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裡海清的育兒觀:當媽就要「懶」,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

2020-09-09 茶娛飯逅

剛追完了《安家》,因為媽媽的身份,因此對海清飾演的宮蓓蓓處境深有感觸。除了劇情的設置上超級貼近生活之外,還有演員海清如火純青的演技令人折服。

一直以來,海清就像娛樂圈的一股清流,低調打磨演技,不炒作不驕縱。在她的微博上,從來只發三類東西,宣傳廣告,自我放飛的嗨照,和兒子蛋妞。

海清家的兒子蛋妞,就是那種令無數父母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自覺性超級高,時常沉迷於學習無法自拔,寫劇本、遊泳獲獎無數、寫得一手好字,畫起畫來也毫不遜色。更重要的是,出門在外,幾乎都是兒子在背包,在照顧媽媽。遇上節日,還會為媽媽貼心地送上自製的小禮物,並賦詩一首,簡直就是標準的貼心小暖男一枚。

有一次,海清給兒子買了個新棒球,想拉著兒子一起玩,結果蛋妞紳士地說:「我一會做完作業再陪你玩吧,你先休息一下!」海清心疼兒子作業太多,反而被蛋妞批評了一頓:「媽媽,你要有耐心,不要對作業有反面情緒!」

不少網友看過後直呼:覺悟性這麼高的兒子給我來一打!

這還不是蛋妞第一次沉浸於學習無法自拔,在海清的微博裡,蛋妞日常的作業畫風就是這樣的。

深夜12點了,蛋妞還在寫作業。

海清:「兒子你別寫了,睡覺去吧!」

蛋妞:「我還沒寫完,你先睡吧!」

為了辯論賽做準備,坐個飛機全程都在寫作業,連老母親海清都在感嘆:「別掃了他的興,別當絆腳石。」

這簡直就是天使一般的孩子。

這個天使一般的孩子,除了愛寫作業外,幾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媽媽脾氣不好時,便畫了一幅《山居圖》送給媽媽,在蛋妞心中,媽媽好,全家便好。

和媽媽一起比賽書法,直逼老母親的造詣。

身為一名遊泳小將,自由式、蛙泳、仰泳,包攬了洛杉磯遊泳大賽三塊金牌。

一言不合,就開始寫小說。

和蛋妞在一起,被照顧的永遠是海清。幫媽媽背包,幫媽媽洗襪子,同樣身為老母親,看到這樣的兒子,羨慕得想哭:「怎麼養出來這樣好的一個兒子?」

不過,回顧海清的育兒方式,還真看出來一個道理,好兒子不僅是養出來的,而是「懶」出來的。

因為海清常年在外拍戲,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兒子。因此,從蛋妞4歲的時候,海清就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經常在蛋妞面前「撒嬌裝懶」,讓兒子拎包、做家務等。

從海清與蛋妞的日常相處風格裡可以看出,他們的關係更像是朋友,好哥們的關係,而非母子關係。

和蛋妞一起畫畫時,互相塗抹顏料,一起看世界盃時,熬夜到很晚,蛋妞知道懶媽媽不能給自己做早餐了,便默默地給同學發了個信息:「幫忙帶個漢堡」。

可見,在孩子面前示弱,甚至裝懶,不僅讓蛋妞學會了如何照顧人,怎樣關心父母,從小就懂得了擔當與責任。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說:「依賴本身滋養懶惰、精神鬆懈,不屑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為孩子包辦代替,是個獲滿分的父母,但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他們的「愛」就像一面雙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中國大部分的父母幾乎都把孩子當作弱者來對待,生活都是圍著孩子轉。媽媽們白天上班,拖著一身疲憊回家。晚上還要繼續幫孩子洗澡、洗衣服、輔導作業等等。為孩子付出了百分百的精力,最後卻讓孩子成了掛在父母身上的「樹袋熊」。

所以,70分的懶媽媽,才養出100分的好孩子。

那麼如何做一個成功的70分懶媽媽呢?


