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太陽和月球都是圓的,是什麼力量把宇宙中的星球搓圓了?

2021-01-08 科學探索菌

古人通常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雖然很早就有人提出地球是圓的,可是由於沒證據,基本上沒人相信。直到16世紀,麥哲倫的船隊完成環球航行,人們才相信大地是圓的,更準確來說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是個球體。

在宇宙中像地球這樣的球狀天體有很多,月亮是圓的,太陽也是圓的,太陽系列的其他七大行星也是圓的。像這種圓圓的球狀天體被統稱為星球。

湯圓需要人用手搓才能搓成圓球狀,那麼是什麼力量把宇宙中的這些天體搓圓了呢?

在宇宙中,一般只有質量較大的密實天體才是球狀的。月球是球狀的,它是地球的衛星,質量比地球小。可宇宙中並不是所有衛星都像月球這麼圓。木星就擁有太陽系中最多的衛星,不過木星的很多衛星都不怎麼圓,只有那些質量較大的衛星才比較圓。像小行星、彗星等小天體都是不規則的。

由此可見,星體的形狀與其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就越圓。而把這些星球搓圓的力量就是萬有引力,質量越大引力越強,搓的也就更圓。

天體的形成源於引力,其形狀也主要與引力有關。世間萬物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這些物質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匯聚成團,最終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

在星體形成時,物質會向引力中心收縮。引力源於質心,作用於四面八方,只有當這個天體呈球狀時,各個方向上的力才能保持平衡,大質量天體的結構才能保持穩定。此時,這個星體便處於流體靜力平衡狀態,形狀趨於圓球形。恆星不會向內坍縮或爆炸,就是因為處於流體靜力平衡狀態。

當質量超過一定的限度,天體就只能是圓形的。構成天體的物質也存在抵抗力,當質量較小時,引力太弱,無法克服天體自身的剛性,所以這些小天體的形狀是不規則的。隨著質量的增加,引力變得越來越大,在自重的作用下,即使是鋼鐵也會像麵團一樣發生形變,引力就會把這些天體搓得越來越圓。

一些引力場極強的星球,比如中子星,它不僅非常的圓,在超強引力的作用下,表面也非常的光滑,幾乎沒有太大的凸起。在引力的限制下,由於巖石結構強度有限,地球上的山最高也不會超過2萬米。

此外,天體的形狀還與其自轉有一定的關係,在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會略成橢球體。宇宙中基本上沒有絕對圓的星球,也就是不存在形狀是圓球狀的天體,都只是近似為橢球體。

在太陽系內最圓的就是太陽,扁率(其值介於0和1之間,數值越小越接近圓球)僅為0.000009,真的非常接近標準的圓球體。而地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多20來公裡,地球的扁率為0.0034,只是個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太陽之所以這麼圓,就是因為它的質量極大,佔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

其實,圓和球還擁有數學之美。在所有平面圖形中,當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最大;在所有立體圖形中,當表面積相等時,球的體積最大。此外,圓和球都是對稱圖形。

