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幸福時光》救贖與寬恕

2020-10-12 yukicheung
       本片講述的是兩個生活在不同階層的人卻同樣想通過尋求死亡以解脫,處境和立場實在很不同的兩人剛開始彼此互相警惕,從兩人講述他們的真實故事開始他們之間產生了戲劇般變化。從未對別人說過的心酸,絕望的他們彼此坦白的瞬間,理解和愛情也隨之產生。只有痛過的人才知道別人的傷痛,所以在彼此的安慰中他們感覺到一絲希望。在通過對對方的了解,向對方袒露自己的過去後到最後相知、相愛。
      允秀,是一名強姦並殺害未成年少女的死刑犯,自小跟弟弟被害怕丈夫的媽媽拋棄,終日跟弟弟以行乞為生的社會底層之人。維貞,則是一名在15歲被堂哥強姦,不僅沒有得到母親的安慰卻反被責罵因過招搖而自取其辱因此對母親心存記恨的富家女。允秀從不認為富家女能理解他的過去,因而對維貞多次來探望自己感到不解甚至處處抵制維貞,而維貞也認為對於一個死刑犯也沒什麼好去了解的,但因為姑姑莫妮卡修女的幫助下,兩人從對方這面「鏡子」中看清了自己,也理解對方。

「我看了關於你的所有報導,我很怕,坐在你面前,當我姑姑叫我來看你的時候,我覺得噁心」「我從來不認為那些有錢人也會痛苦並且也想死」
       兩人間對對方的誤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允秀對富家子弟的維貞的認知以及曾被性侵的維貞對報導中所說的姦殺犯允秀的認知都存在誤區。維珍覺得坐在允秀面前噁心是因為他曾經的經歷,他認為做出那種事的人就該用噁心兩個字形容。同樣的,起初允秀認為維貞根本不可能理解他的感受。隨著兩人互相將自己的過去告訴對方,兩人才真真正正理解到自己的原以為是多麼的可笑,但也正正是因為原來兩人的認識互相存在誤區,才會使到最後當知道原來你也與我一樣時候有那種像是找到了知己一樣。

「讓我死吧,我討厭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這部片主題在於愛與寬恕,人,只有接受愛才會懂得愛,亦只有接受過寬恕才會寬恕。看這部片的同時讓我不禁想起了日劇<愛與寬恕>,關於生命的意義,用全新的角度去詮釋。而片中的轉折點正是在允秀被死者母親的寬恕,死者母親對允秀的寬恕那一幕,允秀多次說著對不起,從剛得知來訪者是死者母親那突然轉身逃離,到聽著死者母親哭訴後不斷地說著對不起,無論從眼神還是肢體,不得不說姜東元在這部戲裡面對允秀這一個角色的演藝真的很深入很透徹。學會寬恕,正是這一幕,維貞跟允秀兩人慢慢的掰開自己的心牆。
       而片中多次提及見面的日期「星期四」,為什麼他們都是星期四見面呢?實際上是為片中牧師為囚犯進行濯足,洗刷他們的腳以洗刷他們的罪。牧師對允秀說「魚變成人是魔法不是奇蹟,但人變成另一個人就是奇蹟,你不是正受痛苦嗎?」此處借用到基督教的濯足節(Maundy Thursday) ——基督教紀念耶穌建立聖體聖血之聖餐禮的節日。因禮儀中有濯足禮而命名。源出於拉丁文mandatum,原意指授權、委託。因在復活節前的星期四舉行,又稱「聖周四」(Holy Thursday)。根據耶穌在受難前夕最後的晚餐上為十二門徒洗腳所做出的榜樣而定為節日。更是對寬恕再進一步描繪。
       除此之外,片中提及的野薊草——無論被拔掉多少次都會努力地生長出來。上帝教會我們的不是如何生或者死,就像是允秀給維貞磨的那個玻璃十字架不是為了告訴她好好活下去一樣,而是他們都明白了對生命本身應該充滿善意的寬恕。
除了寬恕,還有被愛。允秀從小失去了父母的愛,承受著失去了弟弟的痛苦,長大後被相信的人背叛被相愛的人拋棄……維貞問及允秀為什麼說是自己把他們全部殺了,允秀的回答是「我以為他們愛我,我的朋友們還有那個懷著我孩子的女人,我第一次去試著信任別人,我想做的只有死」,允秀缺乏著愛,但是因為維貞對他做得所有一切,他覺得,他自己在接受維貞給予他的愛,亦讓他懂得愛。

