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演技這麼好,哪個導演能不愛呢

2020-10-26 人間是劇場


管虎、郭帆和路陽共同導演的《金剛川》正在熱映,張譯的表現再次令人驚豔,有人稱他的表演境界是「抵心通神的級別」。

從《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到《親愛的》《山河故人》《追兇者也》《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等作品,張譯無疑是最受導演喜歡且放心的演員之一。他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口罩遮住臉龐,只用眼神傳達一切情緒的功力,至今令人嘆為觀止,回味無窮。

今年疫情之後,影院復工以來,張譯出演了《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和《金剛川》三部電影,加上即將上映的張藝謀的《一秒鐘》《懸崖之上》,張譯的「搶手」可見一斑。《金剛川》導演管虎坦言,影片把鏡頭瞄向主攻戰場之外,關注個體小人物,自己開始有一點沒把握,怕演員撐不起來,但拍著拍著,「張譯的表演給我很大信心,我覺得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張譯對於角色的遊刃有餘與天分和磨練有關,更因為他的內心裡堅守著「戲比天大」的信條,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網上「如何評價演員張譯」這個問題上,有一位網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電影《金剛川》後期配音,張譯第一次來,配完了自己所有的臺詞,其實很多並不需要重配,但張譯認認真真地對每句臺詞的口音進行修正。過了兩天因為改剪補拍等原因,張譯第二次來配音,三分鐘的戲配了三個小時。後幾天,劇組又發現有一個地方臺詞意義不準確,需要讓張譯再改一次,本來就說想別的辦法補救一下,但配音導演打電話給張譯之後,張譯二話不說直接開車40公裡到了錄音棚,打電話時是晚上10點,張譯到棚裡快11點了,只為了配一句話五個字,配完後自己又開車回家。這位網友寫道:「我入行八年,錄過的明星演員不計其數,恕我個人直言,這樣的演員不火誰火,這樣敬業的人不得獎誰得獎。進了棚擺架子的演員一大把,難伺候的也不少。張譯這樣的演員從我錄完他之後,以後我見人就吹爆他,不為別的,就因為我真的認為他值得。」

能夠有幸演老部隊的先烈,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張譯當了10年兵,也出演了《士兵突擊》《紅海行動》等不少軍人戲,但是演《金剛川》,還是讓這位「老兵」起了「雞皮疙瘩」。

電影《金剛川》講述的是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時間到達戰場,增加金城前線的戰鬥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當時守護金剛川的主力部隊是24軍,而這正是張譯當兵的老部隊。

張譯說:「我23年前走進部隊當兵,在24集團軍70師201團3營4排1班,《金剛川》的主力部隊就是我的老部隊,2003年的時候被裁撤掉了,70師變成70旅,一直保留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當中。我竟然能夠演我老部隊的先烈,特別特別榮幸,第一次拿到這個劇本,我覺得是冥冥之中的巧合,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感謝這部電影能讓我向老部隊致敬,感謝我10年的軍旅生涯。」

拍攝之前花了很長時間和高射炮「摸爬滾打」

雖然自己曾是軍人,且多次扮演軍人,但出演《金剛川》,張譯依然花費不少功夫準備:「雖然同樣是扮演中國軍人,年代不同,精神內核的表現形態是不一樣的。在開機之前我們重點看了一些那個時代的紀錄片和老照片,參考了很多資料,去尋找這些英雄前輩的精神風貌。那個時候的戰士更樸實一些,他們沒有先進的現代化武器裝備,作戰條件更加艱苦,無論是從外形包括服飾、妝感等等各個方面都和現在不一樣。」

張譯和吳京在片中扮演的是炮手,如何放高射炮對他們而言是個挑戰,張譯說他們花了很長時間和高射炮「摸爬滾打」,劇組請專家給他們講解,了解37毫米的炮彈有多重,以及炮臺的後座力,彈殼彈口,腳踏,射擊口、瞄準器等,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一門大炮需要7個人一起合作,大家一起訓練,最終達到一聲令下直接到位的程度,所有人都融入在自己的角色中。

