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699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如果婆媳關係好,家庭氛圍多半是溫馨又和睦,在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陽光積極、心態好。
婆媳關係是千古難題,是不少家庭最難過的一關,這兩個人既無血親關係,也沒有感情基礎,只有身為丈夫和兒子的這個人是他們之間的唯一紐帶,如果婆媳關係處理不好,隨之而來的便是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變差,嚴重影響一個家庭的幸福。
案例
堂姐和她婆婆在帶娃的過程中總是分歧不斷,就吃零食而言,堂姐認為孩子正在長身體,應該少吃零食,多吃水果等健康的食物,尤其是吃了垃圾食品後不吃飯,很容易長不高;而孩子奶奶總是慣著孩子,覺得孩子能吃是福,只要娃聽話,身體健康,哪有那麼多危害。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其實,看起來都是些小問題,可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積壓得多了,很容易爆發負面情緒,兩人只要一吵架,孩子就在一旁嚇得不敢說話,本來挺和氣的一家人,可是現在卻每天上演家庭紛爭,俗話說破鏡難重圓,即使和好了,還是存在裂痕。
或許是長期生活在這種戰火連天、雞犬不寧的家庭環境裡,堂姐的寶寶脾氣很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罵人、摔東西。
婆媳關係是諸多家庭紛爭的開端,兩人的關係處不好,丈夫和孩子都得跟著遭殃,首當其衝的是丈夫夾在中間兩頭受氣,其次,便是孩子。
其實,很多婆媳在沒有孩子前,相處得尚且和諧,可是一旦有了孩子,矛盾就變得越來越多,老人以過來人的身份自居,對年輕父母的種種行為指手畫腳,用傳統的方法照顧孩子;而年輕媽媽接受的是新時代的教育,更加崇尚科學育兒,當新舊思想相互碰撞時,兩人都處在正鋒相對的局面,矛盾自然而然產生。
當兩個人當著孩子面唇齒相譏時,娃會感受到來自雙方的雙重壓力,迫切想要逃離這個打著愛的名義卻處處讓TA為難的怪圈,婆媳吵架的威懾力越大,孩子感受到的負面能量越多,聽到的各種埋怨和不滿,很容易影響他們的性格養成、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等。
婆媳關係差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交際能力
婆媳的相處方式、說話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習慣,比如遇事只會大聲爭吵、用語言攻擊對方的弱勢,都會無形中教會孩子無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在今後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產生矛盾,很可能會以謾罵、責備、打架等方式來發洩不滿,咄咄逼人地刺激對方,
2、家庭幸福感不強
不管是奶奶還是媽媽,都是自己很親近的人,尤其是出現育兒分歧時,孩子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到底是聽從哪一方的話,對於孩子而言,家庭和諧、親人相親相愛能讓他們內心更有安全感,如果內部分裂,每天生活在爾虞我詐的吵鬧家庭裡,孩子根本搞不清楚愛是什麼。
他們從母親那裡學習到對老人的無禮,從奶奶那裡感受到對媽媽的不喜歡,久而久之,孩子內心會變得麻木冷漠,不會想去化解雙方矛盾,而是覺得心煩意亂,想要逃離這個紛爭之地。
3、恐懼婚姻
如果孩子長期目睹媽媽和婆婆吵架,TA的內心可能會對婚姻產生恐懼,對美好家庭生活的憧憬度降低。如果是女孩,可能害怕遭遇和母親一樣的困境,遇到一個不好的婆婆,如果是男孩,可能擔心自己處理不好兩者的關係,內心會選擇逃避。
由此可見,婆媳關係的好壞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婆媳關係好,家庭氛圍多半是溫馨又和睦,在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陽光積極、心態好,遇到問題會及時尋求家人的幫助,可以建立正確的婚戀觀,更有信心處理好家庭瑣碎。
如何處理婆媳關係,降低對娃的影響?
1、儘量不要三代同居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短暫的相處更容易增進感情,如果在同一個屋簷下朝夕相處,矛盾肯定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再不懂得處理,那麼只會加速惡化關係。
2、寶爸扮演好中間人的角色
孩子的爸爸作為中間人,一定要充當好「潤滑劑」的作用,面對媽媽和妻子吵架時,及時制止,公平公正對待兩者,儘量先哄好媳婦兒,再去安撫母親。
3、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婆媳矛盾最好是私下解決,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大動幹戈,特別是年幼的孩子恐懼又為難,更是無能為力去制止,內心安全感容易喪失。
4、相互尊重
千萬不要想著婆媳能像母女一樣,尊重是兩人相處所必須具備的品質,遇到問題,婆婆不要倚老賣老,寶媽不要充耳不聞,兩人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教育孩子時達成一直態度,共同營造幸福的家庭氛圍。(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