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賺到了」?臺積電為赴美建廠招兵買馬,4家企業已隨行

2020-12-19 騰訊網

今年5月15日,在美國鼓勵之下,全球最大的晶圓製造廠商臺積電宣布,將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一個5nm晶片製造廠。近日,臺積電的赴美建廠計劃有新進展,已經開始招兵買馬。

據IT之家11月3日報導,線上求職平臺領英(LinKedIn)招聘信息顯示,臺積電計劃招聘良率提升工程師、製程整合工程師等數十個工種,而工作地點正是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業內人士普遍將臺積電大規模招聘在美工作人才的行為解讀為,為美國5nm晶片廠的建設與量產預作準備。按照臺積電的規劃,該新廠預計將於2021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5nm製程晶片。

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開始招兵買馬赴美建廠,也帶動了一批供應商一同赴美。早在今年6月初,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表示,將邀請供應鏈成員一同赴美。無塵室廠務系統大廠漢唐、帆宣及自動化廠盟立等都已經表態稱,將赴美建廠,努力爭取臺積電訂單。

此外,界面新聞11月3日消息也證實,鴻海集團旗下半導體設備廠商京鼎精密也已宣布,為就近為大客戶提供服務,正在研討美國建廠計劃,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公布細節。也就是說,截至當前,至少有4家臺積電供應商選擇與其同往美國建廠。

