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inq,人人影視認證評論員。敵視現實、虛構遠方的一頭普通影迷,有時候看電影,有時候看劇,很少看書。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新冠疫情加劇,逼得觀眾不得不窩在家裡看電視解悶,那麼《養虎為患》還會不會成為現象級爆款?我猜大概率會的。
因為你太難從一部電影中看到如此多超現實的美國元素:走私動物、兇獸食人、僱兇殺人、邪教崇拜、一夫多妻、一夫多夫、網紅經濟、政黨選舉、槍枝暴力、商業詐騙、毒品濫用……
活脫脫一出好萊塢都拍不出來的商業大片,馬爾克斯也寫不出來的魔幻巨著。
——而它,竟然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紀錄片。
於是也不難怪開花、萊託、史泰龍家族甚至背後的卡迪·B、騷姆、卡戴珊、崔娃、艾倫……都在「蹭《養虎為患》的熱度」。
根據非官方的數據統計,《養虎為患》爆紅全球後僅在前10天就吸引了3430萬美國觀眾觀看這部紀錄片。
如果算上只會多不會少但仍未公布的官方統計數據,那《養虎為患》已經刷新了《怪奇物語》在Netflix創造的記錄,並仍然以霸佔在播放量Top10冠軍的位置,的的確確不愧為好萊塢停工後影視界最大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驚喜。
那《養虎為患》講的是什麼呢?坦率地講很難一言以蔽之,它是暴力史也是繞指柔,無數荒誕的事件湊成了一副匪夷所思的美國底層風情畫。
底層世界的真實面貌在百獸之王面前暴露無遺不同觀眾大相逕庭的看法總會歸結為一個共鳴:如果你不理解美國,你應該看《養虎為患》;如果你自以為理解美國,你更應該看《養虎為患》。
儘管應該秉持避免知乎看圖作文的操守,但是在《養虎為患》密不透風的信息量面前,我想只有儘可能全方位地還原故事,才能稍微聊到故事的本質,於是這回我們換個思路,從頭到尾聊聊養虎何以為患?
首先先來介紹一下我們的主人公約瑟夫·馬爾多納多·帕希奇,也就是後來的「喬野生」,我們叫他「虎王」好啦。
虎王打小就認定了自己同性戀的性向,因為兄弟之死受到觸動而一門心思撲在了野生動物養殖事業上,後來因為養不過來才在俄克拉荷馬州創建了自己的野生動物園,以養殖猛獸為主業。
你可以把他當作一個奇葩,活脫脫一個紅脖牛仔扮相的他同時擁有兩個小鮮肉丈夫,成日以槍枝、炸藥和網絡直播為樂,用沃爾瑪過期肉餵養猛獸進行全國巡演;
你也可以把他看作一個赤子,捉襟見肘的動物園運營為大量社會底層邊緣人士提供了工作,喜愛鄉村音樂的他不僅錄製音樂專輯,還在巡演間隙參與禁毒教育。
旁人總會覺得他是個怪人,但是他身邊那些殘疾和出獄的員工卻很難說他壞話——甚至有人會在被老虎咬傷胳膊後毅然決然截肢,只為儘快出院不給「虎王」在輿論上添麻煩。
在人們心中,「虎王」只不過是一個「很傻很天真」但是又極愛出風頭的鄉巴佬罷了。
美國不止一個「虎王」,與他遠處遙望惺惺相惜的則是自稱為「虎博士」的薄伽梵·安特爾。
同樣熱愛猛獸的「虎博士」在南卡羅萊納州同樣經營著動物保護區,不同的是他不僅從養殖猛獸的事業中名利雙收、頻繁出入政府活動,更在於他通過這番事業儼然化身邪教領袖:
號稱神秘學博士出身的「虎博士」只招聘剛剛成年的妙齡少女,用低廉沉珂的工作剝削少女的體力,再用「男女雙修」的神秘學教義誘導少女自願獻身,成為了偏居一隅的邪教帝王。
