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組關鍵詞告訴你:稅收如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020-12-23 閃電新聞

回首「十三五」,稅收制度的現代化在各個方面均有體現,稅收徵管的現代化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稅收政策的效果不斷顯現。

「十三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此時,回顧過去五年中國稅收大事,展望未來,有著特殊意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對於「十四五」時期的稅收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這裡,筆者梳理「十三五」時期關於稅收工作的幾個關鍵詞。

近日,以「農業機械化·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為主題的2020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新華社 圖

現代稅收制度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並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深化稅制改革是財稅改革的三大內容之一。深化稅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現代稅收制度。「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按照優化稅制結構、穩定宏觀稅負、推進依法治稅的要求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範公平、徵管高效的現代稅收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

現代稅收制度建設表現在各個方面不同層次上,既有落實稅收法定、建設稅收法治國家的內容,又有具體稅制的完善和稅收徵管現代化的內容,還有稅收政策和國際稅收領域的內容。

現代稅收制度建設體現了治稅整體觀轉變的要求,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稅收領域的集中體現。

稅收法定

2015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改通過,其中涉及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明確「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  

「十三五」期間,8個稅種完成立法任務。

其中環境保護稅是新稅種:環境保護稅法於2016年12月25日通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修正;

菸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均於2017年12月27日通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車輛購置稅法和耕地佔用稅法均於2018年12月29日通過,分別於2019年7月1日和9月1日起施行;

資源稅法於2019年8月26日通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和契稅法於2020年8月11日通過,均於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3個稅種對應的稅法作了修改:企業所得稅法於2018年12月29日修改通過;

個人所得稅法於2018年8月31日修改通過;

車船稅法於2019年4月23日修正。

稅收法定不僅表現在稅收實體法的通過上。更重要的是,稅收立法越來越體現稅收法治精神的要求。立法絕不是條例或暫行條例改為法就了事。稅收立法過程同時是稅制的完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已是常規做法,已經完成立法的稅種是這麼做的,尚未完成立法的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也就相應的稅法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2019年7月16日,土地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徵求意見,8月15日截止;2019年11月27日,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12月26日截止;2019年12月3日,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020年1月2日截止。

總體上看,中國18個稅種已有11個完成立法,其他未完成立法的稅種立法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稅收法定原則得到了有效落實。

營改增

2016年5月1日,增值稅全面取代營業稅,營改增進入全面試點階段。

「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全面完成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建立規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這一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營改增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先是分地區分行業,後是分行業全國推行試點,直至全面試點,採取這樣的漸進式改革,充分吸收改革經驗,讓營改增試點穩步推進。金融增值稅制改革在全世界都是難題。中國採取稅負平移的做法,讓金融增值稅制初步建立起來,為下一步的金融增值稅制的完善提供了準備。

在營改增的同時,增值稅製得到了完善。與營改增全面試點同時進行的,還有新增不動產進項稅額抵扣,這說明中國規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已經建立起來。

在營改增的過程中,增值稅稅率體系不斷優化,從營改增伊始的四檔稅率簡併為三檔稅率,稅率水平的總體下調讓增值稅稅負更加合理,讓增值稅的中性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營改增全面試點,為增值稅稅率三檔並兩檔以及增值稅立法任務的完成作了更加充分的準備。

營改增不是簡單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牽一髮而動全身。營改增涉及地方稅收入體系的構建問題,營改增還推動了國地稅徵管體制的改革。前者通過政府間財政關係的優化,增值稅收入地方分享比例的提高和增加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而得到有效解決,後者則推動了新的稅收管理體制的形成,降低了稅收徵管成本,優化了納稅服務,從稅收方面促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症候群稅

「十三五」時期,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可圈可點。醞釀多年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於2019年1月1日建立起來。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實行症候群稅,綜合所得課稅大大提升了個人所得稅的公平性。可以預期,未來更多的分類所得納入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調節公平的作用將得到更好的發揮。

2019年之前,個人所得稅收入佔稅收收入之比逐年提高,其中2017年為8.3%, 2018年為8.87%。2019年個人所得稅收入佔稅收收入之比僅為6.57%,這是個稅改革減稅的結果。

2019年個稅收入佔比下降,一是因為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工資、薪金減除費用標準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起綜合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為每年60000元;二是因為專項附加扣除減輕了個人和家庭的養老、住房、醫療、教育等負擔。個稅改革總體上降低了個人負擔,促進了社會公平。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個人所得稅稅源日趨豐富,未來個人所得稅收入在整個稅收收入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

個人所得稅制通常被視為現代稅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確立與運行,是對稅收徵管水平的考驗。2020年個人所得稅改革後的第一次彙算順利進行,離不開稅務部門的精心準備,離不開制度的合理設計。個稅彙算也得到了現代信息科技的有力支持。一方面,信息技術讓稅務部門更容易獲取個人的納稅信息,另一方面,個人的彙算就是通過手機APP進行的。

