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媽媽,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無微不至的關懷:當蹣跚學步時,媽媽在背後張開雙臂;當放學回家時,媽媽已經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當天氣轉涼時,媽媽提前準備好添換的衣服……
媽媽們似乎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準備為孩子打算好一切,恨不得全天24小時圍著孩子轉,生怕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會出什麼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勤勞的人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喜愛。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其實,「懶媽媽」更有助於孩子儘早的獨立,發展獨立的人格和自信,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說「懶媽媽」可以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那麼很多人一定是抱有懷疑態度的,認為媽媽太懶了一定會影響孩子。其實,我們這裡說的「懶媽媽」並不是說媽媽每天什麼都不做,而是說媽媽要有一定的教育方法,用自己的智慧。懂得應該去忙碌些什麼,應該做些什麼?只要我們的做法是正確的,對教育才能起到一個積極向上的影響。
《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對安吉兒和小魚兒說:「今天我特別的累,非常非常地累,你們倆有些工作,由你們兩個來完成,可以嗎?」兄弟倆一聽,馬上一本正經地做起了家務。
這對暖萌兄弟圈粉無數,不嬌氣、不矯情、懂事且又有擔當,讓無數看過真人秀的網友,更是對媽媽胡可的教育方式大加讚賞。
李玫瑾教授也說過:智慧媽媽要學會懶,懶得有水平,有技巧,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媽媽適當的「偷懶」,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尤其是這5個優勢,「勤媽媽」羨慕不來。
1、獨立性強
有這麼一種說法:中國媽媽活得太累了!想必大多數媽媽們看到這句話,都是無比的贊同!大部分的媽媽都非常的「勤快」,為孩子「操碎了心」,總是事無巨細地將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攬在身,使出渾身解數為孩子解決一切難題,殊不知這樣做阻礙了孩子獨立的成長。
從出生起,孩子就一步一步開始了獨立的進程。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克服成長道路上的各種困難與障礙。從「我要」「給我」「自己來」等最初自我概念的開始,一步步建立起自我意識,獨立意向。
很多家庭裡,愛孩子,總習慣了竭盡所能而事事代勞。卻忘了,放開手讓孩子獨立,忘了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以及教會他真正的長大成人。
父母只有懂得放手,孩子才能擁有獨自行走的能力。作為父母,不教會孩子獨立,往往是最殘忍的無知。
如果對孩子的事包辦代替,不放手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或忽視他的要求,孩子會從小對周圍的人或事產生依賴,將會變得懶惰退縮,以後想要變得獨立就會非常困難。所以,我們不妨學學那些「懶」媽媽,學會放手,塑造孩子的獨立性。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將會變得非常優秀,一個有主見以及有獨立自主能力的人,更容易在事業有良好的發展。
2、動手能力強
家裡有一個事事都為孩子準備好的勤勞媽媽,就會無意中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在媽媽包辦下長大的孩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極其差勁。懶媽媽善於放手讓孩子去做,不管做得好不好,起碼得到了鍛鍊,做得多了自然會做得好。
媽媽太勤勞,孩子會有很強烈的依賴性。孩子想要一個東西,你不去給他弄,他自己就會想辦法去弄,比如,搬個凳子踩上去等等。如果你」懶「了,你的孩子動手能力就會提升。
我是一個獨立帶娃的全職媽媽,也是一個懶(自認為有智慧的)媽媽。因為我的「偷懶」,若蘭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好。1歲多就能自己吃飯、洗臉、洗手,2歲能夠自己穿衣、穿鞋,我也越來越輕鬆。
對於孩子,要適當地放手,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好了。等孩子解決不了了,再出手幫她也不遲啊。這樣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會慢慢提高,媽媽們也能輕鬆一點。
3、探索欲強
孩子的世界,有很多大人看不見的夢想,孩子大膽的主見,藏著一顆好奇而又想要探索的心。父母們如果試著放手,遵循孩子的想法,或許還能給予他探索世界空間,孩子就會變得思維活躍,喜歡思考,善於提問,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強。
當孩子到了2歲左右,就開啟了「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當孩子提問時,我們家長可以適時地「犯懶」,讓孩子自己去探索或者陪孩子一起來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探索行為,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從而引導孩子往更深入的方向發展,讓孩子形成自己的獨特思維,也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智商。
4、學習能力強
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向媽媽求助時,很多媽媽都會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答案全部說出來。長此以往,孩子一旦遇見困難,就會認為「有媽媽在呢,什麼也不用擔心」,就不會想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而是等著父母出主意,想辦法。
一個「會偷懶」的媽媽,不會把答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鼓勵孩子自己開動腦筋想問題,或者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或藉助網絡解決問題。
在「懶媽媽」的引導下,孩子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決問題,他們就會更加有成就感,更加自信。
5、社交能力強
很多父母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時,都會幫著自家小孩出面解決這些爭端,不是教育別的小朋友就是教育自家小孩,很多父母以為自己起的是緩解的作用,但真實的效果卻不是這樣。
這樣「勤快」的做法看似暫時緩解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其實在兩個小朋友之間埋下了更深的隱患,如果家長在孩子每一次衝突時都幫孩子解決,孩子怎麼可能從中汲取和他人交流的經驗教訓。一個「懶媽媽」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和其他小夥伴的衝突,促進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所以,媽媽們不要一直在做一個」超人媽媽「了,有時候做一個」懶媽媽「,對孩子對自己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當然,這不是鼓勵媽媽們什麼都不做,只忙自己的事而不管孩子。「懶媽」的精髓是「手懶」,而眼睛不懶、腦子不懶。孩子慢慢長大,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孩子大膽一點,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事事親力親為。同時,「懶媽」還要多觀察、多動腦,想辦法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越來越獨立。
「一切乃教育」,這是責商教育的重要法則,「懶媽」思維是當今21世紀遠離勞動的時代更具有現實意義。兒孫強才是真正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