這些被PUA的少女最終不僅成為了「虎博士」強迫隆胸的犧牲品,更成為了動物園吸引客戶的工具人,美女與野獸的軟色情搭配讓「虎博士」賺得盆滿缽滿。
眼看猛獸養殖愈演愈烈,對立方也隨之登場。動物權益活動家卡羅爾·巴斯金一直站在動物保護的前線,籠絡志願者打擊圈養動物,尤其是「大貓」的營生。
和圓滑左右逢源的「虎博士」相比,「虎王」成為了卡羅爾的頭號目標。
卡羅爾通過合法的、非法的多種手段舉報和反擊猛獸養殖,成為了「虎王」相愛相殺的眼中釘。
在動保的事業上越走越遠,卡羅爾的真實一面逐漸暴露。
動保的幌子讓她成為了牟利的初代網紅,不僅可以依靠剝削志願者的勞動力四處作亂,還把解救出來的老虎關在了更逼仄狹小的空間內展出。
更恐怖的是她如今手握的巨額財產都是從幾十年前失蹤的前夫手裡繼承而來,她也從來都是那場失蹤案的最大嫌疑人和最大受益人。
「虎王」和卡羅爾的唇槍舌劍從來沒有休止過,這邊「虎王」拿充氣娃娃貼上卡羅爾的照片再用步槍轟爛,那邊卡羅爾陰陽怪氣假笑著挑動仇恨從PETA那裡要來更多經濟援助。
在外人看來這難保不是有意而為之的互相作秀,一直到第一修正案再也無法庇佑「虎王」的言論自由,他實打實地過火侵權了卡羅爾動保組織的logo,終於引火燒身被罰以數十萬美元的罰款,否則必須關閉動物園。
前面也說到了,「虎王」本身也不過是個要靠沃爾瑪過期肉經營的落魄戶,如何能應付巨額罰款保護保護動物園呢?
「老天有眼」,另一個主角傑夫•洛加入了這場鬧劇。
傑夫開著豪車來到動物園,拿出無數香車美女的照片和一摞支票輕而易舉就幫「虎王」通過談判延緩了罰金的交付,要求只不過是想要借幾隻小老虎去拉斯維加斯炫耀一番。
真金白銀擺在眼前的「虎王」自然為之所動,沒多久就稱兄道弟沆瀣一氣。
當傑夫提出要「虎王」先把動物園轉讓給自己,當卡羅爾發現「虎王」破產後就無法追索賠償後果然「虎王」沒想太多就接受了。
當傑夫空手套白狼成功後第一反應就是安插親信,趕走了大多數「虎王」忠心耿耿的員工,包括那個為他截肢的老好人。
卸下重擔的「虎王」則徹底放飛了自我,膨脹的表現欲讓他不僅只甘心做網紅,而是跟隨另一個笑話川普一樣先是去競選了總統,後來又競選了州長。
「虎王」的競選之路迷幻而詭異:
他的競選經理只是跟他多說過幾句話的沃爾瑪售槍店員,他對於政治的解讀僅限於不要妨礙公民養老虎,他把印著自己頭像的保險套送給來看老虎表演的孩子,他在電視胡說八道的同時甚至被攝像機拍下了被老虎拖走的瞬間。
這些都不妨礙「虎王」以講真話的姿態最終收穫到第三名的好成績,惜負州長競選。
也正是在這個時間段裡,「虎王」失去了兩個丈夫:
第一個丈夫睡完了整個動物園所有的女性員工後,因為吸毒過度在迷幻中舉槍自殺;
第二個丈夫則和動物園前臺偷情多年後終於決定攜手私奔——等於說兩個丈夫都是直男。
心碎欲絕的「虎王」在丈夫的葬禮上不光痛哭流涕,還以靈堂蹦迪的表演震驚了所有哀悼的家人。
人們看到「虎王」為了亡夫成天如同行屍走肉,再也沒有了表演的欲望。
一直到兩個月後他突然衣著光鮮地重新在社交軟體上約會了一個更年輕的小鮮肉,並光速邀請亡夫的母親和小鮮肉的母親四個人舉辦了閃婚婚禮,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虎王」已經不再去關注老虎本身了。
逐漸被傑夫權力架空的「虎王」最終還是因為不斷過火的作妖和傑夫分道揚鑣,也是這時候人們才逐漸意識到傑夫的真實面孔。
他不過是一個身無分文的騙子而已,所謂的豪車、美女、支票都不過是裝腔作勢的道具,是用來把「虎王」騙得團團轉轉空手套白狼的工具。騙子怎麼會懂管理?
