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Nico用電影捅破生活最後一層窗戶紙
今年,是國產懸疑劇的「大年」。
除了有《隱秘的角落》這樣大爆的作品之外,趕在暑期檔的尾巴上,還有兩部懸疑劇前後腳開播——《非常目擊》和《摩天大樓》。
演員焦剛,在這兩部劇裡分別飾演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反派形象。
《非常目擊》裡,他是因痛失愛女而走向黑化的麵館老闆老謝。
《摩天大樓》裡,他是因一己私慾而殘害家人的顏永原。
有網友將焦剛在兩部劇中的表演剪到一起,或詭異、或驚悚,讓人不由為之脊背發涼。
正因如此,所以他又被稱為「夏季檔反派NO.1」。
與可悲中夾著一絲溫情的老謝不同,顏永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間惡魔——常年PUA、侮辱、威脅、勒索家人。
每一個標籤,單獨拎出來,都足以讓他登上社會版的頭條。
他身上的邪惡特質,甚至遠遠超過了《隱秘的角落》裡的張東升。
畢竟,張東升只是一個物慾很低的學術咖,若非被家人歧視,很可能不會走上絕路。
可顏永原卻是一個作惡多端、靠施虐取樂的大反派。
有觀眾發出質疑,認為顏永原這個角色太過工具人,完全就是為了作惡而作惡。
對於這種質疑,焦剛並不認同。
在他看來,顏永原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觀眾去深思、去警惕這種反社會人格。
在公眾與他人面前,顏永原一直具有多副嘴臉。
出演這個角色,對焦剛來說,其實並不容易。
他既要演出顏永原善於掩飾的偽善面容,又要演出他在別人的故事裡,完全相反的樣子。
除此之外,他還要經受住觀眾在看劇過程中,對他做出的多種「討伐」。
其難度,顯然不言而喻。
而焦剛,卻將這個角色近乎完美地詮釋了出來,看上去完全就是「人渣本渣」。
最終,他憑藉出色的演技,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認可」——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焦剛第一次因演反派出圈了。
他與導演陳正道先後合作了兩次,每次合作他演的都是壞人。
一次是《摩天大樓》,一次是《記憶大師》。
《記憶大師》裡,他演一個酗酒的家暴男,極盡真實地還原出了丈夫對妻子施暴的殘忍場面。
雖然戲份不多,卻讓人印象深刻。
為了演好這些反派,焦剛甚至留下了很強的「表演後勁兒」。
每次演完壞人,他都會有一段時間不敢看社會新聞,一看就感覺特別壓抑、特別難受。
和很多演員一樣,焦剛在表演領域,同樣也是半路出家。
大學期間,焦剛主修鋼琴。
畢業之後,他進入山東濱州教育學院當了六年的大學老師。
27歲那年,為了提高技能讓自己評上職稱,焦剛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
之後,他進入95級音樂劇班,與孫紅雷、侯巖松等人成為同學。
當時,音樂劇在中國幾乎沒什麼市場,中戲也是第一年開設音樂劇專業,所以那時候的焦剛,面臨著一個很現實的就業問題——畢業即失業。
為了謀求出路,他只能遠赴日本,去發揮個人所長。
三年後,在日本四季劇團站穩腳跟的他,憑藉個人努力,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音樂劇王子」。
回國以後,他雙管齊下,一面紮根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幫兒藝打造兒童劇,一面受老同學之邀,開始斷斷續續地接拍一些影視作品。
他說,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規矩,在舞臺劇方面,專注做導演,而在影視劇、電影方面,專注做演員。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不太敢顧及太多,單純下來,每個方向都能特別的快樂。」
剛進影視圈時,焦剛出演的大多都是「人體背景板」式的角色。
直到與編劇李檣結緣,他才終於出演了一個比較有分量的角色——在許鞍華導演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裡,飾演趙薇的男朋友郭豐。
