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姆霍茲共振腔的原理與應用

2021-02-15 聲振之家

來源:我在麥吉爾讀音樂技術(ID:SongMusicTech),作者:Song。

亥姆霍茲共振腔 (Helmholtz Resonator) 是一種最基本的聲學結構,由著名德國物理學家Hermann von Helmholtz於19世紀50年代提出,最早用來鑑別聲音中的頻率成分。測量時將聲源置於底部開孔,頂部細孔置於耳側即可。

▲不同大小的亥姆霍茲共振腔,圖片源自:http://physics.case.edu/about/history/antique-physics-instruments/helmholtz-resonator-2/

而這種結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從各式樂器,到音箱、錄音室,再到一個可樂瓶。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它的原理和應用。

原理

亥姆霍茲共振體可被認為是由瓶頸和主腔體兩個部分構成,有幾個重要的尺寸參數決定了它的共振頻率:瓶頸長度 (L),瓶頸半徑 (r),腔體體積 (V),我們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彈簧質子模型來對亥姆霍茲共振腔進行建模。

▲亥姆霍茲共振腔與等效的彈簧質子模型

我們都知道一個連接到彈簧的質量塊,受到外力驅動後會在彈簧彈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按照一定頻率上下運動(不考慮空氣阻力和摩擦力)。而在這裡,我們將瓶頸處的空氣想像為空氣品質塊,而腔體內的空氣則扮演了彈簧的作用,最終可以導出共振頻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A 為瓶頸的橫截面積,V 為腔體的體積,L 為瓶頸長度,c 為空氣中的聲傳播速度。可見,體積越大,橫截面積越小,共振頻率越低,這也是為什麼2L裝的空可樂瓶比500ml裝的空可樂瓶吹起來音要低。

聲能轉換:提琴、吉他等樂器的琴體;

聲音放大:陶笛、壎、音箱等;

聲音衰減:錄音室、汽車引擎等。

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小提琴的琴體,由於琴弦的聲阻與空氣的聲阻相差太大,導致琴弦振動的聲轉換效率不高,因此,小提琴會安裝琴馬來將振動更有效的轉換到琴體面板乃至琴箱的振動。我們可以將小提琴琴體想像成一個亥姆霍茲共振腔,而f 型音孔可以看做是共振腔瓶頸,如此一來,演奏時,琴體的共鳴擴大了音量、豐富了音色。而為什麼提琴家族從小提琴到大提琴琴體的體積越來越大,也就不難理解了(見公式中的體積參數V)。

▲胡拜-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圖片源自:Wikipedia

從可樂瓶到有著數千年歷史的陶笛與壎,都是這類功能的典型。吹奏時,氣流的振動激勵了共振腔的振動,從而吹奏出美妙的聲音。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類應用中不僅僅吹孔被當做亥姆霍茲共振腔的瓶頸,所有的音孔也都扮演著同樣的角色。因此,當吹奏時放開的音孔越多,「瓶頸」的面積A 也就越大,通過頻率推導公式可以看出,音高也隨之增高。所以筒音(按住全部音孔)是壎或者陶笛可以演奏的最低音。

而在音箱設計中,倒相式音箱在面板上設有倒相孔,在亥姆霍茲共振腔共振頻率以上,該設計使揚聲器正面振動與倒相孔傳出的聲波同相疊加,從而達到增加低頻響應的效果。通過改變倒相管的長度,設計者可以加強不同的低頻頻段。

▲陶壎,圖片源自:Wikipedia

▲倒相式音箱示意圖,圖片源自:Wikipedia

在錄音棚中我們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吸聲材料,不同裝置原理不同,而亥姆霍茲共振腔則是其中之一。低頻共振現象往往存在於大多的小型房間,而在屋角放置亥姆霍茲低音陷阱,設置特定參數以捕捉特定頻率範圍的聲波,同時在共振腔內填充吸聲材料可以達到吸收低音的效果。這種用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16、17世紀就已經用於教堂建築中。

此外,由於在管道中通過亥姆霍茲腔的聲波會被反射,並反相從而與原聲波相抵消,亥姆霍茲共振腔還用於汽車等各類機械設備的消音器中,用來減低噪音。

注釋

吹口哨的原理與陶笛的共鳴原理類似,通過控制唇、舌相應的控制共振腔參數A 與V,從而改變共振頻率。文末的視頻中,利用拍臉的方式演奏,道理相同。

關於公式中的瓶頸長度L,由於空氣慣性的作用,實際應用中的有效長度要比真實瓶頸長度要長(管口校正),一般為L+1.7r。也正因如此,即使壎的吹口厚度較薄,依然會產生有效的低音樂音。

本文提到的只是一個簡化模型,僅適用於低模態振動,而實際上,亥姆霍茲共振腔可以考慮更多參數並應用更複雜的模型。最後分享一段牛人視頻,感謝北洋合唱團團友提供的視頻。

(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請隨意!)

