金融從業者,高max在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提問有問題,現在都沒人問存款了,都問有多少資產」。高max以自己為例,說在30歲的時候,手頭上的存款真心不多,大概帳戶上平均停留的存款額不會超過五萬塊。但他同時強調,30歲時的自己擁有一些其他的資產,具體包括:在某一線城市(非北京)擁有兩套房產,總價值1000萬左右;與朋友合買了某私募基金,投資額50萬;股票帳戶40多萬。
與此同時,高max強調,這些資產都不是靠家裡扶持得來的,而是完全靠自己打拼換來的。
作為一個「過來人」,高max認為:一個人在30歲之前擁有理財的能力,遠遠重要於擁有存款的數量。「如果你會理財,其實財富積累還是挺快的,但是如果一個人不會理財,很可能勤勤懇懇一輩子,也不過就是攢個年邁的看病錢」。
剛剛過完30歲生日沒多久的韓非,聽到這個問題之後,苦笑之後答道:「30歲的我,到現在存款是零,身外物只有一家公司和一個老婆」。
在留學行業摸爬滾打了七年的韓非,在去年和朋友共同創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留學機構,他是公司的大股東,佔股60%。公司經營了一年多,韓非坦言,「虧倒是沒虧,但是如果計算淨利潤,其實到現在也沒賺多少錢」,但韓非依舊對創業抱有極大的熱情,他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
「很多人可能認為30歲要考慮結婚生子、生活安穩了,但是說實話,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30歲是幹事業最好的時間,而且我認為:30歲有多少存款不重要,而是你擁有多少溢價的能力更重要。比方說我自己,即便最終我的創業不成功,但是這些創業經歷,可以提高我的抗壓性、更懂得從全局思考問題,等等,而這些財富,都將保證我隨時擁有在市場競爭中勝出的能力。」
Owen在朋友們口中是一個特別愛玩,也特別會玩的人,他也坦言,自己在30歲之前,基本上都是「月光族」。「大學剛畢業那會兒,我特別喜歡旅遊,一有假期就出去旅遊。後來在一次旅遊中,體驗了一次潛水,從此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潛水」,Owen說他自己30歲前,很多錢都花在了潛水上,最開始在國內海南潛,後來就跑去馬來西亞、菲律賓去潛……他在28歲那年,還考了潛水教練證。
在Owen看來,很多事情是要趁著年輕去幹的,比方說「世界這麼大,到處去看看」、「挖掘內在的自己,培養一個資深的愛好」等等,「30歲前,沒有照顧家庭和撫養孩子的壓力,正是養精蓄銳的好時光啊,所以,存什麼錢啊,應該拼命花錢才是正經事啊,用這些錢去換一些經歷、換一些遠見、換一些生存的本領,所以我覺得,30歲沒有存款才是對的吧。」
面對「30歲的人應該有多少存款」,藍精靈坦言「其實普通的上班族,想在30歲有很多存款,我覺得還是挺難的,畢竟,大城市工資高,但是花銷也大;小城市消費低,但工資也不高,所以30歲,其實很多人都沒什麼存款吧」。
回想起自己的30歲,藍精靈說當年和自己的男朋友共同攢了十幾萬,然後準備結婚,這十幾萬就全部都投到「買房子」裡了,「我倆攢的錢還沒夠,還跟雙方父母借了將近十萬塊錢,才湊夠的首付,所以,我的30歲,其實沒有存款,倒是負債纍纍的」。
如今已經是一家律所高級合伙人的藍精靈,在讓她給很多還沒到30歲的年青人提出關於存款的建議的時候,她很誠懇地說:「其實我覺得吧,30歲賺多少錢、存多少錢,真的不那麼重要,30歲之前應該都算是人生的開端,真正重要的是你要確定自己的發展之路,通過這幾年的摸索,發現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想做什麼,可能這些事情,比盲目地去存錢,要重要得多吧。」
李先生大學本科專業所學的並非市場營銷,而是IT。大學畢業那會兒,他被一家遊戲公司招聘錄用,成為一名遊戲行業的技術開發人員。
