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卑微,卻在十年間為康熙生下三男三女,後被尊為皇太后

2020-12-24 丁金龍

康熙皇帝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1年。在他的一生中,共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庶妃、常在、答應等66人,與他生下了35個皇子,20個女公主。

這其中有一位出生卑微的女子,卻能在十年間為康熙皇帝生下了三男三女,後來還被尊為皇太后。那麼,她是誰呢?

她叫烏雅·瑪琭。

她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爺爺曾在皇宮裡的食堂工作,擔任過膳食總管(相當餐炊部主管),爸爸是內務府包衣護軍參領,僅是五品官員,所以就烏雅·瑪琭的出生背景而言,在皇宮裡是屬於卑微的一族,甚至連選秀的機會都沒有。

烏雅·瑪琭在她16歲那年,作為「官女子」被選進皇宮工作的。

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官女子」是個什麼意思。清代的「官女子」一般都是從「包衣(家僕)」人家中選來做宮女的,她們在宮中只做搬花鋤草、打掃整潔等的體力勞動,入關之後的清朝皇帝也會選「官女子」侍寢。所以說,「官女子」是皇宮裡最地位卑下的宮女。

烏雅·瑪琭是在做「官女子」時,被康熙皇帝看上的,而且這一看上就讓康熙帝眷顧好多年,她還為康熙帝生下了三男三女。

在烏雅·瑪琭生下皇四子胤禛後,她晉封為德嬪,在生下皇六子胤祚,她又晉封為德妃。當時與她一起接受冊封的還有惠妃、榮妃和宜妃,這三人都出自名門,有著龐大的家族勢力支撐,而唯有烏雅·瑪琭出身卑微,但她能在美女如雲的後宮迅速脫穎而出,被皇帝寵幸,一定有她的不同於常人的優點。

首先,烏雅·瑪琭有著天生麗質的相貌優勢;但是在後宮佳麗三千的地方,光憑相貌出眾肯定是不夠的,要想獲得皇帝的長時間寵幸,必須有聰慧的頭腦。所以,在她生下皇四子、皇六子、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之後,並沒有恃色自傲,反而更加謙虛謹慎,更不去軋後宮的是是非非,使得康熙皇帝更加寵愛於她。

在她28歲的時候還生下了皇十四子胤禵,這年齡還在生育,在後宮中是非常罕見的。帝王從來就是貪戀新人的,一般來說後宮的女子一過25歲就不愛皇帝歡迎了,但烏雅·瑪琭卻一直能讓皇帝保持著對她的寵愛,說明其確實下了一番功夫的。

烏雅·瑪琭還有厲害的地方,就是她生下孩子都非常受康熙皇帝的喜愛,特別是皇四子和皇十四子成人後都成為皇帝接班人的熱門人選,最後還是她生下的皇四子胤禛成功登上帝位。

她的兒子皇四子胤禛登上帝位後,62歲的烏雅·瑪琭成為皇太后,令人惋惜的是,後因手足相殘導致她心情低落,第二年她就因病去世了,沒能盡享皇太后的福,也算是一件憾事。

更多精彩文章:

此人輔佐康雍乾三朝,後因退休惹怒乾隆被抄家,為何仍配享太廟?

他是雍正帝的胞弟,大師卜了個卦說他將來定有九五之尊,結果呢?

