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逝世3周年:短暫的26年,用生命譜寫的叩問實現了嗎?

2021-01-09 職場手記

「痛苦的際遇是如此難以分享,好險這個世界還有文學。

而生活在陽光下的人,又怎麼能體會到世界的背面?」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三年前,2017年的4月27日,臺灣女作家林奕含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這之前,她含著血淚,將自己的部分經歷寫進《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之中。

隨著13歲被性侵,抑鬱症便時刻伴隨著她,26歲剛剛結婚一年的她,終於選擇了與這個世界告別。

這本書或許便是她給這個世界的告白,而隨著這本書的熱賣,一個隱藏於世界背面,大家隱而不宣的話題,終於被大眾所熱議。

性教育、精神疾病去汙名化

有趣的

靈魂

林奕含出生於1991年,學測滿分、考入臺北大學醫學系、後因抑鬱症休學,又在2012年考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毫無疑問,林奕含的一生本不應該這樣,她充滿聰慧、極度優秀,她本應該進入一個光輝的行業,獲得足夠的尊重。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但因為一次誘姦導致的抑鬱症,成為了纏繞她一生的夢魘,於是她的一生,便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發生巨變。

難以啟齒的

性教育

孩童受到侵犯,是否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中?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從新聞、傳聞中得到答案,原因並非孩童不會受到侵犯。

而是東方文明的含蓄文化,使侵犯這件事成為了一種無從開口、不被保護的事情,那些被侵犯的人,並不敢高喊與反抗,只能默默地忍受。

「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吃飯的時候,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媽媽詫異地看著女兒,仿佛在打量一個怪物一般。

孩童不敢高喊與反抗,原因在於即使是高喊與反抗,也只會招來異樣的目光,大眾們習慣於譴責受害者,而從來不敢向那些施暴的惡勢力亮劍。

畢竟只要將受害者汙名化,大家便可以再繼續心安理得的,裝作一切都沒有發生。

對疾病的

汙名化

性教育的缺失,導致許多的孩童面臨侵犯時只能默默地忍受,她們或許在某一刻試圖與父母袒露心跡,但或許剛剛開口,便遭到了父母的不滿與打擊。

於是他們將自己封閉起來,努力的想要內消化這些痛苦,但在黑暗中對自己傷口的舔舐時,新的痛苦便悄然而至。

如果說林奕含筆下的思琪,受到的誘姦是她生命不可能承受之重,那麼在黑暗中舔舐傷口時,悄然而至的抑鬱症,確是摧毀她的最重一擊。

人人都告訴你說,「你要去聽音樂啊」「你要去爬山啊」「去散心啊」「你跟朋友聊聊天啊」,但我知道不是那樣的。

林奕含的婚禮上,含著淚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她不理解為何其他人,會認為她所面臨的病痛只是「想不開」。

這種評價似乎在表明她所面臨的巨大痛苦,不過是出自於自身的「想不開」,而這種指責,似乎又從側面驗證了,大眾並不同情她、並不與她產生共情,反而認為這是一種「病嬌」的脆弱。

我失去了快樂這個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他的眼睛,然後再也拿不回來一樣。但與其說是快樂,說的更準確一點,是熱情。

抑鬱症可能是病理性的,它並無法通過調節自己的心態、或者說是無法只是單純的「想開點」,便可以走出來。

我會幻覺,我會幻聽,我會解離,然後我自殺很多次,進過加護病房或是精神病房。

或許抑鬱症並不是摧毀她的最重一擊,那些來自於大眾的偏見與不理解,那些來自於大眾的不屑與戲弄,才是她無法承受的。

因為我肉體受到的創痛太大了,以至於我的靈魂要離開我的身體,我才能活下去。

於是,她即使是在自己最重要的時刻之一,也不忘再次嘗試為精神疾病去汙名化。

用盡全力的

吶喊

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魯迅

一名優秀、年輕的人,在生命最好的年華尚未盛開之前,便遭到了摧殘,於是病魔伴隨她的一生,於是在26歲,在剛剛結婚一年的時間中,她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個悲劇,這是一個美好靈魂,用自己肉體進行的最後吶喊。

