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靈,源於日輪|太陽黑子周期

2021-02-25 其祺

封面:趙無極 《4.4.85》 

臺灣羅芙奧2011年秋拍 成交價:4432萬港元

天地之靈,源於日輪。今日談太陽黑子周期。

內容導讀:一、太陽黑子周期;二、氣候影響;三、經濟意義;四、周期位置;


一、太陽黑子周期


太陽黑子理論由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W.S. Jevons)於1875年提出,他把經濟周期的波動性歸因於太陽黑子的周期性變化。

太陽黑子(亦稱日斑)是太陽光球(指太陽大氣最低的一層,即一般用白光觀測到的太陽表面)上的臨時現象。主流理論認為,它們是由高密度的磁性活動抑制了對流的激烈活動造成的,其表面形成溫度降低的區域後,在可見光下呈現比周圍較高溫區域黑暗的斑點。

P1: 太陽黑子群-活動區AR2192 by:NASA

太陽黑子相對數又稱沃爾夫黑子相對數,由瑞士蘇黎世天文臺的沃爾夫(J.R. Wolf)於1849年提出,是用來表示太陽黑子活動程度的一種指數。

太陽黑子相對數的定義為:R=K(10g+f),式中R為黑子相對數,g為日面上觀測到的黑子群數目,f為觀測到的單個黑子的總數,K為轉換因子。沃爾夫取K=1,K值可隨觀測者所在地點、所用儀器、觀測方法、觀測技術和天氣能見度而異。

太陽黑子周期是在觀測黑子數量時的一項重大發現。太陽黑子周期分為11年的施瓦貝循環、22年的海爾循環以及55年的吉村循環。

1)太陽黑子的11年周期:施瓦貝循環

1843年,德國的天文愛好者施瓦貝通過自己在1826年到1843年間的日常黑子觀測,首次發現太陽黑子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變化。1875年,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在論文《商業危機和太陽黑子》中指出了10.45年的太陽黑子相對數的施瓦貝循環,與1721-1857年歐洲經濟危機周期的10.466相符。

如圖1,三百多年以來,太陽黑子相對數保持了11年左右的周期循環。以太陽黑子數最少的年份開始算作一個循環,可以看到在每一個周期中,太陽黑子相對數在3-5年中增加,達到峰值,而後在5-7年中減小,達到谷值。

2)太陽黑子的22年周期:海爾循環

在20世紀,美國的海爾在11年施瓦貝循環的基礎上,考慮到太陽磁場的南北兩極每11年變換一次,因此完整的太陽黑子周期應為22年。

如圖2,通過太陽黑子的磁極來劃分太陽黑子周期,可得到一個完整的22年太陽黑子周期。

3)太陽黑子的55年周期:吉村循環

1979年,太陽物理學家吉村宏和提出了太陽黑子的55年周期,是由各個11年周期和振幅之間形成的55年大周期,又被稱為吉村循環。繪製吉村循環的方法是連接每個大周期內的峰值和谷值,再根據水平對稱軸翻轉圖像,這一步操作的原因是吉村循環是反向刻度。

如圖3,每一個55年大周期均從黑子相對數數量最少的年份開始,即從谷值開始,經過23-34年達到峰值,再經過19-32年達到谷值,以此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吉村循環。

二、氣候影響

當太陽黑子數量增加時,太陽活動的爆發更加頻繁。爆發活動中的粒子和電磁波與地球磁場及大氣相互作用,通過以下三種途徑的方式對地球氣候造成影響:

1)通過改變大氣電離度影響氣候,造成大氣的南北交換更加頻繁,引起全球雲層和降雨量增加。

2)通過熱輻射影響氣候,即大氣吸收的輻射量增加,導致臭氧量和分布發生改變,影響平流層溫度場和大氣環流。

3)通過地磁場的變化影響氣候,地磁場變化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通過大氣和海洋角動量的交換引起大氣和海洋環流的變化。

綜上,太陽活動活躍時,會使得地球氣溫升高,降雨量增多。由此可見地球氣候的周期受太陽黑子的周期影響,而氣候的周期變化會影響農業收成,農業的收成又會影響整個經濟。

三、經濟意義

傳統的農業社會以農業為經濟主導,所以在太陽黑子的作用下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特徵。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經濟被「熨平」的社會,工業經濟裡產生的央行們,例如美聯儲和中國央行,就是為了用貨幣政策以及其他的政策去「熨平」經濟周期裡的波動。

雖然由農業傳導的經濟波動被「熨平」了,但是人類科學水平有限,太陽活動與自然萬物的關係、以及能產生多大的蝴蝶效應,我們無從得知。

不過,太陽黑子周期還是和某些宏觀經濟的變量保持著一定的相關性。直到今天,太陽黑子理論仍是金融學中的一個研究方向。作為影響資本市場的神秘力量之一,太陽黑子已經被用來指代外生的不確定性衝擊。


