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術期刊《Chest》首次發表中國醫生抗疫詩

2021-01-09 健康時報客戶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袁蕙芸)北京時間5月5日,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這也是《Chest》首次發表中國醫生創作的抗疫文學作品,其價值和影響力比肩專業學術論文。

據悉,《Chest》為美國醫師學會(ACCP)於1935年創辦的知名期刊(SCI收錄,影響因子9.657),被國際醫學界公認為呼吸和危重症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

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李佳下夜班,聽聞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啟程去武漢的消息。北京的好朋友在微信上開玩笑問她:「你啥時候去武漢呀?」她回答:「當祖國召喚我的時候。」這句以往聽起來很書面很遙遠的話似乎非常契合她當時的心情。那一刻的她,覺得自己除了焦慮,什麼有用的事也做不了。

於是,她飛快地寫下自己的情緒,又飛快地把詩譯成英文版,提交給《Chest》—— 一份有著85年歷史的國際科學期刊。1月30日,編輯部發來郵件,讓她補交「Author Confirmation/Conflicts of Interest Disclosure form(作者利益衝突聲明表)」。這是投稿常規的流程,她填寫了信息。

2月1日,李佳收到《Chest》主編的郵件,告知投稿被接收了。她很驚訝,因為這是有生以來她匆匆寫成的第一首英文詩。疫情仍在繼續,全國的白衣戰士一批又一批出發去最前線,她也積極響應醫院的號召,報名成為援鄂後備隊員。此後的一周,她先後寫下了歌曲《等你》和《勇氣》。

5月5日, 「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正式在線發表。這一天,她讀到《Chest》編輯部在網站上致所有投稿者的告知書:「由於投稿數量巨大,而編輯和審稿人目前正面臨COVID-19日益增長的臨床需求,同行評審過程出現了一些延誤。請放心,我們正在努力工作,以儘快地處理優先級別高和時效性強的稿件。」

這一刻,她感受到醫學的溫度,感受到全世界在疫情中共同的努力。她期待著,在2020年的每一天,所有人都平安。

附:詩歌《和你一樣》中文版

和你一樣(中文版)

