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我們對父母的愛,成為遺憾

2021-03-02 桌子的生活觀


前幾天,魏大勳在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失聲痛哭的一幕讓我感慨萬千。

 

在為母親慶生時,魏大勳向父母道出了自己多年的悔恨:

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沒能向父母盡孝,總覺得男人要事業有成了,才能讓父母開心,其實只要自己在家,能多陪伴他們,他們就覺得自己盡到孝心了。

明明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非要拖到父母逐漸老去那天才做呢?講到這裡他懊悔落淚。

沒錯,我們很多人都像魏大勳一樣,總覺得向父母盡孝不急於這一時,等我有錢了,就帶你們出去旅遊,等我發展好了,就給你們換大房子。

我們總以為只有自己有出息了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卻忽視了時光不等人,我們或許等得起,那父母呢?

 

歌手平安曾經講過自己和父親的故事,讓無數網友淚奔。

他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了一盤磁帶,裡面是父親錄給他的話。

原來曾經父親並不支持他唱歌,他想讓平安繼續學習古典音樂,但是平安偏偏對流行音樂有很大的興趣,兩人之間便產生了很多誤解,從沒有深入地交流過。

父親去世前,把自己真實的想法錄在磁帶裡:儘管你不是走的我給你安排好的路,但是我依然支持你做的所有決定。


平安聽到後,想對父親說些什麼,卻發現他已經不在了,他可以為很多人唱歌,但是那個最想唱給他聽的人已經聽不到了。

 

來日並不方長,每個孩子肯定都有過和父母對立的時候,但是大多數人總想著以後。

以後,我可以向父母證明自己是對的;以後,我可以向他們解釋自己當時說的都是氣話;以後,他們會知道我有多愛他們...

永遠等著以後,當你最後翻開回憶,卻發現裡面都是和父母的隔閡、爭吵,最後追悔莫及。

 

盡孝要趁早,該表達的愛該說的話現在就說。

看到過一則新聞,大二女生小悅平時陪伴媽媽的時間不多,偶然一次她發現媽媽的購物車裡有一頂假髮,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母親得了乳腺癌,怕她擔心一直瞞著她。

小悅知道後非常懊悔,因為自己還沒來得及盡孝,母親卻漸漸離自己遠去。

 

每個孩子心裡都許下過一個宏願,等我功成名就了,一定要向父母盡孝。

我們覺得陪伴父母的時間還很長,但我們忘了時間的殘酷,我們長大了,父母也老了。

 

別讓我們對父母的愛,成為遺憾。

歲月不可回頭,慢慢地父母的身體一年比一年不好,他們再也直不起腰,經常生病。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有風險意識,多給父母一些保障,不要等到他們生病之後,才發現連你都無法依靠。

 

小時候,父母就像是動畫片裡的哆啦A夢,我們想要什麼玩具,他們都會盡力去滿足,把我們的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噹噹。

等我們成人了,也要為他們免去後顧之憂,讓他們可以安心享受我們的回報。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是什麼時候發現父母變老的?

 

有人說,是當媽媽的指紋解不開手機屏幕的時候,有人說,是爸爸再也不和自己吵架的時候。

最高贊的回答是父母送自己去車站,他看著父母的背影,本以為父母還年輕,但是當自己認真注視他們的時候,卻發現不知何時他們的頭髮已經漸漸花白。

你有沒有發現,父母已經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開始老去了?

他們要戴著老花鏡才能勉強看著手機上的字,記性也變差了,一個問題反覆問你好多遍,體力也沒有以前好了,你帶他們出去旅次遊,他們要在家裡休息好幾天才能緩過勁。

 

我記得有一年,在外工作的我往家裡打了很多電話都沒人接,我心急如焚。到了最後才知道,母親住院了,但是卻沒有告訴我。

原來很早之前母親就一直覺得不舒服,但她一直忍著,我每次打電話回家問起她的身體,她也瞞著我說沒什麼,最後越拖越久,直到住院。

那一瞬間我懊惱的要命,曾經一直以為父母身體都很健康,沒成想原來只不過是他們把遭的罪都藏得很好,不知不覺地,他們已經變老。

 

老一輩人生病有一個特點:特別能忍。

他們生病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去看醫生,不是告訴自己的孩子,而是忍著。

因為怕造成子女的負擔,怕花錢,所以能不去醫院就不去醫院,最後往往會拖成大麻煩。

父母好像已經習慣了苦痛,有個頭疼腦熱的,你讓他們去醫院,他們總會說這點小毛病,熬一熬就過去了,每到這種時候,父母都會成為無師自通的醫生。

 

