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白勞向黃世仁借錢時是有協議的,後來卻不還,算不算老賴

2020-12-23 趣史錄

平等地剝削勞動力,是資本的首要的人權。——《資本論》馬克思

眾所周知: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有那麼一位,楊白勞。他明明找黃世仁借了錢,東躲西藏就是不還錢,最後被債務逼得無法,楊白勞只好喝鹽滷自盡。那有人就要提出質疑,這不是老賴行為嗎?稍安勿躁,請各位看官聽我接著往下說,聽完了您再看這楊白勞到底是不是老賴!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人物關係。

黃世仁,地主。楊白勞,佃戶。

「你該我家這錢,你可記著。我爹在世的時候,你老不死的買棺材借了我五塊錢,前年你有病,打發王大春來借了兩塊半,去年又是一個三塊整,一共是這個十塊零五毛,當時這中人嚴明是五分利啊,這利打利,利滾利是這個,五五二十五,二五一十,三下五去二,四退六進一,一共是欠租子一擔五鬥,大洋二十五塊五毛……」

在舊社會,農民向地主租借土地,一年辛苦到頭,有時要把大半甚至全部勞動成果交給地主當做地租。農民是靠天吃飯的,有時趕上年歲不好,收成甚微,就像楊白勞一樣「欠東家的一擔五鬥租子,還有那還不清的驢打滾兒帳……」,實打實的「白勞」。

黃世仁這類的地主,不用付出什麼體力勞動,只靠著祖上餘蔭,剝削租借土地的農民,就能過上猶如土皇帝一樣的日子。

楊白勞和黃世仁籤寫的協議,內容為「立約人楊白勞欠東家租子一擔五鬥、大洋二十五塊五毛,因家庭無法償還,願將親生女喜兒賣於東家,以人抵帳,兩廂情願絕不反悔,空口無憑,立此為證。立約人黃世仁楊白勞,中人穆仁志。

黃世仁目的不單純

在舊社會,佃戶和地主是天差地別的兩個身份,二人之間的權力是不對等的,他們之間產生的契約是黃世仁單方面制訂的,也不能說是完全的公正。

特別是他要求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賣身抵債,這是極其不合理的條款,喜兒並不是楊白勞的個人財產,黃世仁可以拿走楊白勞的白面、紅頭繩、門神抵債,但不能強迫喜兒嫁給他。

所以我們也能看出,黃世仁和楊白勞籤訂協議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還錢,而是看上了喜兒,通過這種卑劣手段來得到她罷了。

契約本身就是應該在雙方平等自願的前提下簽訂,而白黃二人所屬階級就不同,要談平等,談何容易。

付出收入不對等

土地是不會自己長出穀子來的。

從播種到收割,中間的生產環節只有農民在辛勤勞作,地主只負責提供土地,但是到了分享成果的時候,地主拿走的不光是一年的租子,可能還要加上國家的賦稅,辛苦一年收到手裡的糧食根本就不可能夠滿足農民一家大小生活所需。

由於付出收入不對等,當出現一些問題之時,農民只能去找地主借錢生活。錢恰好就是控制這些農民的最好武器。

地主既可以得到免費勞動力,又不會擔心這些人偷懶耍滑,因為對於農民來說,他們此時已經不為自身工作,而是為了還債而活,地主剝削了農民最基本的人權。勞動者沒有等到應有的收穫,坐享其者依舊富得流油。

縱觀楊白勞向黃世仁借錢的幾個原因,歸結下來都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借,他並不是刻意躲債,只是不具備了還債能力,而他為何不具備還債能力,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地主平日裡的高度剝削。從此處而論,誰更像一個真正的無賴?答案不言而喻。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疼愛女兒的楊老漢肯定是不願意將唯一的女兒作為抵債的「物品」,賠償給黃世仁。「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的喜兒紮起來……

