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夜叉公主
明朝永樂年間,青州的趙江與王海是兒時玩伴,兩家世輩交好,二人兄弟一般。他倆都不喜讀書,反而嚮往做生意。
青州常有商人出海經商,回來後大富大貴,二人也極為嚮往,就約好一起出海做生意。兩家父母見兒子有此大志,都非常支持。
王家頗窮,趙江家卻在鎮上經營了一家酒樓,夫妻二人商量後,便把這酒樓變賣了得到了六百兩銀子本錢。以此購置大量陶器茶葉絲綢等物,用馬車運到東海海邊,又花二百兩銀子買下一條大船,將貨物裝好。
擇好吉日,一聲炮響,大船從東海出行,往西而去。
一路上驚濤駭浪艱難險阻,但兩兄弟相互扶持,倒也是有驚無險,終於在歷時一年半後,二人成功抵達了西洋諸島。
島國人見有漢人攜布帛香料來,皆是歡喜萬分。
不出兩兄弟所料,一天時間,所攜貨物便被搶購一空,到後來富豪鄉紳以高價競之,二人所獲財物不計其數,盡入船艙。
兩兄弟更是歡喜不已,於當地遊玩安頓一番過後,又擇一吉日啟程歸鄉。
是日天朗氣清,再次踏入船艙,一掃來時之愁容,歸鄉之途興致滿滿。數日後一天月夜,王海乃置美酒佳餚,兩兄弟共飲慶祝。
然而酒過三巡,王海卻心生歹意,看著這滿艙的寶物,想要一人獨佔。
王海故意舉杯到船沿看月,趙江亦起身相陪。
一杯飲下,王海目露兇光,趁其不備一掌推向趙江。趙江絲毫不防,掉落大海之中,任其如何掙扎呼救,王海皆冷眼望之,起帆而去。
及至王海返鄉,兩家人皆是歡喜相迎,然只見王海而不見趙江。
問趙江怎未歸回?王海嚎啕大哭:「小侄對不起伯父伯母,回程途中,我們在海中遇到了夜叉人,他們上船搶劫,兄長上前阻攔,被殺死扔進海中,小侄想著要回來報個信,故此躲在床下逃過一劫,實在是愧對伯父伯母。」
語罷,這王海竟是要以頭撞地作求死狀,眾人大驚,皆是趕忙制止,也未有他疑,只全都信了這廝的說辭。
趙江父趕忙讓王海起身,又道:「賢侄兒不必自責,是我兒命薄,不幹你事」。
這時王海才假惺惺地起身道:「大哥亡故,那侄兒必是不能坐視不理,些許心意,權當替大哥孝敬二老」。語罷便掏出一千兩銀子,聊表誠心。
趙江家只知感激,卻不知這點財物,不過是船艙所藏寶貝之冰山一角。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還家之後,王海用這些財物置辦房產田舍,一路是順風順水,未久便榮登為當地最為年輕的富紳。
不久後,娶了當地縣令的千金小姐,當年就生下一個胖兒子,有了錢也有了兒子,人生如此夫復何求。至於經商往事,他若不提起,誰又能知?
時光如梭,轉眼過了五六年,這趙江的兒子都請了先生來教讀書了。他希望兒子將來能考取功名,光耀趙家。
這一日,一輛大馬車從遠方到來,下來一對夫婦,還帶著五六歲的孩子。那兩個男孩長相頗為醜陋,但卻透著一股子蠻悍之氣。
而那女人,則戴著一個黑紗鬥篷,不知道長得什麼樣。男人帶著女人和兩個孩兒,進入了趙家。原來,這正是從海外歸來的趙江。
當年,趙江被推入海中後,萬念俱灰時,海面上飄過來一根木頭,他抱著木頭在風浪中飄了兩天,到了一個海島上。
這海島上正是夜叉人住的地方。趙江被抓住本要殺掉,但他頗為聰明,主動幫著夜叉人做燒肉吃,讓那些茹毛飲血的夜叉大為驚異,覺得燒肉太好吃了,就留他在部落裡做廚子。
那夜叉首領的公主女兒,一天晚上用蠻力,把趙江按住強做了夫妻。
這樣一來,趙江便地位不同了,夜叉族人都對他非常尊敬,他慢慢學會了夜叉語言。夫妻倆非常恩愛,夜叉公主不久生下了孩子。趙江教這些夜叉人使用工具,怎樣更文明的生活,那夜叉王竟願意讓他當新首領,但趙江謝絕了。
完全取得了夜叉人的信任後,趙江提出要回家鄉看看,夜叉公主也非常支持丈夫,願意跟他到大陸上生活,於是一家人就坐船回來了。
第二天一早,趙江就去縣衙報官,把當年王海害他之事上告。那縣太爺明察秋毫,馬上拿王海來對質。
王海看見趙江時,驚得六神無主,很快就招認了。後來他被沒收全部財產給到王海,並發配到邊關充軍,永遠不得回家鄉。
趙江的兩個兒子,個個力大無窮,趙江為他們請教頭教授武藝,長大後一人當了將軍,一人當了總兵,趙家也變得富貴起來。
這個故事名叫《夜叉公主》,來源於阿飛原創的《靜月齋民間故事》。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王海一念起惡意,竟然對自己最好的兄弟出手,這實在無法原諒。
但人性就是這樣,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就有可能喪失了本心。
王海這人,可以說本質也算不上很壞,畢竟和趙江相交多年,一直也都是很好的朋友。可在大海之上,面對著到手的財寶,心態就變了。
惡念佔據了主動,就會做出大錯之事。
還好趙江運氣逆天,大難不死還娶了夜叉公主,也算是老天有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