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免費」共享充電寶盜取個人隱私

2020-12-28 中國發展網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共享充電寶進入了餐飲、商超等場所,通過掃碼租用即可為手機提供充電服務,為消費者帶來不少便利。不過最近公安部門提醒,免費贈送或試用的充電寶中或隱藏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會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這種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專家解釋,現在手機普遍只留一個USB接口,既能充電又能傳輸數據,很容易被入侵。此前央視3·15晚會就曾公開揭秘,當一個正常的充電寶拆開後,如果有不法分子對其進行改造,就很有可能在內部加上晶片,當用戶租借到被動過手腳的充電寶,包括手機唯一標識碼、通訊錄、照片甚至應用的帳號密碼等信息會被立刻盜取。甚至即使拔掉充電寶,手機依然處於被控制狀態。正因如此,外出儘量不要隨意購買和掃描來歷不明的充電寶。如有需要,應當選擇正規產品,或掃描正規公司的可租賃移動電源。

不過,防止共享充電寶變成「竊密神器」,光靠消費者提高警惕顯然不夠。從用戶角度來看,個人隱私一旦洩露,輕則受到廣告騷擾,重則有可能踏入「套路貸」等詐騙陷阱,面臨財產安全等風險。從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來看,任由違法違規的產品魚目混珠,不僅嚴重侵犯消費者權益,長此以往,更會因為有可能帶來的信任危機,損害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石。近年來,共享充電寶搭乘共享經濟風口,用戶規模迅速擴張。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租賃交易規模達到79.1億元,呈現141.3%的高速增長。當前行業對一二線市場的場景布局日趨完善,市場開始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共享充電寶市場的規範和監管,是當務之急。

共享充電寶為什麼會被不法分子盯上?一方面是因為市場野蠻生長,行業規範、監管體系、技術標準未統一,客觀上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另一方面,在利益驅動下,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形成了販賣個人隱私和信息的灰色產業鏈條。因此,監管部門有必要加大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利用共享充電寶竊取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同時,無論是共享充電寶企業,還是提供這項服務的場所,都應該更加注重產品的安全性。

事實上,不論是共享充電寶帶來的隱私保護問題,還是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造成的秩序混亂,抑或是網約車造成的安全風險,新經濟新業態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對待這些問題,既要拿出有力的解決辦法,也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有需求就有市場,共享充電寶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帶來了切實的便利,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加速普及的當下,幫助很多人免去「電量不足」的擔憂。長遠來看,讓共享充電寶在規範的軌道上更好服務消費者,這是共同的期盼,也是共同的責任。

這一過程中,安全是底線,更是紅線。始終把保障用戶權益、確保產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推動共享經濟的市場蛋糕不斷做大、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給消費者、企業、商家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便利。

(沈 慎)

