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男生月薪5千存款45萬?有多少年輕人在悄悄存錢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請回答2020 二更

從10月21號到11月11號,今年的購物狂歡將持續20多天。

在「買買買」的同時,作為消費主力軍,當代年輕人也貢獻了許多歡樂的新詞,如「琦困無比」「尾款人」「琦樂吾窮」。

這些詞語消解了消費後錢包羞澀的不安感。然而,現實是,消費帳單並不會因為段子而憑空消失,當代年輕人終將面對瘋狂購物後的窘迫現狀。

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有86.6%的年輕人在使用信貸產品,但這些人中只有50%的人可以當月還清。

圖源:《賭博默示錄》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當代年輕人有兩個消費特徵:高消費和超前消費。

許多年輕人也認同這些特徵,並以此作為一種心理安慰:大家都在消費,我也消費,怎麼了呢?

那麼,問題來了,當下,到底有沒有喜歡存錢的年輕人呢?會不會有一批年輕人嘴上說著及時行樂,背後卻在悄悄攢錢呢?

在知乎上,「你們是怎麼存錢的?」「存錢有癮嗎?」等提問總瀏覽量超過8000萬。

點開高贊回答,我看到一群與消費主義背道而馳的年輕人,他們展現出對存錢的熱愛以及高度自律的儲蓄執行力。

《2019-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的調查顯示,90後真實的存款情況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態。有3成90後處於零存款狀態。但同時,也有3成90後有3~10萬元存款,2成90後受訪者的存款達到10萬元以上。

數據來源:珍愛網《2019-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

也就是說,默默存錢的年輕人還是大多數。

這有點兒像期末考試前的景象:周圍的人都在玩,於是,你也跟著玩。然而,成績一公布,許多說沒複習的同學,成績名列前茅。傻傻以為大家都沒複習的你,只能看著令人羞愧的成績單後悔、自責。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環境下,這些埋頭存錢的年輕人,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畢業後,我很幸運地進入了杭州某大廠,工資很高,但是工作強度實在太大,做的事情也很枯燥,沒有成就感。

我不敢辭職,因為手裡沒積蓄。於是,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幹下去。這幾年,我存了不少錢,身體也越來越差。

存款夠了,我終於有底氣提離職。離職後,我瘋狂地玩了兩個月,特別爽。

存款讓我感覺自己有了堅實的後盾。我不用匆匆忙忙地找工作,遇到不喜歡的工作,我也可以沒有顧慮地拒絕。

裸辭第三個月,我找到了一份比之前更輕鬆、工資更高的工作。總之,存款讓我的人生更自由,擁有更多主動選擇。

在廣州工作。我曾經是一個典型的「月光族」。

兩年前,爸爸翻修老屋的時候,從房頂摔了下來,傷勢很嚴重。

爸爸做手術急需用錢。我家也不富裕,一下子拿不出這筆治療費。我和媽媽低聲下氣地求親戚、求朋友,總算湊齊了錢,爸爸也順利度過危險期。

那段經歷,我永遠不會忘記。

缺錢,讓我一下子就見識了太多人情冷暖。當然,我不怪別人,如果我平時多存錢,就不需要這麼卑微地求人了。

那次以後,我就開始有計劃地存錢,意外與明天,我們都不確定哪一個先來,我能做的就是,在意外來臨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存款餘額和理財收益。

我從大學就開始存錢。看著這些不斷上漲的數字,我會有一種成就感,就像是在打遊戲,一步步通關,走向勝利。

我是長沙本地人,所以在住宿和吃方面不需要花太多錢。2018年,我全款在長沙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當時,幾乎掏出了我80%的積蓄。當然,房子不大,位置也在城郊,不過,我很開心。現在,我正在存裝修的錢,把房子打造成我喜歡的樣子。一想到這兒,我又幹勁兒滿滿了呢。

大二的時候,我曾負債10萬多。

宿舍有一個室友,每天穿名牌,她走到哪兒,都是人群焦點,我很羨慕她。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在網上下載了一些借貸APP。

她有的,我都想有。我告訴自己,等我工作了,就有錢了,我只是提前享受一下消費的感覺。

我買了很多名牌、電子產品,虛榮心被大大地滿足。不知不覺,我花了好幾萬,每月最低還款也要好幾千,加上利息,各種渠道總共負債10萬左右。

我不敢告訴父母,我也沒能力償還。我每天都活在恐懼裡。後來,催款的電話打到了我父母那兒,他們這才知道我闖了大禍。

最後,還是爸媽湊錢替我還清了欠款。沒有了債務,我頓時感覺輕鬆了,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瞎花錢,養成了乖乖存錢的習慣。在老家工作,儘管存款不多,至少終於不是負數了。

也許你會有些疑惑和質疑:他們是怎麼存這麼多錢的?

