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突然興起,翻閱了一番武俠之類的書,其中我對李白寫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深有感觸,這不經讓我想起了一位晚清民國武林巔峰的英雄人物———神槍李書文。一生光明磊落,嫉惡如仇。
用登峰造極的武功,震八方,御外辱,在武俠界創造了一番豐功偉績!更因槍術與拳術格外精湛,獲稱「神槍李書文,鋼拳無二打」的美譽。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使命,有的人的存在是為了推動時代的變革,而有的人的存在是為了救亡圖存吧!可能李書文的存在就是為了為武痴迷一生吧!
民國離我們很近,仿佛就在昨天,我們也知道很多民國的風雲人物,知道革命先烈孫中山,知道民國四大美男:汪精衛、梅蘭芳、張學良,知道天下英雄唯使君的傅斯年,可是你可能沒有聽過他吧?
神槍李書文,「鋼拳不二打」,他是一名武術家,字同臣,身材短小精幹,但身形卻異於常人,這個「異」字體現在他雙臂過膝,對於武學家而言,這種異形有利速度的提升。但是當時的李書文因身體孱弱,並不被當時的大師所青睞,反而是勸他說:「年輕人,你不是那塊料,快去另尋營生吧?」。
一般人聽了這種話,內心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對自己構建的世界產生重創。可是,自小痴迷武學的李書文豈會輕易放棄在內心埋藏已久的想去學武的想法呢?他只是一心艱苦的自學,一路默默的尋找。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等到了專屬於他的伯樂--張景星。這位慧眼識英才的武學大師,就是威名遠揚的八極拳的五世傳人,也是李書文的第一個師傅。他的第二個師傅也是他槍學的啟蒙者——他的師伯,因耍槍而赫赫有名的黃士海,他是李大忠、張克明親傳弟子,曾以卓越武功受六品頂戴。在拜師後,他正式開始學習拳術和槍術。
在拜師期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釋義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在羅疃張家學武時,他總是鑽進練功房就是一天,風雨無阻甚至夜以繼日。在去練功房的路上,也在不停的做著武術。
當時的人們,經常會看見一個瘋子一樣的人,不停的在路上出拳,而且還嘟囔著什麼,他好像渾然忘卻了這個世界的存在,整個天地之間,只剩下他和武術做伴,腳下的路也不再是路,而是他自由伸展的練功場。
在《滄縣誌》中記載著他的成就:在室內排掌擊空,離窗五尺,穿紙震蕩有聲;用大槍刺壁之蠅,蠅落而壁無痕。鐵錐入壁(土牆壁),力拔甚難,他以大槍攪之,錐即出。從這些,便可知道李書文對武的痴和愛,也可得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必須去嘗遍千種苦,你才會嘗到百種甜。這從來就不是靠說說而已,而是需要你腳踏實地的去做,就像李書文一樣。
那一生不留像、不留錢、不留後人,人生七十二載,縱橫天下,所向披靡,生前是最善技擊的寂寞高人,身後是厚塵封存的不敗傳奇的李書文,為何會被許多後人所銘記呢?讓我們一起來走近他,去了解他的那些傳奇故事吧!
在民國1895年的時候,袁世凱正在天津南郊小站練兵,當時袁世凱為了籠絡各大頂級武術大師的人心,便給李書文的師傅發了邀請函,請他到袁府去上任,但黃士海年事已高,不想在插手這些事情為由謝絕了袁世凱此次的邀請,並推薦了他的徒弟李書文前去上任。
書文到達兵營後,袁世凱差人把他帶到大廳,日本武士遠遠的看到李書文便放聲大笑,枯瘦的李書文身後扛著一桿大槍,就像小孩偷穿大人衣服。那幾個日本武士輕蔑的看著他,嘲諷他為:「大大的東亞病夫。」並用小手指向下連續指點。說時遲那時快,李書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施槍刺壁蠅之絕技懲罰了他。
就在眾人驚愕之間,伊藤與李書文展開了大戰,眼看著日本軍刀以泰山壓頂之勢襲來,李書文手執長槍,一抖,將軍刀瞬間崩飛,隨後長槍如同狡猾的蛇,劈穿空氣,直插伊藤的喉嚨隨後大槍一挑,將人直直的扔出大廳外,剩下的幾個日本武士嚇得兩股顫顫發抖。
只見,李書文的大槍如蛟龍般一刺一插,幾個來回,將剩下的日本武士也像垃圾一樣扔出大廳。大廳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袁世凱連呼:「神槍!神槍!真乃神槍也!」從此,「神槍李書文」名冠天下。直到現在,日本人提及李書文也是讚不絕口,甚至在遊戲中將他設定為武力值報表的英雄。
「人怕出名豬怕壯」,李書文雖英勇過人,一生卻樹敵無數。為了他自身的安全,他不讓任何人靠近他的三步之內,甚至包括他的親友和徒弟,不聽勸告者非死即傷。到老年這種情況更為嚴重了,在外吃飯,需弟子親自嘗過,才肯吃。
只怨他身上的血債不少,嫉妒他聲名想稱霸武林殺掉他的人更多,或許這便是頂峰的寒峭!欲戴此皇冠者,必承其重!但百密終有一疏,李書文在告老還鄉途中,因病倒在山東濰縣外城東關內客棧,就是這一次,他被仇家下毒殺害,與世長辭,只留下了身後赫赫威名!
如此大俠,不管坊間傳聞如何,那股子令人聞風喪膽的狠勁是不會做假的,那用揮舞大槍的英姿,那槍下的亡魂都在訴說著一代武學大師,在人間的種種。他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即使生命的消逝,也阻擋不了太陽的光輝!在真正的技藝面前,值得任何人忘卻仇恨,用熱情與愛去懷念他,推崇他,敬畏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