小的時候,總覺得父母就是住在家裡的超人,他們是不會懦弱的超級英雄般的存在。

長大之後才知道,他們只不過是以父母的名義生活著,他們已經老去,他們也會疼,父母只是在忍。


 

央視播過的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離家很遠的女兒往家裡打電話,每次都是父親接,他總說:「我啊,吃得飽,睡得香」,問到母親,他就支支吾吾:「你媽啊,你媽不在,跳舞去了,她們要排新節目呢!」

其實,真相是這個時候老伴已經住院了,他自己一個人照顧老伴,沒日沒夜地睡不著覺。

可是為了不讓遠在遠方的女兒擔心,他選擇瞞了下來。只要女兒問起,永遠都是那一句:家裡一切都好,你什麼都不要擔心。

我們總怕父母擔心,在外都是報喜不報憂,其實父母何嘗不是呢?

 

為了不讓你累,他們對你說,我們挺好的,吃得挺好,睡得也挺好,身體也挺好,你好好工作,別擔心我們。

 

為了不給你增加負擔,怕你辛苦,什麼都不讓你做,哪怕你想為他們做點什麼,他們也會說「你還要還車貸房貸,還有孩子要管,生活壓力這麼大,算了吧。」

孩子永遠都是父母心裡的第一位,但是我們長大後,父母卻自動把自己放到了孩子生活的最後一位,能不麻煩孩子就不麻煩孩子。

桌子工作室的一個小姑娘,離家很遠,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

今年她和媽媽視頻,發現母親一次比一次消瘦,問她怎麼回事也不說。

後來心急難耐的她立馬買了回家的機票,才發現原來母親生了一場病,瞞著她自己去做了手術。

小姑娘在電話裡哭到崩潰:「我媽連生病了都不敢和我說,那我在外打拼有何用?」

 

為什麼大部分父母生病之後都不願意和自己的孩子說?

 

因為他們覺得要花很多冤枉錢,怕拖累你。

特別是如果遭上了一場大病,巨額的醫療費用足以毀掉一個家庭,他們不願意看到你為了給他們治病拿出多年打拼的積蓄。

但其實這種想法只是他們的一個誤區,現在有很多健康保險,可以保障父母生病時的大部分費用。

如果有什麼意外,其實根本花不了多少錢,就能讓老人安安心心的去看病。

有時候,父母的「懂事」,只不過是他們把自己當成了孩子的負擔。

而他們對我們的小心翼翼,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到足夠周到讓他們放心。

 

作為子女,我們不能一邊愧疚,一邊又什麼都不做。

不要讓父母覺得自己是我們的累贅,因為生病的事情保險可以解決,給父母買上一份健康險,買的是他們的安心,也是我們自己的安全感。

 

在這裡,桌子就想向大家推薦平安健康險推出的e生保Plus,這是他們針對老年人醫療保障不足,大病發病率高,醫療費用高昂而推出的醫療險。

我們都知道,醫保報銷額度都是有限的,一般為30萬,而且不報銷自費藥進口藥,對大病覆蓋不足。

而e生保Plus提供300萬一般醫療保險金+300萬惡性腫瘤保險金,1萬免賠額之上,報銷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住院費,自費藥、進口藥、手術費等均報銷,費用僅172元/年起。

除此之外,由於深知現在60—65周歲的老年人購買醫療保險十分困難,限制很多,因此9.1-9.17日,e生保Plus開放65周歲投保,也就是說年齡在28天—65周歲的都可投保!這是很多保險項目都做不到的。

做子女的,對父母最好的回報不是讓他們住多麼大的房子,不是能帶他們看多少風景,也不是讓他們能品嘗多少山珍海味。

最重要的是,父母可以身體安健,能讓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再久一點,才不至於讓我們對父母的愛成為遺憾。

 

烏鴉尚有反哺之心,我們成人了,自然也要能力所能及地保證父母的一切保障。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需要未雨綢繆,讓他們的下半生不用覺得自己是我們的負擔,可以輕鬆安心的享天倫之樂。

現在下載平安健康APP,平安健康APP百萬醫療險e生保Plus9月1日—17日即可預約,18—20日開放購買,這是官方唯一指定的購買渠道。

需要給爸媽一份健康保障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呦!