黃世仁脅迫楊白勞在協議上按下手印,逼他賣掉了自己的女兒,這是壓死他的最後一顆稻草。他也知道地主和官兒,自然是一個鼻孔出氣的,求助無門,又拿不出錢來自救,含恨喝下鹽滷自盡,不讓自己目睹明天的到來,是他能夠自己左右的最後一件事。

喜兒最後被黃世仁姦污,逃出黃府後,進入深山老林,成了人們口中的「白髮仙姑」,從「人變成了鬼」。

結語

黃世仁和楊白勞是《白毛女》中的兩個人物,他們的原型是誰?大概是舊社會千千萬萬個地主和農民的縮影。老賴這個詞是指其擁有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但是基於某種原因拒不償還全部或部分債務,此處用來形容楊白勞肯定是不大準確。

雖說楊白勞借錢不還是真,但也算得上是情有可原,還上二十五元零五毛大洋,對於一個農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果放到當下,楊白勞可以去申請破產,而在舊社會只有死路一條。

這個故事唯一讓人覺得安慰的就是,喜兒最後再次重見天日,由「鬼變成了人」,和大春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最後用一段同樣來自《資本論》裡的一段話作為結尾,這段話很適合用於形容黃世仁與楊白勞「我們的工人在走出生產過程時同他進入生產過程時是不一樣的。在市場上,他作為「勞動力」這種商品的所有者與其他商品的所有者相遇,即作為商品所有者與商品所有者相遇。他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時所締結的契約,可以說象白紙黑字一樣表明了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

在成交以後卻發現:他不是『自由的當事人』,他自由出賣自己勞動力的時間,是他被迫出賣勞動力的時間;實際上,他『只要還有一塊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決不罷休。