01、家有男孩,媽媽更要懶

曾經有人說:做父母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忙於育兒之術,第二重是長於育兒之術,第三重是精於育兒之術。

而多數的父母都在忙於育兒之術,做到像海清這樣的精於育兒之術的,還需要很長時間的修行。

胡可曾在一檔節目中說:「生活中,無論老公還是孩子,你幹得越多,他們就幹得越少,女人要學會示弱,不僅要跟老公示弱,還要跟兒子示弱,你示弱他們就會很爺們,才有機會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胡可家的兩個孩子上《爸爸去哪兒》時,安吉對小魚兒無微不至的照顧,被無數觀眾圈粉。可見生活中的胡可也是一個「懶」媽媽。

每個孩子的動手能力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嘗試磨練出來的,媽媽懶一次,孩子們就多一次實踐機會,並從實踐中獲取到寶貴的經驗與教訓。媽媽每懶一次,就會激起男孩的保護欲望,讓孩子更獨立,更有責任感。


02、和孩子一起成長

翻看海清的微博就不難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海清,也是一個不斷在學習和成長的媽媽。

很多次,蛋妞在做作業,海清就坐在一旁安靜的看書。

長期下來,蛋妞與海清之間似乎形成了一種默契:只要媽媽拿起書,蛋妞也會跟著一起看書或寫作業。

每年暑假,海清都會推掉很多工作,專心陪著兒子上各種興趣班。孩子上課,她在一旁也沒閒著,不是在看書,就是在看劇本,合理利用每分每秒。

因此,陪著孩子一起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海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蛋妞,媽媽在和你一起成長。


03、善於創造和把握機會懶

70分的懶媽媽,並不是讓媽媽在生活中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孩子去處理。畢竟孩子還太小,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媽媽們應在生活中學會創造和把握機會去懶。

當孩子兩三歲時,自我意識開始增強,他們就會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需要。父母對孩子的每一次重視,就會給孩子增加幾分安全感。因此,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自身條件和能力,在適當的時候向孩子示弱。

唯有無數次的親身經歷,和一次次的挫折,才能讓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給予孩子獨立面對困難的勇氣。

1. 家務上示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適當的懶一點,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家有二寶,更需要父母多懶一點,大寶身上的那份責任與擔當,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二寶,促進兩個孩子共同成長。

2. 學習上示弱

在孩子的日常學習中,會經常遇到困難。此時,父母應適當示弱,假裝不知道答案,讓孩子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立即向父母求救。如果孩子在獨立思考後仍舊找不到答案,此時父母可帶著孩子一起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孩子解決好問題後,還可以聘請孩子當自己的小老師,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

3. 位置上示弱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不要總是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長輩位置,而應像海清一樣,將孩子當作朋友,以哥們的形式去相處。

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去向孩子求救。家裡有什麼需要決策的事情,多和孩子商量,多參考孩子給出的決策辦法。


04、多信任孩子

父母在向孩子示弱的過程中,就要做好迎接孩子失敗的準備。孩子稚嫩的雙手會做出許多讓父母們內心崩潰的事情,此時,父母的切勿對孩子失去信心,或憋不住,立即上前幹預。

孩子仍舊需要很長時間的成長,父母應該一路跟隨而不強制,信任多於打擊,多鼓勵孩子,多跟孩子說「我相信你可以做好的」。

父母的每一次信任和鼓勵,會給孩子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迎接失敗的積極心態。


05、父母也需要孩子的愛

愛是相互的,孩子需要愛,父母更加需要愛。

這一點霍思燕就做得很好。

她和嗯哼的日常相處中,時常表現出弱小的一面,尋求孩子的關心和照顧。

出去玩時,看到蟲子,對孩子說:「媽媽有點怕,你可以保護媽媽嗎?」

外出旅遊時,告訴孩子:「媽媽的包實在太重了,你可以幫媽媽分擔一點嗎?」

上了一天班回來,坐在沙發上,問問孩子:「上了一天班了,媽媽的肩膀有點痛了,可以幫我捶捶嗎?」

家長向孩子尋求愛,並不是在向孩子表達自己的無能與軟弱,而是一種教育的智慧體現,讓孩子也能感知到父母並不是萬能的,父母也有辛苦勞累的那一刻,也需要孩子的關心與愛護。

教育是一段長久的修行之路,父母應學會在合適的位置退出,留給孩子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相關焦點