四、周期位置

從2019年3月14日到同年12月25日,太陽黑子消失了288天。從1755年人類正式記錄太陽活動以來,本次成為歷史上太陽黑子消失的第二長時段。而最長的一次太陽黑子消失是在1913年,有311天。

我們現在所處的第24個11年太陽活動周(CS24)的谷年,同時也是22年太陽黑子相對數海爾循環的中間坐標。此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進行對調,之後正式進入新一輪的11年施瓦貝循環,即第25個太陽活動周(CS25)。

或許2020年註定不凡,那些未知的周期之美,成了太陽的秘密,被時光遺棄在宇宙歲月長河下。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最新預測:下次太陽周期或成為迄今最強的一次,黑子數將達210-260
    太陽可能會在接下來迎來一段非常忙碌的時間。根據最新的預測,太陽黑子活動周期中的下一個高峰,可能是我們所見過的最強的一次:太陽黑子數將達到210-260。
  • 世界第一張太陽黑子細節照片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天文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Daniel K. Inouye太陽望遠鏡剛剛發布了第一張太陽黑子圖像。該圖像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該圖像揭示了太陽表面黑子結構的驚人細節。該圖像顯示從較暗的中心噴出的冷熱氣體的條紋狀外觀是強磁場,和從下方沸騰的熱氣匯聚而成,形成了黑子。在此暗區中的磁場集中會抑制太陽中的熱量到達表面。儘管黑子的暗區比太陽的周圍區域涼爽,但它仍然非常熱,溫度超過4150攝氏度。
  • 2020,太陽黑子又消失了。這個危機頻現的天象,卻是木星的祝福?
    這些表述雖不得而知,但可見的天文現象是,太陽黑子減少了。這是一個物理現象,卻隱藏著一條關於自然災害、戰爭變革等人間事件的隱秘伏線。更巧合的是,太陽黑子減少的周期,與佔星學中一個重要星體的周期正相吻合:木星。 木星和太陽黑子活動對人世的影響有何關聯?
  • 這枚巨大的太陽黑子比地球還大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發布了新的圖像。該天文臺名為Daniel K Inouye的太陽望遠鏡位於夏威夷毛伊島,科學家在2020年1月28日拍攝了這幅圖像,但現在才對外公布。下圖中央看到的巨大太陽黑子直徑約1萬英裡。
  • 太陽黑子消失288天,歷史上時間最長,地球或將嚴重變冷?
    但是從今年的3月14日開始,太陽上面的太陽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經288天,成為歷史上太陽黑子消失時間第二長的時段,一般認為太陽黑子比較弱的時期,也代表著太陽活動處於低谷期,光熱輻射不強,地球上溫度也會偏低,甚至會導致地球氣候處於小冰河期
  •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發布首個如地球大的太陽黑子圖像
    坐落在夏威夷的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發布了其首個1萬6千裡寬的太陽黑子圖像,這個巨大的太陽黑子可輕鬆容納整個地球。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的視覺圖像,表面上存在的越多,大質量恆星就越活躍。圖像顯示了黑子的中心,儘管中心溫度比周圍環境較低,但也在華氏7500度的溫度下燃燒。伊努耶(Inouye)太陽望遠鏡位於夏威夷毛伊島(Maui),專為發現太陽的爆發行為而建造。它目前尚未構建完成,仍具有足夠的功能來捕獲熾熱恆星的近距離圖像。
  • 太陽周期活動沉寂中,2020年地球面臨太陽極小期
    太陽誕生至今已45億年,預期壽命則剩下50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如今已是中年人士。雖然多數時間太陽都在經歷劇烈物質噴發,但它偶爾也需要降溫休息,比如今年,太陽就處於第25周期極小期。太陽的活動量隨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稱為太陽周期,平均每11年更新一輪,目前我們正處於第25周期起始。在周期內,有最活耀的太陽極大期(Solar maximum),此期間會出現大量太陽黑子,可能打斷地球衛星通信功能;太陽極小期(Solar minimum)則是太陽活動量最低的時候,這段期間內黑子和閃焰數量最少,是執行太空任務最安全的時段。
  • NASA確認:太陽已經進入了全新周期,人類要被拋棄了嗎?
    關於太陽活動周期太陽活動包括黑子以及耀斑和日冕物質噴發等現象,它有一個大致11年的周期,關於這個周期的發現,最早可以追溯到1843年的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史瓦貝的觀測,他連續觀測了太陽17年,當然它的目的不是太陽活動,而是找到水星軌道內側的祝融星,他持續觀測,不漏過太陽表面出現的任何可疑跡象!
  • 太陽開啟新一輪活動周期,意味著什麼?地球或受到「非致命」幹擾
    太陽其實並不像我們看上去那樣平靜,它一直都在「翻滾」著,向外釋放著巨大的能量。到達地球的,也不只是溫暖的太陽光,也包含著大量的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這樣的活動雖是無時無刻的,但也在時間段內有著強弱的區分。科學家就計算出了太陽這種活動的周期變化世間——約為11年一個周期。2019年末,太陽就剛剛結束上一個太陽周期,而新的太陽周期,卻早已開始。
  • 太陽耀斑活動達到M4.4級,新周期即將到來!
    太陽的變化和地球環境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太陽向地球源源不斷輸入熱量,才使得地球出現數以萬計生命,每一次太陽的運動都會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設備,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地球環境出現轉變,地球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現一起嚴重的自然災害,和太陽的活動有直接聯繫。
