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張譯持續刷屏各大影院,為什麼他這麼受導演青睞
近兩年,張譯持續刷屏各大影院,為什麼他這麼受導演青睞?最大的原因肯定是演技,在內地有演技的男演員不少,但是正派反派都能演,大人物小人物都能把握,軍人漢奸都形象的演員很少,很多演員把自己固定在一個模式裡了,而張譯並沒有。再加上他足夠生動化、生活化的表演,過硬的臺詞功底,讓他演的人物極具說服力。還有就是積累,張譯從《士兵突擊》的幾集配角開始,一路厚積薄發,不管主角配角,只要機會好他就演。
如此在大熒幕上,他也是先從小角色演起,然後越演越大,不僅能做整個電影的演技支撐者,還能吸引來觀眾欣賞他的演技,由此口碑發酵接觸越來越多的名導演、名製片,機會也就隨之而來。演技夠好+形象適合+不挑角色+觀眾緣強,這些足以讓張譯在電影圈佔有一席之地。也希望這樣的演員能越來越多,用演技徵服圈內外,用口碑吸引觀眾捧場。從十年前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裡的石小猛認識張譯的,雖然那時他的名氣不如陳思成李晨響,但那個角色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後來一部部的熱播電視劇混個臉熟,再到如今這幾年電影的大爆,張譯真的給演員做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真正追求演技的演員就該他那樣,而不是像流量參加什麼演技類節目綜藝。作為演員,張譯老師演技有目共睹,而且他演繹了特別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古裝的,現代的,軍旅題材的,都市家庭的,年代奮鬥的,刻畫了特別多人物,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他在裡邊演繹的小鎮青年,特別生活化,讓我看了很有共鳴。
再有就是我很喜歡的《雞毛飛上天》,其實這類電視劇大都是差不多的情節,從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加上自己不變的初心,最終成長為優秀企業家的故事。我之所以喜歡《雞毛飛上天》,不僅僅是雞毛的奮鬥史,還有的就是雞毛這個人,印象很深的情節就是,雞毛一直找尋駱玉珠,終於在火車站,雞毛剛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抬頭從窗子裡向外看,發現,駱玉珠就在另一輛火車的車廂裡坐著。他緊忙的打開窗子,那種欣喜讓他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他喊駱玉珠,一聲又一聲,駱玉珠也看見他後,起初也是很震驚,但是心情平復,駱玉珠選擇不與雞毛相認。高潮來了,雞毛從包裡拿出用報紙包的好好的寫著兩人才知道的誓言的磚頭,捧在手裡,這一刻,駱玉珠憋在心裡的情感一下子也無法控制的洩露了出來。不能說這一幕是兩個演員相互成就的,兩個人在久別重逢的戲碼上演繹的很是打動人心。張譯的演繹也讓雞毛這個任務層次更加豐富。是不是好演員,咱還是要看作品嘛,反正咱們是觀眾,多看看,好與不好,不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