減稅降費

「十三五」時期,新增的減稅降費總規模將達7.6萬億元。2018年減稅降費1.3萬億元,2019年2.36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有力地支撐了經濟增幅從負轉正。

為應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積極財政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減稅降費。減稅降費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減稅面廣,減稅力度大,主要稅種均有不同程度的減稅措施。「十三五」時期的主要減稅政策與稅制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實現了稅收政策與稅收制度建設的有機協調。

國際稅收

「十三五」時期,隨著中國對外經濟聯繫的不斷加強,國際稅收已經是一個繞不開的稅收議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數字經濟的興起,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國際稅收領域重點關注深化國際稅收合作,維護各國稅基安全。中國積極參與BEPS行動計劃,在新的國際稅收規則制定中發揮作用。這也成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稅收工作的一個重點。

回首「十三五」,稅收制度的現代化在各個方面均有體現,稅收徵管的現代化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稅收政策的效果在顯現。展望「十四五」,中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讓稅制結構更加優化,讓稅收負擔更加合理,讓稅收的調節作用得到更恰當的發揮,讓稅收更能適應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格局形成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楊志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編發: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辦公室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稅收數據為服務大局加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姚文嵩重點稅源企業是經濟運行的「風向標」和行業發展的「龍頭」在研判經濟發展形勢和依法組織稅費收入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北區稅務局按照總局提出的「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的要求,充分利用重點稅源報表管理系統,加強重點稅源監測,運用稅收大數據優勢,聚焦地方政府關注,為企業解難紓困。
  • 萬和眾智·智匯共贏|稅收服務數位化發展峰會在蓉召開
    10月22日,萬和眾智財稅金融大數據服務平臺在成都舉行「稅收服務數位化發展峰會暨萬和眾智財稅金融大數據服務平臺戰略發布會。」旨在通過搭建財稅行業溝通平臺,解讀新時代下中國稅收服務業的新方向和新動力,分享財稅行業最為前沿的產品技術和最新市場趨勢,助力企業轉型、創新、升級,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推動中國財稅服務行業數位化發展。
  • 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第29個稅收宣月在廣東正式啟動
    賴竹華告訴記者,讓該平臺為廣東納稅人提供集產品發布、貨源尋找、供需磋商、評價反饋等內容的貼心一站式閉環服務,是廣東稅務稅收大數據智慧探索的一次實踐,也是接下來智能稅務服務持續優化的方向。宣傳助跑:你們關心關切,我們權威發布對於納稅人、繳費人而言,省級層面權威發布機制的建立完善,意味著能夠更快、更直接、更精準地獲取優惠政策、助企措施等涉稅信息。
  • 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巧用稅收大數據 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李瑤 通訊員 孫敏捷 青島報導  為助力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市北區稅務局通過了《市北區稅務局服務國際郵輪港產業發展專班工作方案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
  • 企業稅收籌劃的這些常用方法你了解多少-上海泰金經濟發展中心
    不過國家稅務方面相關的法律是允許公司通過合法的方式來進行合理稅收籌劃的,這樣可以減輕公司的潛在壓力,並使公司更好地成長。那麼如何避免企業所得稅呢?這個問題比較困難。  目前很多公司使用的是以下幾種稅收籌劃方法:  方法一:在「避稅天堂」設立分公司  「避稅天堂」指的是那些為吸引外國資本流入、繁榮本國或本地區經濟,在本國或本地區確定一定範圍,允許境外人士在此投資和從事各種經濟
  • 稅務總局:稅收與經濟協調增長,精準施策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現代服務業稅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稅收分別增長55.1%和36%。高端製造業稅收增勢較強。2017年,通用設備、通信設備、專用設備等高端製造業稅收分別增長23.5%、21.6%、20.9%。多重減稅 助力實體經濟「輕裝上陣」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減稅政策的精準落地十分關鍵。過去一年稅務部門在落實減稅政策方面成效如何?
  • 鄧偉強:澳門經濟應繼續多元發展
    如今,澳門已進入劃時代的黃金時期,本地生產總值從回歸初期的500多億澳門元增長至近年來的4000多億澳門元,財政儲備足以支撐特區政府5年無收入運作,財政實力成為澳門發展的自信力量。澳門取得的成功,從根本上來看,最主要是國家為澳門提供了發展底氣,「兩制」成為澳門的優勢,也是國家強盛對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心歸一不可逆轉的結果。
  • 為民減負 依法治稅——打開2020年國家稅收「成績單」
    稅收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全國稅務工作會議8日在北京舉行,「十三五」收官之年,國家交出怎樣的稅收「成績單」?增減之間如何確保實體經濟「實打實」受益?「十四五」新開局,稅收工作將帶來哪些新實惠?
  • 農行周口分行:順應大勢,服務大局 全面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農行周口分行切實履行金融服務職能,服務大局大勢,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嚴格落實「六保」任務,傾力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大力支持地方建設,助推項目投資快速推進。周口農行主動融入當地經濟發展主流,緊緊圍繞周口市政府確立的「四大經濟」,全力服務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臨港經濟發展。主動對接棚戶區改造、高鐵片區建設、沙潁河河道改造和過境高速等在建項目,竭力提供信貸支持。今年以來,該行獲批項目貸款授信近40億元,以實際行動支持周口市提質升級。全力服務抗疫保農,助力民生物資足額供應。一是全力支持生豬穩產保供。