「毫無疑問,生命就像地獄,可是,我想活著。」
       最後,要帶允秀去執行死刑的路上,返回撿回掉了的鞋子,那是允秀故意弄掉的鞋子,他不想死,也對死有了恐懼,其實人若無所眷念,死也就其實是虛無,但此時此刻的允秀,他有眷念,他雖然失去了媽媽,失去了弟弟,失去了那些他相信的他愛的人,但是現在,他又找到了一個他愛的人,因此他對死有了顧慮對生有了眷念。牧師叫允秀說遺言,允秀一一地對死者、死者的親人道歉,對監獄裡面的警官感謝、對莫妮卡修女的感謝並說道「我原以為生命對我和所有人來說都是令人厭惡的,但後來我懂得了愛,莫妮卡修女,你給我送來了個天使」然後牧師在他耳邊竊竊私語的告訴他維貞在外面,允秀隔著玻璃對著維貞說謝謝你,我愛你。維珍也在窗外回應著我也愛你。其實這樣的結局也就算美滿了,畢竟,允秀真的是殺了人,接受法律的制裁是必然的了。
       再者,影片結尾,獄監大叔收拾允秀的東西,將維貞送給允秀的拍立得一張一張從牆上撕下來,鏡頭對準在紙箱中被撕下來的照片,有海星、大海、食物......最後定格在一副記錄維貞在拍攝蛋糕的照片,下面寫著「星期四的上午10點到11點 我們的幸福時光」 他們的傷痛過去和人生中最美麗、最燦爛的幸福時光。一切多麼美好,一切又多麼的惋惜。

       全片基本以顛倒式的敘事蒙太奇來進行連接,以此揭示兩人的過去,導出因由,並通過這樣對過去的回憶敘述兩人一步一步的走近對方。整部片最喜歡的片段有四個,第一個是片頭在柔和的鋼琴伴奏下通過大全景展現旭日初升畫面,再來一個後退式句型來解釋此時此刻屋內發生了什麼事。陽光照耀在男孩的臉上,在陽光的照耀下無法掩飾的顫抖,還有那驚恐害怕無助的眼神,為故事的展開鋪墊。第二個是在死者母親探望允秀,允秀一直說著對不起的那幾個鏡頭中在最後給予允秀一個俯視鏡頭,使此時此刻的允秀看起來是多麼的渺小,也與人物內心轉變起的呼應作用。第三個是執行死刑前的場面調度,一直重複調度,增強了劇情力量。除此之外還有在這裡,男主的情感表達。第四個是影片結尾,獄監大叔收拾允秀的東西,將維貞送給允秀的拍立得一張一張從牆上撕下來,鏡頭對準在紙箱中被撕下來的照片,有海星、大海、食物......最後定格在一副記錄維貞在拍攝蛋糕的照片,下面寫著「星期四的上午10點到11點 我們的幸福時光」而該影片的片頭配音與片尾配樂相對應,片頭配樂悲傷預示著一個悲慘的開始而片尾配樂卻是悲傷中帶點歡樂的小跳躍,與整部片互相呼應。整部片的色調,以小中間調為主,幾乎每個場景都有的陽光,其實就寓意著生命中的希望吧。
     

Ps:不得不說的是,這部片中姜東元對允秀這一人物內心的描繪很到位,從一開頭對死的無謂,到而後對死亡等等的演藝,這一部片看完整個人很揪心很不開心,而且看完這部真的是要入坑的節奏了。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幸福時光》信仰與救贖
    不僅僅只是感動,還有太多的感觸:罪惡,信仰,救贖,包容,寬恕,愛情,希望,靈魂...... 貧窮與富有,低層與上層,悲慘與幸福,低賤與高貴,不相交的世界中兩人的心靈相互感化、彼此救贖,有信仰有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相互支持,一直嚮往死亡的人從此積極樂觀開朗向上的生活,即使在無法抗拒的死亡來臨時,心中也是充滿著美好與希望離開。
  • 《我們的幸福時光》人生,叛逆,寬恕,愛
    男孩的錯誤是無法挽回的,但是上帝會寬恕他,我想最終大家也會寬恕他的。       同樣想死的兩人談心後才發現,自己的人生竟如此.....她跟他都明白了。既然如此為何不去面對真實的自己,而在這時等待他的卻是已經到來的死刑!