 

盡孝要趁早,趁我們年輕,父母安康,別讓自己的孝心遲到。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預約資格,記得下載平安健康app完成預約喲:

相關焦點

  • 劉濤一句話驚醒無數網友:餘生,不要讓你的愛成為遺憾
    王珂在和劉濤結婚時,曾經問劉濤「你有什麼遺憾,或是有什麼是我能為你做的。」當時劉濤很失落地說了聲沒有,她說:「當初沒有這個條件,也沒有那個能力,我要是能早點認識你就好了,沒準就能救活我外婆。」王珂在聽了這些話之後,心裡很難受,他這一生救助過很多的朋友,卻不能幫助自己最愛的女人。
  • 黃子韜父親離世,給所有人提了個醒:世事無常,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黃子韜的父親有多愛他?他用盡全力,給了孩子最好的愛。因此,外表高傲的黃子韜,特別依賴爸爸,餓了會跟爸爸撒嬌,出門也是爸爸給收拾行李。記得在參加《真正男子漢》時,黃子韜的第一個通話對象,就是他的爸爸,他在電話裡開心地分享自己的成就: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厲害的男子漢。
  • 趁我們未老,趁父母還在,別讓你的愛遲到!
    ,在累的時候,在朋友圈中,抱怨,發牢騷,那個第一個給我們留言的總是關心自己的父母,對我們噓寒問暖,父母總是會常常在下面留下那些我們聽了很多遍的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感覺累了,就回來吧,我們永遠在家等你」!
  •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30億:愛真的經不起等待,別讓你的愛留下任何遺憾!
    今天我們聊聊關於遺憾的的話題,有些愛真的經不起等待,別讓你的愛再留下遺憾。每次提起母親,賈玲都會忍不住泣不成聲,母親的離開對她而言,是一個遺憾,很多次午夜夢回,她都會想起母親的模樣。但生活過得好一些,那些遺憾感更強烈。一個人對一人的遺憾、虧欠、悔恨是最痛苦的,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媽媽不在了,無法看到我今天的這點成績。"這世上最讓人遺憾的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單單是賈玲,也是我們每個人這一輩子最難以跨越的一道坎。柳巖這個名字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很多人以為柳巖憑著性感的身材著裝迅速走紅,可是她背後的辛酸和努力被很多人所忽視。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說出口的愛,只能成為遺憾
    誰都沒想到《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狗血的愛情電影,會成為打敗《驚奇隊長》逆襲成單日票房冠軍的一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講述的兩個家庭發生巨變的男女,在16歲的時候走到一起,相依相伴溫暖對方的故事,但是故事的悲傷在於,並沒有延續著既定的故事節奏走到一起,而是生離死別,女主在16歲的時候,父母弟弟出車禍,從此之後變成了孤家寡人,男主父親絕症,母親留下一筆錢之後出走,對於男女主來說,這個世界在沒有了任何的羈絆,兩人相互依偎走到一起,成為了彼此的唯一。
  • 愛一個人,就要大膽一些,別讓那份愛,成為一種遺憾
    ——《大魚海棠》是呀,我們這短短的一生,不過就是百年,其實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可終究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遠去,有些事情,如果在想起來的時候沒有來得及去做,以後就不一定還會有機會,等到再次想起,也只有遺憾了。我們總是會擔心自己的舉動會驚擾了別人的一世好夢,可你不去驚擾,同樣也會有另外一個人去。
  • 書桓尓豪十七年後重聚,別讓太多的「下次」,成為我們心中的遺憾
    世事無常,不是每一次的「再見」都真的有機會再見,別讓太多的「下次」,成為我們心中的遺憾。影片的其中一位助陣嘉賓是高鑫,古巨基一見到他便脫口而出 :「尓豪!」音樂一響起,感覺又回到了《情深深雨濛濛》中。為了《下次再見》尓豪不遠萬裡、風雨無阻地飛到書桓身邊,他們時隔十七年的再見與擁抱,令人動容的同時不禁讓人感嘆:時間過得真快。
  • 刷爆朋友圈動畫《遊子吟》,別讓你對母親的愛成為遺憾...
    這句話殘酷卻現實,父母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毫無保留付出去愛你並且不求回報的人吧!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光明網網友們也跟小編分享了他們跟自己母親之間感人肺腑的故事,一起來感受下吧。再也沒有人像她那樣愛我了!雖然,她已經走了5年了,可我總感覺她還在,就在老家,就在那個院子,等著我回去。即便是現在,我還經常夢見她。你能明白這種感覺嗎?不管我們多大,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個孩子,可是她不在了,媽媽是沒有媽媽的『孩子』了……」我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只知道眼淚頓時譁啦啦地流。
  • 嶽雲鵬「父母比天大」:世間最大的遺憾,是不曾好好告別
