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曲】李斯特《匈牙利幻想曲》

2021-03-02 古典音樂

李斯特《匈牙利民間曲調幻想曲》(Franz Liszt:Hungarian Fantasy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S.123)。

(Oravecz György)

這首作品全稱為《為鋼琴與管弦樂隊而寫的匈牙利民間曲調幻想曲》,E小調第十四號《匈牙利狂想曲》是此曲的前身,獻給彪羅。以打擊樂與低音弦樂的序奏,圓號與低音管呈示行板第一主題,鋼琴予以華麗的裝飾。接著是很慢的慢板,鋼琴奏狂想曲的主題,泰加雷斯風格的快板,之後出現另一個主題推動華麗的發展而達高潮。

(瓦倫蒂娜·李斯蒂莎)

這首作品的首選錄音版本為:

李斯特鋼琴作品的最佳詮釋者: 齊夫拉(Georges Cziffra)鋼琴, 小齊夫拉(齊夫拉之子Gyorgy Cziffra Jr.)指揮巴黎管弦樂團, 法國EMI百代1968及1969年錄音。唱片上還包括李斯特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 以及死之舞(Totentanz, paraphrase On the Dies irae, S.126)

在這張唱片中,齊夫拉無比富創意的《匈牙利幻想曲》、《死之舞》及李斯特鋼琴協奏曲中都表現得神乎其技而耀眼非凡,每個細節聽來都是清新而富創意。

此張專輯極具收藏價值。

其它錄音版本僅供參考但不推薦,齊夫拉的版本已經足夠。可選:

1.博列特(Jorge Bolet)鋼琴,菲舍爾(Ivan Fischer)指揮倫敦交響樂團,Decca錄音,CD編號430 726-2。這張唱片上還有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阿汀塞爾的《華沙協奏曲》、裡多爾夫(Litolff)的《交響協奏曲》等。

2.切爾卡斯基(Cherkassky)鋼琴,卡拉揚1960年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版,DG,CD編號415 967-2(兩張這兩張唱片上另有李斯特的《前奏曲》、《馬捷帕》、《塔索的悲傷與勝利}、《第二號梅菲斯特圓舞曲》、第二號和第五號《匈牙利狂想曲》,《企鵝》評介三星。

3.奧佩茲(Oppitz)鋼琴,阿巴多指揮班貝格交響樂團版,RCA,CD編號RD60953。這張唱片上另有李斯特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弗朗斯·科裡戴特)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欣賞裡赫特演奏的李斯特《匈牙利幻想曲》(建議在WiFi下收看)。

