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定西岷縣方言的幾個詞彙

2021-02-08 中國甘肅網

  爹 爹   

  通常意義上的「爹爹」或「爹」與父親等同。「媽媽說:今晚我們可以做一個收穫節,也請你們爹爹來嘗嘗我們底新花生,如何?」(許地山《落花生》)但在岷縣方言裡,「爹爹」有兩層意思,一是縣城居民稱呼伯父、伯伯為「爹爹」,二是岷縣南路、小西路區的人,將伯父稱呼為大大(均讀一聲),而將與自身沒有親戚關係且年齡比父親略大的男人稱呼為「爹爹」。據《四角號碼新詞典》解釋:「爹:對老人的尊稱,例:老爹。」周作人的子女就稱呼魯迅為大爹,系浙江方言,意為伯父、伯伯。 

  大、阿大或大大   

  以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為代表的北方人稱呼父親、爹為大、阿大。筆者以為,這是受藏語影響的結果,藏語「阿大」就是領主的意思,意為在一個家庭裡,父親權力最大,地位最高,打上了父系家長制的烙印。藏族人也呼母親為阿媽。而滿族人、鄂溫克人稱呼父親為「阿瑪」,與北方漢人稱呼母親聲音一致。   

  在岷縣,只有穆斯林同胞稱呼父親為大大(均讀二聲)。   

  岷縣北路人叫包括父親在內的父輩分別為大大(前一個大讀一聲,後一個大讀二聲)、二大、三大、四大……媳婦稱呼公公為大。《白鹿原》裡,鹿黑娃的媳婦田小娥既稱呼公公鹿三為大,也稱呼沒有廉恥的鹿子霖(黑娃的族叔)為大。個別地方的女婿也稱呼丈人為大。 

  姑娘、娘娘   

  岷縣大部分地方,有紅白喜事的人家,要央人請已出嫁的姑娘來上酒席或抬童男童女。此處姑娘也叫娘娘,等同於姑母。陳如平在《岷州續志採訪錄?方言》裡說:「(岷州人)謂姑母曰娘娘。」《紅樓夢》第三十九回寫道:「又有兩個(小廝)跑上來,趕著平兒叫『姑娘』。」此處有一條脂批:「想這一個『姑娘』非下稱上之『姑娘』也,按北俗以姑母曰『姑姑』,南俗曰娘娘,此『姑娘,定是『姑姑』『娘娘』之稱。」第十回、五十二回都有「姑娘」這一人物稱謂。「姑娘者,姑母之謂也。」(劉鶚《老殘遊記》)據地方史記載,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將南京等地的漢民、回民遷徙到甘肅岷州、洮州一帶屯田。「路上走的尕娘娘,下饃(音蛤蟆)背篼我背上,你把你的娃引上。」(洮岷花兒) 

  爸 爸   

  在岷縣話裡,「爸爸」有兩重含義:一是叔叔、叔父的意思;二是父親的意思。   

  岷縣人多稱呼父親為「大」或「阿大」,「爸爸」一詞多數被城裡人使用,顯得很洋氣,僅限於子女們對有工作的父親的稱呼。筆者以為,這與北京、河北、山東等地支援大西北的移民有關,系外來詞彙。   

  「爸」字從「父」從「巴」,屬於形聲字造字法,「爸」字不見於《說文解字》,作為父親的「爸爸」也不見於《爾雅》,甚至唐宋至明清小說、戲曲中都找不到這個不同於「爹」「爹爹」的口語化詞彙。筆者以為,「爸爸」是近代以來才出現的人物稱謂。成書於清道光年間的《兒女英雄傳》,運用了流暢的北京口語,其中第十四回寫道:「連隨緣二都認不出他爸爸來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忽然一個小孩子走進來,對著他道:『爸爸快回去罷,媽要起來了。』」《老殘遊記》第六回:「有一家子,只有父子兩個,爸爸四十來歲,他女兒十七八歲,長的十分人材,還沒有婆家。」