    父母用盡畢生的愛,奮力託舉孩子的未來,建造一堵堅固的圍牆。為孩子抵擋所有的鋒利,甚至阻擋了死神。 而我們在父母圍建的這堵牆中,安然成長,只因父母在牆外為我們抵擋了所有的風雨。,父母朋友都覺得我們會是一輩子的朋友。
  • 別讓父母的愛成為甜蜜的砒霜
    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多少中國家長:別讓父母的愛成為甜蜜的砒霜當孩子放學回到家裡的時候,只要一張有優秀成績的試卷出現在家長的眼裡,他們都會表現出對孩子異常的「寵愛」,但這真的是愛孩子的表現嗎?我國在日本定居的一個11歲男孩,通過一個清晨的表現,讓我們對自己深深地陷入沉思。
  • 電影《你好,李煥英》告訴我們,給父母的愛不能等待!
    喜劇演員賈玲為懷念母親而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成為了今年賀歲電影的一匹黑馬。有觀眾說,觀影時感性完全壓倒了理性,「在電影院哭得泣不成聲」。
  • 別追問,別糾纏,別遺憾
    小芃把話到嘴邊的那一句「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愛我的?」默默地咽了回去,沒有問出口。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個「好」,便轉身離開,把相戀了三年的他,歸還於茫茫人海。小芃說,她也是在那一刻,才忽然意識到,有些問題,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 「我不想讓遺憾,成為我們故事的結局.」(文末福利)
    在過去的一年裡,你有過遺憾嗎?
  • 父母課堂:別用你的愛綁架了孩子
    教育孩子不是兒戲,孩子是獨自的個體,不是我們拿來做試驗的。要遵循孩子的內心讓她自由成長,不應有強迫,不應有限制。別再用你的愛綁架了孩子自由飛翔的能力。如果我們能以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向孩子傳遞我們對他的愛,放下高傲的姿態,多和孩子親近不僅增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度,還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擁有一個樂觀健康的心理。父母要知道,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遠比給他一個現成的未來好得多!
  • 是什麼讓我們不愛自己的父母?
    不是所有父母天然地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所有孩子生來就愛自己的父母。1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描寫了馮婉喻對陸焉識無怨無悔的愛情,但與之相對的,她也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馮子燁對父親涼薄的親情。我們悲哀地意識到,馮子燁也不愛他的父親陸焉識。
  • 來日並不方長:把握「一瞬即是永恆」,別讓陪伴成為一生的遺憾
    別總說來日方長,因為來日並不方長。在母親住院期間,我想了很多,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我們卻不能陪他們變老。以前總以為多賺點錢給父母就是一種補償,慢慢才發現,父母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歲暮催短景時光總是讓我們有些猝不及防,我們希望來日方長,實際上來日並不方長。
  • 《後來的我們》: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初次看《後來的我們》是在2018年,那時只覺得是一部文藝矯情小片,女主矯情,男主作。前段時間再看,突然懂了,相愛容易,相守難,有些人註定無法在一起。「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為了留在北京,方小曉和網友法學博士在一起,一個看起來又老又呆板的媽寶男,最後這段愛情如想像中一樣,媽寶男父母不同意,他們分開了。不匹配的愛情來的快,去的也快。方小曉給林見清打電話,他說:「別著急,我馬上過去。」
  • 父母之愛,無私而偉大
    最近經常會刷到這樣的視頻:我的父母沒有喝過辛巴克,更沒有穿過名牌的衣服,甚至連一件昂貴的衣服都不捨得去買,但我的生活費卻從來都沒有遲到過。看著視頻,腦海中浮現的全都是父母在外起早貪黑,奔波勞累的樣子,眼眶中的淚花也不爭氣地往外湧。心裡暗自發誓: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 學不會陪伴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遺憾
    【棒熊專欄】學不會陪伴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遺憾
  • 2019倒數100天: 餘生太短,別讓遺憾太長
    那個晚上我跟好友聊了很久,相比親人離開的疼痛,更多的是好友的自責和遺憾。為什麼不多回家看看父母,為什麼不抽空帶爸媽去檢查身體,為什麼…那句話說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相比失去,更讓人感到心碎的是遺憾。總以為生活有許多個「來日方長」,誰知道下一秒即將要面對的,卻是「人走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