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是《西遊記》裡的經典情節。近日帶著小朋友一起讀相關的繪本,卻又多了別樣的感悟。
白骨精真是個狡詐的妖怪,變成送饅頭的漂亮女人害人不成,又變老婆婆來尋女。變成老婆婆不成,又變老爺爺來繼續誆騙。妖精為了害人,不辭辛苦,絞盡腦汁,一計又一計,使用連環計。孫悟空自是個厲害的人物,三次均火速識破了白骨精的詭計,果斷迅速地處置了妖精。但事情壞也壞在他過於厲害,眼光已經超越了唐僧、沙和尚和豬八戒等取經團隊中這一撥人。木秀於林,風必吹之。眼毒於眾,定然獨行。可怕的不是他的優秀,而在於他的優秀映襯了他人的平庸,使得優秀的他越發力量單薄。在一個團隊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優秀的單個,而是多數的票決。
孫悟空本來是不用離開師傅的,唐僧本來也是沒有叫他離開的。壞就壞在豬八戒的一張嘴上。白骨精變的送饅頭的美女給孫悟空識別後,一棒子打沒了,留下一具假屍首。唐僧看不出來是詭計,豬八戒生氣了,說:「人家一個姑娘好心給我們送吃的,被你當成妖精打死了!」孫悟空讓他看籃子裡的齋飯,他看到幾隻青蛙、癩蛤蟆,反而嘟囔:「為了不讓我們吃饅頭,還故意把饅頭給毀了。」軟刀子殺人也不過如此。豬八戒一刀砍向了孫悟空。等到白骨精變成老太太來尋女,他一張嘴推波助瀾,把唐僧的心給攪慌了:「師父,師兄他殺了人家閨女,她娘找上門來了!」孫悟空照舊一棒子解決了妖精。唐僧只得變本加厲念緊箍咒,要趕他走。在孫悟空求饒之後才放他一馬。誰知道白骨精還會第三次來!再變個老爺爺來尋老婆子和閨女,更是數起了佛珠,念起了心經。豬八戒再次推波助瀾:「老人家來找她閨女和老伴兒了。糟了,這下怎麼辦?」他說的就是唐僧沒說出來的話。孫悟空一看這老爺爺就明白了,為了保證能除妖,他還請來土地公和山神作證,照例一棒子收拾了這妖怪,打出了原形:一堆白骨。這算是人證物證都在吧!可是豬八戒對著唐僧的一段耳語就讓孫悟空所有的功績煙消雲散:「這肯定是大師兄的把戲,他怕你責怪他!」唐僧終於下定決心要趕走孫悟空。
孫悟空武藝高超,為何反而在團隊中被孤立呢?這可能跟他的性格和地位有關。他武藝高超卻不是領導崗位,看得出問題,看得清問題,卻拍不了板。決策權在唐僧。但偏偏是唐僧對於孫悟空沒有絕對的信任,只有相對的信任,一旦有所懷疑,就開始走向反面。孫悟空並沒有有意識地爭取唐僧的信任,他認為看準了的事情就要立馬果斷處置,否則後患無窮。所以他事先並不積極主動匯報,而且很多事情來臨時,已是危機時刻,容不得拖拉,容不得千請示萬請示的。事後也並不積極告知,因為他覺得自己一眼就看穿的詭計,為什麼還要反覆地解釋?團隊內部的矛盾常常被外界利用,妖精之所以是妖精,就在於他們不僅很妖,變化多端,而且很精,善於蠱惑人心。
孫悟空為什麼會多次離開又多次回來?孫悟空是一個乾脆純潔的人,沒有什麼壞心思。一心只想把這趟辛苦活幹完了,自己解去了緊箍咒,成為自由派。因此,無論他在沒在取經團隊中,他總一直關心著團隊的發展,關注著團隊的狀況,關心著師傅的安危。一有危機,就立馬前來保駕護航。而對於取經團隊來說,光是有一幫能說會道的和尚是取不了經的,還得有人橫刀立馬、保駕護航才行。孫悟空的武藝和忠心是他在這個團隊中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決定了他即便遭遇非難,也會回來。這個核心價值也決定了取經團隊無論怎樣排斥他,但還是會最終需要他、選擇他。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吳承恩 原著 何濤 編;文化發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8月第1版;98元
點擊「閱讀原文」,您可以市一中教師發展中心的更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