  鞔  鞋   

  鞔鞋(讀manhai):本義是把布補在鞋幫上或以皮革補鞋頭。但據岷縣習俗,老人去世後,出紙那天,孝子、孝婦除披麻戴孝(孝衣、孝布)外,事主家還要央幾個老年婦人用白布為孝子、孝婦們鞔布鞋鞋尖(近年來,有人圖省事,竟用傷溼止痛膏貼在皮鞋尖上表示鞔鞋)。有道是「不迎不送喪家禮」,戴重孝的人,要趿著鞋後跟走路,表示守孝期間足不出戶。 

  下 饃   

  岷縣風俗,每遇結婚、出月(孩子滿月)、拜年、喪事、上梁等禮節性活動,事主家都要給親戚捎帶幾個下饃(蛤蟆之諧音,因其大小、形狀與癩蛤蟆相當,故名)。不同的是,結婚、拜年和孩子滿月帶的下饃是染有紅梅花點(取喜上眉梢之意)的尕花卷,喪事與上梁帶的下饃是剝了皮的尕饅頭。 

  藨 兒   

  在岷縣方言裡,有將野草莓寫作「萍兒」的,也有「瓢」(如用野草莓釀製的瓢子酒)的,其實都是錯誤的寫法。郭璞注釋《爾雅?釋草》曰:「藨,即莓也,今江東人呼為藨莓。子似覆盆而大,赤,酢甜可啖。藨,蒲苗切。」藨兒(岷縣方言讀作piaoer)就是野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莖,葉子有長柄,初夏開花,顏色多為白、粉紅。果實於仲夏成熟,大者如麻雀卵,外表有無數「頂針眼」,味酸甜。 杏樹、杏花、杏兒   

  杏樹,落葉喬木,葉子寬,卵形,花單性,白色或粉紅色,果實圓形,成熟時黃紅色,味酸甜。杏樹、杏花、杏子一律讀核的兒化音,如杏樹讀heershu,先開花,後綻葉;杏花讀作heerhuaer;果子叫杏子,也是一種堅果,讀作heer;種子叫杏仁,方言叫杏核,讀作heerhuer。杏仁有甜(甜核杏)、苦之分,苦杏仁可入藥。「婆婆教你去擀湯(手擀麵條),你把擀杖拿上去打槍。忙瞭然(攀,爬)到杏樹上,還把一樹杏吃光。」(河湟花兒) 

  抬 閣   

  抬閣本指一種民間文藝表演形式,供演員表演的舞臺被縮小成方桌大小,以便人能夠像八抬大轎一樣抬起來遊街行走,俗稱鐵芯子。抬閣的鐵架子上綁著扮演戲曲人物的少年男女,大抵多是吏胥及商家子女,各以衣服裝飾相炫耀。抬閣在岷縣方言裡被引申為抬舉、奉承、恭維的意思。 

  牛革子   

  岷縣人把駕車時擱在牛頸項上的曲木(軛)叫作牛革(方言讀gei)子或牛革頭,木匠在曲木中間鑽兩個孔,插進兩根圓木棒,卡住牛脖子,下端用皮條或麻繩束縛著,很像「廿」字(犁地和碾場用的牛革子則像兩個連在一體的「廿」字)。岷縣東山區的低軲轆車,使用兩頭牛駕駛,與二牛抬槓的牛革頭相同。農夫怕牛革子磨爛牛脖子,就先用碎碗片刮,再拿砂紙磨光。   

