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人的記憶裡
順昌路總是與煙火氣連在一起的
這條長1.3公裡的馬路
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順昌路位於原盧灣區,過去以自忠路為界,北段叫桂林山路,南段叫菜市路,因路上建有1100平方米菜場而得名。
至今仍然熱鬧非凡的菜市場
1943年,整條路以福建順昌縣命名為「順昌路」,並一直沿用至今。
1990年,順昌路上的點心廊、小吃館連成70多米長的美食街,大餅油條、生煎小籠,上海的傳統小吃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不過就在最近,
順昌路地塊啟動舊改徵收
百年老馬路也將退出歷史舞臺
90歲老裁縫·經營41年
靠一把剪刀在上海灘立足
王賢國今年90歲了,他的裁縫鋪開在順昌路424弄的弄堂口。幾十年來,老城廂居民衣服需要縫補修改,都仰仗老王的一雙巧手。
「以前人們都是排著隊來做衣服的,那場面真是盛況空前。」現在買衣服的人多了,做衣服的人就越來越少了,但老王憑著他的手藝養大了4個兒子。
馬上要搬走了
縫紉機的迴響
也將永遠消失在弄堂裡
……
和平美發廳·經營70年
剪出上海最時髦的髮式
下面這些彩色的燙髮卷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它們與和平美發廳一樣,已經有70歲高齡。
「蘇菲瑪索曾經在我們這裡拍過廣告,電影《紐約紐約》也在這裡取景。」說起美發廳的」光輝史」,王老闆總是滔滔不絕。
今年68歲的王老闆從1990年就開始接手這家美發廳。「鼎盛時期店裡有20多位理髮師,每天都熱鬧得不得了。」如今,美發廳裡只剩5名理髮師,都是臨近退休或者已退休的老職工,顧客都是附近的居民。
「來我們店的大多是幾十年的老客人,有些人現在已經去世了。」王老闆說,現在店裡很少有年輕客人了。
王老闆展示美發廳的定價單,這些定價單從美發廳營業開始就一直沿用至今,燙一個頭最貴200多元,最便宜100多元。
望著店門外的那條老馬路,王老闆說自己沒有不舍,因為不舍也沒有用。
「我老了,該退休了
就像這條馬路,
也是時候退出歷史舞臺
也許它會迎來華麗轉身的一天
只是不知我還能不能看得到……」
江西飯店·經營16年
這裡的煙火味很濃
順昌路街轉角有家紅色招牌的江西飯店,一碗江西炒米粉,是很多食客念念不忘的味道。
爐灶前,李魁元和老婆正熱火朝天地炒著菜,他們在順昌路經營這家飯店已經16年了。1995年,他們一家來上海打工,最不適應的是吃飯問題——江西人喜歡吃辣,他們吃不慣上海菜的口味。
「索性我們自己開一家江西飯店吧!」於是,夫妻倆在順昌路上借了個門面,江西飯店就這樣開起來了。
拆遷在即,但江西飯店每天的外賣訂單依然紛至如潮。李魁元說:「能做一天算一天吧。」
夫妻檔·經營40年
「我配眼鏡、老婆修表」
「今早有一副眼鏡要做掉,客人馬上要搬家了」,劉師傅身後的玻璃櫥柜上掛滿了各式鐘錶。老客人們都知道,這是一家經營了40年的「夫妻檔」。
40年前,劉師傅曾是一名動畫師。2003年,靠畫畫賺到「第一桶金」的他,用20萬元積蓄買下了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就是為了圓一個夫妻倆共同開店的夢。
老劉修眼鏡,妻子修表,成了順昌路的一段佳話。「開個小店,靠手藝吃飯,比一般工薪階層收入高一點。如今我兒子也跟著妻子學修表,算是傳承家族手藝了。」
順昌路拆遷,小店能拿到一筆補償款,劉師傅說準備用這筆錢給兒子買婚房,但有些東西是帶不走的。他們計劃以後把店面搬到離順昌路不遠的徽寧路,夫妻倆還繼續搭檔修眼鏡和手錶。
」我們剛搬過來時,兒子才10歲
我們一家人最美好的青春都在順昌路了」
這條百年老馬路
或許不久就將退出歷史舞臺
坊友們對這條馬路
有特殊的回憶嗎?
歡迎留言告訴小坊~!
來源 | 上觀新聞
編輯 | 靜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