參考資料:

[1] "Why You Hear What You Hear." Eric J. Heller, 2013

[2]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

[3] https://newt.phys.unsw.edu.au/jw/Helmholtz.html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超快碟片雷射器的技術與應用
    Yb:YAG SESAM鎖模(綠線)和KLM(紅線)振蕩器的平均功率自從1994年碟片雷射器問世以來,研究人員不斷改進基本結構和增益材料,提升各方面的性能規格,有望解鎖很多科研和工業應用。碟片雷射器工作原理動態圖01超快碟片雷射器基本結構碟片雷射器充分利用增益材料的幾何形狀高效散熱。
  • 菲涅爾透鏡的原理及應用
    關鍵詞:菲涅爾透鏡;原理;應用;本文主要從菲涅爾透鏡的歷史,基本原理,分類,作用,應用以及國內外的研究與發展狀況等方面完整介紹了菲涅爾透鏡的相關知識。而法國物理學家兼工程師菲涅爾亦對這種透鏡在燈塔上的應用寄予厚望。根據史密森學會的描述,1823年,第一枚菲涅爾透鏡被用在了吉倫特河口的哥杜昂燈塔(Phare de Cordouan)上;透過它發射的光線可以在20英裡(32千米)以外看到。蘇格蘭物理學家大衛·布儒斯特爵士被看作是促使英國在燈塔中使用這種透鏡的推動者。
  • 3D雷射投影儀技術原理以及應用
    前面簡紹了各種三維掃描儀的原理和應用,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聊一下另外一種光學設備:3D雷射投影儀。設備技術原理3D雷射投影儀是一種可以將雷射線精確地投射到各種曲面表面或異形物體上,形成一個虛擬模板的快速檢裝設備。使用3D雷射投影儀能夠讓操作員和裝配工快速、精確、充滿自信地定位部件。
  •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廣州南創 發表於 2020-06-13 09:28:02   重力傳感器原理:   所謂的壓電效應就是「對於不存在對稱中心的異極晶體加在晶體上的外力除了使晶體發生形變以外
  • 生命的振動,舒曼共振揭開生命原理,活出真我風採!
    它們的行為遵循著最小能量原理,因為每個分離的鐘擺以同步的振動比彼此雜亂無章的振動會需要更少的能量。這種協調一致的規律到處存在著,只是我們平時極少注意到這些現象而已。在人類的任何一種宗教中,如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我們都能從中找到關於「宇宙中任何一個小的部分都包含整個宇宙的信息」的諸如此類的表述。這和現代的全息理論是一致的。
  • 差壓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見應用解析
    差壓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來自兩側壓力導管的差壓直接作用在壓力傳感器的雙面隔離膜片上,通過膜片內的密封液傳遞給測量元件,測量元件將測量差壓信號,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傳遞給轉換器,經放大等處理後成為標準電信號輸出。差壓傳感器通常用於試驗臺、風洞、洩漏檢測系統和其他應用。每個應用領域的工程師都在尋找對其行業重要的傳感器改進。
  • tftlcd顯示器工作原理是什麼 tftlcd顯示器應用特性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tft-lcd的工作原理以及tft-lcd的應用特性。   一、tft-lcd的工作原理  大家知道crt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後燈絲髮熱,陰極被激發,發射出電子流,電子流受到帶有高電壓的內部金屬層的加速,經過透鏡聚焦形成極細的電子束,打在螢光屏上,
  • 瞬變電流檢測儀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本設計利用短路電流放大器的原理對檢測電流進行1:1放大後,可結合附屬電路藉助發光二極體定性地檢測瞬變電流的大小和變化方向。  2 原理與實現  2.1 短路電流放大器  藉助集成運放電路轉換速率高,輸入基極電流和漂移電流小,漂移電壓溫度係數小的特點,利用短路電流放大器的原理對待檢測電流進行1:1放大,展寬信號的內阻大小要求範圍,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實現瞬間變化電流的檢測。
  • 探魚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在筏釣上的應用
    探魚器的工作原理及在筏釣上的應用一段時間以來,經常有釣友向我諮詢一些關於探魚器的相關問題,比如「
  • 墨盒和硒鼓有什麼區別:列印原理與應用