  • 「懶媽媽」帶出的娃更優秀!孩子這5個優勢,「勤媽媽」羨慕不來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其實,「懶媽媽」更有助於孩子儘早的獨立,發展獨立的人格和自信,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說「懶媽媽」可以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那麼很多人一定是抱有懷疑態度的,認為媽媽太懶了一定會影響孩子。其實,我們這裡說的「懶媽媽」並不是說媽媽每天什麼都不做,而是說媽媽要有一定的教育方法,用自己的智慧。
  • 餘生,做一個懶女人
    一個家裡媽媽特別勤勞,中午不捨得她吃便當,每天要做了飯趁熱送到公司,晚上要是加班爸爸就要來接。另外一個女生就恰恰相反,她總開玩笑地說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她在家裡自己的事情媽媽很少幫她做,甚至連媽媽在飲水機邊上讓幫忙倒杯水,都懶得倒。兩個人在公司的表現自然也差距很大,第一個女生做事起來就拖拖拉拉,毛手毛腳。如今,工作多年的她,依舊在做最基層的行政工作。
  • 鍾南山:年過40後,越「懶」或許越長壽,堅持3個懶長壽在眼前
    鍾南山:年過40後,越「懶」或許越長壽,堅持3個懶長壽在眼前懶得多吃點東西我們小時候,長輩們也向我們灌輸了這樣一個道理:多吃可以讓我們的身體長得又高又壯。我們一直在這樣一個意義上,我們吃得越多,我們的身體就會有更多的營養,當我們吃飽了,我們將有更多的力量來工作。
  • 懶媽卻養出了十項全能兒子,她憑什麼?
    混血少女世界冠軍:你們媽媽沒有我的好好多媽媽都說:還是女兒好養。哈哈,米粒媽以前也這麼想,直到發現海清家十項全能兒子蛋妞。海清自己說,她現在可以放心出去拍戲了,每次回來見孩子的時間很短,就希望多陪他玩,可他倒是比較成熟,有自己的安排。你看, 哪有誰平白無故養出的優秀孩子?教育是一場春播秋收,所謂幸運的媽,不過是在你看不見的時候,早早陪孩子打好了基礎。
  • 瑄兜媽談幼兒英語啟蒙----懶媽有懶方法(3)3-6歲中期磨耳朵
    案例:瑄的表哥西西,兩歲開始上新東方的泡泡英語,上了將近兩年,聽力和口語還局限在:你好,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了,刷牙,洗手等簡單句和單詞上。選擇國際幼兒園,花錢花時間買浸泡式?成功案例很多,可以作為選擇之一。但是瑄兜媽很懶,覺得幼兒園就要早起,開車接送,簡直不能忍受。所以選擇了小區裡步行五分鐘即到的雙語幼兒園。那有沒有省時省力的懶方法浸泡式呢?瑄兜媽說:有,懶媽的潛力是無窮的。
  • 我家爸爸是頭大懶豬,可也是孩子唯一的爸爸
    「媽媽,爸爸呢?」 女兒奶聲奶氣地叫起來,「我要爸爸也出去玩!」  「爸爸在睡覺。」 兒子一邊穿鞋一邊滿臉的不屑,「妹妹你不知道嗎?我們的爸爸就是一頭大懶豬!」  「大懶豬,大懶豬!」  有時我實在看不過他們宅在家裡打遊戲,就會轟他們出去玩。  這可好,名義上,是爸爸陪孩子出去玩。  實際上,卻成了孩子陪爸爸出去玩!
  • 英國超懶媽媽走紅,每月只做兩次飯,網友:我見過更懶的爸爸
    最近常在網上看到關於「90後當媽」的搞笑視頻,例如:90後上學時早上不愛起床,90後孩子上學後,90後早上依舊不愛起床。真是說到了我的心坎上。 也深知這種懶惰心理是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所以總是在努力改變自己的,爭取學習生活更加規律,給孩子樹立個好榜樣。
  • 懶媽媽霍思燕教出來的小暖男
    霍思燕一個敢作敢當的開心寶媽,也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未婚先孕」、「孕期變胖」她都敢大膽分享,生完孩子後依舊是我行我素,秀恩愛,曬萌娃!今天我們來聊聊霍思燕的懶人育兒大法!兒子跟爸爸一起住破房子沒有問題,但是他說媽媽一定不能跟我們一起住破房子!別人家都是可怕的「三歲」霍思燕卻用最懶的方式把孩子調教成了最懂得心疼媽媽的「暖男」!
  • Teamson迪生家|孩子越會玩,未來越好玩!
    徐小涵:在職媽媽、萬物心選金牌培訓師、科學育兒倡導者寶寶:小男生一枚,有點軟萌、有點機靈的66童鞋育兒觀:不雞娃,不吼娃的和諧育兒真的很舒服徐小涵一.達人媽媽育兒觀碰到了很多各個領域都很優秀的辣媽,徐小涵,我想說我很喜歡。第一次接觸小涵,她的親和力就讓人一見如故,有很多很多說不完的話。
  • 家長越「懶」孩子越勤快,看完胡可兩個孩子的表現,讓人羨慕
    胡可在提到對安吉和小魚兒的教育時就說到,有時候家長「懶」一點,孩子反而會「勤快」一些。在安吉兩三歲的時候,胡可就已經有意無意識得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從超市回家的時候媽媽假裝拎不動,就讓安吉幫忙拎袋子,時間一長孩子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一種要「照顧」別人的責任感。
  • 為什么女孩越長大越和爸爸親近?這幾個原因,說出了女兒的心聲
