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說自己是打工人?這幾個娛樂圈大佬,才是真正的「打工皇帝」

2020-11-11 唔家

最近有一個"自嘲梗"很火,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吧?

那就是一夜之間,席捲各大平臺+朋友圈+表情包界的"打工人"。

第一次看到這個梗地時候,我還一度感到疑惑。

嗯...工人叔叔犯了什麼錯?為什麼大家都要""他們?

一夜之間,網絡世界的流行梗從"打工系不可能打工的"變成了"人人都是打工人"。

"打工人"成為了繼社畜、打工仔之後,展示當代年輕人在社會奮鬥、努力工作的新詞彙

呃...

說白了就是"起床搬磚"嘛,對自己悲催的遭遇吐槽吐槽一下不滿。

用看似雞血的語氣,傾訴著自己的社畜心聲。

咱們普通人尚且如此,那些如今地位穩固,風光靚麗的影視圈大佬們。

再他們年輕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像咱們一樣,是一個被社會"360度立體無死角吊打"的打工人呢?

1

估計對於不少00後小朋友來講,許冠文這個名字是比較陌生吧?

但喜歡看香港恐怖片的小夥伴,那對他的兄弟許冠英應該相當熟悉。

就是那個經常在林正英殭屍電影裡,扮演調皮搗蛋"傻"徒弟的文才。

不過和弟弟許冠英不同的是,作為老大的許冠文,他除了擁有演員這一身份外。

他還是香港著名的製片人+導演+編劇。

別看他後來和兄弟幾個創辦了香港著名影視公司——"許氏兄弟影業",事業也發展得風風光光的。

但他早年時代,也是過得很艱苦的。

在40年代,全家人從廣州搬遷到香港。但由於兄弟姐妹眾多,導致家庭生活開支大。

一家人落腳在沒水沒電供應的鑽石山木屋區。

早年的經歷,使得他非常同情社會底層人物。

於是乎在他後來拍攝的喜劇片中,花費大量筆墨去描寫"打工階層"。

將壓榨"打工人"的刻薄老闆,生動形象地搬到銀屏之上,歡笑中帶有無奈,深得普羅市民共鳴。

在他的喜劇片裡,你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畜"們的辛酸。

比如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迫於生計的"打工人"們,起早貪黑匆忙的奔走著。

擁擠得如同外出覓食的螞蟻一般,熙熙攘攘...

最後鏡頭切換到繁華的摩天大樓。

旋轉的鏡頭昏暗的色調,讓城市漸漸地發生變形、乃至扭曲。

給人營造出一股眩暈無力感,是不是光看著鏡頭,你就已經感覺被壓不過氣來?

對於那些資深的上班族來講,估計光是看看這"壓抑氛圍濃鬱的高樓大廈",都快想吐了吧?

而許冠文的電影裡,還一個很大的亮點,那就是喜歡聚焦在小人物的窘迫處境上。

例如在員工受傷時,需要在脖子上戴個頸託。

但因為滑稽的模樣,以及工作效率的下滑,很快就會引起老闆的不滿。

甚至不顧及員工的"臉面",當眾嘲笑他做事緩慢得像只烏龜。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休息時間,卻因為員工宿舍的板床太硬,隨便抱怨幾句。

被老闆聽到後,又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怒斥:"棺材舒服,要不你去躺一下。"

看到這裡,估計有些小夥伴們就有疑問了,既然社畜們這麼慘。

為什麼不出去租房住,這不就能少受老闆的氣了嗎?

這裡我們就不拿電影作為例子,就拿去年一線城市裡,租房的均價來看看(不包括郊區和城中村)。

在摸摸自己的荷包,是不是突然""的一聲哭了出來?

自己辛辛苦苦上班、整日受老闆鳥氣和打壓就算了。

自己一月賺的錢還沒好好享受享受,就全部要交給房東了。


可以說,在一線城市打拼的社畜們,是非常的悲催的。

而許冠文則以喜劇的形式作為切入點,給我們揭露了社畜也就是打工人日子過得有多悲催。

如租不起房、請不起假、工作被打壓、被老闆侮辱等社會現象。

看到這,有的小夥伴估計快要流下絕望的眼淚了...