    墨盒應用在噴墨列印上,而硒鼓則用在雷射列印產品上,這是兩者的本質區別。但作為用戶,我們只是想得到一份列印好的文檔,那就要看具體的需求了。墨盒和硒鼓有什麼區別:墨盒印表機墨盒印表機都是噴墨印表機。噴墨列印的技術原理上,是把墨水通過微小的列印頭噴嘴噴到紙面上,印表機的列印頭有幾百個到幾千、上萬個不等的噴嘴,噴嘴雖然每次噴的墨點很小,單噴的速度很快,靠無數小的墨點聚集成圖像、文字。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理及應用
    比色皿中試樣裝入量應為2/3~3/4之間 (5) 拿放比色皿時,應持其"毛面",杜絕接觸光路通過的"光面".如比色皿外表面有液體,應用綢布拭乾,以保證光路通過時不受影響. (6) 若待測液濃度過大,應選用短光徑的比色皿,一般應使吸光度讀數處於0.1~0.8範圍內為宜.由於測定空白,標準和待測溶液時使用同樣光徑的比色皿,故不必考慮因光徑變化而引起的影響.
  • 生物化學技術原理及其應用 第三版》趙永芳
    《生物化學技術原理及其應用 第三版》趙永芳 全書內容可分為三部分,即三篇:第一篇主要概述生命大分子物質的一般製備程序及基本原理;第二篇重點介紹物化,製備蛋白質和核酸的常用方法,第三篇,詳細講解在鑑定分析生命大分子物質時所涉及到的一些現代的和經典的測試方法。
  • 貼片式光電耦合器原理及其應用
    圖3(b)的工作原理與圖3(a)相同,不再重複。圖3中輸入、輸出也可用各自的地。  從圖3(a)可以看出;輸入端不加Vcc電壓,輸出端Vout=0V,輸入端加了Vcc電壓,負載得電,這個功能相當於「繼電器」。
  • 全介質超構表面偏振調控的原理和新應用
    Consulting, USA撰稿 | 王旭東(來源課題組投稿)最近,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的胡躍強與通訊作者段輝高等人以「All-Dielectric Metasurfaces for Polarization Manipulation: Principles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為題對介質超構表面光偏振調控的原理和新應用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 速德瑞|紫外輻照計工作原理及應用領域
    一、紫外輻照計工作原理光電池是把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光電元件。當光線射到硒光電池表面時,入射光透過金屬薄膜4到達半導體硒層2和金屬薄膜4的分界面上,在界面上產生光電效應。產生電位差的大小與光電池受光表面上的照度有一定的比例關係,CPU讀取電壓後經過計算將數據顯示在屏幕上。這時如果接上外電路,就會有電流通過,電流值從以勒克斯(Lx)為刻度的微安表上指示出來。
  • 基於核酸的組分動態網絡:從基本原理到應用
    基於核酸的組分動態網絡:從基本原理到應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4:06:39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Itamar Willner課題組近日發表綜述,介紹了用核酸化學構建組分動態網絡
  • 風速風向傳感器的測量原理及風速風向傳感器的主要應用領域
    目前,我國各類氣象站監測普遍採用的傳感器,主要有電容式或應變式傳感器構成的氣壓傳感器、電阻式傳感器構成的風向傳感器、基於熱量轉移原理或差壓原理構成的風速傳感器。 在具體應用中,風速傳感器和風向傳感器通常會整合到同一測量設備中,通過綜合處理數據信息,共同發揮作用。
  • 如何將迪士尼的10大動畫原理應用於UI動效設計?
    迪士尼的12條動畫基本原則是傳統動畫中最有價值的原理之一
  • 抽樣檢驗方法、原理及應用(一)
    抽樣技術自從1929年在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兩位統計學家道奇(Dodge),羅米格(Romig)提出以平均出貨質量水平AOQL(Average Outgoing Quality Level)和批容許不良率LTPD(Lot Tolerance Percent Defective)為基礎的抽樣計劃以來,抽樣計劃得到大力應用,後來軍方和工業界廣泛應用的是可接受質量水準AQL(Accepted
  • 債券利率原理及應用,外匯、股票、債券交易員必學
    盈虧平衡通脹率的原理及應用(概念:美債、通脹保值債券、通脹預期、負利率、殖利率、票面利率、損益平衡通脹率)。1、通脹保值債券的基本概念與原理:1)、利率不變2)、利率通常低於國債3)、本金會隨著每月通脹的變化而調整(財政部向市場贖回TIPs時)4)、通脹增加,則本金提升,因為利率不變,所以利息絕對額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