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近代著名女作家:拉格洛夫

2021-01-09 道觀講文化

塞爾瑪·拉格洛夫(1858-1940),瑞典近代著名女作家,生於瑞典西部伐姆蘭省瑪巴卡村的一個貴族地主家庭。她的童年是在父親的莊園裡度過的,從小就接觸到安徒生的童話,北歐古代神話、英雄傳說和伐姆蘭地區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二十歲以後,她到斯德哥爾摩讀書,畢業後在倫茨克羅納任教師。

三十二歲那年,拉格洛夫發表第一部小說《古斯泰·貝林的傳說》(1891),一舉成名。小說已被革職的牧師古斯泰貝林為中心,記述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寄居在鄉間地主莊園上的一群食客的故事。食客本身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興起後,這一階層已不復存在了,但食客們的冒險故事仍在廣泛流傳著,而且和民間傳說巧妙地交織在一起。

拉格洛夫熟悉這些傳說,她站在貴旅地主階級的立場上,以飽蘸感情的筆觸,描繪了往日貴族和食客們的豪華生活、酒宴、狩獵、舞會……通過古斯泰·貝林寄居的莊園的衰敗,為沒落的貴族地主階級唱了一曲輓歌;並且表達了對於父親失去莊園的惋惜和對於往昔田園生活的懷念。她曾經說,她寫這部書是「為了追念一個已經逝去的一也許永遠不會回來的偉大的時代……既然無法阻擋毀滅的車輪,她只希望往事在記憶中保存,希望通過文學的媒介,使荒涼了的家園重新變成充滿生氣和英雄事跡的繁華世界。」拉格洛夫在書中也描寫了普通農民,對他們在天災威脅下的貧困生活寄予同情,但是把改變他們處境的希望寄托在個別有才智的食客身上,這暴露了作者的唯心史觀。

書中穿插的許多民間傳說,樸素地表達了人民對善與惡的態度,歌頌了扶助弱者的善行和忠貞的愛情。小說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文筆流暢。伐姆蘭的山川河谷,草木陽光都被作者賦予了人的感情,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派斯堪地那維亞的綺麗風光。

一八九五年後,拉格洛夫到義大利和巴勒斯坦旅行,寫了一些以古代北歐傳說和義大利現代社會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在《假基督的奇蹟》(1899)裡,她企圖把社會主義和基督教揉合在一起。一九○一——一九○二年完成的《耶路撒冷》,反映了瑞典達拉尼爾省的宗教運動。

一九〇六年發表的《尼爾斯歷險記》使拉格洛夫在北歐獲得與《安徒生童話》的作者齊名的聲譽。這童話寫一淘氣的小男孩變成一個拇指大的小精靈,騎在鵝背上遊遍瑞典的故事。作者把尼爾斯的歷險與對她家鄉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的描述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堪稱為一本知識豐富的教科書,深得兒童們喜愛,至今仍是世界兒童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二十世紀初,拉格洛夫的聲望迅速提高。一九〇九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一九一四年被選為瑞典科學院的第一名女院士。她的三部曲《呂溫斯葛爾德的戒指》(1925-1928)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家族史,又一次生動地再現了伐姆蘭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傳說,但結構比較鬆散。

拉格洛夫晚年回到祖居的瑪巴卡田莊。她一生始終相信人的天性是善良的。道德和善行戰勝邪惡,純真的愛情戰勝自私和冷酷,贖罪與和解,這些就是貫穿她的作品的基調。拉格洛夫的散文格調優美,富有詩意,講究修辭。她還寫了一些詩歌,表達對時代的動蕩和騷亂的憂慮。