"社畜"既然這麼悲哀,那麼我輩"打工人"就真的要涼涼了嗎?

就沒有一丟丟翻盤的希望嗎?

耶...還真不是。

龍叔他老人家,就曾經用自己的經歷,給咱們悲催的打工人好好地上了一課。


2


早年的成龍,經歷也是十分坎坷,一步步從小武行做起。


諾諾諾...

那個被李小龍揪住頭髮,全場活不過10秒的角色,就是咱們的龍叔了。

只有在影片快殺青的時候,做武替的他才有機會出來混個臉熟。

而武打演員受傷本就是家常便飯的事,開工沒幾個月,身子骨就沒一處是好的。

如果沒名氣的話,還很可能被劇組壓榨。

比如龍叔曾回顧早年經歷表示:打了一天只獲得5塊錢報酬,並且每天都要做許多高難度的動作。

來來回回無數次,但絲毫不敢抱怨,因為一旦有怨言,第二天就不用來開工了。

可即便如此,龍叔也咬牙堅持,默默地發育實力,等待厚積薄發的機會

只不過這個過程,它註定是痛苦的...

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不知道做了多少年底層龍套、不知道受了多少次傷。

他的努力終於被人們認可,憑藉"醉拳"精彩的表現一舉翻身。

一步步穩健的爬到如今的國際巨星位置。

可以毫不誇張地講,龍叔的經歷,簡直就是我們"打工人逆襲之光"呀。

而在職場中,"社畜"們在剛步入職場時,也會遭遇社會"毒打"。

默默承受著職場裡的"潛規則"。

比如每天都承受高強度工作,但薪資卻遠遠不能與付出相匹配。

一旦對老闆和工作表達不滿,就很可能被開除或者"穿小鞋"。

可一沒實力,二沒本錢的小白你能有什麼辦法?

我們只能像龍叔一樣,被罵了忍著、被針對了也忍著、被剝削了還是忍著...

但光忍著也不行,它無法助你擺脫待在底層的宿命。

因為你的翅膀沒硬,你的實力還不允許你逃離這座"底層牢籠"。

所以你得在白天完成你應該完成的工作任務時,晚上儘可能地抽出時間去提升自己。

只有不斷的積累實力,你那脆弱的翅膀,才可能會長出茂密的羽毛。

所以作為"社畜打工人"的我們想要翻身,想要從底層爬到高峰,就只能不斷的積累實力。

這個過程需要經歷很多荊棘之路,而每一道傷疤最終會匯聚成一座座堅實的天梯,讓自己穩健的走到終點。

我們普通的打工人想要實現"破圈",就得埋頭苦幹熬過努力期。

畢竟只有"硬實力"在手,打工人才能真正做到鹹魚翻身。


3

我輩打工人,除了需要自身具備"硬實力"來武裝自己外。

還得多多注重培養一些"優質人脈",不然在你跌倒的時候。

連個扶住你的人都沒有的話,那想想也太可悲了。

有時候這些"優質人脈",會變成你命裡的貴人,成為你東山再起的資本。

比如張衛健,他就是如此...

張衛健是屬於那種成名比較早的明星。

畢竟他那張白皙的臉蛋,在搭配上精緻的五官,妥妥的天生男主角人選。

在他最火的時候,香港四大天王都只能乖乖做他的配角。

當年他光是憑藉孫悟空一角,就幫助TVB賺了5億。

但他卻連零頭都拿不到,只拿到了可憐的9萬塊。

這麼辛苦的付出,卻只拿到這麼丁點,換誰都忍不了吧?

於是他就去鬧、去和TVB抗議...