張譯說自己開始練時,炮怎麼裝彈, 怎麼上膛,怎麼發射完全不知道。「一訓練才知道,這個炮甚至還有換擋的這種操作,換擋之後,可以從單發變連發。在實拍的時候,最大的難度是如何和炮為伍,影片中我很重要的一些表演橋段都是跟炮有關係,需要我既要熟練地掌握這些炮的技巧,同時還要去演戲,要說臺詞,要想好人物關係,記清楚規定情境。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還要想清楚敵機在哪裡,敵機的炮彈什麼時候打過來。有很多想像中的這種表演包括虛擬表演,對於我們來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一次實踐。」

特別喜歡張飛這個角色

張譯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叫張飛,外形卻很柔弱,所以他的師傅、吳京扮演的關班長嘲諷他,就這個樣子也能叫張飛。但是就是這個瘦弱的張飛卻在最後爆發出了巨大的血性和能量,他的捨身取義,他的犧牲,成為影片最大淚點,也讓張譯的表演帶有極大的張力。

張譯說自己特別喜歡對張飛這個名字的設計,開始管虎導演和他聊時他還以為對方在和他開玩笑,但看了劇本才發現並非玩笑:「這是我特別喜歡這個劇本中的一點。《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一段佳話,代表著團結,代表著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是這樣的精神主旨。中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團結都是第一位的。我當兵的前四年是學員期,每天三餐之前都要唱歌,我印象裡唱的最多次數的歌就是《團結就是力量》,所以我覺得導演可能是希望通過劉關張這三個名字,來展現我們中國軍人團結一致,不怕犧牲的精神。可是導演又把這個張飛的性格變成了有點謹慎,有點細膩,故意和我們印象中的猛張飛形成極大反差。」

所以,張譯扮演的張飛開始是文質彬彬的,心細又謹慎,他的裝束永遠是一號,二號兩個炮陣地最完備的一個,頭戴鋼盔,扎著武裝帶,戴著望遠鏡,子彈袋,胸口別著鋼筆,口袋裡揣著記事本。吳京扮演的老關抽菸被他制止,因為擔心會暴露敵情,而且他為了節省炮彈,寧可一炮不開。因為偵察機飛得太快了,轟炸機根本打不下來,即便張飛打得準,他也不會輕易為此浪費炮彈。「因為電影開場的時候,一號陣地只剩下 28發炮彈了,二號陣地只有34發,可是我們有一個規定情境,就是五點天亮之前,有幾萬士兵要渡過金剛川。拿什麼來保護過橋的這些戰友,只有這幾十枚炮彈,所以他心細的最大表現,就是對炮彈的珍惜。」

吳京每天打「奪命call」讓張譯健身

吳京和張譯的兄弟情是《金剛川》中最柔軟最感人的情誼,吳京本是張譯的師傅,因為抽菸,吳京被降職,成為班長,張譯則是排長,可是吳京對張譯毫無見「領導」的態度,兩人見面時愛鬥嘴,鬥嘴之後張譯仍會把別人給他的玉米留給好兄弟吳京吃。平時兩人因為各守陣地見面機會不多,就靠吹哨來聯繫,在危險時刻兩人又試圖保護對方,最終捨生取義先後赴死。導演管虎說他們完全不需要配合,因為生活中兩人就是如此,見面互相逗互相貧,但本質又是互相尊重互相欣賞,「在這戲裡正合適,所以他們完全是本色出演。」

張譯和吳京合作了《攀登者》和《金剛川》,兩人還出演了《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不過後兩部電影中,兩人在不同的單元,所以只能說是間接的合作。

對比《攀登者》,張譯笑說拍攝《金剛川》時兩人更熟悉更默契,吳京是劇組的靈魂人物之一,「老吳親和力比較強,現場嗓門最大,動作最敏捷,人緣最好,是第一個給我們劇組買水的。我們進組的第一天是軍事訓練,在丹東的一個倉庫裡,我當時有點蒙,一門文物級的70多年的老炮擺在那裡供我們參觀和學習。我當時傻了,我們拍攝的時候,演一班和二班的戰士們都在那裡候場,都不知道在那個時候幹什麼。老吳一嗓子喊『一班二班的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被感染了,大家從那一刻開始進入戰鬥狀態,進入準拍攝狀態。」