  • 《我們的幸福時光》我們的幸福時光
    我從沒想過,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會是這部名不見經傳的《我們的幸福時光》,若不是機緣巧合,我定會在茫茫碟海中錯過它。劇情和表演上出彩的電影很多,這部電影突出的地方在於,它在人文關懷的基調中揭示了生活的本質,又以一種沉穩得近乎安之若素的語氣述說著現實的殘酷。
  • 《我們的幸福時光》死
    年輕的我們那麼輕易說死,什麼煩死了,噁心死了,連愛都要愛死了,可是,死,對於年輕的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麼,因為年輕,我們叛逆,我們衝動,我們總是想大不了一死。看了我們的幸福時光,我突然好害怕死,我們的生命是那麼珍貴,怎麼可以用來放縱,原來,寬恕不只是原諒別人,更多的是寬恕自己,讓自己對生命有希望有愛,當真正遇見死亡,無論是多麼想死的人都會害怕的,這是一種突破信仰的恐懼,與死相比,10點到11點,短短一個小時,都是無比的幸福!!!!
  • 《我們的幸福時光》愛能救贖一切
    愛讓人畏懼死亡,愛亦可救贖一切。對死刑犯心理變化描繪還是不錯的。題材也特別。雖然感情線略顯生硬以及道德上男主精神出軌也可以忽略不計吧。人心總是向善的,片頭女主車內吞藥自殺,後來半笑著和姑姑說是早晨的太陽把她痛苦嚇出來了。可是鏡頭裡她總是對著窗外陽光。晨光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過去的痛苦卻無法釋懷,無法面對生活。即使內心是渴望的。兩個相似的人,互相救贖。
  • 《我們的幸福時光》只有在死亡面前,生命才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幸福時光》,多麼溫馨的片名,卻給我帶來了久久不能撫平的觸動,深刻地體會一句話「只有在死亡面前,生命才是有意義的」。這部片子給我的感受很多,思考也很多,唯恐不能通過語言一一表達。人在極度無助的時候會向宗教求助,女主角跑到醫院寬恕母親「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會知道自殺比原諒你更容易」,作為女兒,被傷害時最能求助的母親卻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並怪罪女兒,一巴掌一頓訓斥足以剝奪15歲女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所有希望。對母親的控訴「比起強姦我的人,我更恨你」,是啊,最大的傷害來自最親的人,哀莫大於心死。
  • 《我們的幸福時光》我們會幸福的,不是嗎
    我們的幸福時光,就是想簡單的說點什麼。真是好久沒有寫日誌了。想寫些什麼時也就只是一段話,隨口而來,情感一宣洩也就結束了。可是借著這部我們的幸福時光,我真的很想說一段很長很長的話。今天早上起來時,嘴唇有灼傷感。意料之外的傷,也許是最近血腥的電影看多了。準備換一下口味,看了這部劇。它有個溫暖的名字。很希望能夠像空房間那樣治癒系。
  • 桐花的《半暖時光》:愛恨都是一場救贖
    在半明半暗、半冷半暖的漫漫時光中,沒有百分百的幸福,也沒有百分百的苦痛,總是既有快樂,也有憂傷,既有歡笑,也有眼淚,不記前因、不論後果,遇見你、愛上你,都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桐花的《半暖時光》,是愛情三部曲裡面最悲傷的。一次錯誤,如果沒有得到解決,對於有些人而言,將背負一輩子的心魔。
  • 《我們的幸福時光》取消死刑也是一種贖罪和寬恕
    雖然殺人犯產生了悲劇 但是懷著一顆悔改的心存活去彌補可能一輩子無法彌補的罪過也是一種贖罪和寬恕
  • 《我們的幸福時光》兩個孤獨的靈魂
    它更加現實的揭露生活的某個黑暗,讓我們感受著人生的殘酷。最終兩人只度過了那麼短暫的幸福時光,最終兩人依然陰陽相隔。但最終兩人寬恕了一切,放下了一切,帶著美好,帶著溫暖,帶著那麼一點點的幸福結束了短暫的相遇!
