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觀點|中國知網柯春曉:基於世界知識大數據的全球學術快報

2020-12-23 騰訊網

圖片來源於科普理論與實踐

導語:

8月20日,中國科普研究所前沿系列學術報告第28期如期舉辦,本期報告人是中國知網副總編輯、高級編輯、知網國際總經理柯春曉博士,報告主題為「基於世界知識大數據的全球學術快報」。

一、基本概念介紹

1. 什麼是好的知識服務平臺?

好的知識服務平臺是全球讀者依賴的平臺,是可以一站獲取的、一鍵查準、查全、查新的。

平臺需面向兩個群體,一個是作者、期刊等媒體,另一個是讀者。因此需要進行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聚資源」,要把全世界的資源聚到一起;二是「聚讀者」。

而「聚資源」、「聚讀者」必須在平臺上實現三個目標——快、準、全。「準」是基礎,缺乏「準」的「全」只是堆積;同時滿足「準」和「全」才能做到「快」;同時做到「準」、「全」、「快」,才能真正實現「一鍵查準、查新和查全」。

1.1快

傳播快:最新內容排在前列,優先獲取。

出版快:與出版平臺打通,出版內容第一時間發布。

1.2準

標註準:依賴規範的元數據標註。

畫像準:基於學術畫像的精準推送。

檢索準:精準發現所需知識。

1.3全

檢索全:跨語言檢索,一種語言輸入獲取全球知識。

收錄全:全球知識資源在一個平臺上統一獲取與發布。

2.什麼是世界知識大數據?

「世界知識大數據」綜合國內外出版機構,在全球知名學術出版集團、國際知名學協會、國際知名大學出版社和主流小語種期刊平臺與國內的期刊編輯部、報社、出版社、高校、協會等之間搭建平臺。

通過國內外多種機構的資源聚集,平臺目前累計資源總量約5億篇,平均每分鐘更新166篇,平均每小時更新1萬篇。

3.世界知識大數據的三個層次

「中國知網」運用智能化大數據的結構化與碎片化處理、知識化標註、知識體系化組織、知識關聯關係挖掘等信息技術,形成了由全文作品與碎片化數據構成的「世界知識大數據」。「世界知識大數據」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3.1全文級大數據

全文級大數據在文章層面形成數據,涉及元數據著錄、主題詞標引、國內外兩級引文連結、國內外相關文獻關聯、文內專業術語連結。

3.2段落級大數據

段落級大數據以段落為單元形成數據,主要指段落主題標引、國內外一級引文連結、國內外相關文獻關聯。

3.3知識元級大數據

知識元級大數據提取並標引文中圖形、圖像、表格、表格、公式、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研究對象、問題、思路、解決方案、過程、結果、結論、討論、研究者、人物、地點、事件等內容。

二、全球學術快報的用途

全球學術快報是基於世界知識大數據搭建的平臺。涵蓋全球學術期刊7萬種,有出版快,檢索快的特點,並且檢索默認按時間倒序。方便讀者通過檢索獲得最新的信息。

1.如何用知網平臺去鳥瞰一個新的「知識領域」

利用知網平臺了解一個新領域,除了從當前靜態斷面的角度了解研究內容、研究者、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發表在哪些研究現狀之外,還可以把研究主題在時間軸上展開,看研究起點、研究來源、研究分支、研究去脈,從而把握研究發展變化。

2.如何用知網平臺「鑽取」特定知識領域的研究點

已經了解一個領域的概括,需要具化研究內容時,可利用知網平臺鑽取研究點。

利用知網平臺可以探尋學科交叉點

平臺上所有的文獻都會被自動分類,把中外文文獻按照統一的學科分類體系進行分類後,就可以直接在學科體系上找到學科交叉點。

利用知網平臺可以跟蹤政策導向

搜索領域關鍵詞後,在邊欄基金選項選中某基金,就可以查看該基金支持的研究主題。這樣,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國家支持的選題方向。

利用知網平臺可以找到熱點中的忽視點

高被引文章一般是研究的熱點,高下載文章一般是關注度較高的文章,而「熱點中的忽視點」尋找的目標是「高被引」+「低下載」。另外,還可以利用關鍵詞共享網絡尋找熱點中的忽視點。

