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宮女借侍寢,為康熙生下皇子,成為清朝最後有諡號的妃子

2021-01-09 烽火望瞭臺

清朝,皇帝或后妃死後會被贈予諡號,以顯示他們一生的美德,然而,並非所有后妃都有資格獲得諡號,比如清朝的皇后和貴妃死後,一般才有諡號,只有貴妃溫僖才享有諡號,能享有諡號的妃位非常少。皇太極後宮的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是一個。此外,康熙後宮還有兩個妃子也獲得了諡號,一位是順懿密妃,另一位便是本文要講的純裕勤妃。

純裕勤妃陳氏一家原本是努爾哈赤時期從海城歸來的漢人,歸順清廷後,被編入鑲黃旗包衣,改姓陳佳氏,純裕勤妃的父親名叫陳希閡,拜者,曾在宮中擔任二等侍衛。事實上,像陳希閡這樣出身的漢人很少能在皇宮裡當侍衛,對於陳希閡的女兒純裕勤妃而言,她的命運也早就註定了,那就是入宮成為一名宮女。

康熙三十三年,年僅十六歲的純裕勤妃入宮,通過內務府的選秀成為宮女。雖然純裕勤妃的家庭背景不好,但她長得國色天香,是個十足的美人,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尤其是皇帝。

果然,入宮不久,康熙發現了純裕勤妃這個美麗的宮女,一個偶然的召喚改變了她的命運,從此她不再是卑微的宮女,而是皇帝的妃嬪。此外,純裕勤妃還利用侍寢機會,懷上了龍種。康熙三十六年,生下了一名小皇子,這位小皇子便是十七阿哥胤禮。

話說,這胤禮小時候頗得康熙喜愛,不到十歲就跟著康熙出巡。雍正繼位後,也很器重這位年輕有為的弟弟,把他封為果郡王,後來更是因為胤禮實心報國、操守清廉而將其晉封為親王,管理戶部,接替了怡親王胤祥的差事,雍正臨終前還令胤禮輔政。

由於兒子胤禮受到皇帝的喜愛與器重,純裕勤妃也跟著沾了光,康熙五十七年,康熙下令將年齡在40歲到60歲之間,且生有皇子的庶妃冊封為妃嬪,純裕勤妃便在其中,這一次,純裕勤妃獲得了勤嬪的封號。

雍正繼位後,胤禮被重用,純裕勤妃被封為皇考勤妃。此外,雍正還將純裕勤妃一家拔出包衣,抬入滿洲鑲黃旗。可見雍正對純裕勤妃母子真的很好。乾隆繼位後,純裕勤妃更進一步,被尊封為皇祖純裕勤太妃。

然而,此時志得意滿的胤禮想依照當初康熙帝下令年老妃嬪可出宮隨兒子居住的遺命,請求將母親純裕勤妃接到自己府上居住,但這一請求被乾隆給拒絕了,不過,乾隆還是給了皇叔胤禮一點面子,下令在臘月過節或是純裕勤妃過生日時,可以到胤禮府上小住一段時間。

事實上,乾隆繼位後,純裕勤妃並沒有閒著。據乾隆十九年滿清奏摺記載,乾隆與孝賢皇后所生的嫡女固倫和敬公主在乾隆初年曾被寧壽宮的純裕勤妃所撫養。

乾隆十八年(12月20日),在後宮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純裕勤妃,以70多歲的高齡辭世,被認為是長壽之人。在康熙的妃嬪中,純裕勤妃的結局算得上最好的一個。唯一的不足是她的兒子胤禮在乾隆三年去世,而且還面臨著無人承襲香火的局面,為此,乾隆便將幼弟弘曕過繼給了胤禮。