不過,與臺積電一同前往美國建廠花費不小,十分考驗供應商的財務狀況。如果花費巨額資金赴美建廠後,卻沒有拿到臺積電的訂單,對一些供應商來說或得不償失。

文 | 呂佳敏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陸爍宜

相關焦點

  • 臺灣相關部門通過臺積電赴美建廠項目
    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12月23日消息(南山)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通過了臺積電赴美建廠項目
  • 頻頻邀請臺積電赴日建廠,日本為何青睞晶圓代
    7月19日,有日本媒體報導稱,由於先進晶片技術正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焦點,日本政府希望邀請臺積電等全球先進晶片廠赴日本建廠,提振日本國內的晶片產業。
  • 臺積電赴美建廠再添變數?華為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大家都知道,華為在晶片方面已經遇到了難題,此前,美國開始對華為進行第一輪打壓的時候,華為不得已將海思晶片「備胎」進行轉正,而後華為海思在全球市場上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也算是全球頂尖級別的設計系列晶片了,可是華為在取得了一個階段的成功之後,卻被晶片的製造問題遏制住了發展的命運,因為能夠為華為生產高端晶片廠商只有臺積電,可是臺積電的技術大部分來自於美國,所以遵守遊戲規則
  • 全新Apple TV明年發布;臺積電230億元美國建廠計劃獲批
    本公司亦已留意到有關字節跳動計劃收購本公司控股權的市場傳聞。雖然本集團與字節跳動在日常業務過程中維持密切合作,本公司確認有關計劃收購的市場傳聞不屬實。兩位知情人士表示,字節跳動計劃部分或全部收購Fairview Ridge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 27.6%的CMGE股份,由CMGE董事長Xiao Jian和副董事長亨德裡克(Sin Hendrick)控制。
  • Facebook高管或將失業、日本邀臺積電建廠、TikTok牽手谷歌
    【英國宣布禁用華為後,轉投日本尋求合作發展5G】4.【日本政府計劃邀請臺積電赴日建廠】5.【TikTok與Google達成超8億美元的雲服務合同】6.【軟銀再賣出22億美元對阿里巴巴的持股】7.評論:@捷足仙登:如果真行,幹嘛不一早就用@keneyyuan:不是找美國才對麼【日本政府計劃邀請臺積電赴日建廠】7月19日,據媒體報導,由於先進晶片技術正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焦點
  • 川普要臺積電到美國開新廠?他怕什麼?
    先說晶片設計,這是美國的一個長項。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的數據,全球前10的晶片設計公司,美國6家,中國臺灣3家,英國1家。而且,前3的博通、高通、英偉達都是美國企業,前7除了聯發科(中國臺灣)也都是美國企業。這從側面說明,美國在晶片設計能力方面是世界領先的。
  • 【回應】富士康在美裁員真實原因曝光;臺積電:華為訂單減少但影響有限,考慮美國建廠或併購;國巨子公司:受貿易戰衝擊,華為訂單掉3成
    臺積電5日召開股東會,除對股東釋疑近來中美貿易戰的紛紛擾擾,也澄清出貨一切依法,政策不變等等,但更重要的信息,董事長劉德音下月將赴美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臺積電以往對赴美設廠態度相對曖昧,這次劉德音的態度似乎嗅到有朝向此方向進一步考慮味道。
  • 臺積電在美國建廠,欲斷供華為,張忠謀走到了背叛民族的懸崖邊上
    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1931年,生於中國浙江寧波。1931年-1940年,一家人為避戰亂輾轉遷徙於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童年時光大部分都在香港度過。1941年,香港、九龍遭日本佔領,其父張蔚觀攜妻帶子前往重慶,張忠謀進入重慶南開中學就讀。1949年,18歲的張忠謀到美國進入哈佛大學學習。
  • 美國計劃落空,臺積電正式宣布,一切皆因華為
    美國之所以對華為窮追不捨,一方面是由於華為5G設備技術的實力反超,讓以科技霸主自居的美國顏面盡失,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爭奪5G市場主導權,遏制我國高科技的發展步伐。晶片禁令給國產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其中臺積電等含美科技的代工巨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 臺積電在美興建5納米廠,傳將由副總張宗生統籌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將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晶圓廠,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生產5納米製程產品,相關建廠計劃已在緊鑼密鼓推動中,近日傳出除了兩名建廠大將之外,副總張宗生將是5納米新廠的統籌主帥。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這意味著臺積電的先進位程已經在從5nm推進到了3nm時代了,按照這個速度推斷,到了2024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量產時候,已經不是最先進的工藝了,可能臺積電在臺灣新竹的本部已經在量產N3工藝的3nm製程,更或者2nm也有可能,美國想要臺積電最先進工藝製程工廠的願望可能就此落空。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晶片生產沒有品牌,不是行業內的人,一般不知道,如果不是美國打壓華為,華為的晶片不能再得到臺積電的代工,而我國沒有企業能夠替代,華為的晶片將被斷供,恐怕很多人至今也不會知道在半導體行業還有一個臺積電這樣的牛企。
  • 臺積電2nm工廠或坐落美國 制裁「中國芯」的新手段?
    雖然還有好幾年的時間,但為了從根本上扼制中國晶片產業的崛起,美國如今正採取各種方式進行圍堵,比如近期針對中國科技企業的一系列制裁動作,以及當下強迫臺積電在美國本土建設2nm工廠等等。若不是美國政府插手,臺積電如今也不會在建廠這件事情上猶豫不決。
  • 臺積電背後的的最大股東到底是誰結果出乎你的意料
    2021-01-04 00:25:00 來源: 你猜猜 舉報   如今已經確定的一件事情,便是臺積電赴美建廠這件事情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了
  • 【早報】立訊精密或成iPhone新代工廠;日本擬邀臺積電赴日建廠等
    日本擬邀臺積電等赴日建廠據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打算邀請臺積電等其他全球晶片製造商赴日建廠,以提振國內落後的晶片產業。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向參與該計劃的海外晶片製造商提供總計數千億日元(折合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但是,該計劃並沒有給出項目實施的具體時間表。臺積電稱不排除各種可能性,但目前沒有相關計劃。
  • 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四):聯電和臺積電、張忠謀和曹興誠,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雙雄」對決
    不同的是,張忠謀的優秀體現在管理和謀略上,張汝京的優秀更多體現在動手能力,他是德州儀器首屈一指的「建廠狂魔」。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爆炸性的增長,德州儀器也開始了大規模擴張之路,沉潛一段時日的張汝京被德州儀器高層發現,被委以建設晶片工廠的重任。張汝京先是在德州儀器的大本營美國德州建了4座晶片工廠,然後赴義大利,之後再去日本、新加坡、臺灣等地,一口氣建了10座廠。
  • 臺積電已大舉招聘,國內晶片工廠少點"宮廷劇",多幹點實事吧!
    臺積電20年來首次赴美設廠,已開始大舉招聘。現在的半導體產業有一種混亂的感覺,但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不是單一方面,從缺芯說起,老美的制裁是一方面,全球經濟的復甦也是一方面,還有就是製造環節不夠給力。英特爾曾呼籲老美對晶片產業進行投資,並表示現在美的晶片產能不足12%,所以我們看到美不僅在資金上扶持當地產業,也開始邀請臺積電赴美建廠,儘管一波三折,但近期爆料稱臺積電已經開始招人了。
  • 晶片之爭就是臺積電之爭
    晶片之爭就是臺積電之爭。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技術之間的較量近兩年來,整個半導體行業掀起了大的風浪,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技術之間的較量。要知道科技強國,掌握核心的技術對於發展至關重要。說到半導體領域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晶片,有人形容晶片如同空氣般存在,在半導體行業中確實如此,很多智能設備都離不開晶片。
  • 臺積電招兵買馬 全力衝刺 5nm 製程
    據媒體報導,雖然全球經濟受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但臺灣企業徵才意願不減。他們指出,臺積電在「臺灣就業通」網站大舉徵才超過1,500多個職缺,涵蓋半導體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光學工程師及製程技術員等,展現臺積電全力衝刺5納米製程以下先進位程的決心。
  • 關於臺積電,張忠謀果然說對了!
    作為全世界晶片代工企業的領頭羊,臺積電之所以無法被超越是因為,臺積電開創晶片代工模式以來的高速發展。從最初的晶片製造IDM模式,到省去設計、封裝以及測試環節,只為晶片製造,這樣獨有的晶片代工模式造就了臺積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