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不忙的下午,陽光繞過窗子打在我的桌子上,懶洋洋的趴在桌子上,開始刷劇。
鐵達尼號這部電影是早就有耳聞的,但是種種原因吧,也或許沒有原因,反正就一直都沒有看。
陽光明媚的午後,很適合做點一直想做卻沒有的事情,正好最近也在學英語,便翻出了這部經典的美劇。
電影整整三個小時十三分鐘,這段時間仿佛被偷走了一樣,當我意識過來的時候,太陽已經西下。
Rose和Jack的愛情,像一首浪漫溫情又轟轟烈烈的絕美史詩,即使跨越了生死,也讓人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開始,他們仿佛是兩個世界的人,從身份地位,到見識談吐。但是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奇特,越是與自己相悖的,就越是被吸引。
其實我是不相信一見鍾情的,之前在網絡上看到一句話說,所有的一見鍾情都是見色起意,所有的日久生情都是權衡利弊。
這倒也不盡然,一見鍾情鍾得未必是外在,也有可能是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個人正在做著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或者她身上散發著那種你想要卻一直沒有的氣質。你看到他,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進而生出了無限的嚮往。
Rose是一個貴族小姐,母親對她處處嚴格管束,甚至連婚姻都被當成了交易的籌碼,未婚夫卡爾好像是愛她的,卻也處處管制和壓制著她。Rose就像是籠子裡的金絲雀,窒息的快要死去。
這個時候,Jack出現了,他英俊,幽默,隨性,不受任何人的束縛,言談舉止處處擊中Rose的內心。
許是對曾經的生活,也許是對曾經的自己早已厭惡的Rose,仿佛自然而然地就淪陷了,決定放棄所有,追隨Jack,追隨自由。
如果鐵達尼號沒有沉沒,他們就這樣遠走高飛,雙宿雙棲,不知道會不會演變成一出爛俗的家庭倫理劇,養尊處優的富小姐和窮困潦倒的隨性畫家,在世俗的眼光和格格不入的生活習慣中磕磕碰碰。
最美的愛情總是悲劇,因為故事情節停留在了彼此最高點,沒有後續,便有了無限的期冀與嚮往。
得不到的白玫瑰總是白月光,得不到的紅玫瑰總是硃砂痣。
我把他們沉船之前的愛情定義為對世俗的反叛,沉船之後的愛情叫做超越本能的絕世愛戀。
在《悲傷逆流成河》中,顧森西說「人類的本能是趨利避害,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地向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行動」
這種說法我是認同的,所以看到Rose一次次的為了Jack,為了他們在一起,而放棄求生的機會,看到Jack為了鼓勵Rose活下去,至死都沒有放開她的手,才覺得更加的難能可貴。
當愛超越生死極限,超越生命的本能,或許他在與不在,都沒有關係了,因為如此堅定的被選擇過,前路再艱險,也不會覺得孤單。
這個故事的背景我很喜歡,鐵達尼號的沉沒,註定了他不是一出簡簡單單的愛情故事。向死而生的時刻,每一個人都是這艘船上的主角。
有很短的幾個鏡頭,沉船之際,緊緊相擁的年老戀人,在給孩子講著故事的母親,把自己關起來誓與鐵達尼號共存亡的船長,還有臨死之際還在演奏音樂的樂人,以及那些明知道船只能裝下一般人,卻堅定的喊著「Women and children first」的船員。
事情沒到最後一步就放棄了希望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如果明知道我們註定要去面對死亡,或者說註定要有人面對死亡,那是不是可以不去惶恐,掙扎,從容地做好最後的事情。
我好像沒有辦法用語言來敘述看到這段的時候的感動,只覺得平靜也是一種無聲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