相關焦點

  • 什麼?地球不是圓的,你被騙了大半輩子的7個冷門知識!
    ,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大部分對於外太空的知識,都是通過一些好萊塢電影或者不相關的網絡博客建立起來的,這些博客絕大多數都是和現實不一樣的。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並不會影響大地上的平均氣溫,談到水星,它確實是最接近太陽的星球,但並不意味著它是最熱的,在白天,水星表面的溫度可以達到攝氏420度,但是太陽系中最熱的星球是金星,因為它的大地上平均氣溫不會低於攝氏462度
  • 古時候,人們連地球是圓的都不知道,為何知道月球是極其寒冷的?
    多少與月亮有關的詩句,都是表達了一種悲傷的情緒。如今,這吟詠了千百年的月亮,終於在科學的進步下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原來,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沒有大氣層,保溫能力不好,所以被太陽照射時,被照到的那面溫度最高可以達到160℃,但是沒有陽光照射的另一面,卻是極寒之地,最低可以低到-180℃。
  • 宇宙中最大的星球和太陽對比
    除了黑洞之外,宇宙中最大的星球是大犬座VY恆星,直徑約為太陽2200倍,體積約為太陽80到100億倍,質量接近太陽100倍。如果將它置於太陽系現在的位置,它的邊緣將直達天王星的軌道。雖然它只距離我們5000光年,不過因為星際雲團的阻擋我們肉眼看不到它。大犬座VY是一顆瀕臨死亡的紅超巨星。
  • 地球為什麼懸浮在宇宙當中,是因為太陽嗎?
    古代的時候,很少知道地球是圓的,當時人們的人們對於科技還沒有什麼概念。現在21世紀之後,科技的加速發展,也讓人們感覺十年一個變化,甚至人們走出了自己的地球,這在以往是不可思議的,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切變為可能。
  • 地球自轉46億年都沒停下來,是什麼力量在推著地球轉?
    永動機示意圖不僅在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在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都不存在永動之類的星球,可是矛盾的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自己也在不斷地進行自轉,地球至今已經誕生超過46億年,換句話說地球已經持續轉動了46億年,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判斷,地球運動那麼久早該停下來了,可是現在地球依然在自轉,而且沒有表現出停下來的跡象,難道地球真的是一個永動機嗎
  • 地球上的石頭會不會墜落到火星,月球等其它星球上?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地球、火星、月球三個星球的引力大小:地球重力加速度9.8米/秒2,月球只是地球的1/6,而火星是3.72 m/s2,是地球0.4左右。地球引力這麼大,一塊石頭無緣無故不會落在火星上或月球上,即使從宇宙來的石頭也容易被地球所捕獲,照顧引力比較大的地球,引力小的火星、月球次之。
  • 如果把地球的水分給月球,能讓月球變成宜居星球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正面大量分布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巖熔巖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被稱為「月海」,是不是有人看到月海這兩字就以為月球上面有很多水呢?實際上「月海」一滴水都沒有,只是被稱為月海而已。而且月球還是一個十分貧瘠的星球,裡面沒有空氣、沒有植物,也沒有水,可想而知月球的環境是有多惡劣!
  • 如果不小心把月球炸了 地球會怎樣?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伴隨了地球不知多少年,在人類誕生之前,月球就已經在那裡了。我們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看到它,國外的月亮和國內的一樣圓。它支持著我們星球的發展,影響著我們的文化,一直都是人類的親密夥伴,像個不說話悶騷老頭,知道了我們無數的秘密: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1958年,美國在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中落了下風,作為回應,美國人就曾經打過月亮的主意,他們制定了一個在月球表面引爆核彈的計劃,想通過全球可見的爆炸效果,來鼓舞美國人民的士氣,並向蘇聯展示肌肉。
  • 月球到底有什麼資源?值得我們不惜一切代價去探索?
    而在近半個世紀中,人類還突破了地球的界限,來到了外太空中的月球,實現了歷史性的創舉。不斷地對天文深入的同時,人們開始發現原來我們所在的星球是如此的渺小,如同井底之蛙地觀察著地球的變化,卻從沒有想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揭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看完整個人都驚呆了!
    良人與新婦的對話天父沒有忘記你&《視頻》滾到教堂的男孩很多無神論者認為上帝是不存在的,他們認為信奉科學就足夠了,並且放言人類有一天完全可以徵服宇宙。事實果真如此嗎?你真的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嗎?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這裡告訴你原因