在城市生活,收入相對可觀,開銷也不少。許多人光是支付房租,就夠嗆了,再加上吃飯、購物,能剩下的錢真的不多。

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擠一擠總會有的。」「錢」也是如此。

豆瓣上有一個神秘的組織——「喪心病狂攢錢小組」,在這裡,隨隨便便就能找到一群存款10萬+的90後。

這群年輕人每天討論的話題,全都圍繞「存錢」:

「30歲目標存款應該多少?」

「突然失業,你能舒適生活多久?」

「理財使我快樂,衝啊!」

二更君採訪了許多讀者發現,存錢的方式無非兩個途徑:開源節流和開拓副業。

@吳學明:做編輯其實收入不高。我能存錢買房,主要是靠「立目標」和「接私活兒」。下班時間,我用來接私活兒。網上有很多兼職小組,100塊寫篇軟文,幾百塊校對書稿,這些活兒我不挑,寫多了,收入也就漲上來了。偶爾也會接一些大活兒,編書,寫劇本等。

「立目標」就像主動給存錢這個遊戲設置任務難度。比如說,我希望這個月存2000塊,如果沒達到的話,我就會瘋狂接私活兒,一定要達到這個數字,我才安心。

@粱飛圓:我存錢的方式很簡單,節省和記帳。我喜歡買衣服,也喜歡吃。但是,我買東西的時候,通常會貨比三家或者時常關注店家的優惠信息,等我覺得「划算」了,才出手。在我看來,省一塊錢,就是多賺了一塊錢。

記帳是個非常好的習慣,每個月我會適當調整預算,只要花費快超過預算,我就會緊張,然後減少不必要的消費,記帳非常有效地阻止了我亂花錢。

@周曉魚:我一直在使用的存錢方式,叫「365存錢法」。操作很簡單,就是在紙上畫一個365格的表格,把1—365這些數字依次填進去。然後,每天存一筆錢,對應格子中的數字,數字不能重複。一年下來,你可以存66795元。

分享這些年輕人關於存錢的故事,並不是想藉此拉踩那些喜歡消費的年輕人。生活已經很苦了,如果連「買買買」的權利都剝奪的話,實在太過分啦。

當下,很多年輕人,對「存錢」還是存在一些誤解,存錢並不意味著摳摳縮縮過苦日子,相反,存錢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精緻,更有規劃。

借用心理學上的說法,消費是一種即時滿足,購物後當下就享受到快樂,存錢是一種延時滿足,經過一段比較辛苦的過程,再消費,從而獲取快樂。

兩種行為都能獲取快樂,但是,存錢的快樂相較下來,更持久,更有成就感。

我存錢,就是為花錢。因為手裡有積蓄,在購物的時候,我通常會挑選大品牌的商品。我並不是一個富二代,但是,存錢讓我擁有了富二代的底氣。

通過存錢買到的包包、衣服、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快樂的雙倍的!而且,我也不用擔心買了名牌就只能吃土了。

剛畢業時,我花錢大手大腳,每次到月末,我就沒錢了。這段時期,我只能吃泡麵、饅頭這些便宜又扛餓的食物。

後來,我開始存錢。有了積蓄後,我覺得我的生活質量更高了。每周獎勵自己吃一頓好的,每個月獎勵自己一件新衣服。

選擇提前支付人生,還是規劃人生,哪一種人生更好,很難有答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前者風險更大。

正如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所說:「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那些因為透支未來而提前享受的快樂,遲早會讓你承擔相應的代價。

大部分年輕人初入社會時,是迷茫的。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曉程曾說過:「青年群體正處於人生相對不穩定階段,如果一些商家通過心理學工具不斷激發消費欲望,就會誘導公眾形成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費觀念,並最終導致一些青年人陷入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的追逐,造成家庭關係破裂,使個人的學業、成長受到影響。」

圖源:《暗金醜島君》

北野武在《北野武的小酒館》一書中,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北野武母親生前一直堅持每月向他要錢,而且,他越出名,母親要得越多。他因此很討厭母親。後來,他母親去世,大哥將一個信封轉交他,信封裡是母親這些年替他存下來的錢,高達上千萬日元。

原來,母親知道他花錢大手大腳,便用嚴厲的手段替他存錢,刺激他賺錢。這筆巨額存款,幫助北野武度過了人生許多困境。

人生充滿了無法預測的意外,提前做好準備,會讓我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暢;