    前幾天懶媽和小區的一位寶媽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這位寶媽說,發現女兒越長大越和她爸爸親近,有什麼事都會事先找她爸爸商量,我這個老母親真的很吃醋啊,要知道女兒小時候是最黏我的,難道我做了什麼傷她心的事了,可是想想也沒有啊。哎,現在在我女兒心裡,明顯是父女關係大於母女關係。
  • 學會做一個「壞媽媽」,你越「壞」,孩子越優秀
    學會做一個「壞媽媽」,你越「壞」,孩子越優秀天下父母都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養育孩子。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就沉醉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中,但是憂愁隨之而來,應該怎樣養育這個孩子成了父母心中最大的問題。
  • 為什麼「懶媽媽」的孩子會幸福?稻盛和夫:母親的教誨改變了我
    媽媽們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導師。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潔白如璞玉,只有父母用心打磨,未來的某一天,璞玉定會脫胎換骨,終成大器。而據小熊媽媽觀察,現在的年輕夫婦直接帶孩子,反而孩子的成長存在問題,而找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帶的孩子,後勁兒更足。
  • 越有本事的男人脾氣越好,越沒本事的男人越窩裡橫
    男人,有的有本事有的沒有本事,有本事的男人在家庭裡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可以說是一位優秀的男人,而沒有本事的男人在家庭裡往往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原因是什麼呢?與他的素質修養關係很大 。越沒本事的男人,脾氣越大。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越有本事的男人,素質、修為都越高。不管在外面受到了多大的委屈,遇到了多大的磨難,都會把他的脾氣、怨氣關在門外。
  • 不想帶娃那麼累,那就要做個懶媽媽,給你5點經驗
    懶媽媽剛生下二寶不久,由於天天要照顧孩子,又是剖腹產,身體恢復的也不是很好,在產後三個月,由於實在太辛苦了,左右兩隻手是麻的,想把寶寶從床上抱起來必須要把寶寶摟著才行,半夜的時候手指關節會腫痛,想握個拳頭都不行,腳後跟也痛,真的是幾度崩潰呀,幾乎都要抑鬱了,還好都堅持過來了。
  • 看了黃磊女兒多多,才明白做個懶媽媽有多重要!
    宛央還打趣我說,沒想到媽媽50多歲還有一顆少女心,還會為純粹的愛情哭到梨花帶雨。我邊哭邊懟她:「還說自己是作家呢,成語都亂用,你媽我這是梨花帶雨嗎?明明是老淚縱橫。」 我們母女說話一向如此,我從不要求宛央在日常相處中要對我畢恭畢敬,我覺得媽媽與女兒,完全可以做最好的朋友。
  • 為什麼越不合群,越優秀?
    而老孔順利考上了研究生,如今是大學教授,在我們這幫同學裡,老孔是屬於走在前面的那一撥人。現在再回頭看看,那些年我們所謂的合群,其實只不過是一起浪費青春罷了。在《烏合之眾》裡有這樣一段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 媽媽越「壞」,孩子越優秀!
    秒針大姐最勤快,每天圍繞著12位數字服務員在它們之 間來回穿梭;分針大哥不緊不慢的在後面追;時針伯伯追不上它們,索性放手,任它們自由自在的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大展拳腳;最懶的要數定時針叔叔,只有我撥它,它才動,平時一動不動的呆在原地 睡懶覺。可是,它的作用也最大。如果你要六點起床,你就把它撥到數字六的面前,一到時間它就會「叮鈴鈴……叮鈴鈴……」的響了起來。有了它我就不會遲到,也會改掉我愛睡懶覺的毛病。
  • 一日本媽媽20年生11胎,孩子優秀生活有序:母親越自律家庭越幸福
    「徹底淪為生孩子的機器了……」 面對種種質疑,這位媽媽做出了回應: 首先,我們家完全有能力撫養這麼多孩子,老公負責在外工作,我負責照顧孩子。 其次,國家非常鼓勵生孩子,對新生兒也有相關補助。
  • 白巖松培養出了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三苦,別心軟
    基於孩子的視角,什麼是父親,什麼是丈夫,同樣可以想像什麼是獨立與勇敢,可以說,父親在孩子心中就是獨立的宣言,勇敢的教科書,以及走向世界的指引者。培養出學霸兒子的白巖松,他的育兒觀開始流行。孩子上大學時,白巖松就學了蒙古學,這個專業很冷門,也許很多人都會問:你家孩子學這麼冷門的專業,你不擔心孩子找工作難嗎?白巖松說:他非常支持兒童選擇。白巖松也並非沒有好好教育過孩子,更多的時候孩子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找到父母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