    荒誕的地平說,至今還有人相信航天技術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全貌,也看清了宇宙其他星球的全貌,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彗星等呈現的都是不規則的形狀,但是像一些比較大的天體比如衛星
  • 從外星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看完之後每一個人都沉默了
    因為在古人的眼裡,太陽是神聖的,沒有什麼能夠跟太陽相比擬。可是真實的答案往往會超出人們的預料,現代科學已經向我們證明,天上的那些星星就是一個個恆星,它們大多數都比太陽要大,要亮。我們站在地球上抬頭能夠看到遙遠星空的星球,它們是那麼的渺小,渺小到讓我們害怕。可是當我們真正了解到它們的真面目之後,被震撼了,於是有人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其他星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子?
  • 宇宙中「最大的星球」是哪個?與太陽相比,它究竟有多大?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空間,至於它到底有多大,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辦法進行查探。甚至它有沒有邊際,到現在為止都是一個非常受爭議的話題。宇宙由無數的星系,星雲以及宇宙暗物質組成,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就處於無數星系中的太陽系之中。
  • 地球分一半的水給月球,月球會變成生命星球嗎?後果讓人倒吸涼氣
    文/行走天涯地球分一半的水給月球,月球會變成生命星球嗎?後果讓人倒吸涼氣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對月球寄予了無限的情懷,尤其是古代人們認為月球上是有仙子的。但是現如今人類也知曉了月球不過是地球的一顆天然的衛星,和宇宙中很多行星的衛星相比較並沒有顯著的差別,而且月球也並不具備生命孕育的條件,因此就更加不值得一提了,如果不是因為月球一直常伴地球左右的話,人類很可能不會花費太多的注意力到月球身上。
  • 你以為地球很特別,實際上僅銀河系中有60億個和地球相似的星球
    01地球是為人類專門設計的星球居住在這個星球上的我們沒有人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或許是無限的,也或許它確實像其他人相信的一樣有邊界,我們生活在一顆小小的行星上,這顆行星繞著一顆中年恆星運行,這顆恆星是巨大銀河系旋臂中2000多億顆恆星成員之一,銀河系則是目前宇宙可觀測範圍內數千億個類似星系之一,太陽與大多數恆星不同(一般的恆星比較小),太陽系的行星運行軌道比較圓,軌道間的距離也比大多數行星系統更大,總體來說以其他層面來看,我們居住的地方相當宜人,不太熱也不太冷,腐蝕性化學物質沒有很多,那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會有跟我們相同舒適的環境而孕育出跟我們一樣豐富的生態系呢?
  • 為什麼宇宙中所有星球都能「懸浮」在太空?原來是「它」在作怪
    平時我們看到的行星在太陽中靜止的「懸浮」在半空中,都是錯覺,只不過是為了方便了解宇宙星體的一種方式而已。同樣銀河系,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太陽系」,只不過銀河系中心不是太陽,而是一個質量比太陽質量大10萬倍的巨大黑洞。
  •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母親,或許也是月球的母親
    大約在五十億年前,在某片未知的星空(肯定不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星空,因為宇宙在不斷的膨脹),混沌初開,除了太陽,放眼望去只有無盡的宇宙塵埃,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巖石,那時候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未成形,整個太陽系也就太陽一個光杆司令而已。
  • 揭開宇宙的奧秘,這外太空中獨特的藍寶石星球,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我們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也發現了幾個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的星球,但僅僅只是猜測。所以,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僅如此,地球還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
  • 從月球出發,「嫦娥」是怎麼回家的?
    但是,當扔的力氣很大,石塊能飛出去很遠很遠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一件事:地球是圓的。讓「石塊」下降的速度和地面「下降」的速度相等,便會出現下圖中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大炮力量也有所不及了,我們便要請出終極武器:火箭):△(圖片來源:作者提供)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情況下,石頭永遠都不會落回地面,而是一直在地面上方飛翔。
  • 站在月球瞭望地球,除了感嘆地球的美麗,為何很多人會覺得恐懼?
    無數人的心中,都曾經幻想過一個畫面,那就是站在月球上眺望地球,看著眼前這顆宛如翡翠般的星球,清晰地認識到地球在宇宙當中是多麼的獨特。然而截止到今天為止,能夠從月球上瞭望地球的人寥寥無幾。數十億的人類當中,大概只有十幾個人擁有這樣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