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人生幸福,在於理想與能力的平衡

2021-01-08 閃電新聞

主播讀經典,陪你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青州市融媒體中心主播佩慈。不知不覺間,2020年還有兩個多月就過完了。問一句「當初立下的目標,實現了多少」,會不會令你扎心?最怕被遺忘的待辦事項,最怕只在腦海裡旅行了一圈的理想,最怕被「我本可以」佔據的生活,最怕空悲切白了頭的少年……一些醍醐灌頂的話,希望可以與在等醒來的人,共勉。今晚為大家分享的是朱光潛的《人生幸福,在於理想與能力的平衡》。

人生幸福,在於理想與能力的平衡

朱光潛

意志薄弱、經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寬自解的話,就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推諉到環境。

明明是自己無能,而埋怨環境不允許我顯本領,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壞人,而埋怨環境不允許我做好人。這其實是懦夫的心理,對於自己全不肯負責任。

環境永遠不會美滿的,萬一它生來就美滿,人的成就也就無甚價值。人所以可貴,就在他能夠不安於汙濁的環境,拿力量來改變它、徵服它。普通人的毛病在責人太嚴,責己太寬。埋怨環境還由於缺乏自省、自責的習慣。自己的責任必須自己擔當起,成功是我的成功,失敗也是我的失敗。每個人是他自己的造化主,環境不足畏,猶如命運不足信。

能責備自己,信賴自己,然後自己才會打出一個江山來。

我們有一句老話:「有志者事竟成。」這話說得很好,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經過艱苦奮鬥而成功的英雄豪傑都可以做例證。「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須包含這三種意義在內:第一要起念頭,其次要認清目的和達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達目的之決心。

很顯然的,要事之成,其難不在起念頭,而在目的之認識與達到目的之決心。

有些人誤解立志只是起念頭。完全不思量達到這種目的所必有的方法或步驟,更不抱定循這方法步驟去達到目的之決心,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如果以起念頭為立志,則有志者事竟不成之例甚多。沒有認清方法和步驟而想達到那個目的,那只是痴想而不是立志。志就是理想(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實現),而理想的理想,必定是可實現的理想。

幻想痴想不是理想,是理想都必顧到事實。堅持一種不合理的理想而至死不變只是匹夫之勇。我特別著重這一點,因為有些道德家在盲目地說堅持理想,許多人在盲目地聽。

我們固然要立志,同時也要度德量力。盧梭在他的教育名著《愛彌兒》裡有一段很透闢的話,大意是說人生幸福起於願望與能力的平衡。一個人應該從幼時就學會在自己能力範圍以內起願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

志氣成就了許多人,志氣也毀壞了許多人。既是志,實現必不在目前而在將來。許多人拿立志遠大做藉口,把目前應做的事延宕貽誤。尤其是青年們歡喜在遙遠的未來擺一個黃金時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終日沉醉在迷夢裡,讓目前寶貴的時光與機會錯過,徒貽後日無窮之悔。

所謂真正立志,不僅要接受現在的事實,尤其要抓住現在的機會。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儘管在很遠的將來,而那件事的發動必須就在目前一頃刻。想到應該做,馬上就做,不然,就不必發下一個空頭願。發空頭願成了一個習慣,一個人就會永遠在幻想中過活,成就不了任何事業。

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裡提出我個人做人的信條,現在想起,覺得其中仍有可取之處,現在不妨趁此再提出供讀者參考。我把我的信條叫做「三此主義」,就是此身、此時、此地:第一,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第二,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第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像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這是一個極現實的主義。本分人做本分事,腳踏實地,絲毫不帶一點浪漫情調。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徹底地照著做,不至於很誤事。西諺說得好:「手中的一隻鳥,值得林中的兩隻鳥。」許多「有大志」者往往為著覬覦林中的兩隻鳥,讓手中的一隻鳥安然逃脫。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實,安徽省安慶市桐城縣(今安徽省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朱家老屋人 ,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