相關焦點

  • 康熙生母被尊為皇太后,為什麼僅僅過了4個月,就去世了
    說起來,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並不得順治寵愛,然而她最終卻被封為皇后,這是怎麼回事呢?佟佳氏生於1640年,正藍旗漢軍出身,父親佟圖賴是八旗將官。意思是說,佟佳氏懷有身孕後,一直不敢聲張,照例每天都去孝莊太后寢宮問安。直到有一次,在她臨出門時,孝莊太后發現她的裙裾似有光如龍繞,問起她來,才知道她懷了龍種。由此可見,佟佳氏在後宮中的確是少有人關注,更難有人對她噓寒問暖。孝莊太后得知佟佳氏懷有身孕後,曾向身邊的近侍感嘆:「朕妊皇帝實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
  • 她只是一個奴才,為康熙生下三個兒女,封皇貴妃,還葬入了帝陵
    雖然敬敏皇貴妃出身不高,但卻頗有姿色,深得康熙寵愛,在短短的五年內先後生下三個兒女,即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與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 這不是,敬敏皇貴妃為康熙生了三個兒女,到頭來還是沒得到康熙的冊封,始終都是一名庶妃。這令敬敏皇貴妃精神抑鬱,再加上連續生育也給她身子造成嚴重損耗,她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帶著未能封妃的遺憾,敬敏皇貴妃離開了人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女。
  • 她只是一名奴才,卻不小心為雍正生下皇子,乾隆:尊封為皇貴妃
    在清朝後宮史上,有許多出身高貴的名門之女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落得一個悽慘結局,比如說順治廢后與乾隆繼後。相反,有一些出身低賤的女人因生下皇子而獲得高位,甚至被尊封為皇貴妃乃至皇后,比如說康熙後宮的德妃與乾隆後宮的令妃,今天筆者要講的就是一名出身低微的女人,卻幸運地獲得了皇貴妃的名分,她就是純懿皇貴妃。
  • 她是皇太極的妃子,生下的女兒鼎鼎有名,母女倆結局如何
    皇太極即位後,就開始準備攻打察哈爾部。當時察哈爾部的首領是林丹汗,皇太極先後發動三次進攻,他雖然都頑強抵抗,可是最後一次,還是死在了青海打草灘。之後,察哈爾部基本都歸順了皇太極,林丹汗的福晉也被皇太極擄去,收入後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貴妃娜木鐘了。然而,娜木鐘並非出身察哈爾部,她只是嫁過去的,她本是阿霸亥部的人。
  • 她包衣出身卻被皇帝看中,深得皇帝寵愛,受寵十年生下6子
    這位妃子在十年內給皇帝生下了6個孩子, 而且自己出身也不是什麼顯赫家族,還得到了皇帝很多的寵愛。這位女子就是孝仁恭皇后,也就是康熙的德妃,她的出身十分的卑微,只是一個小小的包衣,但是自己在14歲的時候就進宮參加選秀了,最初的德妃只是一個小小的侍女,後來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皇帝看見了被她的知書達理,從此以後自己跟皇帝的故事就開始了。
  • 清朝時期,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相比,誰的地位更高?
    相比於哲哲,布木布泰似乎更幸運一些,她雖然在順治帝初期不是太后,但等到順治七年冬天多爾袞去世之後,順治帝親政,尊其為皇太后,上徽號為昭聖慈壽皇太后。從此布木布泰這個太后就成為順治帝時期唯一的皇太后,又在康熙帝時期成為太皇太后輔佐康熙,稱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太后之一。
  • 雍正為何即位後,生母烏雅氏,死活不願意成為皇太后?
    後兩者與清朝推行的民族政策有關,而前者是根本。滿妃再細分,又包括了滿洲八旗后妃,滿洲八旗包衣后妃。滿洲八旗后妃指的是由戶部主持,選拔出身顯貴的八旗女子成為的后妃;包衣是指地位低下,出身下五旗的奴僕。按照清制,從內務府包衣(家奴)佐領下的女兒,作為秀女選入宮中,是不得正式選為妃、嬪,不能與宗室結親。
  • 她50多歲還被康熙翻牌,10年生下6子,康熙為何不願封她為皇后?
    但是也有例外,只要自己有本事,包衣出身的女人也能成為皇帝的枕邊人,比如德妃娘娘,她當初就是一個宮女,十年之間給皇帝生下了6個孩子,50多歲的高齡還被皇帝翻牌子,可是這麼受寵的女人卻一生也只是個妃子。德妃娘娘是包衣女子烏雅氏,在宮中是一個小小的宮女,可是長相太過好看,很容易就吸引到了康熙皇帝注意,皇帝很快寵幸了她,她竟然就懷上了孩子,誕下了四阿哥胤禛,後宮中能夠生下皇子的女人都是有功勞的,因此她在一年之後就被封為了德嬪,雖然她在後宮的等級晉升了
  • 18年的付出,比不上康熙的一句話