張譯還透露,在拍攝過程當中,吳京出了很多主意,他倆之間靠吹哨溝通就是吳京想的:「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點子,他在組裡跟各個部門都能打最好的配合,為什麼說他是靈魂人物,因為有他在,所有人都踏實。」

誇完之後,張譯開始吐槽吳京對他生活中的幹涉也更多了:「我們夜戲特別多,拍夜戲時,白天就會調整,要不然你沒勁拍通宵。他是運動員出身,每天上午十點鐘就起床,給我打電話,不停的奪命call ,讓我去健身房。我真的太痛苦了,我都累得不行了。結果就是我穿戴好了,到健身房躺瑜伽墊上接著睡覺去,他在一邊玩命訓練。他還要管我吃什麼,如果是日戲的話,晚上收工,他要在房間準備好各種胡蘿蔔,黃瓜條,雞蛋清,就是毫無味道的一堆吃食,逼著我來吃,說這些東西有營養。他離開劇組之後,也會一天一個電話,或者無數條微信追著我,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問我今天拍得怎麼樣啊?安全不安全啊。他快趕上我媽了,基本上是這樣一個狀態。」

玩笑過後,張譯說特別懷念那段時間,「我們的默契不僅僅在現場拍戲的那一段時間,還有晚上大家一起聊戲,行話叫過過電影。一天24小時,我只有4個小時屬於我自己的睡眠時間,剩下20個小時都是跟他和虎哥摸爬滾打。吳京的戲份先殺青,我挺難過的,因為他先離開劇組了。」

張譯會「吐槽」吳京,吳京則對張譯讚不絕口:「我覺得我們倆在戲裡面不用對眼神,我一個咳嗽,一聲吼,他用後腦勺都能猜出我要幹什麼。我們是有默契的,這種默契有一半是因為性格,我們倆很搭。還有一半是因為之前拍戲磨練的。他是我一個特別欽佩的演員,我給他起名叫『張再來』。導演說OK,他一定會說『導演再來一條,保一條』。我覺得譯哥是用生命詮釋自己的角色,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扮演戲裡的那個死屍,要化四個半小時的妝,他要親身扮演,我對他的評價是譯哥在鏡頭前的每一次表演,都是探索生命墓碑的。」

年輕時被前輩「傳幫帶」,現在也想幫助年輕人

拍攝《金剛川》時,沒有自己的戲拍,張譯也會來到片場,和李九霄、邱天等講戲,張譯自謙談不上講戲,只是在交流幾個問題。張譯說自己特別喜歡的詞是「傳幫帶」。

被誇為好演員,張譯說自己很幸運,九十年代末期剛入行時,趕上了有老規矩老傳統的階段,「那個時候的老演員,老編劇,老導演,我指的『老』都是我的前輩,不是他們年齡有多老。他們有傳幫帶的精神。我那個時候每天收工結束,就是回房間卸掉妝,換上一身衣服,然後帶著劇組的餐盒去走廊,老演員已經在走廊把桌子擺好,年輕演員坐在旁邊,我們邊吃邊聊第二天的戲。吃完了,餐具撤下。我們年輕人負責刷盤子刷碗,給老演員把茶續上。接著聽老演員講第二天的戲,對臺詞當著老人的面來對。老演員會說:『你這個地方不對,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樣怎麼樣』。我覺得那是我除了在上學階段之外,長本事最好的一段時間,因為是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日子。 」

前一天聽前輩講戲,第二天拍戲時老演員也不休息,「他在攝影機或者是監視器旁邊看,看完之後把我叫到一邊說這段應該怎麼怎麼著,他就現場給你說戲,特別像是以前的老戲班,可是他不是我名義上的老師,我們沒有師承關係。他更不是我的血脈親人,他也不收我的錢,不收我的禮,他就是覺得他這樣做是對的。」

