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20-12-2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的文獻引文大數據挖掘來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被引證情況,目的是為了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報告報導了我國學術期刊被國際期刊引用的他引總被引頻次(TC)、他引影響因子(IF)和影響力指數(CI)等重要的期刊評價指標,遴選了CI排名TOP 5%的期刊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TOP 5-10%的期刊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今年,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的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期刊各175種,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各80種。上海交通大學共有7種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期刊入選上述名單。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Nano-Micro Letters

創刊於2009年,是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Springer合作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期刊立足服務學術研究和科技發展,在納/微尺度交叉學科領域,搭建高端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快速發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綜述、評論和快訊等類型的文章。

已被SCI、EI、SCOPUS、DOAJ、CSCD、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超星等國內外知名資料庫收錄。

刊發高質量文章,不斷提升期刊質量及全球影響力,將Nano-Micro Letters 創辦成世界一流的國際專業學術期刊,充分發揮學術期刊在方向引領、人才培養、誠信監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科技創新。

2019 年 , 影響因子 12.264,在材料、物理、納米科技等三個學科領域均居 Q1 區,學科排名前 15%。中科院期刊分區材料科學 1 區 TOP期刊。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創刊於 2012 年。主辦單位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管單位為上海交通大學。以「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國家重大項目的實施為契機,搭建神經變性疾病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學術發表平臺,提高雜誌的學術水平,爭取進入國際神經科學領域優秀精品期刊行列,為國內外科學家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便捷平臺。

TN 以神經變性疾病的轉化研究為期刊特色,及時跟蹤國際上神經變性病的診斷及治療新技術、藥物研發、致病機制新進展等,保證期刊的學術創新性和價值性。被多個資料庫收錄,包括 Science Citation I n d e x E x p a n d e d ( S C I E )、 S c o p u s 、PubMed Central、PubMed、CAS、DOAJ。是神經科學研究領域的高水平雜誌之一。

2019 年,影響因子 5.551 分,全球 271 種神經科學類 SCI 期刊中位列 41(Q1)。

Frontiers in Energy


創刊於 2007 年,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工程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主辦,由高教社出版、德國 Springer 公司海外發行的能源類綜合性全英文學術期刊。本刊為中國工程院院刊系列之一。

FIE 在世界範圍內反映能源科學各個領域的研究進展,交流國內、外能源技術的研究成果,特別關注可再生能源、未來能源、超常規能源、微 / 納米能源、能源與環境等全球能源的重大挑戰問題。FIE 定位為高水平能源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力爭成為能源領域學術成果的重要交流平臺和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的知名期刊,助力推動我國能源科技創新發展。

已 被 SCI,SCOPUS、INSPEC、GoogleScholar,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等收錄。編委會現有 102 人:兩院院士佔41%;海外專家約佔 37%;中國大陸教授約佔22%,包括多位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傑青學者,並在國際國內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力。

2019年影響因子為2.657,位於Q3區前列。

Frontiers of Medicine

創刊於 2007 年,由教育部主管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德國 Springer 公司負責海外發行的英文醫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兩種形式出版。Frontiers of Medicine 由中國工程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聯合主辦。2018 年變更為雙月刊。

主要報導領域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轉化醫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醫療衛生政策和中醫藥學等。設有社論、新聞視點、綜述、短篇綜述、原創性研究論文、病例報告、評論、通訊報導等欄目。

已被 SCI、MEDLINE、SCOPUS、EMCARE、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等收錄。

Frontiers of Medicine 注重反映醫學前沿領域的學術進展,關注國際研究熱點,以及中國突出的研究成果。為改善人類的醫療健康而作出貢獻。

2019 年,影響因子 3.421,Frontiers of Medicine 在 JCR 學科腫瘤學和醫學實驗研究兩個領域均位於Q2 區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創刊於 1999 年,全英文出版,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2007年增補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二主辦單位。AJA 立足亞洲、面向全球,為亞洲和世界各國男科學者提供發表論著的園地,推動學術交流,促進男科學研究。

主要刊登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基礎、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成果,具體包括男性生殖生理、生殖保健、性功能、不育症、生育調節、生殖系統疾病等學科方向。

AJA 欄目豐富多樣,包括原創論文、研究亮點、特邀評論、臨床園地、觀點視角、讀者來信等。AJA 自創刊以來,一直堅持國際化辦刊⸺65% 國際來稿、70% 以上國際編委、100% 國際審稿、國際出版發行合作等,顯著提升了刊物的國際影響力。

2019 年 , 影響因子 2.448,在男科學領域 8 種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第 4 位。

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General Psychiatry

創刊於 1959 年,是我國第一本精神病學專業期刊,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辦,與 BMJ 英國醫學雜誌出版集團合作。2019 年 5 月被 Web of Science 的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資料庫收錄,同時被 PubMed, Scopus, PsycINFO, DOAJ 等資料庫收錄,也是中國 CSCD、統計源核心雜誌。2019 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本刊連續五年榮獲「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是位列我國前 5~10% 的優秀期刊。

主要發表精神病學原創性研究、系統綜述、Meta分析、研究方法、病例報告以及生物統計學獨特章節,專題論壇等。本刊每年發表來自美國、英國及印度等全球 11 個國家的文章 60 餘篇,據 2019 年數據,文章被來自歐美、印度、日本等全球學者訪問,其中 60% 來自美國,文章點擊及下載率不斷上升。

期刊國際編委佔 54%, 編輯部主任為陳京紅教授,編輯團隊有統計學和美籍英文編輯為文章把關。本刊秉持學術資源開放共享理念,免費為作者發表學術成果,官網可瀏覽與下載所有出版文章的中文摘要與英文全文。

作為中國精神科領域唯一的英文期刊,General Psychiatry 致力於晉級為中國精神醫學領域唯一的SCI 期刊,為中外精神醫學研究領域搭建橋梁和交流平臺,以填補國家該領域空白!