3.如何用知網平臺選取精讀的文章

寫論文或者做研究,最關鍵的是「問題意識」。選擇精讀文章之前,最關健的一步是確定問題。在確定問題的前提下,要精讀經典文獻、最新文獻、大咖文獻和名刊文獻。

經典文獻可以通過平臺引證網絡分析,尋找中樞文獻;通過被引排序,找高被引文獻來獲得。最新文獻在知網默認主題相關條件下,會排在前列。檢索大咖文獻可通過作者導航、機構導航、學者圈、引文庫等方式實現。名刊名會文獻可通過名刊期刊的導航和指標檢索到。另外,還可以按圖索文,通過學術圖片檢索到該圖片所在的文獻。

三、背後的邏輯

1.數據層級

平臺數據分為4層,第一層是基礎數據,包括文獻數據、大量的實驗數據、讀者的行為數據、大量的統計數據等,這是在全球範圍內採集到的基礎數據。第二層是屬性數據,在行內則稱為原數據,是描述基礎數據的數據。第三層是關係數據,如上下位關係、從屬關係等。第四層是決策數據,是以其他平臺數據為基礎形成的知識圖譜、趨勢分析和決策依據。

我們更希望能夠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來完成趨勢分析、知識圖譜、決策依據。

2.邏輯算法

知網平臺會使用自己的標引技術對每一篇文獻進行畫像,標註主題詞和關鍵詞。讀者在輸入一個詞之後,平臺會對輸入的詞進行檢索擴展,即用輸入的詞與擴展詞進行匹配,實現中英的或者多語言的混合檢索。

過程中使用相關度算法模型,再進行排序算法,最終獲得檢索結果。

延伸閱讀

[1]柯春曉:企業目前未成為創新主體 微觀生態上有問題

https://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19-08-31/doc-iicezzrq2516530.shtml

[2]柯春曉.基於知識服務的科普期刊辦刊模式研究[J].出版科學,2018,26(01):66-70.

[3]張宏偉,宋菲菲,陶紅燕,宋青.基於世界知識大數據的學術期刊出版、傳播與利用[J].科技與出版,2019(06):79-83.

[4]張麗華.知網節與知識網絡[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6(09):85-88.

[5]王雪靜,張麗. 基於碎片化的標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探討[A]. 中國標準化協會.第十四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標準化協會,2017:4.

