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藍字 ↑【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陳晨,生於北京,熱愛文學、寫作和旅行。2010年春天到澳洲墨爾本生活,澳洲華人作家協會會員。每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都是在雕刻時光,我鍾情用文字書寫心中的故事,雕刻最美的時光。
大自然的美,無處不在,一朵柔媚的春花,一片靜靜的秋葉,一滴晶瑩的露珠,一抹淡淡的夕陽,都在向世人展現無以倫比的美麗。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眼睛是心靈之窗,若是用明亮的眼睛採擷世間的美好,心靈的花園豈不更加芬芳。
春日裡,放慢了腳步,於是發現了太多曾經被忽視的美好,清晨的露珠在陽光下晶瑩閃爍,花朵在晨霧中含情脈脈,偶爾看到一枝桃花不甘寂寞的伸出牆外,隨風輕舞曼妙身姿。深深的吸一口氣,心中溢滿花草的馨香,花不醉人人自醉。
常與一群熱愛攝影的朋友在一起交流活動,耳濡目染,發現攝影人都有一雙擅於發現美的眼睛,捕捉到每一處靈動的韻律。一位影友,在雨天拍下一張掛滿雨滴的蛛網,題為「珍珠網」,畫面中,顆顆雨滴如珍珠一般,在綠色背景襯託下,越發晶瑩剔透,沒想到,小小的蛛網竟會生出如此的美感,大家紛紛稱讚。細節,如此之美!
齊白石老先生說過「藝術貴在似與不似之間」,奇形怪狀的石頭可以打磨成美麗的工藝品,米開朗基羅可以透過一塊大理石看到大衛陽剛的身形,傑出的藝術家都具有超凡的想像力。似與不似給人們提供了想像的空間,天空的晚霞是熱烈的抽象美,水中的漣漪是浪漫的抽象美,霓虹燈的光影是醉人的抽象美,斑駁的樹影是神秘的抽象美,會低頭的女子一顰一笑是優雅的抽象美。懂得欣賞抽象美,生活必是增添了很多浪漫雅趣。
色彩是最具有情感力量的藝術元素,紅色給人激情,藍色讓人憂傷,綠色昭示生命,紫色帶來神秘,白色代表純潔,黑色使人孤獨,冷色給人清冷的蕭瑟之感,暖色帶來款款柔情和溫馨……正因為世間有如此多姿的色彩,這個世界才變得美輪美奐,充滿情趣。
試想一下,如果一切事物褪去了色彩,只剩下黑與白,世界會黯然失色,但是藝術絕對不會。黑白影調具有一種純粹和永恆之美,很多高品質的人物攝影都是黑白色調,卻優雅迷人,無以倫比。一張黑白的老照片也許深藏著一段舊情往事,搖曳了燈影,朦朧了風月。記得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黑白老電影《羅馬假日》,沒有絢麗的色彩和美豔的華服烘託,赫本依然清純美麗,明眸皓齒,纖纖細腰,端莊優雅,如出水芙蓉,沒有什麼可以超越那種經典的黑白影像之美。
泰戈爾說過:「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絢爛之美常常帶著憂傷,就像綻放在初春的櫻花,一陣春風拂過,一場春雨飄過,花瓣翩然飄落,一片落英繽紛的悽美景象,讓世人感嘆美麗稍縱即逝。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此短暫又如此絢麗的生命讓人扼腕嘆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友人將新拍攝的異國風景展示給我欣賞,隨著美景流淌的配樂是一首美國鄉村歌曲,我詫異:「記得你聽不懂英文?」他微笑:「聽不懂歌詞並不妨礙我欣賞啊!」原來,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無需懂得透徹,反而生出一種朦朧的美感。聽懂了旋律即可以想像那份美好,擁有一顆靈動的心足以感悟很多情。很多時候,欣賞異國或異族的音樂,感覺更加動聽,無需拘泥於歌詞的束縛,心可以自由的飛翔。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情感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藝術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面對著《蒙娜麗莎》,無不被她神秘的微笑打動,每日裡趨之若鶩的人從世界各地來到羅浮宮,只為一睹她的芳容,她的美恬靜安詳,端莊高貴,微笑著注視著每一個仰慕她的人。
後印象派大師梵谷是我欣賞的畫家之一,曾經對著著名的畫作《星夜》痴痴的凝視,這是他憑藉印象畫出的,深邃的夜空下,每一顆星煥發著流光溢彩,與大地交相輝映,雲朵肆意的飛舞,大地在奔騰,這是他頭腦中完美的夜空景象。我的心被這幅《星夜》深深感動了,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跳躍,心靈隨著星光舞蹈。那美輪美奐的星夜,一定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伴隨他長眠地下。
世間種種皆由情而生,最動人心魄的是情,感官的愉悅只是停留於表面,唯有情才能深入人心。讀一篇美文、聆聽一曲音樂、欣賞一幅藝術作品,禁不住心潮澎拜,甚至潸然淚下,是因為頓悟了隱喻的情感和意境,心靈產生共鳴而感動。因為情,紅塵中平添了多少纏綿悱惻的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部分往期原創文章:
▶【原創】生日禮物
感謝您對原創作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