主播簡介

唐佩慈,青州市融媒體中心新聞中心《有啥說啥》節目主持人、編輯

相關焦點

  • 夜讀丨《紅樓夢》:家有三樣,不敗也亡
    它告訴我們,家族的興旺,不在於功名權勢與榮華富貴,而在於修養品德,積累福報。 一個家庭如有以下三樣,那便離敗落不遠了。教子無方 《顏氏家訓》有言:「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對於父母來說,教育孩子時要懂得「寬嚴並濟」,威嚴與慈愛缺一不可。
  • 夜讀 | 人生立志須趁早
    「宰相之傑」張居正寫下「願以深心奉塵剎,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計毀譽,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則徐樹立救國為民的高遠志向,在虎門銷煙、抗擊英軍、安撫叛亂等歷史事件中,始終做到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注重立志,善養「浩然之氣」,就能涵養從容內斂的氣質,蓄積堅定自信的精氣神。  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為重要。
  • 夜讀丨左宗棠七句話道盡世間規律
    因為他悟出人類社會有個平衡法則。人在一個地方得到些什麼,老天必會在另外一個地方讓你失去些什麼,以實現總體平衡。這種因果,有時是當代出現,有時會隔代循環。他不想讓自己的後代從小捧著金飯碗長大,本事沒學一點,嗜好卻滋生一堆,每天等著坐吃山空,釀成家族的悲劇。
  • 夜讀丨不戰而屈人之兵(深度好文)
    這瓶子的妙處就在於猴子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後,由於握著拳頭,爪子卻怎麼也抽不出來。而瓶子又系在樹上,使猴子無法拖著瓶子走,只能束手就擒。其實,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人往往都會由於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該放棄時不能放棄,結果鑄成大錯,甚至悔恨終生。在生活中,我們並不是因為擁有得太少變得貧窮,而是因為個人的貪慾。貪慾有時候也是洪水猛獸,會在你糊塗之時不知不覺地淹沒你,在你清醒之時明目張胆地吞食你。
  • 夜讀丨對於你來說,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聊城臺主播王鵬,對於你來說,幸福的時刻是什麼?一起聽聽作家鐵凝怎麼說。幸福就在此刻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友人,聊起很多從前的事情,計劃很多未來的事情,她忽然發問:對於你來說,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想了半天,竟然沒有一個很適合的答案。
  • 夜讀丨強大氣場的人,都有一顆簡單的心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5:51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梵音療愈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但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坦然面對,有些人卻耿耿於懷呢?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做到心平氣和。
  • 夜讀丨三條成年人的社交「潛規則」,讀懂受益終身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京博國學人生路上,我們都不是一座孤島。可人海茫茫,遇人無數,很多關係走著走著就散了,很多感情處著處著就淡了。唯有寥寥幾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歡,不離不棄。好的關係如天平的兩端,平衡不相上下,真正的感情也是吸引來的。自卑的人,總是看別人臉色行事,唯唯諾諾,生怕別人因自己的「不當」言行有分歧、不高興。把別人放在山頂,自己放在山腳,對方是看不到自己的。只有同在一樣的位置,彼此才是對方的風景。
  • 夜讀丨「郭師傅」的最美堅守
    《高原夜讀》把最好的故事講給你聽轉眼又到了退伍季十六年老兵惜別軍營▾  點擊收聽  ▾剪輯丨黃世傑在既有險境又有仙境的雪域高原,有這樣一個身影,只見他拿著扳手一股勁兒鑽進遠火底盤下,庖丁解牛般給裝備做起了 「手術」。
  • 中道之道丨平衡,是人生中最精深的藝術
    你的人生會有麻煩,就如同開車偏離了道路,是因為沒有拿捏住「中道」。這一切的關鍵都在於認識到:我們是「湧泉的心」,源頭活水從我心裡流出。因此,而外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並加以善用。否則,如饑似渴地緊抱住一根「水龍頭」不放,就真的會變成水龍頭的附屬品。看到這顆流淌著「源頭活水」的心,中道是必經之路。
