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鸝讀書 | 2020年最難忘的書《舒比格哲思寓言》(直播回顧)

2021-03-03 蒲公英童書館

#2020年最難忘的書是什麼?#

12月初小鸝老師在視頻號直播中,分享她的那本意中書是:《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舒比格哲思童話》,並講述了與這套書的深深緣分。很多讀者都表示意猶未盡,也有讀者留言說沒有參加直播很遺憾,我們把直播的文字內容整理出來啦,今天分享給大家。

前方乾貨滿滿

建議收藏慢慢品讀!

(還可點擊下方音頻邊聽邊看哦)



「這本9歲~99歲都適讀,拿起就難以放下的書是什麼呢?就是《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舒比格哲思童話》,我的床頭書。

歐洲的文化裡邊有一個很強烈的基因,就是跟哲思有關。舒比格到底是一個哲學家還是文學家呢?

「回歸與想像」

此段音頻節點 00:30—01:44

很多人說舒比格的作品是適合9-99歲的人去閱讀,我覺得這本書當成年人讀的時候,他讀的是我們的人生的經驗,或者人生的經歷給到我們的一些啟迪,同時讓我們去回歸,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嚮往的東西。

如果孩子們讀,讀什麼呢?孩子們讀的是故事帶來的啟發,這個啟發實際上是一種想像

舒比格作品中的小文章都不長,多的可能一兩千字,少的可能就幾十個字,不到100字。

我們這次推出了有三本《爸爸、媽媽、我和她》《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大海在哪裡》,也是這些小文章的一個集子。這些文章實際上都有點像終極考驗的問題,考驗我們人生中思考的一些問題。

在上世紀末,大概上世紀1998年、1999年的時候,我聽到過這個作家,就開始找他的作品。那時候網際網路也不太發達,但是在2004、2005年的時候,我找到了一本由華夏出版社出版的《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這個版本我當時讀了以後,首先覺得好像有點無釐頭,他實際上在考驗、拷問我們的是——世界從哪裡來的,我們人的源頭是從哪來的?

可能說到源頭,我們所想到的是科學層面的從猿人進化到人,舒比格的書不是那個邏輯,而是說認知世界的邏輯

比如就像我們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種邏輯裡邊他有很多這種拷問,在這個拷問當中,我們會在他的這種小的思考當中,去回味,而這個回味的過程它實際上不是一個無聊的過程,我們可以一直為一個小問題討論半天。

我們在剛開始讀這個故事的時候,跟我同齡的一些朋友說這個故事好像沒什麼可以讀的,不好玩。但是他們把這些書給到他們的孩子或者他們的學生的時候,孩子們喜歡的不得了

這裡邊有很多是我們大人從來沒有去想過的問題,孩子們在成長過程當中可能會經常想,卻沒有答案,也沒有人去跟他討論這些問題。

舒比格的作品一出版就獲得了安徒生獎,也得過很多德國的青少年文學獎,得了很多次,還不是一次。那麼我們所說的版本呢,插畫作者也是一個國際安徒生獎的獲獎者,叫蘇珊娜·貝爾納。 

她的作品、插圖為文字增加了很多想像空間和哲的感情,她所有的圖片都很稚趣,但這種稚趣裡好像又充滿了文字當中「在講又沒有講」的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說拿起這本書就不願意放下,它實際上也成了我的床頭書,會時不時翻出來看一看,讀一讀。比如我某段時間情緒不太好,我可能就會把這本書拿出來看一看,看的目的是不是一定要去找到解決的辦法呢?

不是。而是這裡邊還有一些東西,能讓我們的情緒回到很純真的一個階段。在單純和純真過程當中,我們會放下很多的煩惱,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東西是無限的可能

我在編這三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它到底是編給誰的,我寄給我的很多朋友看,有的是大學老師,有的是中學老師,有的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

他們說這本書打通了他們與孩子之間交流的一種通道,有的問題,在自己身上找不到答案的時候,他會拿出來跟他的孩子一起去討論。

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可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雙方打開了心扉,去探討一些可能平時不好去探討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幾本書,不僅是文學作品,它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家庭交流或者家庭互動的新方式、新方法

我給大家讀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一直覺得可以拿來變成圖畫書,它的名字叫《獅子的吼聲》。

講的是有一隻獅子,一隻很衰老的獅子,它快不行了。

獅子用盡他最後的力氣發出了一個吼聲。但是吼聲跑得很遠很遠,當吼聲回到獅子面前的時候,獅子已經死了。這個吼聲就再也找不到它應該落腳的地方了,變成了一個孤獨的、遊蕩在這個世界裡的聲音。

它一直在想:「我找誰,我住在誰的身體裡邊去呢?