相關焦點

  • 楊白勞跟黃世仁借錢時是有協議的,之後卻欠錢不還,算是老賴嗎?
    引言「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你爹我錢少不能買」相信大家都聽過《白毛女》的故事,勤勞忠厚的農民楊白勞和可愛美麗的女兒—喜兒相依為命,眼看著喜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少女之心懵懵懂懂,喜兒和大春相愛了,但是出於生活的壓力,楊白勞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向同村的地主惡霸借高利貸
  • 楊白勞跟黃世仁借錢時是有協議的,之後不還錢,算是一個老賴嗎?
    楊白勞和黃世仁可以說是中國戲劇史上的兩個被人們熟知的角色,當然他們也是現實裡存在的,那時中國還處於黑暗的舊社會之中。他們代表的階層就有所不同,尤其在戲劇中,黃世仁是資本主義象徵的大地主,楊白勞是生活在下層階級的勞苦大眾代表人物。
  • 楊白勞這個老賴
    片中地主黃世仁和南霸天、周剝皮並列為舊社會三大壞地主典型。故事梗概是:窮人楊白勞借了惡霸黃世仁的高利貸,然後外出躲債,除夕之夜黃世仁上門討債,楊白勞沒有錢還,黃世仁提出要楊白勞的漂亮女兒「喜兒」抵債,楊白勞被迫按了指印,然後憤而服毒自殺,喜兒被搶奪至黃家並遭到汙辱,於是逃進深山洞穴,變成了「白毛女」。後來被她的情哥哥大春解救的故事。
  • 《白毛女》裡的黃世仁冤嗎?楊白勞欠錢不還可以嗎?
    但導致喜兒悲劇的起源卻是楊白勞向地主黃世仁借高利貸開始。那麼我們先放下這後面的恩怨是非,也不說這個黃世仁如何惡毒,只談一下,地主黃世仁和貧農楊白勞的債務關係。楊白勞向黃世仁借高利貸楊白勞是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民還是最底層的貧農,沒有地。為了生計,就向黃世仁借了畝土地,想著勤勞致富,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了一家人。
  • 黃世仁何錯有之?楊白勞欠債不還,他想拿喜兒抵債有何不可?
    後來因為生活所迫,楊白勞向地主黃世仁借了錢,因為無法償還就外出逃債,除夕之夜才敢偷偷回家,被聞訊趕來的黃世仁逮個正著,黃世仁逼迫楊白勞將女兒喜兒賣給他抵債,無奈之下,楊白勞被逼賣了女兒,隨後自殺。 但是,最初是楊白勞主動向黃世仁借錢,正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黃世仁答應借錢給楊白勞,解楊白勞一時之急,再加上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黃世仁要錢這應該沒什麼錯吧,如果非要說錯也是楊白勞的錯;
  • 《白毛女》中, 明明楊白勞違約, 為啥我們不同情地主黃世仁?
    我們可憐楊白勞和喜兒的悲慘遭遇,也痛恨黃世仁的狠毒殘忍,崇拜紅軍戰士的為國為民,在我們上一輩人心目中這是極為經典的一個故事。但是我們再回頭看劇情的時候就有人提出明明是楊白勞與黃世仁先籤下了契約,後面也是楊白勞自己違約,為什麼我們還同情楊白勞呢?
  • 如今回看《白毛女》,黃世仁何錯之有,喜兒給他做小有何不可?
    農家少女「喜兒」,因為父親欠了地主黃世仁的錢還不上,被迫賣身於他,最終喜兒逃到大山裡,滿頭青絲變白髮。 這部作品拋開其背後的含義,單純從故事情節入手,可謂是清晰明了。舊社會對窮苦農民的壓迫罄竹難書。不過在故事中的人物背景逐漸明確後,總會給人一些疑慮。比如說,楊白勞欠錢不還是否算是「老賴」?黃世仁好心借錢為何成了反面角色?
  • 《白毛女》中,最後明明楊白勞違約,為啥我們不同情地主黃世仁?
    我們可憐楊白勞和喜兒的悲慘遭遇,也痛恨黃世仁的狠毒殘忍,崇拜紅軍戰士的為國為民,在我們上一輩人心目中這是極為經典的一個故事。但是我們再回頭看劇情的時候就有人提出明明是楊白勞與黃世仁先籤下了契約,後面也是楊白勞自己違約,為什麼我們還同情楊白勞呢?
  • 楊白勞,你看你把黃世仁給逼的!
  • 楊白勞是黃世仁的珍貴資源
    如果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屬實的話……我靠……服氣的……後來我回想了一下,聯想到有些公司飛行員跨界幹活的事情,好像這事兒也不那麼奇怪了。比如,曾聽說某公司飛行學員還沒下飛行部之前是要去保衛部幹活的。再比如,某公司的飛行學員上機實習是和乘務員們一起幹活。這還是飛行的。
  • 楊白勞反打黃世仁,講述陳雪姐的「錢」仇愛恨