通過與一線的大導演、大明星合作,焦剛逐漸找到了影視表演的樂趣。
他發現,「原來拍電影這麼美好啊!」
拍完《姨媽》之後,李檣又與顧長衛合作了《立春》。
在電影《立春》裡,李檣撰寫出了一個名叫「胡金泉」的芭蕾舞老師。
這是一個內心純潔,熱愛芭蕾的悲情角色。
李檣曾在人物小傳裡,這樣形容他:「胡金泉像傷口一樣讓人心疼,他的出現是提醒人們善待那些和他們不一樣的人。」
而焦剛身上,剛好就帶有很多胡金泉的影子:都是在小城市長大,都志存高遠,且都懷才不遇。
於是,在選角階段,李檣便把焦剛推薦給了顧長衛。
試鏡之後,顧長衛不但立刻拍板讓焦剛飾演胡金泉,而且還把編舞的重任也交給了他,「電影裡的幾段舞蹈,像芭蕾舞、扇子舞等也都是我編舞的」。
在周圍人眼裡,喜歡穿緊身褲、跳西洋舞的胡金泉,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
而焦剛則將胡金泉身上的那種彆扭、落魄與不甘,掰開揉碎地傳達了出來,映照出了理想在現實面前的不堪一擊。
為了不在歧視中苟活,胡金泉故意「侮辱」了一名女學員,並藉此將自己送進了監獄。
監獄裡,他苦中作樂,告訴前來探監的王彩玲:這布鞋跟舞鞋差不多,還能立腳尖呢!
只一句臺詞、一個立腳尖的動作,焦剛就將胡金泉身上的悲劇性演繹到了極致。
《立春》讓焦剛一戰成名,提名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男配角。
可在此之後,他卻沉寂了。
之後三、四年,他一直沒有演戲,箇中緣由,其實不難理解——
「大家對你的角色印象深刻了以後,找我演這類角色的導演特別多,他可能覺得你演得很成功,你就適合演這類的人。所以,我就都拒絕了。」
直到2012年,焦剛才終於等來了另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角色。
這一年,《萬箭穿心》劇組找到他,邀他出演馬學武。
《萬箭穿心》由作家方方創作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女扁擔」李寶莉跌宕起伏的悲情人生。
馬學武是李寶莉的丈夫。
長期以來,他一直被強勢的李寶莉所壓制。
出軌風波後,他因不堪忍受人生變故,而投河自盡,走上了絕路。
儘管馬學武的戲份只出現在電影前半部分,但焦剛卻以超強的控制力,將馬學武的「秀」、「慫」、「痛」展現得淋漓盡致,完成了一個市井小男人的形象輸出。
《萬箭穿心》之後,落到焦剛手裡的角色,依然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
《青春派》裡,他飾演居然爸爸;
《大秦帝國之縱橫》裡,他飾演齊國名士陳軫;
《黃金時代》裡,他飾演黃源;
《大秦帝國之崛起》裡,他飾演一代名相藺相如……
若非可以提及,觀眾幾乎很難注意到這些角色是由焦剛飾演的。
因為焦剛的低調與角色本身的低調,已經自然而然地與作品融為了一體。
在他看來,沒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員!
他說,「對我來說,沒有小人物或大人物之分,記得當年在國家話劇院演戲,導演一直強調,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獨一無二的經歷和獨一無二的心靈,作為演員就要去接近『這一個』靈魂。」
在很多人看來,「演員」一直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職業。
然而,當下很多演員卻面臨著十分棘手的現實處境。
要麼無戲可拍,只能將就接拍一些爛片、爛劇;要麼片酬寥寥,陷入買不起房,甚至窮困潦倒的境地。
比如,早前張頌文就曾因在老家買不起房而上過熱搜。
因為整個行業的資源、流量、曝光率都在向流量傾斜,所以觀眾大多數時候,都很難注意到像張頌文、焦剛這樣的好演員。
事實上,像焦剛這樣默默無聞的演技派,在圈裡其實還有很多。
我們可以將他們統一稱為「隱秘的演員」。
他們游離於流量之外,以別樣的姿態抵抗著娛樂至死的世事變遷。
作為觀眾,我們不能指望他們都能像秦昊、張頌文那樣突然爆火。
但至少,如果我們看到他們,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