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國產動畫電影為「國漫崛起」話題寫下一個尷尬的註腳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土衛六 新周刊

作者/土衛六

有多少人聽過《木蘭:橫空出世》的名字?

別誤會,它與劉亦菲主演的那部好萊塢大片沒太大關係,僅有的相似之處大概是豆瓣評分都在五分以下。這部本月初悄然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為「國漫崛起」話題寫下一個尷尬的註腳。

《木蘭:橫空出世》號稱要為國漫爭臉,結果臉都丟光了。/劇照

自2015年的《大聖歸來》開始,大眾重燃對於中國動畫電影的信心,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以總票房第二的成績,將這種驕傲的情緒推到了頂點。其片尾預告的《姜子牙》讓無數人從去年暑假,一直期待到今年春節,直到不久前的十一長假才告上映。

看完《姜子牙》,25萬豆瓣用戶給出了平均7分的評價,對比《魔童降世》的8.4分,大多數觀眾顯然還不夠滿意。

觀眾期待已久的《姜子牙》,即便製作精良也無法挽回劇本的崩塌。/定檔劇照

誠然,這幾年口碑好的國漫作品越來越多,有的基於《西遊記》《封神榜》等古代神話進行改編,如《大聖歸來》和《魔童降世》;有的則完全是原創IP,如《羅小黑戰記》《霧山五行》。

無數創作者們殫精竭慮,頭都熬禿,為的就是國漫也能像日漫、美漫一樣叫好又叫座。

但高口碑作品撐起了國漫崛起的脊梁,被低口碑作品拖了後腿。還有一些「負口碑」作品,就像脊背上的膿瘡,一揭起就痛,可再不揭,遲早要把《大聖歸來》們打下的基礎給毀了。

它們或是借殼外國作品蹭熱度,或是打著國漫崛起的旗號吸眼球,空有噱頭,騙人關注。畫風粗糙、建模稀爛,故事情節更是粗製濫造。有的甚至直接照抄劇情,更有的連構圖甚至素材都完全照搬。

都2020年了,這樣的作品依然存在,還能接連拿下補貼項目,還黃金時段上星播出,或在重點檔期拿下不少排片,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前有《鋼鐵飛龍之奧特曼崛起》,今有這部《木蘭:橫空出世》。

《木蘭:橫空出世》是一部心氣很高的作品。

導演廖光華曾在他的微博這樣說:「西方人對木蘭的無端臆想,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相信也是有家國情懷的中國人不能接受的……看完迪士尼木蘭,我們比以前更自信,中國的木蘭真的是要中國人來拍,這次兩個花木蘭雖說相隔不到一個月上映,但我們講的故事算是贏定了!」

映前有不少用戶對這部國產木蘭充滿期待。/豆瓣截圖

這部片在檔期上也充滿了自信,原本定檔10月1日,有「雙節」加持,票房應該大賺。沒過多久,又把檔期悄悄往後挪了兩天,改到了10月3日,似乎是為了避開《姜子牙》等大熱影片。

這樣的規避策略果然有一定效果,10月3日上映首日,《木蘭:橫空出世》拿下了2.4萬個場次,接近當天總場次的5%。如果口碑真有導演宣稱的那麼好,排片一定會跟著口碑逐步抬升,當年《大聖歸來》就是這樣的路徑。

誰知才過了一天,這部號稱「真中國真木蘭」的作品就匆匆撤檔。看看豆瓣評分,只有3.1分。熱門評論中有位網友這樣評論道:「卡幀版花木蘭?一個一個動作像機器人跳街舞一樣……花木蘭和匈奴王子公然『馬震』,震著震著居然就停戰了……國漫之恥,蹭熱度還偏離主題成了偶像劇。」

相信看完這段評論,大家已經基本知道劇情了——木蘭奉命刺殺匈奴王子,遇意外被王子營救於是愛上了彼此,從此和親,邊疆上再也沒有了硝煙。全片完。

劇情和花木蘭原作離題萬裡暫且不提,連基本的動畫效果都是槽點滿滿,整個軍營除了主角沒有再多畫半個士兵,真是省工夫……

如此質量,撤檔時給出的理由卻是「能投入的宣發資源實在太少」,讓人無言以對。

這部片還請了張碧晨唱片尾曲,曲子很不錯。要能在質量上下的功夫有宣發的一半,這部作品的口碑都不至於淪落至此。/官微

製作這部影片的公司叫金川文化,以緊密追隨迪士尼IP著稱。

此前推出的作品有《新灰姑娘》《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美人魚之海盜來襲》,其中豆瓣評分最高的是《新灰姑娘》,「高達」4.4分。最低的是《美人魚之海盜來襲》,低至2.6分,《上海堡壘》都比這個分高。