那時候,國內的軟體行業發展勢頭正盛,某蝶某友等公司都成為求職人員眼中的香餑餑,而遊戲,則屬於相當式微的一個行業。「當時看到了行業之間的差距,所以我在遊戲公司幹了兩年,就轉行跳槽到了一家軟體公司,去做銷售了」。
李先生這一跳,就把自己的人生跳出了一個巨大的鴻溝。「30歲那會兒,我的收入和原來遊戲公司的老同事們的收入,其實沒有多大的差距,因為那時候遊戲已經開始火起來了,很多大公司出現了。但是關鍵在於30歲之後,還在遊戲公司做的老同事,很多人的年終獎都是幾十萬的發,而一些成為高管的,則上百萬了……」回想起當初的選擇,李先生顯露出為時已晚的遺憾。
不過,李先生對於自己的選擇,不認為是自己眼光有問題,而是「運氣」所致,他認為當年留在遊戲行業的人,其實也未必就知道這個行業會迎來巨大的發展,而僅僅是出於對生活的慣性,不太願意主動改變而已。
所以,李先生認為,「存錢這事兒,其實很多時候,運氣也很重要,30歲能存多少錢,順其自然就好,人生很長,誰也說不清未來幾十年,人生裡會有什麼彩蛋或陷阱。」
葉子是大家眼裡公認的美女和才女,年輕的時候,「追求我的男生大概可以從一樓排到我家四樓的門口」。
美貌本身就是一種資本,更何況還有才氣的加持,二十幾歲的葉子就如願地嫁給了一個其他人眼裡的「鑽石王老五」,「他比我大八歲,那時候有一家不小的公司了,也很疼我,反正很多朋友那時候都挺羨慕我的吧。」
在葉子的記憶裡,30歲的時候,她已經開上了奔馳跑車,「那個年代,還不是很多人可以開奔馳跑車的」,至於存款,葉子說自己其實也不知道30歲的時候有多少存款,「我的卡裡總是有錢的,因為我前夫每個月都會給我的卡裡打幾萬塊錢,但是我沒查過,30歲的時候,卡裡的餘額是多少」。
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的葉子,在她36歲那年離婚了,離婚的原因在外人聽來似乎有點離奇:「其實就是後來我發現,我對他的愛,有一點類似對父親的渴望,而不是對於一個愛人的愛慕,我好像一直在從他身上尋找童年喪父的缺失。後來我的內心成長了,就發現這樣的關係其實和我不匹配了,而且他好像對婚姻沒有太大的熱情,就這樣分開了。」
如今剛過40歲的葉子,經濟上完全依附自己,她覺得錢雖然沒有以前來得容易,但她覺得更自在了。讓葉子給正面臨30歲的年輕人提出關於存錢的意見,她說了這樣一番話:「錢真的很重要,但是你越活越會發現,它其實沒那麼重要。而且,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人生其實是不斷充滿變化的,30歲的錢,保證不了你40歲的命,所以一切事情,包括存錢,盡力就好,不用苛求。」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科幻電影:《時間規劃局》,它講的是,在一個未來的社會裡,時間成了唯一的流通貨幣,你想活得更久,就要去賺取更多的時間。
30歲,不同的人,會因擁有不同的背景、職業、經歷等,存下不同數量的錢,這些或許是不具有可比性的。但是,如果在人與人之間找到共同點,那麼我想,30歲之前,每個人擁有的時間是相同的,這大概是最大的共同點,也是最大的公平。
在時間總量相等的前提下:
或許,這個問題,更值得我們思考。
時間,是最大的小偷,可以把我們曾經擁有的東西偷得精光;時間,也是最大的恩典,它可以賦予我們想要追求的所有,這二者的區別便在於,你如何對待它和使用它。
希望30歲的存款額,能夠照亮你40歲的人生路。
···
作者 | 楊思遠,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拉姐(ID:byjzlajie)。
主播 | 熙龍,我用聲音,擁抱你。微信公眾號:聲優工作室。
今日互動
親愛的朋友,你正處在什麼樣的年齡?擁有多少存款?你是怎樣看待「存錢」這件事的?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