在傑夫繼續謀劃哄騙更多投資人翻新經營動物園時陰謀終於暴露,動物也難逃死走逃亡傷的厄運。
而「虎王」,不僅被趕出動物園隱去行蹤,還因為一無所有再無翻盤之力。
於是「虎王」只好遷就於老冤家卡羅爾,用更激進的方式通過各種方式暴力恐嚇她,拍攝MV調侃她,終於引來了FBI的關注。
在一場近乎釣魚的臥底行動中,傑夫的親信艾倫被「虎王」以3000美元收買計劃刺殺卡羅爾, 自然也毫不費事就被傑夫出賣而站到了被告席上。
雖然「虎王」種種辯駁且案件有諸多不合理之處,但是常年對卡羅爾的恐嚇、實質性的證詞以及曾經非法撲殺虎仔的黑歷史讓「虎王」在2020年1月被罰以22年的有期徒刑。
審判之後,卡羅爾洋洋得意把目標繼續對準了「虎博士」,「虎博士」憤憤不平急於為自己辯白,「虎王」的前夫洗掉了身上「虎王」的紋身,而傑夫則在數錢數到手軟的同時舉起了正義的大旗——只有那些曾經被「虎王」接受過的員工試圖做最起碼的辯駁。
吸引我一口氣看完《養虎為患》的主要原因不僅在於它無所不包的離奇性,更令我驚訝的是它和《辛普森:美國製造》構成了美國社會反思的一體兩面。
與《辛普森:美國製造》中上流社會利用法律漏洞僥倖逃脫相比,《養虎為患》為觀眾展現的是美國底層深陷泥潭的現實無力感。
紀錄片的主角沒有一個人可以稱得上是好人,但是他們的的確確生活在這個世界。
如野獸般為了利益而機關算盡、相互搏殺,坦率地把生活裡的執念感暴露在鏡頭面前,這顯然是大部分好萊塢電影從來不會展現給觀眾的真實世界。
紀錄片監製埃裡克·古德提到拍攝本片前他本來只想探訪當地毒蛇交易市場,卻沒想到看到一隻雲豹在高溫天氣裡被關在汽車後備箱的籠子裡,於是才意識到「如今美國圈養的老虎比全世界老虎都要多」的事實。
紀錄片拍攝到第六集「虎王」才被投入監獄,現實與影像的互相成全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隱喻。
初心僅限於動物保護的紀錄片真正刻畫的是老虎背後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邊緣人士,意識到無法掙脫的階級牢籠的人們與其願意相信邪惡的成功者也不願意支持善良的失敗者。
就像川普和希拉蕊之爭,美國黑暗的縮影正籠罩著大片失意的土地,就像Childish Gambino 的音樂——This is America, Don't catch you slippin' up.
隨著《養虎為患》的熱播,白宮記者會上人們提問川普是否會釋放「虎王」,掀起了一場為「虎王」聲援的浪潮,當地警方也隨之重啟了卡羅爾前夫失蹤案的調查,甚至Netflix都「趁火打劫」地決定在疫情居家之際找到當事人加碼再拍一集……
「虎王」的鬧劇仍未終結,你也只能但願如《悲慘世界》中的穆斯林阿訇講的獅子那樣,「望仁慈之人免受我的利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