可結果換來的卻是赤裸裸的羞辱:"臉上沒毛,就不值錢"。

這讓當時年輕氣盛的張衛健徹底忍不了,一氣之下負氣離開TVB。

畢竟當時自己也的確闖了一些小名堂,"既然此處不留爺,那爺也懶得再伺候你們"。

拜拜了您吶~

宣洩完畢之後,爽是爽了,但他也徹底地得罪人了。

在那個年代,得罪TVB無異於宣布自己事業的死刑

沒了資源,又被行業大佬針對,張衛健的下場可想而知。

很快事業就陷入了低谷。

沒想到的是,張衛健也是一個狠人,死也不肯低頭。

為表明自己抗議的決心,直接將自己頭髮剃了個精光,哪怕到現在都還是個光頭...

哇...要不要對自己這麼狠呀!?

這麼帥氣的臉龐,真剃光光也太可惜了吧。

年輕氣盛很快就讓張衛健付出了代價,除了演藝事業陷入低谷外,他曾經還一度瀕臨破產。

他把自己的所有積蓄都投入到房地產去了,可偏偏趕上97年的金融危機...

這下就真的完犢子了,錢全部敗光光,一丁點都不剩。

無奈之下,生平就很自負的他終於在現實面前低下了自己的光頭。

但平日裡的所謂好友們,紛紛像是躲避"瘟神"一樣躲著他。

畢竟金融危機,虧錢的明星不止他一個,就算還有點積蓄,也不可能會真拿出來救濟他。

好在劉德華夠義氣,在得知自己昔日好友的窘迫生活後。

二話不說直接就掏出了支票,幫助他度過難關。

並且自己親自出面,為張衛健化解了不少矛盾,重新讓他回到演藝圈裡發展。

在最困難階段,獲得了劉德華幫助,靠著自己之前積累的優質人脈,最終實現了翻身。

才有了後來大家熟悉的張三丰、程咬金等角色,煥發出自己事業的第二春。

而在職場中也同樣如此,有的"社畜打工人"們,也和青年時期的張衛健一樣。

在自己的崗位中發光發熱,甚至早早就闖出了一番事業和成績。

但因為遭遇不公平的對待,甚至遭受了旁人嫉妒。

又或者因為達到了一定年齡被淘汰了(職場人35歲危機)。

導致自己事業跌入谷底,這時候想要翻身,就得靠自己平日裡積累的人脈了。

所以說,在平日工作裡培養自己的"優質人脈",對於我們打工人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畢竟實力是我們脫圈的資本,而優質的人脈則是我們陷入低谷時,東山再起的救命稻草。

4.提攜後輩..這才讓自己成為一個參天大樹,才能讓自己。

這樣看來,娛樂圈的大佬想要"破圈"都尚且如此困難。

我們普通的打工人自然也是如此。

而想要在自己的領域內實現破圈,沒有什麼太好路子可走。

大家得不斷的提升自己實力和培養自己的優質人脈才行。

只有具備了這"雙重保證"後,咱們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至於輕易地被社會淘汰掉。