這個冬天 太長

誰讓陰霾遮蔽了陽光

這個冬天 太冷

你告別親人 奔赴他鄉

都知道 轉身之後

太多的牽腸

年邁的父母 至親的愛人 幼小的兒女

還有案頭滿滿的任務 未完的工作

而你依然選擇 去戰場

帶著所有的才華 勇氣和善良

在發熱門診 在重症監護 在隔離病房

我看到你凍僵的雙手 疲憊的模樣

我看到你勇敢無畏 冷靜頑強

我的兄弟

我的姐妹

我的師長

人們說:你是最美的逆行者

人們說:有你就有希望

請原諒我 寫不出最美的話語

請原諒我 不能分擔你們的繁忙

當聽見衝鋒的號角

是白衣戰士 都要救死扶傷

你的身後 是我們

含淚的堅強

相關焦點

  • 【文匯報頭版】國際學術期刊《Chest》85年來首次發表我院醫生抗疫...
    北京時間5月5日,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
  • 中國醫生抗疫詩登上國際學術期刊《Chest》
    北京時間5月5日,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這也是《Chest》首次發表中國醫生創作的抗疫文學作品。
  •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的文獻引文大數據挖掘來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被引證情況,目的是為了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知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20年榜單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目的是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2020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日前在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上發布。以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運動與健康科學》)、China & World Economy(《中國與世界經濟》)、《經濟研究》等為代表的80種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人文社會科學)」。
  • 《Chest》發表中國醫生抗疫英文詩 「逆行勇士」熱血無畏 冷靜頑強
    中新網上海5月6日電 (陳靜 袁蕙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6日披露,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
  •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做到?近日,由中國知網與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研製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正式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 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英文期刊DCN榮登「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20年12月17日,《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20版)正式發布,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英文期刊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DCN)憑藉195.601的國際影響力指數CI值再次榮獲「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Top5%),這是自2018年起本刊連續第三年榮獲該稱號
  • 【中國科學報】《植物學報(英文版)》: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
    國內外來稿激增,是JIPB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和更好服務國內外學術交流的成果之一。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JIPB主編種康的回答簡潔而肯定:「要發展成為一個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必定要走向國際化,更好地為科學研究服務。」
  • 沒有在SCI甚至英文期刊發表過文章,也能成就學術權威和獲諾貝爾獎輝煌
    日本獲諾獎人數雖然較多,但發表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期刊的論文並不多,有些還未發表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甚至還沒有發表在英文期刊上。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2001年,日本出臺「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50年要拿50個諾獎」的目標。計劃一提出,就反響強烈,科學家認為科研有不確定性,不能像生產豐田汽車一樣來生產諾獎。
  • 廣東衛生晉升期刊目錄發表快郵寄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發表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諮詢驛站在線編輯。在時間上也是個需要注重的問題,你才能投遞給下一個期刊,學術期刊參加遴選需向中心提交近兩年出版的樣刊。就教育人王福明了解,對於時間的要求,準備切忌統概統論。期刊社編輯那裡如海,但是國際期刊在評職中更有優勢,所以在投稿的時候,一個是看公司多久註冊的,還是介於兩者之間?而作者比較關心的就是核心期刊的收費標準,應該有一個完整的結構。
  • 中國科技期刊 提升話語權
    其影響因子已經超過多個《自然》和《細胞》旗下該領域內的高端子刊,學術水平躋身國際一流期刊之列。  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由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計算得出。目前《科學》《自然》《細胞》等知名國際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均在40上下。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英文版面費用低,大學教師評正高發表
    擁有多年高端學術期刊指導、組稿、期刊徵稿、推薦發表等業務成功運作經驗,助您輕鬆順利晉升!在訂金收到後,平郵兩周左右可收到錄用通知單,快遞三天收到錄用通知單(快遞費客戶到付)(特殊核心期刊除外)。共同打造了一支專業性強、經驗豐富、學科齊全的精通中英雙語和英語母語的學術翻譯及專業潤色團隊,為非英語研究人員提供專業的學術英語支持服務。
  • 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12月17日—18日,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該論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今年的主題為「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全國學術期刊界近7200人線上參會。
  • 共擔時代責任,全國學術期刊共促高質量發展——2020中國學術期刊...
    論壇以「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為主題,是全國學術期刊界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共擔時代責任、共謀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盛會。中國期刊協會吳尚之會長在開幕詞中強調,學術期刊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服務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斷推出學術創新成果,著力抓好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試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各入編期刊編輯部: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是一部以國內正式出版的印刷版期刊為數據源開發製作的大型集成化全文資料庫類電子連續出版物。該光碟期刊自創辦以來,已擇優收錄各學科領域的學術期刊3000多種,建立光碟檢索諮詢站近千家,得到了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普遍好評。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2020年中國地質大學在世界頂級綜合期刊NS創造兩個首次和「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創造兩個首次和第一因為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傳播,2020年轉瞬即逝,新冠病毒隨著全球病毒樣本科研檢測溯源,逐步建立了全球流行大模型,中國武漢快速地向世界報告新冠疫情,並控制住新冠疫情,也讓世界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科研實力。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三期刊協講堂日前開講。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 期刊發表-論文發表
    首先,能夠發表sci代表一項學術成就,一項學術認可以及同一領域的科研人員對您在該領域的地位的認可。您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相對而言,您在這一領域中站得住腳,擁有自己的地位。您如何更具體?科技論文的發表是一種門檻。能夠發表科學論文將帶您進入相關領域的高門檻,就像您已經獲得了哥德巴赫的數學獎一樣。其次,SCI代表了對SCI論文發表具有自己的學術聲譽和學術成就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