用盡全力的吶喊,只能驚醒一小部分人,這本激起社會議論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已經被逐漸的遺忘。

一字一刀朝向自己的肉體與靈魂而寫成的

畢竟記憶痛苦的事情本身便是痛苦的,但我們真的要遺忘嗎?我們真的要讓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重複這種傷害嗎?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悲劇:「一個常年利用他職權的老師,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

她說道:「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因為這個「強暴」,時刻存在,卻被時刻的忽略。

「如果你是一名母親,我建議你看這本書,認識到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你是一名抑鬱者,我建議你看這本書,從書中的故事尋找共情,建立信念;如果你認為抑鬱症只需要想開點,那麼我建議你看這本書,停止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

這本《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數十家媒體共同發聲、學者、社會學家、出版人、將其奉為圭臬,但最重要的是,有著無數的讀者與房思琪共情共感。

我真的懂,這種站在地獄之火裡對著世界微笑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林奕含去世三年後:好友發文訴思念,房思琪式悲劇與叩問均未止息
    另一方面,房思琪式的悲劇仍在不斷出現,叩問從未止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林奕含離世後,家屬曾談及她寫書的目的,「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4月27日,話題「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登上微博熱搜,獲5.7億次閱讀。
  • 林奕含離世一周年,世界變好了嗎 ?
    凌晨3點,26歲的作家林奕含在松山區家中自縊身亡。自殺前,她給大學好友發去信息,「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
    寒山子做的紀念視頻,背景音樂是太妍的歌,請一定要看到最後喔:2017年4月26日晚上,林奕含發布了最後一則貼文:永遠錯過的一場演唱會蚌裡珍珠 薔薇花心 粉紅絨毛小獸的演唱會但是我身體不舒服 只好先走了——林奕含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房思琪的悲劇卻還在繼續
    4月27日,是臺灣作家林奕含逝世的第三年。我們仍然記得她在自殺前寫給好友的那段文字:「 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麼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
  •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逝世三周年」上了大陸熱搜卻被臺灣遺忘!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高達5.5億閱讀,18.5萬討論,#林奕含去世三周年# 在今天早些時候登上大陸微博時事熱搜第一。2019年4月8日,福州教育局於回應表示,排除福州一飛教育培訓學校與「林奕含案」教師的聘任關係,並要求關停了相關在線平臺。     我們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 因被性侵患上抑鬱症,婚後一年自殺,天才少女林奕含短暫的26年
    把時間往前倒三年,2017年的4月27日,臺灣天才少女林奕含在住處上吊自殺,年僅26歲。次日,林奕含的父母通過出版社發布聲明指出:奕含這些日子以來的痛苦,糾纏著她的夢魘,也讓她不能治癒的主因,不是憂鬱症,而是發生在8-9年前的誘姦。
  • 林奕含逝世3周年之日,讓我們望向李星星們 | Variety 視人-她之力
    今天,是林奕含逝世三周年紀念日。2017年4月27日,26歲的她在家自縊。那時,她剛出版了新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是一個關於補習教師利用自己的職權強暴女學生的故事,也是她自己親身經歷的噩夢。自殺前8天,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 林奕含逝世一周年:每次看到這個姑娘的名字,就好心痛
    2017年4月27日,臺北松山區,作家林奕含在家中選擇了自縊身亡。而她身後,則留下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殘酷的小說,講述了13歲女主角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性侵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人們從中讀到了林奕含的經歷。林奕含(1991—2017),臺灣作家。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戀童癖該何去何從……
    昨天,4月27日,是著名作家林奕含逝世三周年的日子,讓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這件事居然排在熱搜榜第一幾個小時沒下去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這個世界什麼都沒有變
