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深圳特區中的特區」,新貌璀璨奪目!
前海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的「前海模式」
一片生機勃勃
▼
4年一巨變
如今的前海,形成了桂灣、前灣、媽灣片區
腳踏大前海,遠望新中心
「前海石」
圖片來源:深圳發布
2020年前海天際線
一張白紙從零開始
但是可以畫最美最好的圖畫」的祝福
「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
海之舟
國際會議中心
前海十一號橋
前海公園數超5個,佔地面積27萬㎡
前海沿海岸線
集文化、休閒、綠地公園於一體
沿河有綠道和溼地公園
前海運動公園
佔地面積7.14萬平方米園中布局了3個籃球場,2個網球場、1個標準足球場1400米的環形跑道及遊園休閒步道等圖片來源:美篇@志強
月亮灣公園
圖片來源:馬蜂窩
荔林公園
位於大南山北麓
園內有百年古荔枝樹群
在荔枝林裡漫步
有如人間仙境的世外桃源
圖片來源:馬蜂窩
海堤公園
走近公園,旁邊很多椰子樹
沿著小道走,吹著海風
很多蜻蜓飛來飛去,連空氣都是清香的
海水都比一般都海藍
圖片來源:攜程
前海超強交通規劃:
各軌道線路12條!
前海合作區規劃各類軌道線路12條。
①城際軌道線路城際軌道線路總計5條
②城市軌道線共7條,分別為1號線、5號線、9號線、11號線、15號線及局域線、光明快線、坪山快線。
一、前海—珠海、中山
1、擬接港珠澳大橋或伶仃洋大橋(深中通道部分)
前海預留港珠澳大橋和伶仃洋大橋(深中通道部分)銜接位置,南坪二期海底立交將延伸至大鏟灣,對接珠江西岸。
2、深珠城際
深珠城際是跨海城軌,走向為珠海淇澳—伶仃洋大橋線路—深圳南山。深珠城際軌道也將從新區穿過,將設置橫門站、逸仙站等2個城軌站,並將與廣珠城際軌道在翠亨站併線,翠亨站為換乘站
二、前海—廣州、東莞
1、穗莞深城際
穗莞深城際,起於廣州白雲機場,連接廣州、東莞、深圳寶安、前海、蛇口等區域,全長約120公裡,設計速度160公裡/小時。
三、前海-惠州
1、深惠城際
深惠城際線起於前海,連接前海、西麗、深圳北、龍崗坪地、惠州西、惠州北等重點區域,全長約113公裡。
四、前海-香港
深港西部快線
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主線;連接前海及新界西北跨界支線;連接屯門南及小蠔灣的香港本地支線。
五、連接深圳市內各片區
1、兩個環線
◎地鐵15號線
15號線身為「環線」,其終點和起點「合為一體」。經西鄉、寶安中心、西麗火車站、科技園、南山中心等片區,終點設在前海媽灣片區,預留經大鏟島連接成環的條件。
◎ 填島外環
與月亮灣大道、107國道、西鄉大道和前海邊上島嶼連結成填島外環。
2、通往寶安、福田、羅湖、光明、坪山
◎ 11號線
11號線由福田站至碧頭站,途經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地鐵11號線是目前國內一次性建成線路最長,速度最快的地鐵。運營時速為65公裡/小時,最高時速達到120公裡/小時。
◎ 9號線西延線
9號線聯繫文錦、紅嶺、泥崗村、梅林、景田、車公廟、紅樹林、前海片區。9號線西延線東起紅樹灣南站,經深圳灣至前海灣,終點為與5號線南延線交匯的前灣站
◎ 5號線南延線
5號線途經寶安、南山、龍崗、羅湖,是構成深圳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的骨幹線路。
5號線南延線自北向南貫穿前海合作區。
◎ 1號線
1號線途徑寶安、南山、福田、羅湖4個行政區,是深圳最主要的主幹線地鐵之一。
按照數據統計
前海自貿片區掛牌5年以來
匯聚了世界500強企業總量366家
內地上市公司982家
2019年,前海作為一個獨立經濟體參與排名
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2位
前海模式:
制度創新,九個「新
圖片來源:中國改革報
1.新時代全面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2.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新引擎
3.深圳經濟特區創造新經驗的新起點
4.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新動力
5.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暢通「雙循環」的新支撐
6.法治中國建設的新示範
7.打造最佳營商環境的新標杆
8.高水平的國際化城市新中心
9.開放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的新樣本
新時代全面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前海構建起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八大體系,包括先行先試的特殊政策體系、法定機構治理體系、高端現代產業體系、高效率服務管理體系、高標準基礎設施體系、高水平國際國內合作體系、兩大法系融合發展的法治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新引擎
前海累計推出100餘項惠港利港政策,面向港資企業出讓土地39.6公頃、佔全部已出讓土地的43.2%,建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深港創新中心等深港合作重大平臺。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累計註冊港資企業1.17萬家,註冊資本1.3萬億元,累計實際利用港資累計203億美元、佔利用外資的89.9%。
深圳經濟特區創造新經驗的新起點
前海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統籌推進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八大領域創新,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573項,其中全國首創和率先226項,在全國複製推廣58項,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成為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新動力
率先試點對鼓勵類產業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徵收,累計企業享受優惠稅額70.9億元;率先試點特定人才、高端人才15%所得稅政策,累計補貼4.3億元,相關經驗和做法已在粵港澳大灣區、海南全面推廣。構建「金融+科技+實體經濟」的高端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匯聚金融企業近5萬家,融資租賃公司佔全國四分之一,商業保理公司佔全國近一半,成為全國最大的新型金融機構集聚地和跨境金融創新中心。
成為高水平的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建設
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下,先路網後發展,先環境後開發的「四先四後」建設時序,打造集山、海、林、城、島、港、灣等元素於一體的國際化城市新中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12億元、年均增長速度56%,實現206棟建築封頂,建成79條(段)市政道路,軌道交通建成運營4條線路9站點,累計覆綠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初步實現了由一片灘涂到國際化城市新中心的蝶變。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四十年,披荊斬棘,奮力前行
一十載,敢夢敢闖,開拓創新
一起為深圳、為前海,打call!
今日話題:
你希望未來的前海是怎樣的?
一起評論區留言吧
▌本文由深圳生活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來源
▌素材來源:深圳大件事、蛇口消息報、南方新聞網、讀創、中國改革報、灣TALK、攝圖網、微博、網絡
▌編輯:南瓜 主編:euin
▌商務微信/電話:13267233186(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