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好借不好還」是否強買強賣?

2020-12-24 馮海寧之聲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曾被稱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不僅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剛需」,也告別了低價時代,收費上漲至每小時4元~10元不等。價格偏高只是一個方面,一些消費者反映,共享充電寶存在歸還後仍扣費、「好借不好還」最終被逼買下產品、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

作為共享經濟家族的一員,共享充電寶的用戶規模和城市覆蓋面不斷擴大,有3家頭部企業的註冊用戶均超過了2億。這說明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是比較旺盛的。去年以來,隨著分場景定價模式啟動,很多場景下共享充電寶收費上漲引發爭議,但作為一種市場定價產品,價格漲跌都是一種正常現象。

不過,共享充電寶亂扣費問題卻不正常。比如充電寶未彈出卻一直計費,還完後仍顯示訂單進行中繼續扣費等問題,增加了消費者成本和麻煩。再如,「好借不好還」造成消費者最終被逼買下產品,有強買強賣之嫌。公安部近日則提醒公眾,部分共享充電寶或隱藏木馬程序,有可能會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

雖然不是所有共享充電寶存在問題,但一部分有問題,也會影響消費者對這類共享產品的信任。因為部分消費者分不清楚哪些是規範、安全的產品,哪些是存在亂扣費、隱私洩露風險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用戶就不敢輕易使用共享充電寶,轉而使用個人充電寶,那麼對共享充電寶行業就有不利影響。

消費者所反映的種種問題,根源在於相關企業沒有好好珍惜消費者的信任。按說,在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相關企業應該採取薄利多銷的政策,以便提高品牌影響力,增強用戶黏性。然而企業卻急不可耐地漲價,甚至以亂扣費、強迫用戶購買方式盈利,這些做法損害用戶利益,與公眾期待背道而馳。

有專業人士就戳穿了某些企業強逼用戶購買的真相,即共享充電寶的成本很低,加上很多產品長期使用,折舊很高。「讓消費者花99元購買,不僅可以賺一筆錢,還可以幫助企業消化舊充電寶。」也就是說,「好借不好還」有可能是某些企業故意設計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在無法及時歸還的情況下付錢買舊。

即使說充電寶「好借不好還」、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不是相關企業故意為之,但歸根結底是企業沒有提供良好服務,沒有把好安全關口。所以,相關企業應該對消費者反映的種種問題勇於負責,而不是把充電寶無法及時歸還的責任統統推給消費者,或者說把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隱患留給消費者。

如果相關企業不主動承擔責任,消費者要麼重新選擇共享充電寶品牌和企業,要麼徹底放棄共享充電寶。目前狀態為在業、存續的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超過520家。2020年1月~11月,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註冊量達70餘家。可見消費者可選擇的餘地是很大的,放棄共享充電寶改用自帶充電寶也不是難事。

所以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要清醒意識到,珍惜消費者對這類產品和企業的信任,共享充電寶才有未來,否則就有可能被消費者用腳投票,被市場淘汰。當然,消費者主動維權及市場監管者主動監管,也是倒逼企業規範經營、積極履責的重要力量。簡言之,包括共享充電寶在內的共享經濟不能被問題企業毀掉。