    還記得林奕含嗎?她走了整整3年了。當時,她寫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希望世間再無房思琪。這3年,世界變好了嗎?我真的沒看到。我看到的是,熱搜上一則明星的八卦醜聞,連續幾天熱度不減。反之,前段時間曝出來的各種性侵案件,不知不覺間都銷聲匿跡了。是的,性侵過後,什麼都沒變。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我們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林奕含離世後,她的經歷隨著這本小說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臺灣,群情激憤的人們聲稱要為林奕含討伐「狼師」。在大陸,房思琪的故事也不斷激起有關性侵犯的社會反思。然而,除了童年時期的慘痛回憶,用文學寫作來記錄自己的這一段經曆本身也給林奕含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似乎成為了另一種堪稱自戕的心靈創傷。
  • 被禽獸性侵的林奕含,離開三周年了
    可是,這真的只是故事嗎?2017年4月27日,26歲的林奕含在家中上吊自殺。林奕含自殺之後,很多人會把她和她的那本書聯繫起來,因為這本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用各種方式去閱讀這本書,有感慨她的遭遇,有咒罵老師的無恥,也有很多人站了出來,說自己就是曾經的「房思琪」。
  • 林奕含逝世三年後,中國版「素媛」出現
    據印度媒體12月3日報導,印度又發生一起惡劣強姦事件。北方邦一名當地男子12月2日晚在坎普爾卡登布爾村的一個村莊的田地裡強姦了一名13個月大的男嬰。這名男子名叫烏梅什·普拉賈帕蒂,在男嬰的母親和爺爺到離他們家大約100米遠的田地裡去收集餵牛的飼料時,這起惡性事件發生了。
  • 林奕含去世一周年|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
    今天是4月27日,臺灣作家林奕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有一封信要與大家共享。這封信來自臺灣,是奕含最好的朋友寫的。分享這封信,也分享一分憂鬱的心情。凌晨3點,26歲的作家林奕含在松山區家中自縊身亡。自殺前,她給大學好友發去信息,「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
  • 林奕含逝世3周年,活著的人還在重複她的悲劇嗎?
    今天,是作家林奕含的忌日。2017年初,林奕含通過《房思琦的初戀樂園》一書在文壇初露鋒芒,但隨後,4月27日,她在家自殺身亡。在她離開後,她的家屬在聲明中寫到:「她寫書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在「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微博熱搜下,每天都有無數的評論留言。三年了,人們還清晰地記得她的美麗與悲傷。2017年4月27日,才華橫溢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縊身亡。她如花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26歲。若不是年少那段痛苦的經歷,林奕含怎會陷入精神抑鬱以致放棄生命?這人間雖美,但仍有惡魔在暗處遊蕩。有責任心的父母,會早早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李星星案還沒有解決,惡魔仍然在人間!
    012017年4月27日,年僅26歲的臺灣作家林奕含,不堪長期以來抑鬱症的折磨,在家中自縊身亡。在林奕含抑鬱症和死亡的背後,則是她從幼年起長達數年遭受老師強姦留下的嚴重心理創傷。受困於疾病,文學成為林奕含唯一的與自己心靈對話的唯一渠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她依照自己的親身經歷,懷著極大的痛苦和書寫欲望寫下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用極為細膩的工筆講述了一個少女愛上誘姦犯的故事。我曾看過一個臺灣三立新聞的談話節目,某黨立委林俊憲很激憤地說「他(陳國星)就是一個變態!」
  • 懲罰施暴者的必要性——寫在林奕含逝世三周年
    臺灣作家林奕含(1991年-2017年4月27)自殺前8天接受採訪,在新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2017年2月出版)大賣特賣的時候,她卻說,「在出版了以後,被人家冠上成功什麼之類的字眼上,我仍然覺得我是一個廢物。」「我就是一個廢物。為什麼?
  • 文學是否只是巧言令色,你用26年的生與死給出了答案|一個女孩寫給林奕含
    2017年2月,出版了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生前照片2017年4月27日,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在寓所上吊身亡,年僅26歲。其少時曾遭到補習班老師猥褻,這一經歷也最終導致了她的凋零,林奕含將親身經歷寫成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她生前接受採訪時,林奕含曾說:「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一生。」
  • 林奕含逝世3周年,活著的人還在重複「房思琪」的悲劇嗎?(贈書)
    4月27日,是作家林奕含的忌日。2017年初,林奕含通過《房思琦的初戀樂園》一書在文壇初露鋒芒,但隨後,4月27日,她在家自殺身亡。在她離開後,她的家屬在聲明中寫到:「她寫書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