相關焦點

  • 清朝最能生的妃子,50歲仍被翻牌,知道兒子當皇帝後病死
    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為德嬪。二十年,進德妃。世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未上冊。」 清朝作為中國封建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康熙皇帝也是清朝這幾位皇帝中比較著名的一位皇帝,在康熙擔任清朝皇帝期間,清朝相對來說比較繁榮。康熙在八歲便繼承皇位,等到他成年後鞏固政權,除了鰲拜,平定三藩,康熙也被人稱為千古一帝。
  • 清朝:她是第一位奴才妃子,曾被當眾羞辱,卻生下了最優秀的皇子
    在歷史上,他和劇中所描述的一樣溫柔,是一個寬容大度之人,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皇子。不幸的是,康熙卻並不是多麼喜歡他,認為他沒有成為帝王的命,因此他成為了權力之爭的犧牲品。然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不是他,而是生下這位傑出皇子的女人的一生,她就是康熙的良妃衛氏。衛氏和乾隆的寵妃魏佳氏相同出身不高,都屬於為主服務的下人。
  • 她只是一名奴才,卻不小心為雍正生下皇子,乾隆:尊封為皇貴妃
    在清朝後宮史上,有許多出身高貴的名門之女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落得一個悽慘結局,比如說順治廢后與乾隆繼後。相反,有一些出身低賤的女人因生下皇子而獲得高位,甚至被尊封為皇貴妃乃至皇后,比如說康熙後宮的德妃與乾隆後宮的令妃,今天筆者要講的就是一名出身低微的女人,卻幸運地獲得了皇貴妃的名分,她就是純懿皇貴妃。
  • 13歲少女被康熙寵幸,卻生下一個殘疾兒子,雍正:將他封為親王
    受醫療水平所限,古代後宮的妃子所生的子女經常會出現夭折的情況,當然也有一些殘疾兒,比如說康熙後宮就有一個妃子生下了殘疾皇子,她就是成妃,成妃所生的這位皇子為七阿哥胤祐。
  • 她出身卑微,卻在十年間為康熙生下三男三女,後被尊為皇太后
    康熙皇帝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1年。在他的一生中,共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庶妃、常在、答應等66人,與他生下了35個皇子,20個女公主。這其中有一位出生卑微的女子,卻能在十年間為康熙皇帝生下了三男三女,後來還被尊為皇太后。那麼,她是誰呢?她叫烏雅·瑪琭。
  • 當過康熙老師,養了康熙兒子,一年洗一次澡,她是清朝傳奇的宮女
    原標題:當過康熙老師,養了康熙兒子,一年洗一次澡,她是清朝傳奇的宮女在古代,
  • 50歲還狂被翻牌子!被康熙寵了一輩子,德妃為何晚景悽涼
    皇帝後宮擁有3000佳麗,為了能夠提升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嬪妃們無不爭奇鬥豔,希望能夠被皇帝寵幸,靠著腹中懷的龍子上位;而康熙時期的德妃,深得康熙的喜愛,直到50歲了仍時常被康熙翻牌子,10年誕下6個孩子的她,備受寵愛,怎麼會最後卻晚景悽涼,甚至絕望到選擇在宮中輕生。
  • 清朝最能生的妃嬪,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兒子成皇帝後身亡
    清朝最能生的妃嬪,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兒子成皇帝後身亡在我國古代,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在皇帝的後宮當中也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妃子,而這些妃子往往都會相互爭奪,用盡手段來取得皇帝的喜歡,同時也會打擊其他受寵的妃子,畢竟只有得到了皇帝的喜歡,才有機會能夠生下孩子,甚至成為帝國的繼承人,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清朝的一位妃子,她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子,在知道自己的兒子穿成為皇帝後身亡。
  • 清朝最受寵妃子,兒子是皇帝,50歲還被翻牌卻40年沒晉升
    德妃13歲就入宮了,19歲就生下了皇嗣四阿哥,20歲那年被封為德嬪,21歲又生下一子,22歲被升為德妃。 在等級制度森嚴、晉升不易的清朝後宮中,德妃22歲就能升到妃位,可以說是深得康熙寵幸了。
  • 清朝唯一有諡號的貴妃,統領康熙後宮五年,死後卻不得安寧
