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撥年輕人畢業了。他們高興地比著offer,誰的大,誰的貴。
沒想到的是,兩年後,拿offer時的意氣風發會煙消雲散,這時候你和周圍人的差距才開始顯現,因為存款。
有人一畢業就進入大公司,兩年已經積累了一些職場經驗,收入不錯;有人創業,兩年後賠成了窮光蛋;有人在家做「蹲族」,從內心牴觸走入社會,寧願伸手管家裡要錢。
畢業後的選擇決定了收入,花錢的方式又決定你會有多少存款。本期#畢業季#我們就找來了6個人,聊聊畢業兩年的存款各自有多少。
有一點可以保證,你不是最窮的。
李以沫 26歲 天津人 現居天津 國企工作
有房有車存款9萬
我2015年7月份畢業,找了個國企的工作,月薪5000,但兩個月後我就在天津買了房。
我是農村人,城裡人可以沒錢,但一定要有房。
天津房價1萬,我看了個市裡的房子,100平,首付30多萬。我拜託父母把首付湊足,每個月3000的房貸,我自己還。父母一輩子沒借過錢,我怕他們有心理負擔,想趕緊把欠款還上。
為此,我每個月只花200元。一直堅持了四年。
午飯和晚飯在單位吃食堂,我每天最大開銷就是吃早飯,200塊平均到30天,每天花6塊多。一根油條加豆漿3.5元,我每天都吃一樣的。
一個月我會犒勞自己一次,燉一鍋牛肉,成本30幾塊,養生又省錢。
我幾乎從不買衣服,單位發工服,每年兩套,春夏款和秋冬款輪著穿。一年到頭只在「雙十一」的時候買羽絨服,男孩的衣服都差不多,質量款式沒什麼好挑的,百十塊一件。
我換手機只有兩種情況:壞了、丟了。上一個是在火車站被偷了,我才買的現在這臺,1000多,已經用了四年。
我很少跟過去的同學聯繫,也沒有朋友。工作的前兩年,一次私人聚會都沒有去過。我都在忙工作,忙點好,老了倒是想忙,工作都躲著你。
我不跟別人比,也不會不高興。當一個人想省錢,就不會覺得苦,他只是在過錢不多的生活。
靠著這樣的生活,畢業兩年就和爸媽一起把欠親戚的錢還清了,我還存了4萬多。
又過了兩年,我買了輛20萬的車,存款付了首付,每月還2000車貸。
現在我住自己的房子裡,不用和同事擠宿舍,可以開車上下班,算一位成功人士了。
有房有車才是你在一個城市立足的標準。光顧著玩,你還是城市的客人。
現在我經濟壓力不大,工資也漲了,但已經不會花錢了。看見朋友圈同齡人曬旅遊照啥的,我一點都不羨慕。你選擇打拼,就要放棄一些享受。
去年我給我媽買了金項鍊,2000多,是畢業四年來的最大花銷。
我們家,所有親戚都住城裡,就我爸媽種地,一直被看不起,過年時都沒有親戚願意讓我去拜年。
所以我從小努力學習,考全班第一、上211院校、畢業進國企、買房買車,這些都是為了給爸媽爭氣。
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在天津,加微信相親群必須「有房有車」,買了車之後我終於進了群,並通過相親找到了女友,準備結婚。所以我這奮鬥挺有意義的。
這四年生活,我知道自己活得像個老年人,但我贏了呀。我靠自己擁有了在城市的立足地,未來我的孩子也一定會有美好的前程。
小冉子 24歲 安徽人 現居北京 視覺設計
存款:-1萬
我畢業兩年了,月入過萬,負債一萬。畢業前靠家裡,畢業後靠男友,現在終於知道靠自己了。
從小被富養,爸爸搞裝修媽媽賣服裝。當同學還在為買雙AJ吃泡麵時,我用零花錢就能買。
17年畢業來北京實習,工資只有三千,不夠租房的,就去男朋友家蹭住。我覺得挺應該的,感情好了就應該不分你我,等我掙錢多了也給他花。
他反倒等不及了,房租1600時讓我出500,2800時讓我出1000,美其名曰幫我攢錢,不是圖那點房租。我逆反心理上來了,就不想給了。
情侶在金錢上起了紛爭,感情一定會影響。花別人的錢心不疼,但日後可能臉會疼。
有一次我得了卵巢黃體破裂,翹個二郎腿就破了。在醫院一邊哭一邊打電話讓他來陪我,他說沒空,要跟組長請假才行。後來人沒來,電話也沒打。這還能過下去嗎?幸好是小出血,大出血可能直接死醫院裡了。
走出醫院我就想分手,但沒錢啊。所以決定攢夠一萬塊,能付上三個月房租就分手。
沒想到剛攢五千塊,公司就解散了。我還不懂節省,買了投影儀、美容儀和護膚精華,攢的錢不到一個月花光了,還欠了花唄兩千多。
錢歸零後,感情也歸零了。最後爆發,是因為我倆因為「到底誰點外賣」打起來了,他坐沙發開始一頓罵我,罵得可髒了。當天晚上我哭著從他家搬出來了。
租房的錢是閨蜜借我的,一萬塊。
花對方錢的一方,吵架永遠吵不贏,對方會拿這事戳你脊梁骨,把你貶低得一文不值。
後來談戀愛,都是我在金錢上更主動。
現在的男朋友剛畢業,沒收入,在考公務員。我現在的工資到手有一萬多,吃飯一般我請,買禮物也花五六百。不過他蠻依賴我的,經常說以後要是結婚,財政這塊都聽我的。
經過搬家這事,我也不太亂花錢了。原來七千的工資一到手就在理髮店充五千塊。現在,兩三百一瓶的乳液買之前都會思考一下。
前兩天我買了輛電動車,花自己錢買的,兩千多,是最近最大的一筆開銷。但有了它,我不用再擠地鐵、打車了。能省下交通費,也不怕堵在路上浪費時間。
明年我攢錢的目標是6萬,一個月攢6千,工資發了就先存到卡裡。房租的一部分用公積金抵。剩下的錢再重新規劃自己的日常花銷。這招挺管用,跟我一樣愛花錢的人可以試試。
當然啦,這之前會先還閨蜜的一萬塊,我都想好了,下個月還5千、再下個月還5千,我就財富自由啦!