相關焦點

  • 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女作家——拉格洛夫
    塞爾瑪·奧蒂利亞·洛維薩·拉格洛夫(1858年11月20日至1940年3月16日)是瑞典作家和教師。她在33歲時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格斯塔·柏林的傳奇》。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於1909年授予她。此外,她是1914年第一位獲得瑞典學院成員資格的女性。
  • 已故著名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在滬落葬
    已故著名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在滬落葬 圖為著名海派女作家程乃珊長眠於上海福壽園 宗晨亮 攝    圖為程乃珊女士的丈夫嚴爾純以及親朋好友共同紀念這位海派作家 宗晨亮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 (記者 宗晨亮)2013年4月22日,對上海的文學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痛心的日子,繼趙長天之後,以書寫上海風情著稱的著名女作家程乃珊,在上海華山醫院病逝,享年67歲。
  • 中國近代十大女作家,你知道幾個?(下)
    蕭紅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女作家,她是魯迅最為看重的女作家。她的一生,短暫卻又耀眼,坎坎坷坷卻又轟轟烈烈。她終其一生,想要一個穩定的歸宿,卻總是難以實現。石評梅,原名汝壁,1902年出生於山西省平定縣,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年僅26歲。 石評梅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是我國早期女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女權運動先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她與高君宇為生死戀人。
  • 瑞典電影簡史
    而就在1896年,瑞典的第一部電影在南部城市馬爾默的上映,影片也是由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拍了當時瑞典的國王——奧斯卡二世,影片上映後,瑞典人對從電影裡看到國王興奮不已,而奧斯卡二世也成了瑞典第一位「電影明星」。1897年,斯德哥爾摩建造了第一座電影院,它和以往的歌劇院、音樂廳一樣,也是專為某個藝術種類而建的。
  • 瑞典著名漢學家馬悅然樂山方言的知音!
    瑞典著名漢學家、語言學家和文史學家、翻譯家馬悅然以95歲高齡,於2019年10月17日在瑞典辭世,從此永別了他心心念念的「第二個祖國」中國,再不能重新探訪他青年時代留下過行蹤的四川樂山和峨眉山。謹以此文,對這位樂山人民的老朋友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紀念。
  • 緬懷瑞典著名藝術家,影星-麥克 恩奎斯特
    上圖:Michael Nyqvist以及飾演千禧年女主角的Noomi Rapace在電影中飾演「小偵探」麥可的瑞典知名演員麥克.恩奎斯特 (Mickeal Nyqvist)在瑞典時間本周二(6月27日)因為肺癌過世,享年56歲。 他的離去讓整個瑞典都籠罩了一層淡淡的憂傷。
  • 近代中國史,被尊稱為「先生」的十位著名女性!
    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翻譯家,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她的代表作品有《春水 》、《繁星》《寄小讀者》等,冰心文學作品中所體現的寬廣人性是它的生命力。 六是林徽因先生,梁思成的夫人,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改造傳統景泰藍,保護奈良古建,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品:《你是人間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她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 瑞典著名主持人因新冠去世 女兒:怎能被病毒打敗
    網易娛樂3月29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瑞典著名主持人Kerstin Behrendtz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去世,享年69歲。Kerstin Behrendtz出生於1950年8月,在電臺工作40餘年,是瑞典電臺著名節目主持人,也是該電臺的音樂節目製作總監,還是瑞典音樂名人堂評委會的成員,報導中稱呼她為瑞典廣播傳奇人物。
  • 近代最著名的女間諜——川島芳子
    我們前面介紹了中共地下黨優秀的女特工沈安娜的故事,這一次我們卻要說一個方面典型,她是近代最著名的女間諜,家喻戶曉遺臭萬年,她就是川島芳子。川島芳子的身份其實非常顯赫,她是清朝肅親王善耆第十四女,原名叫做愛新覺羅·顯玗,善耆給她取了字叫做東珍,視為東方的珍寶。
  • 中國近代十大女作家,你最喜歡誰?(上)