它找一些獅子,但獅子都喜歡自己的聲音。很多動物也不想要其他的聲音,鳥兒覺得「我的聲音很好」,老虎也覺得「我的聲音很好」。聲音總是自己的好。

但是有一天有一隻老鼠跑過來,吱吱吱地跑過來告訴他,我要你的聲音。雖然獅子的吼聲不願意住在這麼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邊,但是它想了想能住進去總比我到處遊蕩要好,於是它住進了一隻老鼠的身體裡。

但老鼠「吱吱吱」的聲音又去了哪了?被獅子的吼聲擠走了,它也飄蕩到其他的地方去了。它也一直在等待那隻發出獅子吼聲的老鼠。它覺得只要聽到了一隻老鼠發出了獅子的吼聲,也是一種滿足感。

只要老鼠的吼聲一經過,地面震動,樹上長著蛀蟲的果子就會掉下來。「我的獅子!」吱吱聲小聲叫著。然後它總是在近乎幸福的讚嘆聲中睡著。

這個故事想起來很離奇,我們沒有想到遲到的獅子的吼聲會住不進獅子的身體裡。

實際上我們人類當中有很多這種事情,當我們專門為別人去做了一些事情,回頭來看,我們想讓這些事情被某個人看見,不見得這個人就能看得見,或者這個人能領會到你為他做的這個事情。但這種人生是不是就不完美了?

實際上不見得。

有時候我們的人生,我們只要拿住了,或者我們的朋友能看見了,或者我們自己能體會到了,可能就是完美的,只要帶給自己的是最美好的瞬間就好了。

就跟老鼠一樣,它雖然丟掉了吱吱吱的聲音,但是只要能聽到老鼠那獅子一般的吼聲,它還是挺滿足的。

我再給大家讀一個叫《為什麼駱駝的眼神總是那麼疲憊》。這是舒比格的《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不長。大家聽我慢慢讀來。

從前,駱駝是很好奇的動物,它總是睜著大眼睛。那時,它住的地方到處是草地和蘋果樹。有一天它離開了住的地方,到外地去流浪,最後它到了沙漠的邊緣。駱駝非常驚訝,這裡除了沙子沒有別的,於是它走向第一座沙丘,並經過那座沙丘。

那後面除了另一座沙丘,什麼也沒有。駱駝繼續往前走。那後面一定有別的東西!它想。於是它又走向第二座沙丘。那後面又是除了另一座沙丘,什麼也沒有。

就這樣駱駝經過了十座、一百座、一千座沙丘,它越走越深入沙漠。那後面一定有別的東西!它一直這樣想。一定有別的東西,一定有別的東西,一定有.

駱駝繼續往前走。它越來越渴,越來越累,眼皮也越來越重,眼睛越來越小。當它看見最後一座沙丘時,已經喪失了最後的勇氣。那後面一定什麼東西也沒有!它想。

但是,在最後一座沙丘後面有樹木,樹蔭下有泉水。駱駝走向泉水。開始狂飲。什麼也沒有!它想。駱駝喝著水,它的眼睛差不多快閉起來了。它想,那後面一定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

從這一天起,駱駝就有了疲憊的眼神。

這個故事從問題出發,「駱駝眼中那疲憊的眼神是怎麼來的?」這是舒比格的一個想像。舒比格把這個想像變成了一個這麼有意思的,讓我們去思考的童話,極具哲理。

大家讀一次就覺得會心一笑,再讀,你就想你會心一笑的點來自於哪呢,你會去思考。

我覺得舒比格的作品,他帶給我們的永遠不僅是文學,還有很多的思考。這些思考來自於我們的一些不解,或者我們從來不會去想的這些問題。

現在的大千世界裡,片段的、碎片化的文化越來越多。在這麼一個時代,如果我們能僅僅去為一個小問題去深思,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我們內心就會找回自己的初始的點

我們在快速跑動的時候,可能會忘記我們最初出發的初衷。我們叫初衷也好,或者一些出發的點也好,我們有時候跑一跑就失去了方向,跑一跑,我們就不知道我們到底要幹什麼?幹這些事是為了什麼?