郭浩 24歲 河北人 現居深圳 項目經理有副業
存款:6萬
我目前在深圳做進口紅酒轉內銷的生意,算是和朋友一起搞副業。
這行有很大盈利空間,從香港的朋友那拿進口紅酒,能比內地便宜幾百塊。我就找個合伙人一起幹。現在剛起步,我預計兩個月之內差不多能月銷過千瓶。
我一直都想創業,我家是拆遷戶,啥都有了,但我不想混吃等死找爹媽要錢,想做一番事業。
但我不敢全身心投入去創業,年輕人心越大,債越多。
合伙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最早做遊戲開工作室養了一群人,被合伙人坑了,騙走50萬本金。後來改行做紅酒集資,自己拿不出錢,辦了10張信用卡套了30萬。之後很長時間沒盈利,負債70萬到負債120萬。
每周他有5、6天都在和人應酬喝酒,有時候喝完事也沒談成。但每回買單被坑的都是他,一頓飯最便宜也要六七百。
所以為了分擔風險,我有個主業,是在網際網路公司上班,做項目主管,工資8000。上著班,好歹有社保和公積金,有正常收入,如果辭職創業的話這些全沒有了。
去年8月份,我在老家河北買了房,128平,首付我拿一半,剩下的全是家裡出的。現在每月要還房貸2700塊。工資我就自己留3000,剩下的全給我媽。掙錢不就是孝敬我媽的嘛。
馬雲經常建議年輕人自主創業,我覺得是個很傻X的事。沒錢的年輕人想靠創業翻身,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失敗了怎麼辦。創業一時爽,創完父母養。如果有條件,像我一樣弄個副業比較靠譜。
小貝 24歲 山西人 現居北京 新媒體
存款:-1萬
剛畢業的時候我無法無天,後來是生活一步步地給了我教訓。
2017年7月份,我畢業後做了新媒體,起薪8000,之後因為績效漲到1萬,中途還拿了2萬獎金。我把1萬放到了餘額寶,也算是有存款的人了。
工作算擅長但真無聊,每天就是開選題會,趕熱點,出稿子,改稿子。人都幹麻木了。加班還特狠,有一個月連續每周有三天晚上10點多下班,我都不想幹了。
同事也有想辭職的,還說「只要有了離職想法,早晚都會走。」2018年4月份我提出辭職,把老闆炒了,走的時候可神氣了,覺得未來一片光明。
後來才知道,嚷著要辭職的同事是找好下家再走的。他們忽悠我,不過是分散領導的火力。成年人的世界真是說一套做一套。
第一次裸辭不害怕,覺得自己條件好,能很快入職。確實一周後就找到了工作,做編導,大平臺,和我專業對口,還是我感興趣的短視頻領域。不過工資是底薪+績效。我經驗不多,但覺得這工作能勝任,就入職了。
入職後就發現自己眼高手低了。在連續犯完幾次錯誤被訓後,我又不想幹了。
掙的也少,平均下來每個月只拿到六千,掙的還沒應屆生多。於是,2018年8月份我第二次裸辭。
但後來找工作用了四個月,生活終於對我出手了。
離職後各種求職不順,投簡歷沒回應,趕上了網際網路寒冬哪都不招人。換工作前我一次性花2萬報了個健身班,經濟直接斷檔了。最窮的時候錢包裡只剩53塊錢。
只能管家裡要錢,借了三萬,每次一萬。爸媽知道我失業,也不問什麼。有次老媽無意中提了一嘴「這個卡沒有錢了,等下找你爸的工資卡轉下帳」,那一刻感覺自己特別沒用。
去年10月份,是我過去一年的至暗時刻。找不到工作,不愛出門,每天在家躺屍,看天花板能看倆小時。年輕時的雄心壯志是空心兒的,一戳就破。
也是在這時候,我開始反思:不能遇到問題就換下家;沒有錢多事少的美差事;你喜歡的也不一定適合你。都是成年人了,不能太衝動。
還有一條特別重要,你想像的美好工作其實不存在。
裸辭還不利於攢錢,找工作時沒錢,上了班第一個月也沒錢,裸辭一次至少斷檔兩個月。
現在我的目標是先把欠債還完,再慢慢存錢。計劃是先達到可維繫一個月支出的存款,之後把這個存款提升到三個月,然後這筆錢就不會再動了,可能做一點保值投資。
