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周期活動沉寂中,2020年地球面臨太陽極小期

2020-12-24 十輪網

太陽誕生至今已45億年,預期壽命則剩下50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如今已是中年人士。雖然多數時間太陽都在經歷劇烈物質噴發,但它偶爾也需要降溫休息,比如今年,太陽就處於第25周期極小期。

太陽的活動量隨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稱為太陽周期,平均每11年更新一輪,目前我們正處於第25周期起始。在周期內,有最活耀的太陽極大期(Solar maximum),此期間會出現大量太陽黑子,可能打斷地球衛星通信功能;太陽極小期(Solar minimum)則是太陽活動量最低的時候,這段期間內黑子和閃焰數量最少,是執行太空任務最安全的時段。

然而據《spaceweather.com》報導,這次太陽周期的極小期似乎有點異常,直到2020年,太陽已經100天沒有出現黑子,今年有可能會迎來太陽極小期,還有些人指出,這次可能會面臨第二次道爾頓極小期(Dalton Minimum),氣候轉向寒冷。

但是其他專家解釋,如果將時間拉長至1000年來看,則目前的太陽周期並沒有任何不尋常跡象,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局(NOAA)說法,雖然這期起步有些慢,但預測2023~2026年間,太陽黑子數就會達到最大。

幸運的是,北美洲將在2024年4月8日參與日全食盛宴,恰逢太陽接近極大期,如果天空晴朗,觀測者將有機會以肉眼欣賞到太陽邊緣的日冕物質噴射。

(首圖來源:pixabay)