人生也很長,選擇很多,我希望你能多走走那條看起來辛苦,但最後會很甜的路。

撰稿|朱門 設計|維尼

原標題:《90後男生月薪5千存款45萬?究竟有多少年輕人在悄悄存錢 ……》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月薪終於過萬了,想要存錢,如何才能存下更多?
    目前這個社會裡,雖然很多人總是抱怨工資太低,但不得不承認,只要自身有能力的話,那月薪過萬也還是能夠達到的。只不過,除了能力之外,還得有平臺,也就是說公司重用才行。工資高是誰都會覺得開心的事情,但是,光工資高是沒用的,最重要的,或許便是每個月能夠存下多少錢。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目前月薪過萬,想要開始存錢,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存?你們月薪過萬的時候,最多可以存下多少錢?那麼,如果月薪過萬的話,每個月最多可以存下多少錢呢?存錢,真的和工資高低有關嗎?
  • 月薪3萬,存不下5000:當代年輕人現狀,會賺錢更會花錢
    很多女生在找對象時,會明確要求男生的賺錢能力,認為賺的多的男生有能力,未來能夠給到自己更好的生活。有些人對於薪資甚至有範疇,比如說男生月薪必須要達到多少以上,低於這個範疇絕對不考慮。像七八十年代的人,都是比較有計劃性的,會更多考慮存錢的問題,但是像90後00後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及時行樂」,所以對於這批人來說,反而不太注重存錢,基本上就是有多少花多少,甚至有的人還會超支消費。這麼一來,花錢的時候確實很痛快,該享受的也享受到了,然而等到需要還錢的時候,就開始愁眉苦臉。
  • 月薪過萬能「甩開」多少人?大部分處於「這個範圍」,那你呢?
    問大家兩個比較「扎心」的問題,你們現在的月收入有多少了呢?工作怎麼多年了,又存下了多少錢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想必很多人都不太想回答吧。實際上,當下我國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能存下錢的人是非常少的。不少年輕人工作幾年時間了,卻沒能存下多少錢。
  • 【星座控】月薪3千,月薪1萬,和月薪5萬的十二星座長啥樣
    文/阿精 現在好像比較流行研究月薪3000,月薪1萬和月薪5000的男生喜歡穿什麼,說話的時候會用什麼語氣。月薪不同,心態和為人方式真的會有差別嗎?這是當然的,物質生活決定了精神世界。溫飽問題都沒能解決,哪有功夫去豐富精神生活呢?但每天都為錢奔忙,忽略了精神,也如同行屍走肉。
  • 月薪上萬,90後們卻捨不得買一件羽絨服!這屆的年輕人怎麼了?
    據統計,在中國真正能夠月薪過萬的人其實只佔很少一部分,每月月薪能夠達到2萬的人應該算是高薪了,每月有這麼多的薪水,怎麼可能會買不起一件幾千塊的羽絨服呢?這屆年輕人的壓力是真的大在2013年到2020年這七年裡,90後們陸續大學畢業了,如今年紀最大的90後已經30歲了。
  • 那些不存錢的小年輕,如何面對三十歲以後的人生「分水嶺」?
    昨天一條「存錢上癮是怎樣的體驗」微博熱搜燃爆網絡,瀏覽量達到了1.4億,討論量也超過了1800萬之多。起因是一個月光族的年輕人向一位知名情感博主詢問,那些因為有存款而生活未受到疫情衝擊的人,是怎樣存錢的?
  • 家庭有多少存款才算及格?月薪低於「這個數」,已屬於窮人行列?
    大多數美國家庭根本就沒有存錢的習慣,每個月掙多少錢都要花掉。完全沒有一點危機意識。但是就在今年,由於「黑天鵝事件」的發生,許多美國人徹底失業,而且他們沒有儲蓄,所以不得不開始依靠政府援助。所以說現在美國人已經改變了高消費習慣,開始儲蓄。數據顯示,4月份個人儲蓄率創下33%的歷史新高。
  • 「存錢」與「不存錢」的兩個人,5年之後差距,會影響你一生
    導讀:老一輩傳給我們的是節儉與存錢,雖然現在年輕人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月光"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但是通過種種事情,特別是此次疫情可以看出,錢在關鍵時刻是非常重要的,存錢與不存錢,用5年時間,差異還是很大的。讓我來帶大家看看!
  • 家庭存款20萬算多嗎?央行數據顯示:存款達到「這個數」才算及格
    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我們中國人一直具有儲蓄存款的良好習慣。似乎西方人賺錢是為了享受人生的,而中國人賺錢是為了存在銀行裡面生利息的。事實上,國內中老年人有喜歡存錢的習俗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每個家庭總要有點積蓄,以防不時之需,比如生病、失業等突發事件。
  • 畢業兩年的人有多少存款:每月只花200塊,欠債30萬