  《甘肅日報》2019年10月29日「百花版」發表了王升君的散文《時光裡的樹木》,將牛軛寫作「牛牽擔」,並做了解釋:「牛拉車時搭在牛脖子上的木頭,也叫牛擱頭。」

相關焦點

  • 「禁毒創示範 定西在行動」岷縣公安局教場派出所積極開展禁毒宣傳...
    為營造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濃厚氛圍,提高群眾拒毒防毒意識和自覺抵製毒品侵襲的能力,12月22日,岷縣公安局教場派出所深入轄區居民家庭、廣場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此次禁毒宣傳,進一步擴大了禁毒宣傳覆益面,增強了人民群眾對毒品危害的認識,有效提高了群眾的自我防範能力,為創建平安岷縣營造了良好環境。來源:岷縣禁毒【來源:定西禁毒】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第七屆定西新聞獎評選結果公示
    現將第七屆定西新聞獎評選結果予以公示(2018—2019年度獲省級新聞獎的優秀作品不再參加市級評選),接受社會監督。如發現影響評選結果的問題,可通過電話、簡訊、面談等形式實名反映,我們將認真受理,並反饋調查核實結果。如不存在影響評選結果的問題,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表彰。
  • 「禁毒創示範 定西在行動」岷縣麻子川鎮召開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
    12月7日上午,岷縣麻子川鎮召開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工作推進會暨冬季禁毒工作安排部署會,會議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娜主持。全體鎮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及隊員、各村村幹部、各站所負責人等共11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定西原創歌手劉鈞單曲《故鄉定西》MV出爐,唱出了西北人的豪情和...
    定西原創歌手劉鈞單曲《故鄉定西》MV出爐,唱出了西北人的豪情和鄉愁!>遮陽山景區AAAA李家龍宮西巖山上眺望 牡丹花芳香通渭人的脊梁 譜寫中國書畫之鄉二郎山百花齊放 也曾兒女情長土豆藥材走天下 百世流芳安定西巖山AA通渭悅心書畫村AAAA岷縣二郎山森林公園
  • 甘肅岷縣"陰陽先生"利用"跳大神"強姦婦女獲刑
    (原標題:甘肅岷縣「陰陽先生」利用「跳大神」強姦婦女獲刑)中新網蘭州4月21日電 甘肅定西岷縣男子喬某利用封建迷信「跳大神」之機,威脅欺騙並將鄰村婦女石某強姦。事發後,喬某被岷縣公安機關刑事拘留。21日,甘肅岷縣人民檢察院對外披露,該院近日以強姦罪公訴該案,喬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七個月。
  • 為家鄉代言,世界冠軍向你安利定西冰雪和溫泉!
    梁瑞 中國女子競走運動員 梁瑞,中國女子田徑運動員,1994年出生於甘肅省定西市岷縣。 梁瑞為家鄉代言 定西 梁瑞:「我的家鄉定西冰雪與溫泉、康養與休閒、傳統美食與古老的非遺演藝珠璧交輝、相映成趣,這裡更有『西部大雪谷』、『西北第一泉』之美譽,是戰國秦長城的起首地,是馬家窯文化的命名地、也是海內外李氏族人尋根祭祖的聖地。
  • 甘肅岷縣標準化育萬畝藥材 藥農享訂單「託底」
    【你笑起來真好看】甘肅岷縣標準化育萬畝藥材 藥農享訂單「託底」  【解說】近日,清晨六點半,在 「千年藥鄉」甘肅岷縣的中國當歸城裡已是一番熱鬧景象,百餘輛滿載黃芪和當歸的小貨車已是停的滿滿當當,市場裡人來人往,問價聲、吆喝聲此起彼伏。42歲的藥農景明峰駕車滿載1噸藥材五點就從家裡出發,只為在市場中心位置佔個「黃金地段」,開個好「張」。
  • 甘肅定西老農轉務工「經紀人」 東西部幫扶引鄉鄰「東南飛」
    1月15日,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十裡鎮小龍村人高明珍(左三)和妻子折兔巧(左四)從福建福州出發,踏上返程旅程。圖為夫妻2人與同鄉務工人員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合影留念。高明珍是甘肅定西市岷縣十裡鎮小龍村人,世代在家務農,一家5口人的所有收入來源僅憑10多畝土地,收成好時1年三四萬元,一旦遇上莊稼不景氣,考慮到要供3個孩子讀書,高明珍便只能「另謀出路」。圖為高明珍夫妻2人在位於福州市的福清天詳電子配件公司。
  •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走進甘肅岷縣探訪世界非遺"花兒"