相關焦點

  • 共享充電寶為什麼「好借難還」?
    【內容提要】 消費者反映租用共享充電寶時遇到消費糾紛。有的消費者使用一兩個小時後歸還充電寶,但之後的幾天都被繼續扣費;有的歸還充電寶後被扣除99元押金,手機收到不用再歸還充電寶的信息。類似情況存在於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
  • 歸還後仍扣費,好借難還……共享充電寶的坑遇到過嗎
    歸還後仍扣費,好借難還不得不買,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偽需求」變「剛需」,共享充電寶的坑你遇到過嗎?閱讀提示起初並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如今風生水起,租用價格一路走高。歸還後仍扣費、「好借不好還」最終被逼買下產品、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受到消費者詬病。「租個充電寶,這麼貴了?」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先生在中關村附近用餐時,手機快沒電了,就租了餐館裡的充電寶。沒想到的是,充了不到1個小時就花了6元錢。「現在冬天手機耗電特別快,自己帶充電寶又很重,所以經常會用共享充電寶。
  • 好借難還、個人隱私洩露……共享充電寶的坑你遇到過嗎?
    起初並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如今風生水起,租用價格一路走高。但漲價之後,相關的服務卻並未跟上。歸還後仍扣費、「好借不好還」最終被逼買下產品、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受到消費者詬病。「租個充電寶,這麼貴了?」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先生在中關村附近用餐時,手機快沒電了,就租了餐館裡的充電寶。沒想到的是,充了不到1個小時就花了6元錢。
  • 你用共享充電寶嗎?漲價、好借難還等問題引熱議
    海南日報記者 邱江華  「共享充電寶怎麼這麼貴了?」近日,海口市民陳瑞在五源河體育館裡租借了某品牌共享充電寶,使用1個多小時後,歸還時發現被自動扣款15元。  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共享充電寶給「低電量焦慮者」帶來便利的同時,悄然漲價、好借難還、隱私洩露等問題也頻遭消費者吐槽。
  • 怎樣尋找附近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怎麼使用【方法介紹】
    共享充電寶哪裡有?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掃一下碼就能借充電寶的創意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共享充電寶能否成為第二個充電單車,成為「共享經濟」的又一個成功類型呢?小編帶大家實地一探究竟。  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共享充電寶哪裡有?
  • 共享充電寶「易借難還」 你還會用嗎?
    導語:共享充電寶解決了市民的臨時充電難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並使用共享充電寶。近日,市民吳先生報料稱,市區內不少充電寶網點機器存在沒電、損壞或放滿等歸還問題,讓人左右為難。
  • 共享充電寶的西西弗斯困局
    資本當前缺乏好的投資標的,共享充電寶用幾年的肉搏戰證明了這個行業的投資價值——抗周期性強、利潤好,市場容量還很大,上行勢頭好,在美團尚未體現出改變市場格局的潛質之前,原有頭部玩家上市更容易獲得較高的估值。其二:美團進場之後,人們擔憂美團挾外賣以令商家,將商家排名與充電寶的使用次數掛鈎,逼迫商家選擇。這是一招殺招,但也是一招險棋。
  • 江湖救急還是自找麻煩 共享充電寶真的好用嗎?
    2017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快速發展,現如今它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伴隨的質疑聲卻從未停止。尤其是是近期,部分共享充電寶被曝光會給手機植入病毒,直接成為了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另外,共享充電寶在快速布局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其它問題,包括用電安全、好借難還、押金難退等。
  • 借15分鐘充電寶,一看帳單肉疼: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
    「以前一塊錢能搞定,現在感覺才借一會兒就要扣三五塊,12月幾乎每次都扣6塊錢,看帳單的時候肉疼啊,所以大家現在出門都自己帶移動電源了嗎?」 住在濱江的小菲是個90後,工作的原因經常要在外面活動,共享充電寶是剛需。最近她發現共享充電寶越來越貴了。
  • 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你還敢用嗎?
    共享充電寶大家都不會陌生吧!雖然小黑有很多充電寶,但經常出門時會忘帶,所以共享充電寶就成了不時之需。不過最近共享充電寶被植入木馬的新聞,引起了熱議。那麼如今的共享充電寶還能放心使用嗎?共享充電寶漲價太猛!小黑還記得前幾年,共享充電寶剛進入市場的時候。
  • 共享充電寶「不為人知的秘密」
    不過現在在商場、超市、酒店等地方都隨處可見共享充電寶,大家再也不用擔心手機電量過低了!但是共享充電寶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也存在安全隱患,很多人因此被洩漏了個人信息卻不自知。安Sir今天就來為大家揭露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 葫蘆島小電共享充電寶多少錢一臺
    2、借用電源,在公眾號菜單欄借還選擇借充電寶,掃描充電箱右上角二維碼(用於定位櫃機),選擇安卓/蘋果接口(支持安卓、iPhone5及以上機型),首次借用需支付押金(歸還後可自由提現),等待卡槽彈出電源,開始免費充電。
  • 從「共享」到「直接購買」,共享充電寶最大的「詬病」出現了!
    在網際網路的支持下,共享經濟也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本身共享經濟的初衷是為了能夠將更便捷的生活帶給老百姓,但是從當下的情況來看,共享經濟真的便捷嗎?我們不排除有些共享經濟的確帶來了便捷的生活,例如共享單車就是其中之一。
  • 難回一元時代的共享充電寶 你還愛嗎?
    「現在用共享充電寶幾個小時比我停車費還貴」、「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共享充電寶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漲價了,就如它不經意間闖入我們的生活一般。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網友直呼: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 50 分鐘,要了我 6 塊錢,以前一小時才 2-3 塊。"經過了 5 年的發展,"共享充電"行業如今為何突然"悶聲漲價"?"共享充電"橫空出世2015 年,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崛起,共享充電寶誕生。數據顯示,2015 年全年我國有 355 家充電寶相關企業進行了註冊。然而,這段時間卻是共享充電寶艱難的開拓期。
  • 三類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如何防止充電寶洩密?
    12月7日消息,公安部網安局官方微信號今日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你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信息。據介紹,以下三類充電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1、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2、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3、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據推文介紹,充電寶原本是手機沒電時的救命神器,然而近期卻頻頻出現充電寶騙局。尤其是在人流密集場所有的充電寶,或免費試用,或免費贈送的充電寶,裡面都可能隱藏著木馬程序。
  • 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15分鐘5元錢,你還用得起共享充電寶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陳歐、王思聰那場「關於共享充電寶」的互懟?
  • 一年漲價10倍,我連充電寶都借不起了
    1「這輩子我都不想借充電寶了」 「用戶對充電寶價格不敏感」艾瑞諮詢《2020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這樣分析。兩三年前確實不敏感。租一個充電寶每小時1塊錢,兩小時充滿,甚至前半小時還免費,每天10元封頂。
  • 共享充電寶盈利一年多,仍在生存線掙扎?
    是共享充電寶企業韭菜割得太兇,還是需要資金開拓更多創新業務,亦或是共享充電寶從未走出困境?對此,共享充電寶企業持有不同的觀點,一名來自「三電一獸」的工作人員告訴「電商在線」,漲價也是為了生存,共享充電寶主要依靠用戶充電的租金,但這其中最少一半要與商家分成,有的連鎖品牌的分成甚至高達8成以上,此外還得交一筆入場費。「電商在線」走訪杭州商場,一家連鎖餐飲店的店員告訴我,此前店裡用的是怪獸充電寶,現在撤換成了來電,「因為分成和入場費更高。」
  • 共享充電寶被公安部點名:漲價還沒治你,肆無忌憚向用戶隱私下手
    公安部點名,共享充電寶有風險不是所有的充電寶都是共享充電寶!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提醒?但對於應用場景極廣的共享充電寶,一旦發生木馬植入現象,那將是災難性的。首先,共享充電寶使用的消費者基數龐大,覆蓋面廣。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許多用戶成為溫水中的青蛙,外出基本離不開共享充電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