不難看出,這些作品蹭的都是迪士尼公主系列的IP,但劇情往往大相逕庭,製作和建模更是粗糙至極。許多家長帶著孩子看完後直言「被騙」,甚至還有人稱之為「欺詐」。

廣義上講,金川文化拍迪士尼的公主系列並不能算侵犯版權。因為白雪公主、灰姑娘是格林兄弟創作的童話形象。誕生於一百多年前的大IP,大洋彼岸的迪士尼用得,遙遠東方的金川文化當然也用得。

但後者所作的,更像是對迪士尼的「再創作」。

最典型的一點是,金川文化出品電影的海報設計,幾乎「完美復刻」迪士尼的公主畫風,還美其名曰「在好萊塢設立了自己的創作研發基地」。

不仔細看,真以為這是迪士尼出的。/官方海報

老實說,花木蘭作為中國民間故事,論「版權」肯定是在中國,但我們這邊卻遲遲沒有誕生令人記憶深刻的影視作品,倒是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珠玉在前。

《木蘭:橫空出世》選在國慶檔期上映,到底是與劉亦菲版的《花木蘭》正面拼殺,還是刻意碰瓷,我們無從考證。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大言不慚亂打「愛國牌」,但質量不敢恭維的作品,觀眾可不買帳。

抄IP,抄劇情,甚至抄構圖

蹭IP熱度也不是不行,衍生作品也好,惡搞之作也罷,最關鍵的是背後的製作水平和創作態度。

可惜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恰恰是國漫身上的稀缺品質。

去年一部名為《鋼鐵飛龍之奧特曼崛起》的影片上映,把《奧特曼》《變形金剛》《環太平洋》《侏羅紀公園》一鍋亂燉到了一起。許多觀眾誤以為奧特曼要在中國上映了,一進影院才發現「被騙」。

有網友戲稱:「我覺得垃圾,我兒子覺得好看。我懷疑他不是親生的,立馬做了個親子鑑定,結果果然不是親生。感謝導演……」還有的網友稱,自己的孩子給看哭了。

海報主角是奧特曼,到了正片只有開頭一點點,而且還沒有拿到正式版權,誰能忍受這樣的欺騙。/官方海報

這部電影的劇情大致如下:奧特曼為了保衛地球被反派打敗,艱難把能量傳給了一個小男孩。所以主角是小男孩,故事主要是圍繞小男孩如何反殺反派……「巧妙」轉折,既蹭到了奧特曼的熱度,又不至於被指責抄襲。

製作這部影片的藍狐公司,曾經推出口碑爆棚的《超獸武裝》系列。但趁著奧特曼版權混亂之際大撈一筆,顯然比深耕原創來得輕鬆許多。

比起《鋼鐵飛龍之奧特曼崛起》,更著名的例子是《汽車人總動員》。

2016年,廈門一家叫藍火焰影視的動漫公司被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藍火焰的《汽車人總動員》抄襲了皮克斯的《賽車總動員》。藍火焰還很不服氣:「形象設計借鑑現有車型獨立創作完成,不構成實質相似。」

大家來找茬。/官方海報

不知道是誰給了藍火焰自信:主角形象也就只有「額頭部分」不太一致,顏色相同,甚至笑容的素材都基本照抄,就這樣都敢聲稱是原創。最終,藍火焰被判賠償皮克斯135萬元。

《汽車人總動員》抄襲了IP,著名的《豬豬俠》被詬病的則是構圖和分鏡。網友直言,《豬豬俠之大鬧皇宮》一集,許多場景和《貓和老鼠之北佬戰爭》簡直「一模一樣」。

湯姆從樓梯上追傑瑞,結果摔了個人仰馬翻,廚師王小二追豬豬俠的動作也是如此;傑瑞躲到洞裡,用老鼠夾發射西紅柿砸到洞外的湯姆臉上,豬豬俠同樣用了西紅柿……

相比之下,《高鐵俠》對《鐵膽火車俠》的照抄更加露骨。要知道,除了分鏡、構圖、臺詞照抄之外,二者每個鏡頭的切換時間都幾乎一樣,連數字「270」、主人公所吃的飯糰數量都完全相同。這樣的作品,對得起中國高鐵嗎?