  • 她能量丨中英人壽蔣豔:以身作則帶領團隊踐行「平衡人生」
    她提出的「平衡人生」理念——「『平衡人生』不僅是一門學問、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身心健康、家庭幸福、關係圓滿、財務自由。』是達成該狀態的四大支柱。」  跟人打交道的行業 才能最大程度上成長自己  和訊網:您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為何沒有從事相關的工作,而是加入了保險行業?
  • 夜讀丨讓人執念的不是房子,是安穩的生活
    夜讀丨讓人執念的不是房子,是安穩的生活 與歸 2020-07-0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夜讀 | 人生最好的擺渡人,就是自己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不要奢求天上掉餡餅,要腳踏實地地去追求幸福。這樣才會有乘風破浪的底氣、披荊斬棘的能力。花朵的盛開,人的成長,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有的人從不仰望星空,從不渴望遠方,因為他們更喜歡活在當下。
  • 夜讀 | 沉潛蓄勢,厚積薄發
    人生需要慢慢積澱,當時機成熟,風力充足,有了一定的能力才智作為本錢,方可一飛沖天。相反,若不懂得沉潛蓄勢,越是急躁反而越難達到目標。因此《菜根譚》向世人提出忠告: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如果我們能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免去懷才不遇的憂愁,可以消除急躁求進的念頭。一位年輕的畫家,剛出道時三年沒有賣出去一幅畫,讓他很苦惱。
  • 夜讀 這兩個字,足以「秒殺」任何高情商
    用噹噹的話說就是:「人家的智商和能力足夠牛逼,根本輪不到拼情商好不好?」  噹噹還給我舉了另一個例子——邱瑩瑩。  她說,邱瑩瑩之所以在一開始特別惹人厭,是因為她情商和智商俱低啊。舉兩個細節,她愛上了白渣男,這可不是什麼網友,更不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而是天天在一個公司裡的人,可人家的智商始終看不出來那是個渣。而安迪呢?
  • 【夜讀】記住,要幸福啊!
    【夜讀】記住,要幸福啊!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03月21日 00:52 A-A+   幸福不表現為造成別人的哪怕是極小的一點痛苦,而表現為直接促成別人的快樂和幸福。照我看來,它在這一方面可以最為簡明地表達為:幸福在於勿惡、寬恕和熱愛他人。
  • 夜讀丨《論語》《道德經》《金剛經》開篇首段話,暗藏儒釋道第一智慧
    儒釋道經典著作《論語》《道德經》《金剛經》,如果正確理解開篇之語,就會順著正確的思路,摸準作者的思想脈絡,探出其中蘊含的人生大智慧。《論語》首段話,教做君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個問題講得就是君子之道。
  • 夜讀丨溫州人的水竹情懷
    本期作者:李振南丨今日主播:阡陌在江南、在溫州、在農村,有一種植物似乎與生俱來就陪伴著你,密密麻麻的、鬱鬱蔥蔥的,一叢叢、一片片,擠挨著你的房前屋後,緊匝在你的田頭地角,集擁於你的渠邊溝畔。當然這是文人墨客和士大夫的評價,是他們精神品格的追求和人生的一種雅趣。「居有竹」 還是歷代文人雅士追求的最高境界,家喻戶曉的蘇東坡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言,他如果知道溫州的大地上的農民都居有竹,老夫子是否會羨慕之極呢?但農人們不一定想到這些,也不管這些,他們要的是自竹的葳蕤生長,永不枯敗,要的是自竹的用途再廣泛些、廣泛些……
  • 夜讀 | 灑脫人生
    ▲《灑脫人生》朗讀者:袁銘嶸寫作者:蔡瀾常德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 非常激勵人的句子,人生的幸福,不在於富足,而在於滿足
    2.人生就像一本集大成的書,可以有各種版本,比如:幸福的生活,悲慘的生活,艱難的生活,執著的生活,豁達的生活,浪漫的生活……都是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讀生活的書比讀其他語言寫的書更難。3.生活的幸福不在於富足,而在於滿足。
  • 知知夜讀|真正的富有,是用心生活的能力
    雖然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只要用心領略,便會生出一份甜來。每個用心生活的瞬間,都會伴隨著寧靜和喜悅。 幸福,說到底其實是一個人心靈與精神的富足。真正的富有,是用心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