振動與衝擊

創辦於 1982 年,由我國著名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昌先生擔任首屆主編,全國知名教授、專家共四十餘人組成的編委會領導,是我國振動界早期的全國性發行刊物之一。

由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振動工程學會聯合主辦,反映和交流我國力學、航空、航天、造船、車輛、機械、建築、水利、電力、礦山、化工、冶金、儀器儀表、海洋工程、輕工、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振動、衝擊和噪聲方面成果及經驗的綜合性刊物,內容包括結構動力分析、模態分析、參數識別、隨機振動、非線性振動、振動控制、轉子動力學、結構動力學、結構動力穩定性、減振、隔振、抗衝擊、噪聲防治、環境試驗、模擬技術、測試技術、信號處理、計算機軟體工程、消聲器材等方面的論文。

收錄於國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期刊、美國 Ei-Compendex 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相關焦點

  • 知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20年榜單
    本報告報導了我國學術期刊被國際期刊引用的他引總被引頻次(TC)、他引影響因子(IF)和影響力指數(CI)等重要的期刊評價指標,遴選CI排名TOP5%的期刊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簡稱「最具」)、TOP5-10%的期刊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簡稱「優秀」)。
  • 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英文期刊DCN榮登「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20年12月17日,《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20版)正式發布,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英文期刊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DCN)憑藉195.601的國際影響力指數CI值再次榮獲「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Top5%),這是自2018年起本刊連續第三年榮獲該稱號
  •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做到?作為我國管理學界最早的學術刊物之一,以及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管理工程學報》至今已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2020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日前在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上發布。以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Nano Research(《納米研究》)等為代表的175種科技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國際學術期刊《Chest》首次發表中國醫生抗疫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袁蕙芸)北京時間5月5日,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
  • 基於Dimensions平臺的卓越行動計劃期刊國際影響力評價
    [3]特別值得一提的是,Dimensions系統中提供的FCR和RCR等歸一化指標,有利於在同一學科體系內進行代表作的影響力評價,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期刊IF和引用次數不能體現學科差異性的局限問題,為中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評價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 【中國科學報】《植物學報(英文版)》: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
    「期刊從國內植物科學舞臺躍入了國際植物科學發展的大舞臺。」種康說。  2002年,在時任主編葉和春的帶領下,《植物學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毅然改為全英文出版。  「當時,《植物學報》已經是國內植物學研究領域最知名的刊物,是植物學研究者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 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12月17日—18日,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該論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今年的主題為「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全國學術期刊界近7200人線上參會。
  • 中國醫生抗疫詩登上國際學術期刊《Chest》
    北京時間5月5日,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這也是《Chest》首次發表中國醫生創作的抗疫文學作品。
  • 《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期刊名錄》發布——《臨床肝膽病雜誌...
    什麼是"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是中國科協課題《面向國際的科技期刊影響力綜合評價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旨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面向全球的全新期刊評價系統。項目匯聚多方期刊評價研究力量,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科技文獻評價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價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萬方數據有限公司、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等單位聯合攻關,得到北京大學圖書館 、首都醫科大學圖書館、中國農業大學圖書館、CrossRef、Digital Science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入選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Q1區
    近日,由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編制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20版》(以下簡稱「《年報2020版》」)發布。《年報(2020版)》計量指標統計顯示:《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影響力指數CI值83.310,位列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包括由各社科院、社科聯、高校等單位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Q1區,在入選Q1區的159種期刊中排名第118。《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複合總被引頻次為1879,複合影響因子為1.245,5年影響因子為1.658。
  • 共擔時代責任,全國學術期刊共促高質量發展——2020中國學術期刊...
    論壇以「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為主題,是全國學術期刊界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共擔時代責任、共謀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盛會。中國期刊協會吳尚之會長在開幕詞中強調,學術期刊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服務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斷推出學術創新成果,著力抓好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 新時代呼喚學術期刊新作為
    當今時代是學術大融合的時代,故步自封搞學術必然會阻礙學術的傳播、交流與創新。學術研究新思維是在借鑑汲取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用中國的理論研究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實踐,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聲音」,表明「學術態度」。
  • 發揮學術期刊思想引領和輿論陣地作用
    作為宣傳思想戰線重要組成部分的學術期刊既是社會主義思想的學術載體,也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理應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中發揮思想引領和陣地管控作用,為構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高地作出積極貢獻。
  • 南方醫院《護理學報》進入《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
    南方醫院《護理學報》進入《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Q1區,影響因… 2020-12-1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技期刊 提升話語權
    其影響因子已經超過多個《自然》和《細胞》旗下該領域內的高端子刊,學術水平躋身國際一流期刊之列。  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由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計算得出。目前《科學》《自然》《細胞》等知名國際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均在40上下。
  •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入選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中國學術...
    10月15日,中國科協公示第二批臨床醫學領域科技期刊分級目錄,中山一院副院長曾進勝教授擔任主編的《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入選中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此次評選經統一部署,遵照同行評議、價值導向、等效應用原則,中華醫學會通過科技工作者推薦、專家評議、結果公示等規定程序。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三期刊協講堂日前開講。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 【文匯報頭版】國際學術期刊《Chest》85年來首次發表我院醫生抗疫...
    北京時間5月5日,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
  •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歷程與展望
    2013年,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六部委共同提出了「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為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助力;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總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名單;2015年,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干意見》。這些文件進一步規範了科技期刊體制機制、管理制度,為科技期刊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