張譯和管虎合作了《八佰》和《金剛川》兩部電影,張譯說和管虎一起拍電影,永遠有無窮的樂趣,「這個樂趣在於我們對角色的不斷豐滿。對故事的不斷豐富。管虎導演有一個特別宏大的導演創作觀,他允許各個部門不僅僅是演員,在他的這個夢境當中隨便地翻滾,跳躍。當然前提是你翻滾跳躍得足夠精彩,他不會說一人獨大,所以,在他的劇組,我所體會的就是每天都可以有新鮮感,每天我都有再創作的空間。」

合作得更加默契後,這次拍攝《金剛川》,管虎就給張譯「布置任務」了,他會讓張譯給年輕演員說說戲,「一開始,我就是代導演傳話,我會跟他們悄悄地說,因為有的時候執行導演真的忙不過來。我以前做過執行導演,所以在現場特別嗨。慢慢的可能管虎導演就會覺得『哎,這讓張譯幹挺方便的,他願意幹』。慢慢地我就除了傳達導演的內容之外,還把自己對他的這場戲的一些想法和理解,去跟比我年輕的同行朋友們聊。有一天,我忽然發現這不就是當年我小的時候,我的那些前輩對我做的那些事嗎?」

有了這種想法後,張譯還生出顧慮:「 很多朋友可能不了解我們這個行業,他會覺得是不是張譯去給別人講戲,去耍大牌作戲霸了?其實不是這個意思,真的是一個行業內的探討,一個傳幫帶。」

讓張譯高興的是,劇組的年輕演員願意聽他聊:「他們也有我年輕時一樣的心態,覺得我講的還算實用。因為我可能演過一些戰爭電影,有一些躲避炸點的經驗,尤其我又當過兵,知道槍怎麼用,他們也挺愛聽我說的。同樣作為演員,我在跟他們聊的時候,對於我來講是一個表演上的復盤,通過看到他們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我回過頭來演戲的時候,我也會在想我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怎麼辦。所以我挺願意幹這件事。」

《金剛川》拍攝時間很緊,張譯說這部戲是他從業以來性價比最高的一部戲,「但是我個人得到的實在是太多了。我慢慢發現人的主觀能動性經常在一些極致的規定情形中會被激發出來。我看到了劇組每一個人的才華,整個拍攝過程當中我體會特別深的是我們整個幾千人的團隊,特別像一個真正的部隊,大家分工不同,但在一起摸爬滾打,好感動。這些戰友們,這些兄弟們,這個團隊我覺得無堅不摧,和他們在一起工作真的是無上榮光。」