相關焦點

  • 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
    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在2019年到2020年的過渡階段,科學家們一直在討論一個很有爭議性的問題,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時期嗎?其實影響地球環境的因素有許多,例如太陽黑子的活動、冰川融化等等。
  • 最新預測:下次太陽周期或成為迄今最強的一次,黑子數將達210-260
    太陽可能會在接下來迎來一段非常忙碌的時間。根據最新的預測,太陽黑子活動周期中的下一個高峰,可能是我們所見過的最強的一次:太陽黑子數將達到210-260。
  • 2020年後天氣反常,太陽要休息,磁場變弱,全球將變冷
    2020年後天氣反常,太陽要休息,磁場變弱,全球將變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兩年來,天氣特別的反常,就像我們鄂爾多斯,今年感覺就像是沒有春天一樣,冬天結束了就直接進入了夏天,四月份的時候鄂爾多斯已經很熱了,但是同在內蒙古的赤峰卻在四月份下起了暴雪。
  • 太陽開啟新一輪活動周期,意味著什麼?地球或受到「非致命」幹擾
    太陽其實並不像我們看上去那樣平靜,它一直都在「翻滾」著,向外釋放著巨大的能量。到達地球的,也不只是溫暖的太陽光,也包含著大量的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這樣的活動雖是無時無刻的,但也在時間段內有著強弱的區分。科學家就計算出了太陽這種活動的周期變化世間——約為11年一個周期。2019年末,太陽就剛剛結束上一個太陽周期,而新的太陽周期,卻早已開始。
  • 2020,太陽黑子又消失了。這個危機頻現的天象,卻是木星的祝福?
    有趣的地方,恰在於這個數子——六十,這是我們的一個甲子年,也是早先被無數人揣測的,庚子之亂。 沒有人料想到,2020庚子年會如此出其不意。 這是又一個甲子的輪迴,也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這一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河面併到一條線,有預言說,每逢此時,地球的引力場磁場似乎變得紊亂,而災難也接踵而來。
  • 太陽耀斑活動達到M4.4級,新周期即將到來!
    太陽的變化和地球環境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太陽向地球源源不斷輸入熱量,才使得地球出現數以萬計生命,每一次太陽的運動都會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設備,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地球環境出現轉變,地球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現一起嚴重的自然災害,和太陽的活動有直接聯繫。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19世紀末小冰期結束以後,我們就經歷了相對溫暖的一個多世紀。那麼當時的小冰期是怎樣形成的?地球的溫度無非跟太陽和地球本身有關係,19世紀末天文學家沃爾特·蒙德提出,從1650年到1710年間,沒有觀測到太陽黑子存在的跡象,而且這70年正好對應了當時小冰期最為寒冷的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段也被稱為蒙德極小期。
  • 【重磅發現】2020年以後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川建國確實沒有...
    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知名的明朝小冰河時期)。  蒙德極小期是公元1645~1715年太陽活動非常衰微的時期,持續時間長達70年,此時也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河期,科學家懷疑太陽的不活躍導致了冰河期的到來,但兩者是否有關聯,仍然沒有定論。
  • 2020,太陽經歷了什麼?
    你可能不知道,在這一年裡,那個遠在1.5億公裡外的大火球,為我們提供光明與能量的太陽,也悄然經歷著重大變化——進入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太陽活動開始由弱轉強。 是的,我們的太陽正從沉睡中醒來!
  • NASA確認:太陽已經進入了全新周期,人類要被拋棄了嗎?
    活躍期的太陽(左側,於2014年4月拍攝)與太陽活動期間靜止太陽(右側,2019年12月拍攝)吃瓜群眾們很是緊張,太陽新周期即將開始是啥意思?與過去劃清界限,太陽系進入新周期,人類要被拋棄了嗎?太陽活動蝴蝶圖從上圖的周期來看,上一次太陽活動低谷大約是2009年,今年剛好是太陽活動的一個周期11年後的2020年,所以太陽將進入一個新的活動周期!
  • 太陽活動或進入極小期,科學家:不是好事!
    人們在破壞環境的同時,其實就意味著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如果地球沒有辦法進行自我修復,那麼就會向人類開戰報復,最明顯的便是全球變暖。特別是在2020年,全球的溫度持續升高,南北兩極雖然長年被厚重的冰川覆蓋,但是也都相繼打破了高溫記錄,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居民更是去到了水中遊泳,這幅畫面也算得上是活久見了。
  • 太陽突然活動,打了個大噴嚏!今年冷冬要報銷?分析:1月份再看
    11月30日,沉寂許久的太陽出現了一次猛烈的M4.4耀斑,並且發生了日冕物質拋射(CME)。從觀測到的情況上看,天文學家們通過觀測臺記錄到了一次快速而令人印象深刻的CME,但幸運的是,它並不是指向地球的。
  • 太陽黑子消失288天,歷史上時間最長,地球或將嚴重變冷?
    如今的太陽活動期預計會在2020年結束,時間距離越近,這種無活動的時間就會持續越長,上一次的出現甚至出現了蒙德極小期,當然這是在很早以前,不過那次的時間卻是持續了70年,而那段時間小冰河時期正好出現,很多人都認為這很可能是太陽低活動造成的,不過目前依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個看法,兩者之間的聯繫是否存在有待考證!
  • 天地之靈,源於日輪|太陽黑子周期
    太陽黑子相對數的定義為:R=K(10g+f),式中R為黑子相對數,g為日面上觀測到的黑子群數目,f為觀測到的單個黑子的總數,K為轉換因子。沃爾夫取K=1,K值可隨觀測者所在地點、所用儀器、觀測方法、觀測技術和天氣能見度而異。太陽黑子周期是在觀測黑子數量時的一項重大發現。太陽黑子周期分為11年的施瓦貝循環、22年的海爾循環以及55年的吉村循環。
  • 太陽突然朝地球打了個「噴嚏」,三年來最大!
    當然,太陽本身其實也是一個巨大的火球——其內部不斷發生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核心每秒鐘聚變6.2億噸的氫,在給予地球光和熱的同時,有時候也會產生異常活動,會給地球等行星帶來麻煩,例如太陽黑子、耀斑、日冕噴射等太陽活動。
  • 天文曆法,曆法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
    這個曆法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是完全不考慮月亮周期在太陽年中的複合運動周期情況,而是按照人的主觀數學分段的方式,把一年截分成為12個月,然後為了調整每四年出現的一次太陽運作日和數學分段日上的差異情況,將一年主觀分成為1、3、5、7、8、10、12月為31日,4、6、9、11月為30日,2月為28日。
  • 較真| 2020多災多難是因為庚子年不太平?別胡說八道了
    木星、土星與地球並不在一個平面,有一定的軌道傾角,即使會合它們也不在一條直線上。 2「太陽地球木星土星會合」現象對引力場、磁場的影響微乎其微。目前太陽已進入「太陽活動極小期」,這說明太陽風實際變弱了,不存在「猛烈撲向地球」一說。
  • 太陽表面活動強烈,為三年來最強,對我們有何影響?
    科學家曾模擬計算,太陽每秒鐘就可以消耗6億噸氫,它們核聚變生成5.95億噸氦,損失的500萬噸質量,全部按照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轉換為能量,以光和熱的形式向外傳播。太陽上還可能發生一些活動,它們是由太陽大氣中電磁相互作用形成的,例如黑子、耀斑、日珥、CME事件等,這些發生在太陽表面的劇烈現象我們稱之為太陽活動。
  • 太陽真的將會在2030年休眠嗎?
    7月13日,全國各地已正式進入伏天,許多城市地區頻繁出現高溫預警,當太陽如此「活躍「地普照大地時,卻突然有一則英國科學家的研究消息步入人們的視野,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太陽活動性將降低60%,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地球步入「小冰河期」。針對此消息,許多網友紛紛吐槽:「好萊塢又有錢賺了,可以拍《2030》了。」「是不是世界末日推遲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