也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後,擁有破圈的實力,看到最後點個讚吧。

晚安,打工人。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史蒂夫才是隱藏的打工皇帝,玩家偶遇「人上人」造型!
    最近都在說的一句非常入魂的話「打工人,打工魂,打工能成人上人」,這讓地瓜想起了非常出名的「打工皇帝」唐駿,不過其實在MC裡面,史蒂夫才是真正的打工皇帝,你見過他人上人的樣子嗎?一起往下看吧!因MC,再續友情!因為MC,有許多的歡樂!因為MC,也有很多不舍的離別!
  • 打工人來自於哪 打工人是出自哪裡的梗?打工人指的哪些人
    最近在社交媒體中突然流行起「打工人」語錄和表情包,這些表達各異的圖片和文字都傳達了一個信息:大家都是打工仔,為老闆賺錢、為生計奔波是自己的宿命。由於寫實中還帶著一絲苦中作樂,這個網絡流行語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共鳴,因此儘管不像別的營銷事件有網絡推手,打工人這個梗還是在社交媒體流行起來。打工人表情包。
  • 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的心酸和無奈心情說說 朋友圈打工人語錄
    打工人是什麼梗,相信大家也是看到過「打工人」這個詞,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梗呢,可能還有些小夥伴不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打工人是什麼梗即打工仔,現在很多上班族的自稱。打工人一詞的爆紅,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高樓的金碧輝煌不屬於自己,公司的一系列成就和title不屬於自己,發現自己在脫離平臺所帶來的符號和標籤後,仍是底層無產者的本質。打工語錄介紹:1.認認真真上班,這根本不叫賺錢,這是勞動換取報酬;只有偷懶,在上班的時候划水摸魚,你才從你老闆那賺到了錢。 早安,打工人!
  • 前往打工的路上,早安,打工人的專屬文案。
    27:打工人有二畝田,白天的一畝田是填飽肚子,晚上的一畝田是耕種自己的未來。打工人,雄起! 28:靠別人是公主,靠你嘰哇是日本人,靠北啦是臺灣人,靠恁娘是河南人,靠自己是光榮的打工人。早安,打工人!
  • 白巖松談打工人現象:沒什麼不好 自己更願意做打工人
    原標題:白巖松談打工人現象:沒什麼不好 自己更願意做打工人   2020年,「打工人」成為流行詞。
  • 虞書欣鹿晗們再怎麼打工,都不是合格的「打工人」…
    ,打工才是人上人。最近「打工人」梗在網絡走紅,社畜以此調侃自己的辛苦和卑微。如果是娛樂圈明星自稱打工人,你會怎麼想呢?如果片酬動輒百萬的明星是打工人,很難想像,娛樂圈難以出頭的小透明是什麼人,再如你我這樣的普通社畜,可能就是「老闆不當人」。03其實就像這兩天周震南事件一樣,其爸媽公司欠債,讓業主拿不到房產證,處處受限。
  • 7位網際網路打工人自述:累就對了,畢竟只能打工到35歲
    有的人認為打工人就是「工具人」,勞動成果得不到尊重;有的認為「打工」意味著沒有說「不」的權利,被迫接受外行指導內行,不敢反抗領導定下的過重的「KPI」;也有人一邊吐槽一邊打工,把苦中作樂當成打工人的必備技能;還有人覺得勞累和奮鬥是打工人的常態,於是坦然接受每天打工到半夜回家;有的已經身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卻做著秘書+銷售的工作,到頭來還是個打工人……更重要的是,這些網際網路打工人還有著明顯的年齡焦慮
  • 早安打工人梗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梗爆火的背後說明了什麼
    直到19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這詞又傳到了南方,在以廣東省為首的地區開始流行。隨著南下打工熱潮把全國各地的勞動者送往異鄉,「打工」這個說法便全國性地通用了起來。但它的詞義也隨之改變——也就是我們現在理解的那個意思:一種臨時性的,會被任意解僱,可替代的勞動。
  • 除了那些「打工皇帝」,為何鮮少有人靠工資發財?背後原因太現實
    此前一句「打工人」爆火網絡,但是在爆火的背後,我們發現這才是國內絕大部分人的生活現狀。 之前有一位專家曾經說過,整個社會的財富就是一個金字塔,頂端的人很少,但是卻掌握著大量的財富,而富人也不是那麼容易成就的。如果人人都是富人,世界上就沒有「貧窮」可言了,不過那樣的情況也不切實際。
  • 早安打工人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的心酸和無奈心情
    早安打工人是什麼意思早安!我們都是自願上班的打工人!最近,「打工人」的梗爆火網絡,各行各業不管做什麼職業的年輕人都開始稱呼自己為打工人。朋友圈也總被:「早安,打工人!」刷屏。究竟這是什麼東東?三弟今天來一探究竟!
  • 萬萬沒想到,打工人衝上熱搜,火的不是自己,而是打工人的黃子韜