但是我覺得如果讀一讀舒比格的作品,他會提示你很多有意思的思考,當然這裡邊還有一大享受是文學,是文字,文字的這種張力和魔力,是舒比格帶給我們最有意思的地方。

上世紀我們知道這本書的時候,它實際上是一個很小眾的書。喜歡的人喜歡得不得了,不喜歡的人可能看都沒有看過。

2006年,那時候我還在四川少兒社當編輯,我又重做了這本書,上市以來非常受歡迎,從那以後也進入了小學語文教材,被很多人列入推薦書單。

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劉緒源老師為這本書寫了一篇讀後感,叫《喜歡得沒法說》,他說:「這是一本書,真讓人從心底裡喜歡,那樣一種想要分析一番卻無從下手,但又能隱約而真切的感受得到的人生體驗,那樣一種不溫不火的、執著的敘述,讓你一邊讀一邊就會笑出來,而實在又講不出多少笑的理由,這就是這本書它可能帶給我們的一些啟發。」

《爸爸、媽媽、我和她》講的是一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敘述者有點像這個哥哥,講了爸爸媽媽、「我」和妹妹。這個妹妹是一個極度無釐頭的妹妹,她在家裡邊很多時候會讓爸爸媽媽或者哥哥頭疼,她有時候會倒著走在屋頂上,她發現了什麼?大家覺得她就像另外一個世界出現的一樣。

最早的時候我就老在想,哥哥可能想的是如果我家裡邊沒有這麼一個妹妹,可能這個家會很溫暖,也會很自然,也會很常態。但自從來了這個妹妹以後,家裡邊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他在講述這個被打亂的過程中,對家的問詢就是家到底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我們家裡邊什麼才是真正自然的。它本身應該存在的東西,可能就是那種「搗亂的」、「非常態的」,是不是我們都該去把它接納住,而不是排斥掉。因為每個家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家裡邊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在想怎麼去接納家庭,我們說家庭是來自於世界靈魂深處的人的聚集這些世界靈魂深處的人聚集在一起以後,他們會發生什麼化學變化,這個是不可想像的,誰也不可能設定我們家就是什麼樣子,它會按設定去發展。

這本書也會帶給我們很多思考,也會讓我們重新去了解我們家裡邊的成員,去理解和包容或者接納家裡邊每一個不一樣的成員。

《大海在哪裡》這本書裡邊有很多故事是我特別喜歡的,其中詩歌的感受更深,它裡邊不僅僅是小童話,還有很多的詩歌。這種詩歌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孩子的俚語,人與人之間默默想到的一些問題,一些自言自語,都會在這個裡邊去呈現。

然後大家也可以看看書中的插圖,特別具有張力。

這麼大一個角,這麼小的一個人。

這本書叫《大海在哪裡》,到底大海在哪裡?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人,他聽說有個大海,就是不知道大海在哪裡,他一路上問了很多人都沒有告訴他答案。有一天他遇到一個正在行走的豬,他問豬大海在哪裡?豬說我也是要去看大海,我也在找大海在哪裡,我們倆可以同行。

同行的過程當中,他們倆遇到了很多的矛盾,豬想拋棄他,自己去找大海,這個人也想拋棄豬,自己去找大海。但最後他們倆都找到了大海,可能是殊途同歸,都有想找到大海的這麼一個願望。

不管我怎麼走,我的目標就在那裡。

隨著我們的慢慢長大,我們小時候的理想,很多初始的理想可能會忘記,也可能會丟掉。我們在這個不停長大的過程中,做了很多的妥協,但妥協是不是好事呢

我還是覺得妥協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並不是一件壞事。如果我們把妥協和追求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可能還能找到我們最初的出發的點。

這本書裡有很多這樣的小故事、小童話、哲思小文、小詩歌,大家不用從頭開始讀,可以翻到哪一頁,就從哪一頁開始讀,每一頁、每一個小故事都可以給你不一樣的這種感受

我們讀了太多的動物故事,太多的經典童話故事,比如說格林,安徒生。讀的太多以後,有時候就被故事情節帶走,我們並沒有停下來想這個故事到底帶給我們什麼。

反而像《舒比格哲思童話》這種小而精的作品,當我們讀完一個故事,你合上這本書的時候,你會去想,這個故事到底帶給了我什麼?

