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5日訊(今日早報通訊員 鄭清 記者 霍翟羿) 杭城已大力推行了半年多的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垃圾到底減少了沒?垃圾「三化四分」該怎麼做?下一步將會出臺什麼舉措來推動垃圾分類?這些都是不少讀者關心的問題。
記者從杭州市垃圾分類專題會議帶來最新的消息:杭州在接下來的3年內,都將大力推行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尤其是垃圾「減量化」將會成為工作重點,明年將出臺生活垃圾三年減量計劃。
今年上半年,
杭城生活垃圾基本做到「零增長」
前幾年,杭城的生活垃圾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增長,許多報導都提到了杭州在垃圾處理方面面臨的問題——快速增長的生活垃圾總量加上杭城本身有限的垃圾處理能力,「垃圾圍城」絕不是聳人聽聞。
今年開始,杭城大力推進垃圾「三化四分」工作,尤其是垃圾減量化工作。半年過去了,生活垃圾到底有沒有成功「減重」呢?
杭州市城管委表示:截至7月底,市區開展垃圾分類生活小區1836個,參與家庭94.47萬戶,市區日平均垃圾量9917噸,其中主城區同比下降3.68%,副城區同比增長4.18%。
全市範圍內還設置了675個低價值物和1155個廢舊衣物回收點、30臺餐廚垃圾處理機和372個有害垃圾投放點,加強了低價值物和餐廚垃圾等的回收再利用。
總的來說,1-7月,杭州生活垃圾總量增長了0.21%,基本做到了「零增長」,主城區的生活垃圾總量還有所下降,相對來說蕭山、富陽等城區垃圾量增幅較大,控量效果不明顯。
不過,目前,杭城的垃圾「三化四分」工作,也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垃圾分類質量不高,在不少地方還屬於走過場甚至流於形式。
杭州市副市長項永丹表示,明年,杭州將出臺兩個「三年計劃」,包括生活垃圾三年減量計劃和杭州市固廢處置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生活垃圾「三化四分」。
杭城要大力推廣
「智慧垃圾分類」
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城管委將力爭通過3年努力,實現垃圾分類整體質量逐年提高,市區日人均生活垃圾量逐年下降5%(即「3個5%」)的目標。
不少已經試點的垃圾分類新舉措,如二維碼智能垃圾分類系統、餐廚垃圾就地處理系統等,接下來都將在杭城各地進行推廣。
本報曾報導:目前,杭州不少小區都已經用上了智能化回收系統,利用二維碼、物聯網等智能化手段,實行垃圾分類智慧管理,採取積分獎勵等形式,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推進垃圾減量。
杭州市副市長項永丹提到,關於去年曾被媒體廣泛關注的「杭州市政府每年花1800萬購買垃圾袋」一事,目前免費垃圾袋遍地無償發的舉措,沒有和垃圾三化四分直接掛鈎,而是變成了一種福利。而像餘杭區星海雲庭等小區,把二維碼貼在垃圾袋上,實現垃圾分類的「實名制」,讓垃圾袋成為了垃圾分類的助力。
這一舉措,能不能在杭城推廣開來呢?
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了解到,杭城接下來要推廣「二維碼智能垃圾分類」的做法,在各區選擇1-2個街道開展二維碼智能垃圾分類試點。
也就是說,貼著二維碼的垃圾袋,以後在杭州各城區都能看到。
同時,城管委還將充分利用「貼心城管」手機APP等現有智能平臺,研究制定「智慧垃圾分類」推進方案,著力打造杭州垃圾分類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