相關焦點

  • 張譯的演技這麼好 哪個導演不喜歡呢
    吳京每天打「奪命call」讓張譯健身吳京和張譯的兄弟情是《金剛川》中最柔軟最感人的情誼,吳京本是張譯的師傅,因為抽菸,吳京被降職,成為班長,張譯則是排長,可是吳京對張譯毫無見「領導」的態度,兩人見面時愛鬥嘴,鬥嘴之後張譯仍會把別人給他的玉米留給好兄弟吳京吃。平時兩人因為各守陣地見面機會不多,就靠吹哨來聯繫,在危險時刻兩人又試圖保護對方,最終捨生取義先後赴死。
  • 演技到底怎麼樣才是好?張譯:導演都能感動哭
    看了電影《八佰》,讓我更加佩服張譯這個演員,什麼樣的角色都能完美駕馭而他逃跑被逮,然後求饒那段戲,更是讓人領略了什麼叫做演技《八佰》劇照之後又看了《八佰》的紀錄片:虎·破不管是管虎導演還是演員,都在很用心的完成這個作品,而最讓我印象深刻最深刻的還是關於張譯的片段記錄片中有這麼一段話:很多演員在自己的演藝生涯中,都希望能留下一部能被人記住的戰爭片而張譯在接到管導電話的時候
  • 為何張譯是導演眼中的「香餑餑」?你以為是演技好,其實並不簡單
    自那以後,劇團中少了一個不愛演出的孩子可付出不一定就會有回報,儘管他努力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但事與願違,張譯的演技並沒有大的改善。,他拿著3000多字對角色的理解,找到了導演。,逐漸地成為觀眾眼中的「演技派」,導演眼中的
  • 導演們都愛用張譯,不只是因為他戲好
    有人問,為什麼導演都愛用張譯演員之中,小眼睛、中等身材的張譯,外型大概只屬於「中不溜」。在票房方面,他也沒有過「單扛」的記錄。但這些,都架不住一句「戲好」。的張譯,導演愛用他奇怪嗎?,太真實了,張譯好演員」。
  • 張譯的演技到底有多優秀?網友:他是一個能把導演都演哭的男人
    張譯,這個名字,如今在娛樂圈應該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只要是看過張譯演的戲,沒有一個人不被張譯的演技所震撼的,而娛樂圈裡像張譯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實在是不多了。,娛樂圈裡沒有人敢說張譯不會演戲的,很多人形容演技好的人,演什麼像什麼,而張譯卻是演什麼是什麼,他的表演近乎完美,讓人挑不出一絲瑕疵。
  • 戲紅人不紅,為什麼導演都愛用張譯?
    郭敬明把象徵至高無上演技的S卡甩手給了陳宥維,認為好演員S卡的定義是「長得帥,想和他合作」;當爾冬陞批評張大大的《我和我的祖國》像極了小偷,眼神的重要遠勝於人物本身,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張譯常被人說成醜男的張譯,無人能想到不憑外表拼實力的他,成為2020年個人總票房破129億的影帝,陶虹稱讚他是戲瘋子,徐崢給了他最高評價「好演員的春天來了」。
  • 電影《金剛川》很一般,張譯演技卻成王炸,這是為什麼呢?
    有電影觀眾吐槽說,這麼粗糙拍攝製作的電影,也拿得出手放映,一定是導演和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想錢想瘋了。」電影粗糙拍攝,鏡頭重複,實在是對不起電影觀眾,那張電影票錢。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電影《八佰》裡那匹白馬又再次出現在電影《金剛川》裡。也有網友說,電影一些鏡頭重複,一定是導演江郎才盡,沒有鏡頭可拍了。
  • 張譯KO陸毅,演技零差評?混知乎吸貓毒情史不簡單,zhei哥們才不是沒故事的男同學呢!
    敲黑板:這才是整容般的演技好嗎!!!摔個跤也能給出摔出個難度係數3.0,比心 你說你倆都睡了四年上下鋪,好基友這麼長時間了,吃個火鍋還隔著人兩口子有意思不??? 可張譯遇上了《士兵突擊》啊!piapia打了好多人的臉,說我不會演?瞧好了!班長史今轉業時路過天安門,開始還樂呵呢
  • 近兩年,張譯持續刷屏各大影院,為什麼他這麼受導演青睞
    近兩年,張譯持續刷屏各大影院,為什麼他這麼受導演青睞近兩年,張譯持續刷屏各大影院,為什麼他這麼受導演青睞?最大的原因肯定是演技,在內地有演技的男演員不少,但是正派反派都能演,大人物小人物都能把握,軍人漢奸都形象的演員很少,很多演員把自己固定在一個模式裡了,而張譯並沒有。
  • 三個月上四部電影,有影帝級演技卻沒名,張譯也該紅了
    文/小七張譯主演《一秒鐘》宣布定檔了,這是繼《金剛川》定檔之後,張譯的第四部電影。從八月到十一月,張譯有四部電影上映,真正的從年中霸屏到年尾。而且每一部都是名導執導、高質量、大製作,妥妥的要拿獎的電影。看過張譯作品的人不難發現,張譯演技好,入行至今塑造的形象無數,每一部作品都可圈可點。