相關焦點

  • 有些共享充電寶會盜取手機隱私!看到這個「提示語」要拒絕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對於很多人來說,一旦手機沒了電,瞬間沒了安全感,這時候如果有個充電寶,簡直就是救命的神器。最近,越來越多地方開始推出共享充電寶,不過公安部門提醒,當心共享充電寶的陷阱,一旦使用不當,個人隱私很可能會被盜。
  • 三類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如何防止充電寶洩密?
    12月7日消息,公安部網安局官方微信號今日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你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信息。據介紹,以下三類充電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1、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2、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3、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據推文介紹,充電寶原本是手機沒電時的救命神器,然而近期卻頻頻出現充電寶騙局。尤其是在人流密集場所有的充電寶,或免費試用,或免費贈送的充電寶,裡面都可能隱藏著木馬程序。
  • 共享充電寶被公安部點名:漲價還沒治你,肆無忌憚向用戶隱私下手
    公安部點名,共享充電寶有風險不是所有的充電寶都是共享充電寶!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提醒?警方表示,我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會盜取個人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那什麼地方的充電寶大概率會被植入木馬?以現有的經驗來看,這三個地方的充電寶存在較大風險。
  • 好借難還、個人隱私洩露……共享充電寶的坑你遇到過嗎?
    起初並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如今風生水起,租用價格一路走高。但漲價之後,相關的服務卻並未跟上。歸還後仍扣費、「好借不好還」最終被逼買下產品、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受到消費者詬病。「租個充電寶,這麼貴了?」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先生在中關村附近用餐時,手機快沒電了,就租了餐館裡的充電寶。沒想到的是,充了不到1個小時就花了6元錢。
  • 三類「共享」充電寶可能含木馬病毒,警惕現實版「毒蘋果」!|沸話
    當你身處室外,系統顯示「手機電量只剩5%」、「電量耗盡,手機將在30秒後關閉」的提醒時,這時候,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可謂是在千鈞一髮之際的救命稻草和續命良藥。▲圖源微博截圖。但殊不知,有些共享充電寶可能是不法分子遞給你的「毒蘋果」。
  • 路邊充電寶被曝盜取信息!私藏卡片充電寶,速度比共享快4倍
    前幾天,所長收到了相關部門公眾號的一條推送,讓我們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推文中說,平時借到的一些充電寶,有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連接上手機以後,我們手機裡的個人信息就有可能被盜取。這裡說的共享充電寶不只是路邊的共享充電寶,還包括掃碼免費領的充電寶和火車站兜售的「滿電充電寶」。所長查了一下,這些充電寶在拼多多隻要 20 塊錢一個,外觀和「三電一獸」四家主流共享充電寶公司的充電寶極其相似,安全沒有保障,還可能存在盜取信息的木馬病毒。
  • 揭秘:充電寶是如何盜取你的個人隱私的?
    中午吃完飯,看到一個微博中別人轉的央視新聞《別被改裝充電寶盜取隱私》覺得又是啥高大上的東西上了央視,看完後才知道是數字公司的某研究員做的偽裝充電寶盜取隱私的玩意
  • 警惕!共享充電寶或被植入木馬病毒!某些品牌手機竟也暗中植入木馬,2000多萬用戶成「肉雞」?
    導讀: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大家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等。據了解,這些充電寶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 共享充電寶可被植入木馬 360專家:手機中招後可被遠程控制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我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個人信息。還有一小部分屬於黑客的惡意行為,黑客對公共場合的充電寶和充電櫃進行改造,內部集成黑客硬體,再趁用戶使用的時候實施入侵行為。 這些「攜帶病毒」的充電寶可能是大家常見的共享充電設備,例如商場裡的共享充電寶,也可能是一些來路不明的充電寶,比如商場裡可租賃的移動電源、火車站叫賣的充電寶以及掃碼免費贈送的充電寶等等。
  • 警惕!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
    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 許樺婷 發表於 2020-12-23 10:43:14 現在,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共享充電寶或被植入木馬病毒!某些品牌手機竟也暗中植入木馬
    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大家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等。警方表示,你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等。
  • 共享充電寶再也不能亂用了,公安提醒:手機可能被遠程控制
    共享充電寶已經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對於一部分手機重度使用者來說,共享充電寶也必不可少的。對於大部人來說,並不會注意共享充電寶是否會存在不安全因素,最近公安局的一則消息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前段時間,公安部網安局發表了一篇文章提醒大家,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果有人贈送充共享充電寶,那麼一定要小心謹慎。因為這些充電寶一旦插入手機,就有可能盜取手機的隱私數據,甚至對方有可能通過特定的軟體,遠程操控手機。
  • 「以案釋法」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50分鐘6塊錢!你還會用嗎?
    除此之外,共享充電寶歸還後仍扣費、個人隱私洩露等問題也讓大家覺得有點「坑」~共享充電寶告別「一元時代」 2015年,隨著共享經濟概念崛起,共享充電寶誕生。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我國有355家充電寶相關企業註冊。
  • 共享充電寶會實時監聽?怪獸、小電、來電回應:投放設備無信息傳輸...
    一直以來,共享充電寶都存在著一個安全隱患問題,那就是竊取用戶的個人隱私。15日下午,怪獸充電、來電、小電均向封面新聞回應:向市場投放的充電寶不具備任何與被充電設備傳輸信息的功能。據有關消息稱,共享充電寶是通過數據線來竊取用戶設備裡的個人信息的。一般來說,消費者使用一條不帶數據傳輸功能的充電線連接充電寶,並不會有洩露隱私的風險。
  • 共享充電寶被植入「木馬」程序?小電:充電寶只有正負極線路,不會...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你平時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會洩露你的隱私?近日,公安部網安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更新了一則題為《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的內容,給不少消費者敲了警鐘。視頻中提到,部分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洩露。據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介紹,包括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甚至商場裡的部分可租賃移動電源,均存在這樣的安全隱患。共享充電寶真的存在隱私洩露風險?
  • 可能是共享充電寶的鍋……
    小明每天都能收到兩三個這樣的簡訊或電話,他不知道這些商戶公司是如何獲取到了他的個人信息;剛換幾個月的手機又開始發燙變卡,只能一遍遍地清理緩存……原因或許有許多,但你有沒有想過背後的罪魁禍首卻有可能是共享充電寶?
  • 揭秘共享充電寶黑產鏈條!用它充了半小時電,被詐騙電話打瘋了
    但是實際上隱藏在共享充電寶身後的陰謀還有很多。 安徽的黃先生在商場租用共享充電寶半小時後,一天內狂接了超過100通詐騙電話。相似的情況還有很多用戶身上也發生過,這是因為在共享充電寶內部被植入了木馬。 近日,公安部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
  • 歸還後仍扣費,好借難還……共享充電寶的坑遇到過嗎
    歸還後仍扣費,好借難還不得不買,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偽需求」變「剛需」,共享充電寶的坑你遇到過嗎?閱讀提示起初並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如今風生水起,租用價格一路走高。歸還後仍扣費、「好借不好還」最終被逼買下產品、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受到消費者詬病。「租個充電寶,這麼貴了?」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先生在中關村附近用餐時,手機快沒電了,就租了餐館裡的充電寶。沒想到的是,充了不到1個小時就花了6元錢。「現在冬天手機耗電特別快,自己帶充電寶又很重,所以經常會用共享充電寶。
  • 共享充電寶翻車!能遠程控制手機,實時監聽甚至轉帳
    然而出門在外,手機沒電了,又忘記帶充電寶數據線怎麼辦?出於這種需求,共享充電寶就出現了。現在,餐廳、車站、便利店......只要是你能看到的地方,幾乎都有共享充電寶租借的地方。不過,共享充電寶自從被發明以來,就一直爭議不斷。
  • 共享充電寶「好借不好還」是否強買強賣?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曾被稱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不僅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剛需」,也告別了低價時代,收費上漲至每小時4元~10元不等。價格偏高只是一個方面,一些消費者反映,共享充電寶存在歸還後仍扣費、「好借不好還」最終被逼買下產品、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