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出人頭地,名載史冊。
這或許是一對矛盾,需要通過智慧來化解。
《韓非子》中有這樣一則寓言:
一群寄生在豬身上的蝨子在聊天,熙熙攘攘的。
「你們這麼大聲吵來吵去,發生什麼事情了!」其他蝨子跑來規勸。
「沒有啦!我們只是感到很興奮,這隻豬是個不錯的寄生處!」
「得了吧!到了祭典的日子,這隻豬就要被燒烤,到時候你們也活不了!」
於是,這群寄生在豬身上的蝨子拼命吸吮豬血,讓豬瘦了一圈下來,到祭祀那天,由於豬太瘦,才逃過一命!
豬是如此,鳥是如此,人更是如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越是高調,越是出色的人,越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招惹的橫禍也就越多!
宋代理學家程川對此有「三不幸」之說:
「少年登科一不幸;依仗父兄權勢作官二不幸;才高八鬥,能文章三不幸。」(《伊川文集》)
這段話聽起來讓人感到有點誇張,甚至是危言慫聽。但仔細分析聯想,還是相當有道理的。
所謂「樹大招風」,一個人,家境好,本事強,得到太多名利,被太多人關注,那麼他的一丁點缺點就容易被發現並無限放大,他的幸福生活也容易招惹大家的羨慕嫉妒恨。那麼,他整日必將如履薄冰,如何能安身立命?
回首中國古代史,凡是能夠功成名就且能夠善終的,都多多少少有點明哲保身的心理特質。
所謂中庸之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過於強硬,難免得罪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身敗名裂,缺點被無限放大,甚至遺臭萬年。
有一則傳說,說的是莊子到深山拜訪老子,請教為人之道。老子默而不語,張開嘴巴,伸長舌頭,滿口無牙。莊子不解,回去後細細品味,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牙齒雖然堅硬,舌頭根本不是它的對手,但是牙亡,而舌猶存!
又比如《戰國策》中就有這麼一個故事:
魏王贈給楚懷王一名美女,懷王欣喜,恩寵有加,不知覺就冷落了後宮舊人。
懷王原本一直寵愛的妃子鄭袖,突然遭到冷落,自然氣得咬牙切齒。但她表面上不動聲色,反而與那美女搞好關係,打感情牌,成為好姐妹。對此,懷王也感到很高興,覺得她大度。
等到時機成熟,她便慫恿美女見到懷王時掩住鼻子,騙她說懷王不喜歡她的鼻子。這個傻美女,太過相信人,就信以為真,照做了。懷王看到,很不理解,便詢問美女的好姐妹鄭袖何故?
這個鄭袖也是很會裝。她故意欲言又止,吊懷王的胃口。懷王就更加著急。於是,她謊稱美女嫌棄懷王有體臭!
懷王大怒,也沒耐心審訊,就直接將該美女施以劓刑,拋棄了!
可見,自古以來,天妒英才。人一旦太過高調,就容易招惹是非,而這個世界不缺的就是壞人,這可不是杞人憂天!
因此,從這篇短文中,希望大家能夠感悟出一些為人處世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