    清朝時期,皇后、皇貴妃去世後一般都會有諡號,皇貴妃以下妃嬪很少能夠獲得諡號,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一些特別受皇帝重視的妃嬪,死後同樣獲得了諡號,今天筆者要講的是清朝唯一有諡號的貴妃:溫僖貴妃。
  • 古代妃子侍寢十大潛規則
    史載司馬炎後宮宮女眾多,有粉黛近萬,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這個故事出自晉書卷三十一,因為這個故事,後人把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就稱為「羊車望幸」。
  • 古代妃子是如何侍寢的?周朝很科學,唐朝要排隊,這個朝代最奇葩
    所以前15天侍寢的妃子也是由低走到高,而後15天則是相反。那時皇帝有六宮娘娘一共有126人,後來慢慢的也演變成3000佳麗。而不管有多少妃子,皇后和一品夫人可以首要選擇,而九嬪以下侍寢時,都是由9人一起。
  • 清朝毫無根基的皇子胤祹,為何雍正不敢惹?其後臺連康熙都要敬著
    康熙皇帝是清朝歷史上后妃最多的一位皇帝,擁有那麼多的后妃,他的子女當然也很多。但是在當時那個醫學落後的年代,康熙的大多數子女還沒活幾年就死掉了。他35個孩子的年齡之和是1094歲,平均年齡才31歲多一點,可以說是非常短了。
  • 包衣出身的宮女,卻被康熙喜歡,受雍正尊敬,乾隆22年才去世
    清朝後宮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很多身份低微的人進宮之後,都要時刻提防著周圍人,宮中生活可以說是如履薄冰。
  • 14歲少女被康熙意外寵幸,生下大清皇子,一不小心活了97歲
    因為皇帝要想寵幸某個宮女,還是得有皇帝引薦才可以。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被康熙寵幸的宮女,她就是定妃。「意外」寵幸誕下皇子封嬪據記載發現,定妃世居清河,家族是在滿洲立國之初歸順朝廷,後來隨編進入正黃旗包衣管領,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辛者庫。
  • 她50多歲還被康熙翻牌,10年生下6子,康熙為何不願封她為皇后?
    ,就連想要成為皇帝後宮的選秀,也必須是貴族家的女子才有機會,如果是包衣出身還想要去皇宮裡,只能去參加宮女的選秀了,而宮女是皇宮中最下等的人了。但是也有例外,只要自己有本事,包衣出身的女人也能成為皇帝的枕邊人,比如德妃娘娘,她當初就是一個宮女,十年之間給皇帝生下了6個孩子,50多歲的高齡還被皇帝翻牌子,可是這麼受寵的女人卻一生也只是個妃子。
  • 清朝最神秘的妃子:從貴人降為常在,最後又成皇貴妃,名字很耳熟
    而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這位「摳門」皇帝的妃子之一,她16歲嫁給道光,成為貴人,結果剛進門,就被降為常在,經歷數次起起落落,最終高升為皇貴妃,她便是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 清朝最長壽的妃子,康熙在位時母憑子貴,雍正上位後繼續母憑子貴
    在清朝的時候,醫療水平比較低,人們的壽命都很短,「人到六十古來稀」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即使在生活水平較高的皇宮中也不例外,康熙35個子女的歲數加在一起才1094歲,平均年齡才31歲多一點。但是也有例外,康熙有一位妃子就一直活到了97歲,不僅是康熙後宮中壽命最長的人,更是是清朝歷史上活得最久的妃子。這個人正是十二皇子胤祹的生母——定妃萬琉哈氏。萬琉哈氏長壽的秘訣究竟是什麼?擁有如此長壽命的她又過得怎麼樣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連降三級還能復寵的妃子,生下一個兒子,差點成為慈禧的大敵
    更何況,即便是降位,頂多由貴人降為常在,常在降為答應。官女子是道光時期特有的,其實就是宮女的身份,只不過還保留著侍寢的義務。這種人在後宮極為少見,也要承受極大的羞辱。當年道光帝宣布睦答應赫舍裡氏降為官女子時,後者在第二天就投水自盡了。那麼,現在的徐佳氏到底犯了什麼錯,竟然讓鹹豐帝如此震怒呢?
  • 清朝妃子侍寢時,為何要讓太監用被子包裹好,抬到皇帝的房間?
    正如我們在電視劇或者資料上看到的,清朝的時候,皇帝寵幸妃子和其它朝代不一樣了。其它的朝代,皇帝的權力是最大的,他們想要寵幸哪一個妃子,就可以直接寵幸。甚至是不分時間和地點的,完全靠皇帝的喜好。  但是,到了清朝就不是這樣了。  清朝的皇帝寵幸妃子,已經不僅僅只停留在個人享受上了。他們更多的是想到了傳宗接代,為整個皇家江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