  • 《我們的幸福時光》生命盡頭的愛戀
    今天看了電影,《我們的幸福時光》,看完之後心情極其的沉重,尤其是最後的結局,尹秀最後還是被執行了死刑,看到他坐在執行死刑的電椅上,哭得像個孩子,說我害怕,我覺得那一刻他害怕的不僅僅是死亡吧,更多的是對有貞的不舍,對愛,生命,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他還想和她一起去好多好多的地方,說好多好多的話,分享彼此生活的點點滴滴。
  • 電影短片《歸鄉》:海倫娜回歸故鄉,寬恕家人,是自我內心的救贖
    影片中海倫娜回歸故鄉的心路歷程,也是女性寬恕原生家庭,以及對自我內心的「救贖」過程。多年不與家人聯繫的海倫娜,接聽到一個陌生電話,原來是妹妹打來的,告知媽媽病得不行了,媽媽希望臨死前能見她一面。海倫娜冷冷地回絕道:「找我幹嘛,就當我不在了。」放下電話,海倫娜望著天空發呆,陷入對過去的回憶之中,讓她久久不能釋懷。
  • 《我們的幸福時光》其實,這是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我明白到,《我們的幸福時光》不是在傳播「寬恕是人類的美德」之類的正能量——它只是平靜地講述了兩個可憐人的故事,不對,何止兩個人吶!但是,現在希望破滅了,它告訴你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是世道本是如此——你不配得到撫慰、不配得到幸福。      有貞說我自殺比原諒你更加容易。
  • 我們都在自我救贖,也在被救贖_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
    而《肖申克的救贖》在眾多佳片中被譽為影史第一,敘述了一段漫長卻不懈追求自由的救贖之路,有人評價它說,這是一部男人一生必看的電影,一部使人重獲新生的電影,而電影所帶來的震撼和啟發使它在豆瓣上長期位列榜首,高達9.6的評分,多達23萬條評論,不可置否,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
  • 當我們懂得寬恕,命運才會越來越好
    而寬恕是一份禮物,可以讓我們釋懷,使頭腦平靜。寬恕讓囚犯自由,而那個囚犯就是你。如果無法寬恕自己與他人,就會陷入怨恨痛苦的輪迴之中。這個世界是為人的成長而設計的學校,如果沒有學習到功課並成長,我們就會一再回到這裡。不寬恕他人,其實就是將對方掛在自己的心上,雖然可能距離遙遠,對方卻一直控制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無法忘懷那些人或情境,無論做什麼事,他們都在腦海中縈繞不去,結果讓我們喪失了頭腦的平靜,做事沒有效率,並失去智慧。
  • 《我們的幸福時光》人生最後的幸福時光
    可這時上帝出現打斷了一切即將如你所願死去結束人生死訊的到來比我想像中平靜我能吃完這頓最後的晚餐嗎食不下咽原來我身體在抗拒千言萬語已經來不及去道說感謝身邊人的一切我學會愛感謝上帝最後送來我的天使哭泣中我最後的一句我愛你人生中我最後的一句我愛你我愛你請下輩子我們再相遇
  • 再讀《基督山伯爵》中的6句話,發現它講的不是復仇,而是寬恕
    可是最近幾天又一次地拿起這本書,再次讀這本書中的故事時,他寬恕他人的做法更加的吸引著我,從其中的6句話發現,這本書講的並不是一個復仇的故事,而是寬恕。1.我寬恕你,因為我也需要別人的寬恕。7.這個世界上無所謂幸福與無所謂不幸,只有一種狀況和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如此而已。只有體驗過極度不幸的人,才能夠品嘗到極度的幸福,只有下過死的決心的人,才能懂得活著是多麼的快樂。幸福地活下去吧,請你們永遠別忘記,直至天主垂允為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來到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
  • 《我們的幸福時光》:對不起,餘生我不能和你一起去
    韓國電影《我們的幸福時光》絕對是一部催淚片,影片中的愛情故事絕對不是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之間的愛情,也不是灰姑娘和王子之間的愛情。這種愛可以談愛情,但不能談愛情,因為他本身就很矛盾。男人和女人之間最親密的接觸就是牽手,只是一會兒,雖然不華麗,但已經足夠了!
  • 母親角色的多重演繹,消融仇恨與寬恕,回歸《三塊廣告牌》
    西蒙·言:愛作為電影題材而論,基本每一部電影都會在歌頌偉大的愛,而愛屬倫理學的範疇,我們由愛生恨,愛恨交加的人生便成了一齣戲劇。上帝砸下一顆關於母愛的幸福玻璃球,散落人間,有的人撿的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但人人都有。
  • 《寬恕》寬恕他人,就是放過自己,幫你找回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那麼面對仇恨和傷痛,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思維方式去對待呢?一、 寬恕的真正意義是放逐我們仇恨的心靈。其實我們寬恕的不是別人,而是讓我們自己那顆仇恨的心得到解放。當你選擇寬恕後,你的潛意識裡就不再是受害者,那麼你也就拿回了自己內心的力量,從而才能看到這個世界上更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