我知道很多人都推薦了舒比格的作品,很多書單裡面都選了他的作品。那麼如果我們在讀這種書的時候,不要去強求讀得快或者讀得慢,你只要一篇一篇讀就好了。

二年級以上基本上是兒童文學閱讀的一個高峰年齡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為孩子們選擇哪方面的兒童文學讀物,實際上是很考驗家長的

我們把兒童文學分成兩類閱讀,一種是淺閱讀,淺閱讀可能過完腦子,你再回頭可能記住某個名字,但記不住這個形象,也不會去回味這個形象或者這個人物帶給你的思考是什麼。

但是有的作品它是放下,你會拿起來,這個年齡段放下,下一個年齡段還會拿起來的。

這種書實際上是深閱讀的一種基礎讀物。舒比格的作品,我覺得它應該是從淺閱讀過渡到深閱讀這一階段當中的讀物,每個二年級以上的孩子,我覺得他只要願意去用心聆聽裡邊的每一段話,都會有很多的收穫。

這本書的讀者群真的是跨界很大,如果是9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家長讀給他聽。小孩或者家裡邊的大人可以偶爾拿起來,包括老人,他偶爾拿起來讀一讀,我們說「返老還童」,老人們受到這種啟發,他內心會找到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是他放下了所有,最後要去回歸的點。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回顧,那些最「難忘」的事兒
    2019年度回顧,那些最「難忘」的事兒
  • 張韶涵「寓言」|2020上海演唱會 生日紀念場賦予寓言新定義
    從2019跨越2020,張韶涵寓言世界巡迴演唱會於秋天在成都開啟,途徑南京、海口、鄭州、蘇州、武漢、上海等地,在七座城市舉辦七場演出,寓言之書的神秘篇章逐一解鎖,張韶涵用奇幻音樂與世界對話,閃耀的光芒,一直指引著我們勇敢追夢前行
  • 2020年,中國音樂直播場景裡最令人難忘的十大瞬間
    音樂人們、歌手們開始從直播間裡尋找出路,並因此給我們留下一些可能只屬於2020年的感動。本文嘗試基於時間先後順序,通過十個場景來梳理2020年網際網路音樂直播所發生的種種,以此給2020年劃上一個句點。沒有人想挽留這段讓人糟心的歷史,但是,我們希望如果有一天,當我們試圖回憶2020,能想到的,不只有心酸。儘管現實總是難盡如人意,但生活有時候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出路。
  • 國家圖書館發起2020年「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同時,通過新浪微博發起#我的種書計劃#互動話題,邀請網友曬出自己的讀書計劃和讀書心得,聊聊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書、最想推薦的書或是最期待閱讀的書等,同時,文津圖書獎聯合評審單位也將通過微信、微博、官網等渠道對「種書計劃」進行宣傳展示。(三)文津重讀——文津圖書獎獲獎及推薦圖書書評(讀後感)展示分享「文津圖書獎」迄今已走過了15年的歷程。
  • 耕林童書|讀書一定要有用才行嗎?
    轉眼間2020已進入倒計時,回顧這走過的一年,有收穫有遺憾,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作為悠貝合作多年的老朋友,耕林童書館自2007年創辦以來,一直堅持建立「最美閱讀森林」閱讀生態體系。借著今年直播風潮,耕林的編輯老師們也迅速加入到直播分享好書的行列中。
  • 這套書與眾不同的是,它以小故事+小哲思啟發的形式來講哲學
    但這套書與眾不同的是,它以小故事+小哲思啟發思考的形式來講哲學,既生動有趣地講了故事,又啟發孩子思考。它篇幅短小精悍,與簡單意趣的插畫相得益彰,相比於長篇累牘帶來的閱讀疲憊感,讀起來輕鬆、沒有壓力。第三份與眾不同,源自這套書非常個性化的主題——6本書一共251個哲理故事,分為以下主題:這套書「反其道而行之」,哲理小品、生態寓言、箴言、神話(哲思啟發式的版本),這樣的主題可謂「冷峻」,卻又充滿智慧,啟發孩子思考。
  • 童書·新書|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舒比格哲思童話)(全3冊)[瑞士]於爾克·舒比格著,[德]羅特勞特·蘇珊娜·貝爾納繪,林雅莉譯,貴州人民出版社於爾克·舒比格1936年生於瑞士,後在蘇黎世當心理治療師,並從事寫作,被稱為「瑞士童書作者中的哲學家」。
  • 張韶涵2020上海演唱會 生日紀念場賦予寓言新定義
    從2019跨越2020,張韶涵寓言世界巡迴演唱會於秋天在成都開啟,途徑南京、海口、鄭州、蘇州、武漢、上海等地,在七座城市舉辦七場演出,寓言之書的神秘篇章逐一解鎖,張韶涵用奇幻音樂與世界對話,閃耀的光芒,一直指引著我們勇敢追夢前行。