相關焦點

  • 李斯特及其《匈牙利狂想曲》
    《匈牙利狂想曲》導讀:文章通過對李斯特生平及其《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第六號的音樂特點、創作風格的分析,展現李斯特作品的民族性及民族精神。狂想曲就是李斯特表現出來的一種寫法很自由的作品,它取用民族音樂作為素材,以自由的手法將幻想曲或舞曲等形式融入一首作品中。李斯特少年時期曾居住在匈牙利農村,在那裡他熟悉許多匈牙利民族的旋律。長大後,在巡迴演出的中途,常夜晚獨自進入吉卜賽人的營地,欣賞他們的演奏和歌舞,然後記錄他們的音樂,加以歸納整理。這些紮根在李斯特腦海中的音調就成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的素材。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8
    ,該曲源於李斯特遊歷匈牙利時根據當地的音樂與風土人情根據所收集的素材在一年時間內創作出 《十九首匈牙利主題與狂想曲》 這組鋼琴小品即為《匈牙利狂想曲》 前身,正是李斯特深入匈牙利實地取材才能獲得這些素材與創作靈感為後世帶來這一系列的匈牙利狂想曲集這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李斯特分別於1846 年-1853 年,1882 年以及 1885 年這三個時間段編寫奧地利音樂家達普勒改變了其中的五首即第 2,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1
    這種結構形式在《匈牙利狂想曲》其他作品中也普遍存在。   (二)《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和聲調性    李斯特的鋼琴作品蘊含著豐富的調性轉換手法以及作曲家運用調性的觀念。李斯特在他的文章《匈牙利的吉普賽人及其音樂》中就提到了在吉普賽音樂中,不使用過渡的和弦進行轉調。13-17小節是擴充部分,由充滿幻想的a小調轉向了色彩明亮的A大調,為全曲第二部分的調性及隆重的風格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的調性在A大調、d小調、D大調三個調中相互轉變。這裡的主屬轉調和同名大小調關係轉調有古典和浪漫的和聲調性特點。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鍵盤語言研究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鍵盤語言研究作品簡介:「匈牙利狂想曲」(19 Rhapsodies Hongroises S.244)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開的,正如圓舞曲和施特勞斯、交響曲與貝多芬的名字分不開一樣。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指南丨演奏得最多的兩首解讀
    李斯特從小就顯示出音樂才能,9歲隨全家遷往維也納學習音樂,師從鋼琴名師車爾尼。此外,還學習音樂理論知識和作曲。隨後他開始在維也納、巴黎舉行演奏會,受到極大的稱讚,被譽為「奇才」。 李斯特誕生在匈牙利,但大部分時間旅居國外,邊演奏邊教學。他生活在當時歐洲社會極其動蕩的年代裡。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 馬克西姆鋼琴演奏 1098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李斯特,是19世紀匈牙利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因具有超凡的鋼琴演奏技巧
  • 珍藏 迪士尼的古典幻想曲1940
    迪士尼的古典幻想曲19401940年11月13日,迪士尼第三部長篇動畫《幻想曲》(Fantasia
  • 招募 | 陶然愛樂天之五:李斯特生日宴
    在19世紀浪漫主義盛行的歐洲,狂想曲也被稱為幻想曲,用以表現奔放而熱烈的情感。狂想曲的名稱出自希臘文,在古希臘是指行吟詩人唱誦式的朗誦和帶伴奏的歌曲。因此,演奏方式也較為自由,沒有過多受到當時嚴謹框架的限制。在表現狂想曲的熱情奔放上,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的確極具話語權。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民族元素探微
    1.3 弘揚了吉卜賽的民族音樂文化 李斯特創作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有著鮮明的民族色彩,一方面孕育著匈牙利人民對生活動蕩不安的抑鬱之情,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們濃厚的愛國熱情。《匈牙利狂想曲》被譽為李斯特最具典型的民族性音樂作品,其即興化華彩的特點與李斯特誇張、張揚的創作風格不謀而合。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技巧淺論
    阿格裡奇演奏《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技巧淺論李斯特以其作品的輝煌,宏大,技巧艱難與自身爐火純青的演奏技巧,被盛譽為「鋼琴皇帝」、「鋼琴之王」、「歐洲第一鋼琴家」。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有鋼琴曲,合唱曲,交響樂,宗教音樂,首創出「交響詩」體裁,促進了歐洲音樂的發展。 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將匈牙利民族民間音樂集中、改編、提煉、升華,向世界展現了匈牙利民族悠久古老而光榮的歷史。
  • 重磅推薦 中文圖書《古典吉他名曲欣賞》
    【編按】欣聞林勝儀先生的新著《古典吉他名曲欣賞》已於2015年10月正式出版。
  • 從古典到現代——德國鋼琴家Fock教授鋼琴名曲音樂會
    ——德國鋼琴家Fock教授鋼琴名曲音樂會演出時間:11月04日(星期日)15:00演出地點:深圳大劇院音樂廳演奏:  曼弗雷德·福克(Manfred Fock)在西方音樂史上,一些音樂家、作曲家會在時代風格中順勢而為,成就過鼎盛與輝煌的巔峰;還有一些音樂家逆流而上,去追尋超越時代的聲音
  • 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代表人物李斯特
    李斯特的生平簡介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1811年出生於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齊的領地多波揚村,他的父親是匈牙利人,而母親是德意志人。李斯特6歲時隨父學習鋼琴,9歲便登臺演奏,其後6年,李斯特在他們的資助下出國深造,曾師從車爾尼和薩利耶裡,同時又到處旅行演奏。
  • 淺析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化音樂風格
    淺析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化音樂風格 侯 佳 (宜賓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7) 摘 要:弗朗茨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具有強烈的匈牙利民族特色,飽含著作曲家強烈的愛國情懷
  • 古典吉他新書推薦:王迪平《古典吉他名曲大全》
    、豐富的技巧等特點之外,古典吉他擁有大量的經典名曲則更是其主要原因。國內出版物當中古典吉他曲集並不少見,甚至與該書同名的系列曲集也有出現,但其曲目數量能達近百首的就幾乎沒有了。在得到化學工業出版社的鼓勵後,我們忐忑地著手本書的編寫工作。能有幸編寫一本國內少有的古典吉他愛好者期待已久的《古典吉他名曲大全》,實感榮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加入了我們近三十年吉他學習和教學的心得體會,以儘可能為吉他學習者提供一本全面、實用、標準的古典吉他曲集。
  • 2017暑期套票|當「貓和老鼠」與莫扎特相遇,便是1場世界經典鋼琴名曲親子趣味視聽音樂會
    精彩演出第三彈預告來襲《貓和老鼠的莫扎特》世界鋼琴名曲音樂會2017年7月15日19:30馬鞍山大劇院火熱上演▼全都是音樂大咖的鋼琴名曲,一臺營養豐富的古典音樂啟蒙音樂會據統計,《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是使用古典音樂最多的動畫片。
  • 迪士尼動畫電影《幻想曲》:一部可以「聽」動畫「看」古典音樂的作品
    1940年11月13日,世界首部使用立體聲配樂的電影《幻想曲》上映。這部電影可能同學們並不熟悉,但電影的主角米老鼠一定是不少小夥伴的心頭好。作為「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幻想曲》因其傑出的音樂表現和錄音技術,榮膺第14屆奧斯卡兩項終身成就獎。今年,這部經典動畫迎來80周年,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部「寶藏」作品。
  • 聽第一個音就認得出來的鋼琴名曲,十首你猜得出幾首?
    還有哪些你覺得聽第一個音就認得出來的鋼琴名曲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補充哦~《少女的祈禱》是波蘭的女鋼琴家、作曲家巴達捷芙斯卡在18歲時所創作的作品,這首鋼琴曲結構簡潔,簡短的音階下行接兩個琶音引子後,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調和輕捷的下行音調組成的主題
  • 10首適合單曲循環的古典吉他名曲,感受指尖的迷人旋律
    10首適合單曲循環的古典吉他名曲,感受指尖的迷人旋律 2020-07-24 1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交響樂名曲欣賞:匈牙利舞曲第五號
    1853年,約翰內斯·勃拉姆斯作為匈牙利小提琴家Eduard Reményi的隨從進行了一次演出旅行,在旅行到漢諾瓦的時候,他遇到了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約瑟夫·姚阿幸(Joseph Joachim),然後又前往魏瑪宮廷,在那裡遇到了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在那次旅行之後,勃拉姆斯的作曲創作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