相關焦點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三期刊協講堂日前開講。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 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線召開
    12月17日-18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知網承辦的「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以線上形式召開。
  • 共擔時代責任,全國學術期刊共促高質量發展——2020中國學術期刊...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在講話中談到,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學術期刊建設,指出要辦好一流學術期刊和各類學術平臺,加強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懷書記強調,我們正迎來科技期刊變革重塑的新時代,「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就是要助力我國科技期刊的專業化、數位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發展。
  •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的文獻引文大數據挖掘來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被引證情況,目的是為了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知網年收入多少,知網是幹什麼的,知網是什麼意思
    根據同方股份2017年年年報,同方知網主要從事網際網路出版與服務業務,目前已經形成了「中國知網」(CNKI)門戶網站,為用戶提供《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博碩士論文資料庫》等一系列產品。中國知網文獻總量達2.8億篇,中外學術期刊品種達58000餘種,個人用戶達2億以上。
  • 中國知網道歉了!
    1.中國出版的部分文獻的全文免費服務2.《全球學術快報》的多終端服務本項服務開始於2017年10月,目前的服務對象是全國全社會。1.高校、職教用戶校外漫遊服務本項服務的對象是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的中國大陸高校、職院用戶在本次疫期未返校的師生2.中國知網OKMS•匯智(雲服務版)3.知網研學本項服務的對象為國內外個人註冊用戶,以及疫期未能返校的大
  • 知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20年榜單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目的是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2019年寫論文查數據找資料必備APP排行榜
    百度文庫中國最大的文檔資源集合平臺,2億專業資料隨查隨用。平臺匯聚了各行各業資料、模版、範例、數據、信息、筆記、題庫、論文、報告等。前瞻經濟學人全球產業分析聚合分享平臺,依託前瞻產業研究院優勢建立。平臺匯聚了全球產業熱點、數據分析、行業報告、項目投資剖析和專家智庫、分析師文章,可為論文提供海量資料、一應俱全的最新行業數據。更贊的是,APP的【免費提問,有問必答】功能,可以與經濟學家、產業研究員直接交流提問,及時獲得有針對性的權威解答。
  • 第一彈‖疫情防控期間免費學術資源一覽
    使用詳細指南詳見:http://nxw.so/3w8Ta中國知網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支持師生在校外任何地方免費使用我校所訂購的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我校師生可通過SEP系統、WebVPN進行資源訪問。亦可下載「全球學術快報」APP,在「全球學術快報」APP中綁定機構帳號實現漫遊。
  • 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在致辭中表示,學術期刊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服務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特別關注理論創新、學術創新、科學技術創新,不斷推出學術創新成果;要逐步完善學術評價體系,既要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也要探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要著力打造全球化傳播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在全球市場上與國外期刊同臺競爭,努力提升影響力和傳播力
  • 100個學術網站資源大匯總!
    初步形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外文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成果資料庫等特色資源資料庫。11 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
  • 42種學術研究必備科研工具,太太太實用了!|印象筆記|國家...
    文獻工具01 文獻搜索(1)中國知網:https://www.cnki.net/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
  • 「知網查重」:榨乾中國畢業生最後一滴血!
    「知網」始建於 1999 年 6 月,當初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其創建的初衷是為了傳播知識的。在運營過程中知網需要自己搭建和運營資料庫,鑑於只有有了正規的盈利渠道才能把資料庫辦的更有效,從這點看,知網在運營過程中收取適當的費用,肯定是合理。
  • 中國知網:你的博士論文價值500,碩士論文價值360
    曾多次被起訴侵犯著作權二十多年來,中國知網早已成為清華控股的知識內容服務重要承載體。根據清華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發布的債券募集說明書,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是清華控股旗下重要的信息技術產業類公司。而在同方股份的知識內容與服務中,主要是圍繞同方股份所擁有的中國知網開展。
  •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
    近日,由中國知網與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研製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正式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為客觀認識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水平,支持各期刊的質量提升和國際化發展道路,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發布我國學術期刊被國際期刊引用的他引總被引頻次(TC)、他引影響因子(IF)和影響力指數(CI)等重要的期刊評價指標。
  • 搞學術必須知道的25個學術網站
    中國知網,幾乎大學生都知道的文獻查閱網站,自己的學校一般都有這個資料庫。學位論文、會議、年鑑、工具書這些在中國知網裡面也可以查閱。我自己當初做建模的很多數據都是從知網下載的年鑑,很好用。涉及的領域也很全面。國內的文獻資料庫,知網的文獻量最全,版權最合法。其實我本來還想寫寫萬方和維普,但是比較了之後,知網還是全方面碾壓了另外兩個資料庫,就不贅述了。
  • 中國知網,今起免費開放!
    連結:中國知網      知網的概念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在黨和國家領導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學術界、教育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等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華大學的直接領導下,CNKI工程集團經過多年努力,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並正式啟動建設《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CNKI網格資源共享平臺,通過產業化運作,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最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位化學習平臺
  • 中國知網,憑什麼一直「漲漲漲」?
    「中國知網」全稱是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提出於1998年,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是中國最大的中文信息知識服務提供商。中國知網在中國的影響深遠。
  •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2020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日前在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上發布。以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運動與健康科學》)、China & World Economy(《中國與世界經濟》)、《經濟研究》等為代表的80種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人文社會科學)」。
  • 2020年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發布!中國大學學術實力哪家強?
    通過排行榜,我們發現國內學術實力最強的高校是清華大學,2020年國際學術實力排名全球第18位,清華大學近年來引進了一大批國際著名的研究學者,學術研究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在這份榜單也得到了體現排在榜單第二位的是北京大學,世界學術實力排名第31位,排名非常靠前,清華北大雙雙進入世界學術排名前3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