  • 跟雲舒寫作文|半命題作文範文:《記憶深處的書香》
    經過思考、權衡,雲舒認為成長路上影響最深的是「讀書」,所以立題:《記憶深處的書香》,從愛上讀書、讀書種類、受益匪淺等方面詮釋「書香」給她的深刻印象及積極影響。 如何寫好文章?汪曾祺的一句話與君共享: 如果平日留心,積學有素,就會如有源之水,觸處成文。
  • 雲圖有聲|快樂讀書吧閱讀計劃:世界寓言導讀
    2020-11-22 10:25:52 來源: 黑森林巧克力蛋糕 舉報
  • 2020年最難忘的一天
    2020年最難忘的一天今天,算是2020年裡最最難忘的一天了吧。難忘的今天,媽媽凌晨四點開始忙碌到現在是晚上九點,她還在工作,而我胃痛蜷縮著,寫著文字。可能是累到連我的胃都想偷懶了。強忍著胃痛陪媽媽去鄰居家借工具,媽媽哽咽地說,今天,你把今年的工作量都做了,今年,你把下輩子的事情都做了!
  • 梅劍華薦書:開啟哲思的閱讀
    愛思想的學人 學人Scholar梅劍華,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平臺研究員學人君按:2019年歲末,學人君繼續邀請五十餘位來自多個領域,以閱讀、思考及寫作為志業的「讀書人」,梳理本年私人書單,並附以點評
  • 世界名犬——比格犬(狩獵犬)
    2020-11-20 12:17:53 來源: 媽咪課堂 舉報
  • 【要聞】品味讀書 傳遞書香 ​──「我是講書人」讀書分享會側記
    【要聞】品味讀書 傳遞書香 ​──「我是講書人」讀書分享會側記 2020-12-21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比格犬的優點和缺點有什麼?看完這篇,別成為下一個比格犬受害者
    2020-12-26 11:54:07 來源: 娛樂圈期刊 舉報
  • 《伊索寓言》首演迎新年 開啟世界經典童話年
    2011年12月31日上午十點,「世界經典童話年」的首部作品《伊索寓言》在中國兒藝四樓假日經典小劇場開鑼。  用厚厚的「寓言故事書」摞成的舞臺、現場電子琴和架子鼓伴奏、五個演員演繹的可憐又絮叨的烏鴉、精明又貪心的狐狸、慢騰騰的烏龜、總想跟人賽跑的兔子,還有一天天長大的小男孩,都讓觀眾感受到「經典寓言」的魅力。
  • 養一隻比格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比格犬的性格特點
    2020-11-19 09:44:11 來源: 母嬰派 舉報
  • 分享你的2020!《2020,我最難忘的……》互動徵集活動邀你參加
    2020即將過去,當我們打開記憶的寶匣,會閃現出哪些難忘的故事?是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感動?還是告別貧困、走向小康的喜悅?歲末年終,回望2020,長城新媒體特別策劃《2020,我最難忘的……》互動徵集展示活動,邀你用視頻、照片、故事回顧2020的難忘時光,徵集到的優秀作品將在長城新媒體各埠展示。願一切過往都成為重新出發的力量!參與方式一:下載並登錄「冀雲」客戶端,點擊左上方視頻拍攝按鈕,拍攝或直接上傳視頻。
  • 周深回顧2020,最難忘《歌手.當打之年》,最厲害《極樂淨土》!
    周深2020年度總結!回顧了自己的2020,坦言2020印象深刻到無法用一首歌形容,疫情期間在家參加《歌手》競演,唱了《達拉崩吧》等精彩歌曲,還跳了《極樂淨土》,真是非常豐富的一年!很幸運2020能陪著你一起走過,真的也謝謝你陪著我們度過這艱難的一年,希望2021能唱更多的歌上更大的舞臺繼續做你喜歡的自己!心裡有陽光,才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周深 就是追尋的那束光,我心嚮往之。2021加油!周深很幸福以後的很多年都會有你的歌聲陪伴。就像你說的,我們都會變得越來越好!希望你以後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 9本與《小王子》一樣的生命寓言,讓人受用一生
    讀者心聲:何所謂成功,角度不同,定位不同,得到也不同,在不同人的眼裡,你我的世界不同,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別人眼中的你,也只是別人眼中,老話說的好,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的知道。,曾入圍2007年愛爾蘭年度小說大獎、榮獲2007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ex獎、榮獲美國獨立書商協會NO.1選書、入選美國最大讀書俱樂部「每月一書」選書、入選英國《泰晤士報》讀書俱樂部選書、入選博客來網絡書店文學小說年度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