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自由職業者的人越來越多,想靠副業脫貧的人也越來越多。
你是有多餘的才能,還是有多餘的財富積累允許你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
來看,這裡有一隻在夢想的道路上不小心做了渣爹的鹹魚——
《我只是還沒有全力以赴》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位中年大叔的loser生活,
這種設定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
但相比之下,本片的男主角靜雄,是鹹魚中的鹹魚——
42歲的他因為一時衝動裸辭,之後便閒置在家,他每天在睡覺、打遊戲時中尋找人生的終極目標。
終於有一天,他靈光乍現,告訴他父親,自己要成為一名偉大的漫畫家!
然而,靜雄的老父親聽到這個決定,當場就流下了絕望的淚水,
仿佛下一秒就看到全家老小因為廢柴兒子,不得不過上家徒四壁的生活:孩兒啊,你別作了,好好的上班不行嗎,爸比養不起你的夢想啊...
這位父親哭的有多撕心裂肺,兒子血槽就有多滿。
當天晚上,靜雄通宵創作,畢竟為了夢想,熬夜傷點腎不算啥。
可他接連熬夜創作,憋出來N部自我滿意的作品送去出版社時,結果都是遭遇退稿。
然而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靜雄對漫畫家的渴望!
回家後,他再次向父親表決心——我真的要全力以赴了!
說實話,作為一個和妻子離異、上有老下有小、在炸雞店上班的中年大叔來說,夢想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
自從有了夢想,他白天工作時三心二意恍恍惚惚。
在家被不支持自己的父親罵,在外被25歲的店長罵。
鹹魚想要翻身是多麼的不容易啊,他領著微薄的工資,在忍辱負重中砥礪前行。
為了夢想,他把老父親啃得沒錢了,又厚著臉皮去找還在上學的女兒借錢...
還帶著在工作中認識的年輕人市野沢秀一找他的朋友宮田蹭飯...
最後,父親實在忍受不了靜雄的這種生活狀態了,在吃飯的時候兩人大吵了一架,
父親只希望他能放棄漫畫,多為這個家著想,也為自己的女兒想想...
可靜雄堅持不肯妥協,他寧願離家出走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夢想,
借宿同事家也要堅持創作...
說實話,按照一般的劇情,這樣勵志的鹹魚不成功都天理不容!!!
當畫面一轉,幾年過去了。
靜雄西裝革履,女兒也成了白富美,他終於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也過上了自己喜歡的生活...
至此,所有人可能都認為這是一個勵志的逆襲故事,
可這部劇的編劇卻認為,這部劇不屬於一般劇的範疇,可能是二般...
所以,當畫面再一轉時,他也終於睡醒了!
咳咳,誰還沒在奮鬥的路上做過美夢啊。
可你以為努力就行了?做夢!
還好靜雄足夠樂觀,整理好心情後,繼續追夢。
畢竟成功,是留給願意耐心等待的人。
不過,靜雄覺得沒有人完全是靠實力打拼出來的,只有集齊「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召喚神龍。
於是,他為了「天時」,專門去找大師算卦,打算改個筆名轉轉運。
果然!筆名起了作用,他的《人生300年》被認為是傑作,可以出版了。
春風得意的靜雄拿著稿子在炸雞店裡臭顯擺,生怕無人問津。
他在下班的路上一路飛奔,期待著自己出道。
然而,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追夢的路上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第二天,他被突然告知,他的出版負責人辭職了,而新的負責人不予通過稿子。
絆腳石橫空出世,搞什麼飛機啊這是?
靜雄失魂落魄的走在街道上,內心疲憊的他不知不覺走到了紅燈區,想要一炮泯悲憤。
結果,滿血復活的他出門又收穫了一枚大炮。
原來,最近總是回家很晚的女兒為了掙錢在這裡「工作」!
遭到生活雙重打擊的靜雄慌忙逃竄,結果還在路上出了事故
看到這裡,讓人有點莫名的的憂傷
也許,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劇中的大叔在追夢的路上曲折不堪?
為什麼他才能不足、餘額不足就不能當一隻有夢想的鹹魚?
為什麼夢想允許他裝逼,但現實只能讓他當個2B?
怪現實太現實?還是怪他人沒支持?其實都不是,歸根結底還是怪他自己...
他只是一隻看起來很努力的鹹魚。
來看看這些異常熟悉的話——
「我都已經學了可長時間了,歇會」
「我就玩5分鐘手機」
「不是我不行,是我運氣不好」
所以,看完電影,你會發現,劇中的這位大叔每天都在自欺欺人,異想天開。
自己沒有啥天賦,心裡還沒點B數,沒有自制力,也不懂得腳踏實地。
白活了...
但是,我們對男主產生的這種評價,也正是這部影片想讓觀眾產生的思考——
到底是男主角太不爭氣、太失敗了,還是我們對於成功的定義實在狹隘了?
在這部影片中,其實不光描寫了靜雄這一個中年男人,還有一些形形色色的配角。
比如,每天在夜總會做苦力養家餬口的那位中年大叔,
面對比自己年齡小的領導,他總是戰戰兢兢、唯唯諾諾,生怕惹怒對方丟了工作...
再比如靜雄羨慕的那個工薪族的朋友宮田,貌似工作順利,可生活中卻與妻子離異,和兒子的關係也日漸疏遠...
可以說,片中的中年男人,無一不在遭受來自各方面的輕視和貶低——
對家人溫柔就是懦弱,靠兼職過活就是廢柴,裸辭追求夢想就是痴人說夢……
仿佛男人年齡一旦到了40+,如果沒能成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中產和高管,統統都要被視作沒有競爭力的loser。
所以在我看來,《我只是還沒有全力以赴》雖然講的也是中年危機,但它跟很多西方電影都不同。
影片的主角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他的前半輩子都在按部就班地生活,結婚生子、做平凡的上班族。
等到了中年,他忽然發現真正喜歡的東西、想要放手去追求的時候,卻發現全世界都變成了自己的「敵人」,家人關心但不理解、朋友好心但不支持...
到了影片的結尾,靜雄仍然沒有成為他幻想中的那個知名漫畫家。
但他卻比以往都要更加認真,至於未來如何,影片其實是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
更重要的是,它對於「何為成功」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物質的富有並不能完全代表成功,這種標準只是一部分人的狹隘理解。
真正的成功其實是一個人在看清周圍殘酷現實的同時,還能夠堅持尋找自我,為了內心最堅定的夢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