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維 | 十年 · 十人聯展
專題視頻(一)——譚旭
2019年是許欽松創作獎創立10周年,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通過尋找2009至2018年之間,許欽松創作獎的歷屆獲獎青年藝術家,並從中甄選出十位優秀創作代表,通過在全國八大美院舉辦許欽松創作獎「十年 十人」青年藝術家巡展,以其當年獲獎原作和近年來的系列新作之對比,縱向展現各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軌跡及十年之中藝術生態的種種變化,打造全國巡展+重量級評選、藝術+公益的獨特模式,讓藝術新銳在大眾文化領域中產生更強的影響力。
儘管藝術圈起起落落,藝術之路註定孤獨漫長,但這條路上依然不乏堅守者與熱愛者。
為了尋找許欽松創作獎的十位優秀創作代表,我們走訪了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瀋陽、攀枝花,希望為大家呈現這些青年藝術家的心路歷程,激勵更多的藝術家堅守初心。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2009年許欽松創作獎金獎的獲得者——譚旭。
我叫譚旭,2009年的時候榮獲了許欽松創作獎的金獎。我的作品叫做《法國油條》,是一個雕塑作品。
雕塑能給藝術家創作的過程帶來很多的樂趣,這個樂趣和痛苦是相生相隨的。
為什麼這麼講呢?就是說繪畫不管是油畫、國畫還是版畫,第一個特點是比較直接。另外一個是更傾向於平面化表現,它們是在一張紙上或一個媒介上做了一個假三維。藝術家都極力去營造這種三維空間,在平面語言上營造三維空間。
但是,雕塑是一個真實的存在,是一個真實的三維空間的存在。所以這個對我來講,我更感興趣。我更喜歡直接地觸碰泥巴或者觸動其他媒材。很直接地可以把作品成型,當然它的表現力會比繪畫更具有衝擊力。它的媒材應用非常廣泛。
《被束縛的油條》
油畫的媒材是單一媒材,國畫也是單一媒材,唯獨只有這個雕塑,尤其是我們當下的雕塑,它是一種泛雕塑概念。
任何的媒介都能作為雕塑的一個創作語言來應用,包括原來傳統的石材木材金屬材料。但是現代的聲光電水霧等任何材料都可以作為雕塑的媒材來用,所以我覺得雕塑的包容性大。
每個人都會有對自己的未來發展規劃,我不是按照十年來界定的,我可能是按照五年來界定。
我希望在近五年最重要的是把我的博士學位拿下來,然後能在韓國做一兩次個展,然後能把我現在所有的藝術作品,我認為很好的藝術作品,能把它的符號化作為一個延續。然後讓我自己的作品更成熟,讓更多業內的人對我的作品產生認可。
另外在公共藝術的創作上面,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環境空間能承載我的雕塑作品,讓老百姓都很喜歡我的作品,真正能讓我的作品對這個社會能夠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
胖油條
不管是對我們的成人還是對我們的孩子,能夠讓每個人看到我的作品就會反思。不光覺得它是一個美的作品,而真正能直指人心靈,讓人感受到作品的溫度和對社會的一些關注,這是我近五年的一個打算。
當然十年的時候可能我想的第一件事兒,是要退休。我希望能回歸到真正的藝術家本體創作裡面來,我可能會慢慢放棄掉公共領域的創作。然後做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它不一定是很大的,但是它可能是我有感而發的,這樣的作品可能更適合我用心去做。
我希望許欽松創作獎越辦越好。許欽松創作獎對我有兩點主要意義,第一點是對我的肯定。這是一個專業的評審團評審出來的,裡面的評委有很多國內知名的藝術家和批評家。
他們能對我的作品認可,然後給了我這個金獎。這當然對我是一種鼓勵和肯定,使得我在這個符號語言的作品創作當中一直延續到今天。
《PENG》
另外一個意義是對我的激勵。我拿到了這個獎以後,通過這個獎肯定了我以後要堅持去從事藝術創作,我一直走了十年,一直初心不變。所以很感謝當時評審團和許老師能把這個獎頒給我。
他對我的影響,最起碼到現在,是對我的藝術人生是一種肯定,使得我能堅持下來,走到今天。
這個獎設立的非常好,當時我們畢業的時候沒有太多的獎學金,也沒有太多的這種獎項可以給到學生。
《青春啟示錄——欲》
許欽松創作獎應該是辦得很早的了,當年給到我們學生那個獎的時候,在我們那一撥學生當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後續不斷有很多學生去堅持投稿。
許欽松創作獎一直辦下來,我覺得辦一個獎學金能堅持十年是非常不容易的。
十年磨一劍,我希望許老師的這個獎能夠越辦越好,希望更多的學生能通過這個獎學金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青春啟示錄——情》
中國青年美術家協會一級美術師,中國青年美術家協會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國家二級美術師(副教授級),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青年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副主任,韓國人文社會科學藝術融合學會學術理事
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敦行公共藝術設計院、廣州敦行美術館創始人
《大中國文化之法國油條》
2009年憑藉作品《法國油條》,榮獲許欽松創作獎金獎。2010年起,譚旭的雕塑作品《有cream的油條》,代表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的鮮活面貌與藝術成就,相繼在丹麥哥本哈根、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芬蘭、英國、希臘、馬其他、西班牙、喬治亞、捷克等國進行巡展。
《有cream的油條2》
2018年《青春啟示錄——情4》鄉約獨釣—第二屆屆安徽國際當代藝術作品展獲優秀獎(中華促進會公共藝術委員會、安徽省雕塑學會)——中國合肥
2017年《青春啟示錄——欲》鄉約獨釣—首屆安徽國際當代藝術作品展獲銀獎(中華促進會公共藝術委員會、安徽省雕塑學會)——中國合肥
2017年《青春啟示錄——欲》「丹青天河」廣州美術大展獲銅獎(廣州市文聯、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中國廣州
2016年《胖油條》第十三屆大分亞洲雕塑展獲優秀獎(日本大分雕塑展主委會)——日本大分
2016年《容閎與中國近代留學生》中國風 南粵情——2016第二屆廣東雕塑大展獲優秀獎(最高獎項)(廣東省文聯、廣東省美協)——中國廣州
2014年《禪溶》廣東省教師美術與設計作品雙年展獲金獎(合作)(廣東省高教廳、廣東省美協)——中國廣州
2012年《LV獅頭》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暨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70周年廣州美術大展獲優秀獎(最高獎項)(廣州市文聯、廣州雕塑院)——中國廣州
2011年《衡》世界大運藝術家獲優秀獎(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組委會執行局、龍崗區人民政府)——中國深圳
2011年《有CREAM的油條2》第四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最高獎項)(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北京
2009年《法國油條之一》我和我的祖國2009中國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獲優秀獎(北京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9年《法國油條》許欽松藝術獎獲金獎(廣州美院)——中國廣州
《如意油條》
主編/許多思
視頻/王思齊
撰文/葉明珠、陳雨晴
編輯/陳雨晴、何家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