    10月,東方網甘肅支教一行來到甘肅岷縣,探訪這座孕育出「花兒」的西部小城。在岷縣團委和宣傳部的引薦下,我們有幸認識了當地的文化人——李璘,並邀請他介紹了「花兒」起源、現狀與傳承。  李璘先生於1938年生人,是土生土長的岷縣人,大學畢業後在家鄉當了30年的中學歷史老師,1998年在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崗位退休。
  • 北方方言詞彙錄:這些存在於北方的方言詞彙,您能明白啥意思嗎?
    如果我們去看一些古代章回小說,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那就是在這些小說中,出現的一些方言詞彙大多都是北方的,南方的那些方言極為少。很多人說這是因為寫的人是北方人,這固然是一個原因,但並不是全部原因。真實的原因是古代政權中心大多都在北方,而北方官話自然會成為其口頭和書面語言,這些那時候的北方官話經過演變,到了現代有很多變成了某地的方言,所以我們才會在古代小說中看到那麼多有趣的方言詞彙。今天,咱們接著說北方方言詞彙。
  • 方言詞彙 | 袁丹:「拖fəŋ」的fəŋ,到底怎麼寫?
    湯珍珠、陳忠敏、吳新賢《寧波方言詞典》(1997)將寧波方言中「拖foŋ」的「foŋ」寫作「畚」:《廣韻》:「布忖切,草器。」許寶華、陶寰《上海方言詞典》(1997)認為上海方言中「拖ɸəŋ」與「ɸəŋ箕」的「ɸəŋ」為同一個字「糞」:《廣韻》「糞,方問切,穢也。」汪平《蘇州方言研究》(2011)將蘇州方言中「拖fən」與「fən箕」的的「fən」寫作同一個字「畚」。
  • 從《裝臺》看陝西方言,除了關中話,還有陝北和陝南方言
    最近,具有濃厚「陝西味」的熱播電視連續劇《裝臺》,使很多人對陝西方言產生了興趣。方言的形成,除了語言本身的因素之外,還有社會、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其中語音最明顯。
  • 【冬至】冬至,定西人今年這樣過
    > 微電影    宣傳片拍攝製作方言配音廣告植入
  • 岷縣一名醫生擬被表彰
    點擊免費訂閱,知岷縣大小事
  • 甘肅岷縣:老手藝「鑄造」新生活
    中新網甘肅岷縣9月3日電 題:甘肅岷縣:老手藝「鑄造」新生活中新網記者 於晶鑄造,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也是一段歷史的凝固。岷縣位於甘肅省南部,地處隴中黃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隴南山地接壤區,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洮河兩岸繁衍生息,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加工業種類繁多,銅鋁翻砂鑄造工藝是其中最有特色的老手藝之一。
  • 分類詞彙:結婚有關的單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分類詞彙:結婚有關的單詞 2011-09-20 18:16 來源:網絡 作者:
  • 方言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各個地域的方言各有特徵。因此,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關於「外婆」和「姥姥」之爭,根據有關專家考據,兩者最初可能都來自方言,但它們早就進入漢語普通話詞彙系統,變成了通用語言,並且不以地域為界,在全國範圍內廣泛使用。
  • 陝西漢中洋縣方言詞彙「鍋渣、哈瓦、黃黃苗」都是啥意思?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陝西漢中洋縣的方言,談三個方言詞彙:「鍋渣(發音:guo za)、哈瓦、黃黃苗」。為了保證方言發音趨同,文字表述或有差異,歡迎交流。鍋渣,其實和鍋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與吃食有關係。在陝西漢中洋縣的方言中,哈瓦指的是那些只有外殼沒有果實的吃食。比如我們常見的花生,板慄,核桃等等。從外面看他是一個完整的,但是剝開才發現,裡面是壞的,根本沒有辦法吃,那麼這種食物我們就認為是哈瓦。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定西專場實錄...
    為了全面回顧總結我省脫貧攻堅的偉大曆程和輝煌成就,激勵全省廣大幹部群眾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甘肅重要指示精神,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力奮鬥奔小康,經省委領導批准,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州委書記和市州長以及有關方面領導,為媒體朋友們講述甘肅大地上發生的巨大變化和生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