22歲的我,想在北上廣立足開創自己的事業;24歲的我,想的是下個月房租怎麼交,還能有哪些兼職可以做。
匿名 24歲 山東人 現居山東 交通設計院工程師助理
存款:-4萬
剛畢業時每月工資是底薪2800+績效,主要是賺提成,趕上單子多能掙6800左右。淄博的消費不高,吃飯20塊管飽。我租了個50平的一居室,500塊。
按說我的生活應該很舒服,但偏偏碰上了套路貸。
我理財意識很超前,大三時想炒股,想錢生錢。但本金只有五千,太少了。刷微博時看到一個關於P2P平臺的介紹,被「收益率超過12.5%」這句話吸引了,發現了一些利息很低的長期貸款。我動了心。
當時只借了不到一萬。利息大概是日息0.05%。借貸門檻特別低,只要出示有效的通訊信息和身份證信息就行。
後來突然出了政策,嚴打網貸平臺,責令限時關閉借貸業務。
我借錢的幾個平臺都被打了,平臺開始要求提前還清全款。這太突然了,我還不上只能去借,找那些短期的、利息較高的貸款平臺,然後就開始了利滾利,以貸還貸的死循環。
數值翻到30萬了。我整個人都恍惚了,工作沒法好好做,盯著電腦屏幕不知道幹什麼。
身邊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加起來有七八萬。家裡給還了15萬。報警追回了2、3萬,雖然錢少,但能讓催債的人不再繼續騷擾我的家人朋友。剩下的3萬8,是刷的信用卡。
今年3月份,我回來繼續上班。單位之前體諒我,給我留了半年職位。這次再上班,我不敢請假,不敢生病。為了多掙點績效,一天24小時中有近20個小時都在拼命畫圖紙,拿出一塊錢都要想著怎麼花。
這算是對之前想輕易發財的報應吧。
現在生活還是趨於穩定了,信用卡還到只剩9000的債了。朋友們都說不著急還錢,現在還到就剩一半了。
這件事給我打擊挺大的,但也讓我迅速成長起來,「你要對自己做的決定負責,背負盲目理財帶來的全部後果。」再理財,我一定選擇低利率的理財產品,不敢輕易冒險了。
張幻 27歲 蘇州人 現居上海 國企上班
存款:20萬
我在上海某國企上班,研究生畢業兩年了,工資加獎金一個月到手一萬多,現在存款有20萬。特別像一個努力攢錢娶媳婦的男生,可我是個妹子。
先說一下大致情況:理財APP中躺著8萬(收益是5.6,存了一年),餘額寶裡1萬(供房租及日常買菜開支,每天一塊多收益),銀行卡定期4萬,工資卡和其他平臺卡裡沒有歸攏的約7萬。
我存錢的方式特老套:就是每隔一季度就把工資卡裡的結餘轉成定期,漸漸累積起來。第一筆是1000,後來2000、3000往上累積。
我以前是個月光族。研二的時候去網際網路公司實習,還沒畢業,沒啥壓力,實習工資比同學高好幾倍,就開始沒節制地花錢。每月吃飯+衣服化妝品+周末周邊遊,平均要三四千。
最兇殘的是實習結束去雲南10日遊,花了9千。回來一看存款咋剩三千,有些慌。
我可能本身就是那種對錢的危機意識比較重的人。所以我趕緊控制自己的消費,收緊欲望。那陣一日三餐精準控制在12元以內。想吃水果九點之後去水果店,三四塊錢就能買幾個賣相不太好的蘋果或桃子。
存錢這件事,是你有了第一筆錢後才會幹的事情。比如畢業第一年發年終獎,我卡裡突然出現4萬的時候,真的一點兒不想動它。
存錢這事會上癮,當你只有幾千或者一兩萬塊錢的時候,你會隨性地放肆消費著,因為心底總覺得就這點兒錢也攢不下。
我很少點外賣,早上3.5一個玉米,晚上菜市場兜一圈,不到10塊錢基本上能做兩頓。靠一個十幾塊錢的鍋和電飯煲活了好幾年。
看著存款慢慢變多,會有種安全感和對生活的掌控感。可以在心情不好時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談戀愛時變得底氣十足,覺得你只要給我愛情就好了,麵包我自己有。
現代人缺乏安全感,攢錢是一個快速地、能夠獨自完成的安全感積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