    01 打工人之歌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如此順口的歌曲,真心是沒誰了。據說,聽過這首歌的上班都不一樣了。畢竟,大部分人都是上班族,打工仔,沒啥不好意思的。開心的唱起來就是了。還有,這也是一首搬磚之歌。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需要各位打工人的參與。要知道,今天搬磚不狠,明天地位不穩。
  • 打工人打工魂全文 打工都是人上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打工魂全文「人是鐵,工是鋼,一天不打憋得慌!」「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一夜之間,全網風向突變,不管是保安小王、前臺Lisa還是外企高管、程式設計師大咖,大家都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打工人。
  • 他才是真正的打工皇帝,成就過3個首富,卻因文憑「銷聲匿跡」?
    他才是真正的打工皇帝,成就過3個首富,卻因文憑「銷聲匿跡」?說起「打工皇帝」一詞,大家應該會先想到聯想楊元慶,或者是騰訊張小龍,因為他們是以打工者的身份,卻獲得了「天價」年薪。也是如此,他們成為了大多數人口中的「打工皇帝」。但是你知道嗎?
  • 「打工人」的梗火爆全網!那麼打工人真的翻譯成worker嗎?
    「打工人」的梗火爆全網!那麼打工人真的翻譯成worker嗎?   打工人。最近,整個網際網路都被這三個字佔據。   在這裡,「打工人」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這是繼「社畜」之後,年輕人的又一次自我調侃,是屬於成年人的一種黑色幽默。大家稱自己為打工人,說著「我愛工作」、「我的心裡只有一件事,就是工作。」
  • 打工人梗為什麼爆火 2020最新打工人語錄 早安打工人每天一句說說
    打工人語錄  」早安打工人,加油打工人!「  "我不是社畜,我是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的都是人上人!」  「愛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  「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  「不幹活就沒有飯吃」  「今天搬磚不狠,明天地位不穩」  前幾個月還有「打工系不可能的」,怎麼一夜之間都是這些花裡胡哨的「打工人的梗子」?  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打工人究竟是何意思,我馬上給自己科普了一下。
  • 早安打工人梗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梗為什麼爆火真相揭秘令人意外
    直到19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這詞又傳到了南方,在以廣東省為首的地區開始流行。隨著南下打工熱潮把全國各地的勞動者送往異鄉,「打工」這個說法便全國性地通用了起來。但它的詞義也隨之改變——也就是我們現在理解的那個意思:一種臨時性的,會被任意解僱,可替代的勞動。
  • 打工人哭暈在辦公室……古代皇帝大臣辦公環境大揭秘!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自嘲過後,逼仄格子間,排隊上廁所,慢如蝸牛的電梯,奇葩的辦公室管理制度……種種一言難盡的辦公環境讓我等打工人不得不直面現實的慘澹。生活骨感,但夢想可以很豐滿。今天,讓我們一起做夢,品鑑真正人上人的辦公環境!
  • 打工人虞書欣?演戲有範綜藝有梗,純把娛樂圈當自己家
    因為虞書欣真的是太好玩了,明明是個出道沒多久的小愛豆,卻一點也沒有身為打工人的自覺。虞書欣給人的感覺就是笑笑跳跳再鬧鬧,純把娛樂圈當自己家,指不定哪天瘋玩一會再安心回家繼承大業。那是不存在的,感覺虞書欣現在就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已。和丁禹兮官宣的新劇《月光變奏曲》劇照已出,兩人看起來竟然意外地和諧,cp感起來了,虞書欣身上的範兒也出來了。
  • 單親家庭的農村娃,她是娛樂圈打工人
    近段時間打工人這個概念突然火爆,就連很多明星都會戲稱自己是打工人。不過明星打工,名利雙收,身邊又是助理又是保鏢的,一般的打工人可是沒有這個待遇的。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楊超越最近的表現就像是真正的娛樂圈打工人。
  • 致敬2020年打工人,2021,努力奮鬥吧,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才是人上人;今天搬磚你不狠,明天地位就不夠穩。這話越聽越像是在諷刺打工人。話說,誰不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成功則少數多數是失敗。即使創業失敗也是自己在為自己打工。身邊有個朋友屢次三番想擺脫「打工人」稱號,卻一次次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