  • 太陽表面高清特寫:表面如熔化的黃金,太陽黑子猶如地獄入口!
    儘管人類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更遠的地方,依舊對距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太陽表面是什麼樣還是不清楚。繼美國夏威夷井上健太陽望遠鏡(DKIST)在年初捕獲到太陽表面清晰細節後,歐洲最大的望遠鏡在7月份捕獲到了太陽黑子的高解析度圖像,但圖像讓人覺得甚是恐怖。
  • 史上最近距離、最高清太陽照片公開,太陽黑子真面目令人意想不到
    「太陽黑子」大家聽得多,可能會以為只是太陽上面的一個小黑點,但到底實際是怎樣?近日德國科學家就以歐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拍下號稱史上最高清最近距離的太陽黑子圖像,實在令人大開眼界。太陽黑子是在太陽表面磁場聚集的地方,在中心最深色的部分被稱作「本影」,是磁場最強的區域,也就是在我們看來的小黑點,其實它是不規則且會流動。
  • 專家:無明顯周期對應關係
    他還致電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中國近代氣象學家竺可楨也對此做過研究,並稱洪水或乾旱存在11年小周期,22年大周期。洪水周期並沒有科學依據7月5日晚11點,務川縣鎮南鎮路面已形成洪流,且水位過膝。到底存不存在22年洪水周期論?長江日報記者向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專家求證。該專家稱,氣象學上確實有22年或11年周期的說法。但這個周期不是指洪水的周期,它叫做太陽黑子周期,22年是太陽黑子周期11年的2倍數。「22年洪水周期只是一個統計學的概率,目前並沒有科學依據。」
  • 太陽黑子活動跡象明顯!預計未來活動將加劇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1月29日報導,NASA天文學家在太陽面向地球的一側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太陽黑子,預計未來太陽活動將會增加。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黑暗區域,由強烈的磁場活動引起。太陽活動每11年自然起伏一次,儘管不太像自然的時間流逝,天文學家認為我們即將進入一個繁忙的時期。今年早些時候在太陽表面發現了一個新的太陽黑子活動跡象,這次是自2017年以來科學家們看到的最大的太陽耀斑。這張照片拍攝於2020年5月29日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
  • NASA表示太陽已經進入了全新周期,網友:啥意思?人類要滅絕了?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生命能夠生存下去,和太陽息息相關,它給我們提供了生命必須的溫度和光照,但是太陽並不是一個「乖孩子」,它很不穩定,有很多的太陽活動,其中有一些對我們沒影響,有一些對我們影響巨大,為了更好的觀測太陽,對太陽的變化進行及時的反應,人類已經儘可能近地朝著太陽發射了觀測衛星
  • 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太陽黑子照片。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官網在美國夏威夷,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KIST)仍在建造中,但它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照片,已經是人們能看到的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了。
  • 像蜂蜜也像橙子 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在美國夏威夷,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KIST)仍在建造中,但它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照片,已經是人們能看到的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了。
  • 2020,太陽經歷了什麼?
    你可能不知道,在這一年裡,那個遠在1.5億公裡外的大火球,為我們提供光明與能量的太陽,也悄然經歷著重大變化——進入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太陽活動開始由弱轉強。 是的,我們的太陽正從沉睡中醒來!
  • 太陽最高清照片流出,黑子湍動清晰可見,遍布金黃色「顆粒物」!
    太陽最高清照片流出,黑子湍動清晰可見,遍布金黃色「顆粒物」!太陽系中不止存在太陽,還有八大行星、其他小行星等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圍繞著太陽公轉。以人類現有的技術,很難獲取太陽的真實圖像,太陽無時無刻都處於運動中,它每秒要燃燒500萬噸的氫燃料,表面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如果有任何物體靠近,都會瞬間灰飛煙滅。所以想要觀測太陽,必須用到太陽望遠鏡才能對其深入研究。太陽最高清照片流出,黑子湍動清晰可見,遍布金黃色「顆粒物」!
  • 天地有情,萬物有靈 | 寫在天籽藜麥豐收祭
    豐收的季節是大地的慶典,是一場生命輪演的結束也是新的開始,更是能量系統的流動和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