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控 制度保障
——佳木斯邊境管理支隊全力維護兩大界江安全穩定工作紀實
佳木斯邊境管理支隊駐守在我國陸地最東端,擔負著中俄兩大界江——黑龍江、烏蘇里江305公裡長的邊境管理工作。支隊黨委不斷探索界江管理新理念,實現了從原來的「人盯死守」向「科技管控、制度保障」的華麗轉變。
密切配合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違法犯罪
「臨江邊境派出所,這裡是同江邊境管理大隊,根據前期研判及可靠情報,八岔鄉新勝村村民高某峰曾未經審批進入邊境地帶使用非法摩託艇從事非法捕撈作業,違法作業船隻可能藏匿在你轄區內,請了解實際情況後進行處置。」「臨江邊境派出所收到,現指派民警前往處置。」
這一幕發生在11月9日,接到上級指令後,臨江邊境派出所迅速組織警力到八岔鄉新勝村,對高某峰進行傳喚,經審訊,高某峰對夥同沈某勇自九月份以來使用非法摩託艇未經審批進入邊境地帶從事捕撈作業供認不諱,高某峰供述,兩人所使用的非法摩託艇現藏匿於臨江鄉東建村後青鱘魚通島。23時,經同江邊境管理大隊協調八岔邊境派出所,派出摩託艇聯合進行搜尋,但由於天氣原因,當晚並未找到非法作業船隻,11月10日臨江邊境派出所民警帶著嫌疑人高某峰登島尋找、指認非法作業船隻,於當日下午找到85馬力非法摩託艇及鐵殼船體。
科技強警築牢「界江防火牆」
邊境一線的安全穩定需要民警的勤勤懇懇,更離不開科技手段助力。今年這個支隊出臺《發展振興規劃(2020—2022年)》,並根據上級黨委要求全力打造8大體系46個項目,狠抓科技強警,投入專項資金在駐地重點作業灘地和水域通道建起界江視頻監控點位38處。同時,多架安裝數碼鏡頭的高性能無人機也第一時間配備到駐灘民警手中,讓一線民警擁有了「千裡眼」
。
「高清視頻監控塔」「無人機跟拍巡查」只是這個支隊科技管控的一個縮影。如今在各一線作業灘地,手持「移動警務終端」的民警在錄入務工人員信息的同時,即可排查外來人員;在撫遠市,「正規作業漁船識別器」正在推廣應用;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鄉,「GPRS界江電子圍欄」已成功試點。截至11月中旬,這個支隊就通過各類先進手段,成功查處違邊案件51起,查處違規作業人員107人、行政拘留35人,查獲非法作業船隻130艘,聯合涉邊部門銷毀非法船隻169個,涉邊違法行為同比下降14%,重點漁期涉外事件「零發」,查獲非法船隻同比增加12%,違邊案件查處率同比提高22.5%,實現了查處率和打擊量的「兩個提升」,涉外事件和涉邊違法「兩個下降」,緊緊拉起一道「界江防火牆」。
制度保障新型管控模式縱深發展
「除了加大對現有執法力量的科技武裝外,支隊更重視與駐地黨委的溝通協調,爭取政府的大力支持,促進邊境法律法規的健全完善,從根本上保障邊境地區的安全穩定。」對於記者提出的「如何推進新型邊境管控模式向縱深發展」的疑問,佳木斯邊境管理支隊支隊長付強如是回答。
隨後,他拿出一份工作簡報:2017年3月,同江市政府劃撥155萬元專項資金,為這個支隊建造5艘高速巡邏艇配發一線執勤灘地,強化江面執法機動力量……2021年撫遠市邊防委將為撫遠邊境管理大隊配發2艘300馬力、1艘400馬力的執勤船艇,為這個大隊的邊境管理工作注入新血液……
在這一組組鮮明數據的背後,正是這個支隊充分發揮主體效能、爭取地方黨委大力支持的真實寫照。特別是2017年5月,經過近3年的調查論證,由市邊防委牽頭,邊防、外事、漁政等涉邊職能部門聯合起草的《佳木斯市界江船舶管理辦法》得到市政府批准,於5月27日正式實施,該《辦法》不但為邊境管理支隊民警界江執法執勤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法規依據,也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邊境管控工作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305公裡的邊境線上,佳木斯邊境管理支隊3道管理防線、5個聯勤協作區、25處前沿卡點和38處視頻點位為兩大界江的邊境管理工作織起一道嚴密的防護網。
來源 | 佳木斯日報 掌上佳木斯APP
作者 | 李芮霖 記者 朱曼琪
編輯 | 李晗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消息】
【來源:佳木斯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