    雖是每日起早貪黑,但天道酬勤,總算小有積蓄,日子過得不慍不火。2012年,她把一筆50多萬元的巨款,出借給了一位在上海嘉定區經營建材福建老鄉高常人;但,人字好寫心難測,高支付了幾個月利息之後,反悔說利息太高了,自已的貨款也被建築工地拖欠無法回籠,還上錢了,以各種藉口上演了一場教科書式的賴債大戲。楊白勞反打黃世仁這可是她多年一把汗水一把血的積蓄,也是為自己準備的養老錢。
  • 黃世仁是地主惡霸,為何現代卻有很多聲音,認為他沒錯?
    黃世仁也不是現實中存在的人物,而是劇中的主人物。在劇中,黃世仁是一個無惡不作,稱霸四方的霸主,佔著自己有一點小錢,給急需用錢,卻身無分文的貧苦村民們借錢,以此來利滾利滾利。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說,黃世仁都是當仁不讓的惡霸地主,不管怎麼說,都很有有證據證明他是沒錯的,所以說起黃世仁是沒錯的,不管在哪個時代來看,都是不存在的。
  • 微型小說:楊白勞省親
    楊白勞沒有接對方的手。「你是……哇塞!黃世仁啊,你瞧我這眼神。怎麼樣,過得還好吧?找我有事嗎?」「對!對!是我。我過得算馬馬虎虎吧,今天找楊總確實有點事。」黃世仁一邊點頭一邊把煙遞上。楊白勞擋開黃世仁遞煙的手。「找我借錢嗎?」楊白勞呷了一口大紅袍慢慢地問。「不是的,楊總!你看你借我的錢都這麼些年了,是不是該還我了?
  • 楊白勞的歷史真相!
    黃世仁是長子,自然接了父親的班兒。黃世仁自幼好學,學歷至相當於現在的高中。黃家五兄弟在當地名聲頗好。黃家仁人善心,經常賙濟鄰裡,行善積德。在當地是有名的黃大善人。黃世仁有一妻七妾,兒女成群,家庭和睦。
  • 為什麼現在我們認為黃世仁沒有錯,而那個時代的人不這樣認為
    ——卡爾·貝克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對黃世仁、楊白勞的故事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他們不理解的有這幾點:其一,楊白勞借了黃世仁的錢,黃世仁讓他還。很多人看來,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黃世仁有什麼錯呢。其二,黃世仁在看到楊白勞還不起錢的情況下,提出讓楊白勞賣喜兒抵債。在那樣一個社會,賣兒賣女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把喜兒賣給黃世仁,也要賣給別人。
  • 喜兒根本不可能嫁給黃世仁,雙方不是婚姻關係而是人口販賣
    最近網上有個討論帖子說喜兒應該嫁給黃世仁云云,黃世仁有錢又沒老婆等,我只能說這位連劇情都不了解就敢發帖子。喜兒和黃世仁之間根本不可能成為婚姻關係,下來我詳細說明一下其中原因。 一,沒有提親求婚,只有強行抵債 白毛女的話劇和電影很多人都看過,首先人家黃世仁從來就沒說過要向喜兒求婚,也沒有找過楊白勞提親,那個年代講究明媒正娶的,娶妻是有一套流程的,你看看整部劇裡面有這些內容嗎?
  • 新中國22大明星之一,演「黃世仁」被磚砸,兒子是公認喜劇大師
    這部劇的劇情比較簡單,是根據河北的一個民間故事編寫而來的,主人公喜兒是楊各莊一個叫楊白勞佃戶的女兒。本來喜兒已經被許配給大春。但黃世仁看中了喜兒的美貌,夥同管家設計陷害了楊白勞,又逼迫楊白勞在賣女協議上畫押。最終,黃世仁霸佔喜兒,楊白勞ZS。
  • 電影《白毛女》故事,小白毛女為何被刪,黃世仁該不該槍斃
    近年來,網絡上突然颳起一陣「平反」風,像什麼「我本善良周扒皮」和「不近女色戴老闆」之類的文章頻繁出現,而且你跟寫這些文章的人還沒法講理,人家的護身法寶是「你又沒經歷過那段歷史,怎麼知道我說的不對」,說的好像TA和戴老闆很熟一樣。
  • 喜兒清白被黃世仁玷汙後,為何不選擇自盡而是寧願變成白毛女?
    該劇以一個天真的少女形象出現,她是僱農楊白勞的女兒。因為爸爸欠了黃世仁的高利貸,在年關臨近時,黃世仁逼死楊白勞還債,最後,黃世仁將喜兒強佔抵債。從此以後,喜兒成了受傷害受侮辱的姑娘。為抗爭,她隻身逃入深山,終年不見陽光,住在山洞裡,終年不見陽光。
  • 《白毛女》中黃世仁有歷史原型麼?為何有人會為其「平反」?
    故事的主要人物,除了大家熟知的黃世仁、楊白勞和喜兒外,還有代表著正義和希望的大春。 關於故事的時間和地點,其實作者有過交代:1935年除夕,河北省某縣楊各莊貧農楊白勞被地主黃世仁逼死,喜兒也被搶走遭受凌辱。後來,喜兒的未婚夫大春一怒之下參加了革命。 在此期間,喜兒在好心人張二嬸的幫助下逃出了黃世仁的魔掌,躲到深山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