    有人一畢業就進入大公司,兩年已經積累了一些職場經驗,收入不錯;有人創業,兩年後賠成了窮光蛋;有人在家做「蹲族」,從內心牴觸走入社會,寧願伸手管家裡要錢。 畢業後的選擇決定了收入,花錢的方式又決定你會有多少存款。本期#畢業季#我們就找來了6個人,聊聊畢業兩年的存款各自有多少。
  • 出門在外打工,每年存下5萬存款,在我國算什麼水平?
    不過,存錢也並非那麼容易的事情,甚至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每個月不負債生活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更不用談存錢二字。小胖有位朋友去年存了整整5萬塊錢,看上去或許並不多,但卻已經遠超普通打工族了。那麼,每年攢下5萬存款的人,真的能夠遠超普通打工族嗎?對於年輕人來說,如何才能存下錢呢?
  • 「我27歲存款10萬,你呢?」被同齡人拋棄,是多少人的焦慮之源…
    最近小e看到一個話題:27歲的你存款多少? 有人存款10萬,有人負債纍纍……同齡人正在拋下你這件事,其實並不必太焦慮。 01 畢業後,存款10萬需要多長時間?
  • 一個家庭有20萬存款算多嗎?央行數據顯示:存款這個數 算及格
    根據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住戶存款的餘額為72.44萬億,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9.7萬億,也就是82.14萬億左右。截至2019年末,我國總人口突破14億。按照人均存款來計算,相當於人均存款為5.86萬元。顯而易見,如果一個人在銀行存款有5.86萬元,就算及格了。
  • 95後曬135萬存款上熱搜:這3點,決定了她比大多數人都優秀
    前段時間,有一個23歲女生餘額135萬的視頻大火,一下子讓那個叫美希的女孩漲粉70萬。很多網友紛紛質疑:一個才23歲的女孩,存款怎麼可能有135萬呢?這個年紀一般才是大學畢業或者是在讀大四,畢業出來就掙了一百多萬?怕不是家裡有礦?
  • 一份「存款數據」,戳中了多少年輕人的內心?切勿被「它」拖垮!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存款率較高的國家,而我國的居民也都有存錢的習慣。存錢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例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至於束手無策,在風險到來的時候也能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在孩子結婚的時候,也能闊氣出手。至於存款的其他好處,相信也不需要小編多說了。
  • 在上海26歲的男生至少得擁有三十萬存款
    偶然間看到一個上海的街頭採訪,採訪的主題是「你覺得男生大學畢業後三年至少應該擁有多少存款。」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的基本上都是女生。年齡層也比較年輕化,基本上是在18-25之間。有的說50萬,有的說一百萬,但是最少也有30萬。
  • 中國3.5億個家庭,14億人口,能拿出來40萬現金的家庭有多少?
    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大部分的本地居民大概都有1-2套房,身價百萬,但是能夠一次性拿出40萬現金的家庭有多少呢?中國人口大約有14億,3.5億個家庭,截止2018年底我國儲蓄餘額74.22萬億元,人均儲蓄存款51931元,我估計看到這很多朋友要罵人了?
  • 花錢如流水的時代,存款突破6位數的90後,多還是少?
    也就是說,存款10萬也叫6位數,99萬也算是6位數。當然了,我們就以最低10萬來看好了。那麼,存款超過10萬的90後,算多還是少呢?準確的說,並不是太多。之所以這麼說,便是因為小胖所接觸的大多都是工廠裡的人,而很多人因為工資以及消費方面的原因,所以壓根就存不下錢,或許幾萬塊錢是有的,但10萬塊錢的人卻不多。
  • 擁有20萬存款在國內處於什麼水平?算窮人還是算富人?
    眾所周知,中國人是出了名的「愛存錢」,還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儲蓄率最高是達到了51.8%,近幾年來有所下降,到2019年年末,中國的儲蓄率降到45%,但仍然是世界第一。
  • 80後夫妻月入九千年存9萬 存錢方法遭炮轟
    每月消費1千,存8千,年底完全可以綽綽有餘地存款9萬以上!」而發帖人,只是南京一名普通白領,結婚兩年不到,他已經和妻子存下了10萬以上的存款。這兩天,他應廣大網友強烈要求,曬了自己的「存錢大法」,引來一眾「月光族」集體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