至於《大嘴巴嘟嘟》之於《蠟筆小新》,《心靈之窗》之於《秒速五釐米》,更是動漫板塊的月經話題。最關鍵的是,這些作品中有許多都上過少兒頻道,給孩子造成的無形創傷該有多大。

《心靈之窗》,2009年第六屆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獲獎動畫。感受一下獲獎作品的靈感來源。/截圖

如今,這些作品可能被許多人淡忘,但它們不該被忘記——如果不記住恥辱,國漫就永遠不會有真正的進步。

沒有競爭,就沒有真正崛起

很多人說,在看動漫這件事上,80後、90後是幸福的一代人,黃金時段的螢屏,《寶蓮燈》《黑貓警長》《西遊記》《葫蘆娃》等優秀國產動畫和《哆啦A夢》《美少女戰士》《光能使者》等優質進口動畫交替播出。

觀眾的心裡,並沒有對它們做出區別。

轉折發生在2005年,這一年,《關於促進我國動畫創作發展的具體措施》發布,對動畫片收視黃金時段(17:00-20:00)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或國產動畫節目做出規定,還規定國產動畫片的播出總量不得少於60%。

2008年,規定再度加強,《關於加強電視動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將禁播境外動畫的時間由原有的晚上八點,延長到了晚上九點。

一系列規定收效顯著,2010年全國共製作國產電視動畫片共385部220530分鐘,比2009年增長了28%。

但溫室裡的野蠻生長難免滋生亂象,比如著名的《雷鋒的故事》,號稱21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畫風粗劣、3D動效感人,片尾飄過的一連串龐姓製作人,更讓人浮想聯翩。

但就這樣的片子,宣發居然號稱「實現對日本漫畫的跨越式發展」,到底是高端黑,還是真愚蠢,抑或是爛得明目張胆?觀眾自有判斷。

你看看這樣的畫風,怎麼對得起英烈。/截圖

騙補動畫中,像《雷鋒的故事》這樣的極端案例還是少數。絕大多數作品照抄美漫、日漫,唯有海報精心包(peng)裝(ci)一番,目的只為騙錢,先騙補貼,再騙票房。

有媒體曾做過調查,《高鐵俠》的製作方非凡創意動畫所在的遼寧省對動畫的補貼標準是,二維動畫每分鐘補貼500元,三維動畫每分鐘補貼1000元。

「抄就抄吧,還抄得這麼難看!「 /豆瓣

從業人員更是直言,老闆往往不要求質量,只要求分鐘數,「錢騙得太容易了」。

一邊是補貼,一邊是獎勵,當鼓勵政策缺乏專業把關時,鼓勵起到的副作用往往更大。

正如金川文化的作品明明出品如此低劣,還能屢次獲獎,我們不妨細數一下:

其中,《美人魚之海盜來襲》獲得了2015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優秀電影動畫片一等獎」,《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獲得2015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優秀電影動畫片三等獎」和第13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長篇動畫獎銀獎」。

如果評獎人的眼鏡擦亮點,這樣的國漫之恥興許還能少些。

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競爭。

沒有競爭,就沒有好的作品,《大理寺日誌》的成功就是如此。/官方海報

例如院線的競爭模式,就收效明顯,儘管還是有一些爛片能上映,但觀眾可以用腳投票,而第二天的排期也會根據前一天的上座率調整。比如兩天內匆忙撤檔的《木蘭:橫空出世》。

從某些角度來說,00後比他們的前輩更加幸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鋪開,電視機不再是觀看動漫作品的主要埠,在更加多元的平臺上,他們擁有了選擇的自由,能輕而易舉地避開國產雷片——當然,前提是能夠忍受時不時鋪滿屏幕的「聖光」。

今年八月底,南京(國際)動漫創投大會召開,不少網友記住了新聞報導裡的那句表述:

「現在很多動畫在受眾定位上還不夠清晰,成人化的問題比較突出。 」

1.從白雪公主到花木蘭,一家蹭迪士尼IP破1.1億的「神奇」公司.娛樂資本論.2020

2.國產動畫片抄襲成風 政府補貼成誘因.新京報.2015

3.怎麼看黃金時段禁播國外動畫政策這些年的影響.知乎.2014

新周刊瓦特深度工作室出品

原標題:《這部我們自己拍的《花木蘭》,比迪士尼的還爛》

相關焦點

  • 《西行紀》動畫電影也是國漫崛起的一抹曙光
    西行紀能夠出電影,足夠證明西行紀這部動漫是比較成功的。特別是在這個國漫層出不窮的時代,西行紀也算得上是值得一看的國漫之一。說起西行紀,我就有點想起武庚紀了。西行紀的作者,也就是武庚紀原著漫畫的作者。武庚紀是已經完結的漫畫,被玄機娘娘看中之中,買下版權,進行3D動漫的改編。目前武庚紀也是比較火的動漫,和西行紀一樣,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國漫之一。
  • 聽說國漫又雙叕崛起,這些動畫才是國漫的正確打開方式
    提到國漫這個話題,或許還有人保留著過去的想法,認為不過還是停留在過去的《吸氧羊》低幼作品上。彈幕視頻社區:A站和B站 尤其是最近幾年,大量的資本湧入國內電影市場,國產動漫也遇到了井噴,《大魚·海棠》和《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成功,證明了國內觀眾願意為有誠意的良心動畫買單。
  • 又是一部國漫佳作!看這部國產動漫電影,你會愛上這樣的哪吒
    這是什麼神仙電影啊!《哪吒之魔童降世》太好看了,超燃!超感人!看完之後,一個字:爽!在2019年暑期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降世》)一點都不亞於2015年的燃爆大銀幕的《大聖歸來》,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的場景、劇情、特效、人物、配音、配樂,都很優秀!
  • 《姜子牙》:口碑兩極化背後是國漫的尷尬與堅持
    截止目前,《姜子牙》以14.05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居影史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第2名,同時打入中國電影票房總榜Top50,位列第42名。 「我們嘔心瀝血為國漫發展開天闢地!」 「來吧,為崛起的國漫買單吧!」
  • 《哪吒》不能讓國漫崛起
    在剛剛過去的六月,進口片票房佔比接近71%,國產片只有29%——可以說如果不是《哪吒》的逆勢崛起,國產片看似敗局已定。《哪吒》具體有多火?一系列的記錄就已經足以說明問題:最快破億記錄、首日記錄、連續五日票房破億記錄,《哪吒》已經超過《大聖歸來》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國產動畫。
  • 《我是江小白》播放量將破3億,一次為國漫崛起的倔強實驗
    《我是江小白》第一季在B站上收穫了9.6的高評分,治癒的音樂,清新的畫風,精美的畫面,讓人根本無法停下追番的腳步……甚至有人評論道:這部片子,不說都沒看出是國漫。不禁讓人欣喜,難道這是國漫崛起的一次契機?
  • 《哪吒》票房登頂,國漫崛起了?
    不僅破了《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還超過《瘋狂動物城》,成為內地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國產動畫紛紛發博,齊賀哪吒「登頂」。從《大聖歸來》,到《白蛇緣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國產動漫正一步步開啟新局面。所以,國產動漫崛起了嗎?
  • 國產漫畫崛起成為今夏「爆款」?get免費觀影秘訣為國漫助力!
    要說今年夏季暑期檔最熱門的電影是什麼?那無疑《哪吒之魔童降世》拔得頭籌豆瓣評分高達8.6票房更是突破20億大關讓人不禁驚呼,國漫真的崛起了嗎?其實除了鏡頭經過千錘百鍊的打磨之外劇情臺詞也是深入人心故事情節顛覆了對傳統哪吒的印象,架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可以說是一次非常不錯的創新,當真是國漫之光啊!
  • 《哪吒》大火,國漫崛起,細說國漫票房Top 10
    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製作複雜精細,科技創作與藝術創作齊頭並重1《哪吒之魔童降世》48億還在上升中影片製作歷時三年多時間,影片鏡頭數從超5000多鏡頭,最終「精選」不到2000呈現在大銀幕上,特效鏡頭佔比高達80%,以求為觀眾展現最完美的「新」哪吒,貨真價實的國漫新希望,終於不再是假大空的中國風堆砌,國產動畫電影的良心之作
  • 畫江湖首部動畫電影《風語咒》,這個夏天能否扛起國漫崛起的大旗?