    三毛最敢愛敢恨、真性情的一個女作家。 三毛,原名陳懋平,又名陳平。生於1943年,1991年1月4日在醫院去世,年僅48歲。 她和荷西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她一生去過很多地方,最愛的還是撒哈拉沙漠,她和荷西居住的小城叫做阿雍城。廬隱是一位感傷的悲觀主義者,覺得人生比做夢還要不可捉摸。她一生命運悲苦悽慘,甘心做妾,可第一任丈夫早逝。
  • 【往事回顧】德齡家族:近代中國文化外交的先驅者
    秦瘦鷗譯述的《瀛臺泣血記》《御香縹緲錄》兩本暢銷小說(原著由德齡用英文所寫並在海外出版,轟動一時),以及由著名清宮電影導演李翰祥執導的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香港電影《瀛臺泣血》風靡歐美日以及東南亞,由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著名編劇之一何冀平創作的京劇《慈禧與德齡》,內地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說《德齡公主》,以及2006年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德齡公主》電視連續劇等。
  • 民國著名的5對「師生戀」 1人悲慘自殺 最後1對生下著名女作家
    今天筆者就聊聊民國最著名的5對「師生戀」的故事…… 黃侃,生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去世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師從章太炎,曾是北京大學、武昌高等師範(武漢大學前身)、北京師範大學、山西大學、東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金陵大學的教授,也是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驅、著名語言文字學家。 黃侃才高八鬥學富五車,脾氣和行為很古怪,被稱為「狂人」。
  • 音樂會資訊:弦動揚韻·瑞典哈根長笛吉他二重奏
    瑞典哈根二重奏於2013年發表的第一張專輯《足跡》,表明了他們對於傳統古典音樂的關注和聚焦,這張專輯還融合了多種音樂風格,包括阿根廷的探戈、美國民謠、印度拉格、瑞典民謠。2016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秘密房間》是為兒童入門古典樂而做。第三張專輯《瑞典的色彩》是特別為長笛與吉他二重奏所作的新興瑞典音樂。瑞典哈根二重奏致力於傳播瑞典作曲家的作品。
  • 拿破崙手下的一個元帥,成了瑞典國王,為瑞典帶來兩百多年和平
    說起瑞典,大家對這個國家可以說並不熟悉。不過即使再不熟悉,也知道瑞典比較有錢。瑞典可以說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活水平非常高,人類發展指數都是全球前列的。可以說讓很多國家羨慕。而且瑞典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瑞典自己發展的結果。當然,我們都知道一件事就是想要發展,必須要有和平的環境。
  • 海上掌故|抗日女作家在珈琲店開會:激動了臺下不少已死的心靈
    幾個女作家,在珈琲店裡開會,彼此的爭執,幾度的雄辯,博得滿座的掌聲,激動了臺下不少已死的心靈。她們曾為日軍的暴行而悲憤激昂,她們曾為政府的懦弱而大施攻擊,種種愛國的熱情,在這一珈琲店裡的一張小小的桌子上,已完全表露出來。
  • 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探索瑞典文化,用直播打造知識傳播新場景
    本周,《行走的文明》來到瑞典,探索北歐最大國家的獨特文明。據了解,十期直播節目已累計吸引近600萬網友的關注,每次播出都吸引了眾多網友蹲守觀看。提到瑞典,不少國內網友就會聯想到宜家家居、H&M,極簡的設計卻彰顯著極度的創新。作為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簡稱GII)中的第三名創新國,瑞典人民許多創新設計引領著世界潮流。
  • 有一個地方,只有瑞典知道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瑞典君 瑞典旅遊局 來自專輯經典目的地韋姆蘭,瑞典私藏的寶藏之地。Photo:Putte i Parken/mynewsdesk.com這座城市是瑞典最長的河流克拉爾河與瑞典最大的湖泊韋納湖匯合的地方,對於那些喜歡遠足、騎自行車或只是在陽光下野餐的人來說,這裡再適合不過了。
  • 瑞典突然拉響戰備警報!大批俄軍出現在邊境附近,看來要有大動作
    針對此次演習,瑞典立即拉響了戰備警報,對俄軍軍事動向充滿警惕性和關注度。據了解,由於美國持續奉行大國對抗的國防政策,俄羅斯所面臨的外部軍事壓力不降反升,陷入此起彼伏的危險狀態。在俄方看來,波羅的海因地緣政治優勢,一直被其視作重要的戰略出海口和傳統勢力範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自8月初開始,俄軍一次性集結了30多艘戰艦,在波羅的海海域開展了代號為「海洋之盾-2020」的軍事演習。
  • 了解瑞典?先看完這二十部瑞典電影!
    @這裡是瑞典 FollowLOCALSWEDEN電影是了解一個國家最直接的方式,如果你想了解瑞典,看完這二十部電影,也許你會對這個北歐國家一有個大致的了解。Det sjunde inseglet第七封印《第七封印》是一部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的1957年的瑞典存在主義電影,場景設定在黑死病爆發時期的瑞典,一位中世紀騎士穿越受瘟疫折磨地區的的旅程。最著名的場景是騎士與死亡的化身下西洋棋,他的生命取決於比賽結果。這部電影被普遍認為是伯格曼最好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