  • 巴州:跟進監督 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庫爾勒市紀委監委主動靠前監督、跟進監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監督檢查中了解到該企業的困難後,立即聯繫相關職能部門為該企業紓難解困,通過開闢「加速退稅」的綠色通道,僅用3天的時間,企業就收到退稅近600萬元,為企業持續投入提供了資金支撐,穩住了企業「生命線」。
  • 武義:全縣稅務工作應以數位化手段服務發展
    他指出,2020年面臨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等多重複雜影響,我縣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穩妥推進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緊盯目標、主動作為,稅費收入穩步增長,納稅服務邁上新臺階,為全縣穩住了稅收「基本盤」,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成效顯著。2021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第一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做好今年財稅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
  • 以科技自立自強夯實發展大局
    近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時速250公裡的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研發投用,即將在多條高鐵上線運營。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的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
  •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觀摩團來曹縣觀摩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12月5日,市委書記張新文,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平帶領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觀摩團來我縣觀摩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縣委書記張乾山,縣委副書記、縣長梁惠民等陪同觀摩。觀摩團一行先後深入到千姿花卉、廣源陸港、高檔皮革產業園、尚威醫療衛生用品、山東園凡新型材料、山東新智源化工年產6萬噸季戊四醇等重點項目施工現場,認真聽取各項目情況匯報,詳細了解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今年以來,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砥礪前行,攻堅克難,全縣經濟社會持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 王雍君:數字經濟稅收侵蝕下地方財政治理與應對
    關鍵詞:DET侵蝕  地方財政治理  財政責任  財政自立  稅基管轄權一、引言與概念框架數字經濟稅收(DET)問題雖然備受關注,但地方財政治理遭遇侵蝕的問題至今仍被忽視。鑑於多級政府體制下的大國財政背景,以及地方財政治理在服務交付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此局面尤其需要立即扭轉,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強化此舉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長沙縣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
    聚焦優惠政策落實 給力,納稅人、繳費人政策紅利應享盡享我們採取多種方式加強宣傳輔導,進一步落實優惠政策通過稅企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渠道推送宣傳信息1萬餘條次「一站式」發票免費「郵到家」、小湘視頻、「一欄全知曉」、優惠新政操作指引等實現二維碼「雲」傳播多場視頻培訓課程為納稅人答疑解惑聚焦「非接觸式」辦稅 添力,納稅人、繳費人辦稅繳費安全高效快捷我們採取多元渠道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
  • 太平公安分局延伸警務觸角 優化營商服務發展大局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振興發展的重要條件。年初以來,太平公安分局積極將公安工作融入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以維護轄區治安穩定、服務經濟發展為中心,著力在打擊整治、防範宣傳、溝通服務等方面狠下功夫,採取強有力措施,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
  • 沭陽縣「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新聞發布會
    宿遷網訊 4月1日上午,沭陽縣政府新聞辦、財政局、稅務局、江蘇銀行沭陽支行聯合舉辦「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新聞發布會,正式拉開該縣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的序幕。沭陽縣稅務局副局長 戚延權:疫情發生以來,沭陽縣稅務局堅決貫徹上級稅務機關和縣委、縣政府各項工作部署,狠抓措施落實,嚴格責任擔當,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了稅務力量。
  • ——我市檔案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掠影
    檔案文化講座                             記者 王佳 通訊員 毛凌翔        承載記憶的「張張故紙」,與充滿活力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    近年來,我市檔案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三個走向」(走向依法管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為根本遵循,創新思維、與時俱進,聚焦檔案資源建設、聚焦基層基礎建設、聚焦檔案民生服務,積極探索檔案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新路徑。
  • 黃漢標:群策群力打出雲浮經濟發展新天地
    、於變局中開新局,群策群力打出雲浮經濟發展的新天地。黃漢標勉勵經濟組委員要科學分析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堅定發展信心、把握髮展大勢、鼓足發展幹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積極引導全社會特別是各類市場主體同心協力謀發展,聚力「雙統籌」、奪取「雙勝利」,為推動雲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