    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以中國特色為內核的優秀作品登上電影院線,走入主流觀眾的視野,實現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讓人一度看到了國漫崛起的趨勢。 但也正是因為目前的國漫佳作影片,對於國內市場來說還是太少,並且自從《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取得佳績之後,電影市場中,現象級國漫的身影就一直未再出現,同時在不斷引入的歐美和日本動漫電影的包圍之下,整個市場的審美水平和競爭程度更上一層樓。
  • 哪吒成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榜第一,國產動漫崛起了嗎?
    這個暑期,最火的電影當屬《哪吒之魔童降世》了,上映3天票房就超7億。上映第8天,內地累計綜合票房突破15億元。這勢如破竹的節奏讓人沸騰,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哪吒》能否進入國產票房榜top3!>一時間各大社交媒體上關於《哪吒》的討論不絕於耳,「國漫崛起」、「國漫之光」等稱號再度席捲。
  • 《天官》動畫滿屏韓名被熱議,「國漫崛起」又被吐槽,真可悲
    對於國漫《天官賜福》,估計是這幾天最熱的話題之一吧?在小破站滿屏的宣傳和安利下,天官動畫也是取得了不少佳績,隨著熱度來襲,對它的評價也開始越來越多,破千萬的播放量,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的火爆,是多少原著粉的狂歡日?
  •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這部國產13禁成人動畫為何這麼拽
    ,三部都截然不同,《大聖》看技術,《大魚》靠畫風,《大護法》最為特立獨出,以暗黑的世界觀、暴力美的呈現方式、成人也要三思尋味的種種隱喻,直接將兒童觀眾拒之門外,電影雖然自分級為PG-13,但其實將這部影片列為18禁也並不為過。
  • 老是說國漫崛起,但是你們可能連這些優秀的國產漫畫都沒聽說過
    國產動畫越來越好,這件事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這也是近年來國漫崛起的呼聲越來越高的緣由,但仔細想一想,國產動畫崛起就代表國漫崛起了嗎?就正如大多數觀眾將動漫單一的認為是「成熟」的,而動畫則是認為是「低幼」的,事實上,「動漫」一詞指的是「動畫」與「動漫」。
  • 《大聖歸來》:國漫崛起,國產動畫電影的重磅炸彈!
    在一開始上映的時候這部電影其實並沒有得到多大的關注量,因為劇組把所有的經費都用在了製作影片上,沒有多餘的資金用於宣傳,以至於到了電影上映的時候都還沒有太多人知道這部電影。但是小凡認為俗話說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大聖的魅力吸引到了無數「自來水」為他宣傳,也是靠著這一波熱度,中國動畫電影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 國產動漫崛起的夢不再遙不可及
    前兩天在看完了B站國創的發布會感觸很深很多的,在此次發布會上我們很容易看到國產動畫的多元化呈現,比如《凡人修仙傳》的上映,《仙王》打破了B站番劇最快播放破億的記錄,元龍打破了B站3D動畫最快破億的記錄等等,這些都足以證明了國產動畫在今年取得的輝煌戰績。與此同時B站在明年為大家準備了近40部番劇。國產動畫正一步步崛起。
  • 這5家動畫製作公司代表國內最高水準,國漫崛起就靠你們了!
    文:居無竹這幾年優質的國漫越來越多,"國漫崛起"這個口號,大家也喊得越來越有底氣了,但是這些優質的動漫到底是哪些公司製作的你又知道嗎?
  • 這部我們自己拍的《花木蘭》,比迪士尼的還爛
    這部本月初悄然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為「國漫崛起」話題寫下一個尷尬的註腳。 但高口碑作品撐起了國漫崛起的脊梁,被低口碑作品拖了後腿。還有一些「負口碑」作品,就像脊背上的膿瘡,一揭起就痛,可再不揭,遲早要把《大聖歸來》們打下的基礎給毀了。 它們或是借殼外國作品蹭熱度,或是打著國漫崛起的旗號吸眼球,空有噱頭,騙人關注。畫風粗糙、建模稀爛,故事情節更是粗製濫造。
  • 兩小時看完一部動畫,這部國產動畫有些有趣,堪稱短小精悍
    國漫崛起是一個空泛的詞語,到底出現什麼樣的動畫才算得上是國漫崛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目前國漫在不斷進步發展是真的。
  • 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背後的營銷思考
    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周,《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社交網絡引發刷屏之勢,短短5天時間,它就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最高票房記錄保持者。截至8月6日,《哪吒》的票房已經突破25億元,同時它還獲得了豆瓣8.7、貓眼9.7、淘票票9.6的高分,可謂口碑票房雙豐收。 一時間,「國漫崛起」、「國漫之光」等讚揚之聲鋪天蓋地席捲而來。毋庸置疑,這樣亮眼的成績,自然離不開過硬的影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