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為韋陀,七夕節曇花的傳說

2020-12-24 綠居莊主在北平

原來「曇花一現」的曇花是這麼來的,這背後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很少有人提到韋陀,其實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護法的尊者。世上有一種花跟韋陀有關係。

想當初韋陀還是一個小夥子,沒事就上花園裡澆水,花園裡的花神愛上韋陀了,但是沒想到觸犯天規了,被貶成為一根燈芯。韋陀被送到西天到雷音寺拜如來為師,每天學習都很認真、刻苦,白天、晚上夜以繼日,如來就送她一盞燈,這燈芯是一個女孩,就是那個小花神。

夜晚時,燈芯就變成人形,問韋陀:「你還記得當初的咱倆麼?」韋陀一時也沒想起來。之後呢,韋陀成了護法尊者,然後燈芯花神非常難過就去找如來。

見到如來後就問:「我們的愛情為什麼沒有結果呢?您還是把我變成一朵花吧!」因為她知道每年的暮春時節夜裡韋陀要來給如來採集花上的露水,來煎茶。她就變成了一朵花,專門在這個時候等著韋陀,就為韋陀到來時盛開,讓他看一眼。

這花就叫曇花,也叫韋陀花!

民間傳說,曇花一現為韋陀,這般情緣何有錯,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

韋陀永遠也沒有再想起來,曾經有這麼一個美麗的花朵很愛他,他也曾經愛過這朵花,可惜歲月遺忘這段愛情。但曇花永遠是在暮春時節剎那盛開,然後凋謝,如此了上萬年!

時值七夕傳統佳節,遙遠隔著銀河相望的牛郎織女仍能通過鵲橋,在這一天相見。 願韋陀也能想起曾經愛過和愛著他的花神,別辜負了「曇花一現」!

願天下所有的有情人,都能成眷屬,成連理!

相關焦點

  • 曇花現韋陀
  •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從未見過,太漂亮了
    曇花一現,美在瞬間 卻也因為開放的短暫 使得無數人無緣欣賞 如果你不曾見過盛開的曇花 那麼現在可以大飽眼福啦~ ..................
  •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驚鴻一瞥剎那煙火
    曇花被貶下凡間每年只能開一個瞬間,不準再和情郎相見那個年輕人被送去了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往事,忘記花神多年過去了,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怎麼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年輕人>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都要下山為佛祖採集朝露煎茶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個瞬間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夠記起她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下山採集朝露
  • 曇花的花語及其傳說
    韋馱花很特別,總是選在黎明時分朝露初凝的那一刻才綻放,相傳曇花和佛祖座下的韋馱尊者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故事,所以曇花又叫韋馱花。傳說曇花是一個花神,她每天都開花,四季都很燦爛,她愛上了一個每天為她鋤草的小夥子,後來玉帝知道了這件事情,就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玉帝把花神貶為一生只能開一瞬間的花,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個小夥子送去靈柩山出家,賜名韋馱,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 竟然被曇花的花語感動哭了!曇花就應該這樣養殖!
     提示:點擊上方"藍妖"↑免費訂閱本號說到曇花,很多人會不禁想起「曇花一現」這個詞。那麼曇花一現是為了誰呢?曇花的花語是什麼?曇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呢?今天藍妖來一一為大家解答。一、曇花一現為了誰?關於曇花的傳說我們知道曇花又被叫做韋陀花,曇花一般都是在夜間開放,盛開的時間只有3-4個小時,非常短促。關於曇花有一段悽清纏綿的故事。
  • 花語系列之三十二:曇花
    關於曇花的傳說:
  • 【網友投稿專欄】《人龍傳說》曇花一現,只為韋陀
    《人龍傳說》是1999年TVB的古裝神話劇,陳浩民、袁潔瑩主演。該劇講述龍女小魚與葉希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是我最喜愛的港劇之一。當年的陳浩民還是奶油小生一枚,「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袁潔瑩的龍女扮相清爽可愛,宛若天仙。劇中人物皆以簡單的髮帶,樸素的服飾稍加裝扮,但畫面美感十足。
  • 曇花開了,我們講講韋陀花的故事吧~~
    於是安排神把韋名琨送到了雷音寺,叫他和如來佛學習佛法,並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世今生,成為神仙,不死之身,永遠忘記花神(其實他根本不知道有這段情),徹底斷了花神的念頭。後來韋陀到靈鷲山開始學佛法,韋陀聰明伶俐而且十分的刻苦,日夜學法。如來見他如此的刻苦,感覺很欣慰,於是贈予韋陀一盞明燈,而不巧的是這盞明燈的燈芯就是花神。一天晚上,佛祖不在,花神變化為人形,出現在韋陀面前。
  • 《人龍傳說》龍女小魚與葉希,曇花一現的悽美愛情故事
    #人龍傳說#這部劇不知道大家看過的人多不多,就我知道的還是挺多的,這是一部1999年的老劇了,不知道的也正常。《人龍傳說》是由陳浩民、袁潔瑩主演的古裝神話劇,這是一部港劇,講述了龍女小魚與葉希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
  • 七夕節: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手把手教你養曇花,開完一茬又一茬,「曇花一現」不是夢!
    花多數於晚間開放,經數小時後凋謝,故有「曇花一現」之說。曇花的分布區域曇花原產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蘇利南和哥斯大黎加,因美麗而不失優雅,現全球均有栽培。目前全國各地,普遍栽培,鄉間幾乎家家庭院可見,城市住戶的庭院或陽臺等地也常有種植。
  • 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的由來七夕,原名為乞巧節。為牛慶生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
  • 關於七夕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有關七夕節的美麗傳說,表現了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很多文人墨客在上面潑汁灑墨。七夕七夕節又稱作乞巧節由來已久。從文獻上可以追溯到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 傳統節日七夕節,一「夕」數變,七夕傳說的古今詮釋
    傳統節日伴隨著相關傳說,除了為過節提供一個名義上的理由,也能為節日增加想像的空間。在中國,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節日傳說大概就是五月五端午節的屈原,七夕的牛郎織女,以及中秋的嫦娥奔月傳說了。古代七夕節的由來性別分工,與成年禮的由來七夕早期的傳說,完整的情節出現在南北朝。
  • 曇花的種植功效,曇花為什麼夜間開花?
    曇花別稱瓊花、曇華、鬼仔花、韋陀花、月下美人等,為仙人掌科曇花屬附生肉質灌木植物,因開花時間非常短暫,故有「曇花一現」之說,在世界各地區被廣泛栽培,具有很高的栽培價值。曇花的簡介曇花,又名月下美人,老枝扁平,嫩枝呈三稜形棍棒狀,花期6月至10月間,花白色,大而長,香氣四溢。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 月下美人——曇花
    「曇花一現」這個成語,老於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過。可惜生活了大半輩子,都只聞其名未見其花。曇花別稱瓊花、月下美人,韋陀花、鬼仔花等,為仙人掌科曇花屬附生肉質灌木植物,因開花時間非常短暫,故有「曇花一現」之說。前幾天,妹妹來電話,說家中的曇花快開了。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曇花一現,只為你
    曇花一現,這個成語我們聽過,一般的意思可以從字面上猜出來,到查字典,他的具體意思是:開場時間很短,指一件漂亮的東西或場景出現,很快就消失了。他也指罕見的東西或突出的人物,只出現一段時間,然後消失。現在很多人會用曇花一現來形容某物或某人的珍貴和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