  • 這麼「醜」的張譯,終於火了
    誰又能想到,這樣一個實力派演員,在之前學習演戲的時候,被導演評價為「演戲就是個死」呢?他的一生,是被嫌棄的一生,也是幸運的一生。帶了他們四年的導演在喝醉之後也對他說,他演戲就是個死,言外之意就是,張譯真的不適合演戲。不適合演戲的張譯甚至被文工團分配了一個文員的工作,讓他徹底遠離了演戲和舞臺。
  • 張譯演技有多好?于謙說看完《八佰》沒認出,謝楠說他投胎式演技
    謝楠在表示認同的時候,還開玩笑說:「那都是整容式的演技了,甚至是投胎式的演技了吧。」 于謙吳京也對張譯的演技不吝褒獎,表示簡直在看電影時都看不出那就是張譯在出演。 那麼張譯的演技究竟有多好呢?他是如何做到,獲得那麼多人的認可,獲得這麼多屬於他的鮮花和掌聲呢?
  • 一不宣傳,二不炒作,張譯資源爆棚的原因是什麼?兩個字:人品
    愛看電影的童鞋們可能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這兩個月在影院經常能看到的一張臉就是:張譯。小編帶大家來數一數,影院復工之後迎來的一部大製作要數管虎執導的《八佰》了,張譯在影片中扮演老算盤一角。接下來是這部口碑和票房雙收的由寧浩等執導的《我和我的家鄉》,張譯在其中一個單元有客串。
  • 一不宣傳,二不炒作,張譯資源爆棚的原因是什麼?兩個字:人品
    愛看電影的童鞋們可能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這兩個月在影院經常能看到的一張臉就是:張譯。,合作的也基本上都是大導演,那麼看似平平無奇的張譯為什麼能贏得一眾大導演的青睞呢?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一不宣傳,二不炒作,那麼他在圈內的資源好到爆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張譯撐起《金剛川》的口碑?教科書演技是這樣煉成的
    不過看完電影後,跟邊上的幾位業內記者一交流,發現大家的感覺是一樣的,覺得拍的比《八佰》要好,不知道導演管虎聽到這個評價後會不會有點小鬱悶。張譯演技被封神當然,這部影片中最大的主角張譯的演技也再一次被大家提及,各種褒獎溢美之詞一股腦兒扔到他頭上。
  • 看看張譯的演技,再看看張大大的演技,網友:差距一覽無餘
    同樣是演「病人」,看看張譯的演技,再看看張大大的演技,網友:差距一覽無餘說起張譯很多人都會很佩服他,他算是真正的演員,教科書級別的演技的一個演員而且這麼多年以來張譯是一個沒有緋聞的男演員而且他也不參加綜藝節目,依舊保持著自己是一個演員的身份。在今年的時候有一個綜藝節目叫《演員請就位》開播了。
  • 張譯資源為何這麼好?看完《金剛川》工作人員對他的評價全懂了!
    可能在觀眾的印象裡,張譯雖然演技不錯,但是似乎一直是一個超級優秀的配角,從外形和演技以及票房號召力的綜合程度來看,還沒有達到可以勝任「大男主」的地步,那麼為什麼近些年他的資源這麼好呢?搭檔趙宇寧說,在拍攝《金剛川》的過程中,張譯一進化妝間就不說話了,一心沉浸在人物之中,角色的苦悶,煩難,非得這麼悶住了才演得出
  • 張譯演技太傳神,于謙被圈粉邀請他上綜藝,張譯拒絕的理由好真實
    張譯演技太傳神,于謙被圈粉邀請他上綜藝,張譯拒絕的理由好真實在浮躁的娛樂圈中能安安分分只做好一件事情的演員不多,很多綜藝節目已經開始邀請觀眾緣不錯的明星坐鎮,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在任何綜藝節目中出現過的演員
  • 《八佰》還在熱映,張譯卻得罪導演管虎,稱以後不會再找張譯拍戲
    按理說張譯的演技是很受導演的青睞的,為什麼會和管虎有矛盾呢?原來,張譯在拍攝的時候是太敬業了,經常為了一個鏡頭的戲反覆琢磨。而且,張譯這次飾演的角色老算盤,表現的十分到位,活脫脫就是一個只顧自己利益的小人物,全然不管國家。正是因為張譯的演技好到出神入化了,讓現場的管虎真的對這個老算盤恨得牙痒痒。
  • 整容般演技的張譯,情商堪憂
    但是,張譯根本什麼不知道什麼叫搞笑,什麼是適可而止。張譯這個人感知能力可能比較差,因為他不知道什麼叫「合適的度」。雖然他名氣不大,但脾氣不小,罷演的情況也出現過,不過一般都是劇組裡他最大腕的情況下。早期張譯是從一些軍旅題材的電視劇中火起來的,大家都以為他是有這方面的經歷或者是喜愛這一塊。但其實他不是鐵桿軍迷,只不過是拍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