    電視劇《甄嬛傳》中被雍正皇帝親切稱呼為「嬛嬛」的甄嬛,取材於清朝歷史上著名的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孝聖憲皇后,雍正帝妃嬪、乾隆帝生母,於乾隆元年「母憑子貴」尊封為「崇慶皇太后」,「為天下母四十餘年,國家全盛,親見曾玄」,其壽命之高,在清朝皇太后中居於首位。
  • 為康熙生了三個皇子的宜妃,晚年為何被趕出皇宮?
    《康熙微服私訪記》這部曾經熱播的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該劇講述了康熙年間黃河連年泛濫,沿岸百姓苦不堪言,康熙皇帝體恤民情勵志治河,親自九下江南巡視黃河災情,更由此引出了一幕幕傳頌一時的傳奇故事。劇中除了由張國立扮演的康熙帝外,另外一個人物形象就是由鄧婕飾演的宜妃,劇中的宜妃是一個美麗漂亮、性格潑辣的女子,康熙非常寵愛她,到哪裡都帶著她。
  • 16歲宮女借侍寢,為康熙生下皇子,成為清朝最後有諡號的妃子
    此外,康熙後宮還有兩個妃子也獲得了諡號,一位是順懿密妃,另一位便是本文要講的純裕勤妃。純裕勤妃陳氏一家原本是努爾哈赤時期從海城歸來的漢人,歸順清廷後,被編入鑲黃旗包衣,改姓陳佳氏,純裕勤妃的父親名叫陳希閡,拜者,曾在宮中擔任二等侍衛。事實上,像陳希閡這樣出身的漢人很少能在皇宮裡當侍衛,對於陳希閡的女兒純裕勤妃而言,她的命運也早就註定了,那就是入宮成為一名宮女。
  • 同樣是十年盛寵生六胎,德妃走上人生巔峰,為何榮妃卻受盡冷遇?
    在康熙的66位妃子中,最幸運的無疑是康熙的四大妃之一的德妃,她並沒有顯赫的家世,卻被康熙盛寵十年並生下六個孩子,兒子胤禛也被康熙立為繼承人,繼而成為後宮最尊貴的女人——皇太后。
  • 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德妃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雍正登基之後,立刻尊其生母德妃烏雅氏為皇太后,並定徽號「仁壽」。在母以子貴的年代,多少後宮嬪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登上帝位,獲得無限榮耀。可是,烏雅氏卻一點都不高興,不但無情地拒絕了冊封,而且很快就因病去世了。烏雅氏如此「痛恨」自己的親生兒子雍正,還要從烏雅氏自己的出身,以及入宮之後的際遇說起。
  • 她為康熙生的孩子最多,卻被貶去洗馬桶,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這55個子女是由康熙的17個妻子所生,嚴格的來說應該是叫妃嬪,其中今天要說的這位榮妃一共為康熙生育了5個兒子一個女兒,是康熙的眾多妃嬪中生育最多的一個,在早期康熙最寵愛的也是榮妃馬佳氏。
  • 雍正帝活到近花甲之年,孩子卻不多,竟只有這幾個女人為他生育
    他的后妃也不如康熙乾隆的多,數得上也近三十人,但他的子嗣卻不多。兒子有十人活了六人,女兒有四人活了兩人,一共十四個孩子,活過十二歲的只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這樣算下來,雍正的孩子確實太少,而為雍正生育過子嗣的只有下面這些女人。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是雍正在王府的原配嫡福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嫡長子弘暉。
  • 她是康熙出身最高的皇后,死後坤寧宮無人敢住,孝莊親自祭拜
    康熙是一個非常重視出身的皇帝,他冊立過三位皇后,這三位皇后都是來自一等一的八旗世家,如果您要問出身最高的是哪一個,當屬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
  • 她是康熙冊封的唯一皇貴妃,撫養雍正十年,死後康熙親自戴孝
    她在妙齡之際被表哥康熙納入後宮,一入宮便冊封貴妃,她以皇貴妃身份統領大清後宮,卻在臨終之際戴上皇后鳳冠,她撫養雍正十年之久,被雍正銘記於心,雖然紅顏薄命,但卻得到康熙的萬般寵愛……
  • 清朝皇后真實容貌曝光 看後目瞪口呆
    順治十年(1653年)入宮為庶妃,順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燁(康熙帝),後晉升為康妃。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皇帝駕崩,康熙帝即位後與孝惠章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僅23歲,葬清孝陵,上諡號「孝康章皇后」。康熙、雍正、乾隆累加諡,最終諡號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
  • 明朝三位太皇太后,都有著怎樣的經歷,她們的人生大不相同
    如此一來,張氏便成為,明朝唯一拜謁過皇陵的皇太后。在拜謁皇陵期間,張氏還不忘教導兒子:「國家恆輕徭薄賦,以存恤為務,庶幾為民父母之道。」 然而,朱瞻基也僅僅在位十年,便駕崩了。當時他的長子朱祁鎮年僅9歲,群臣都擔心主少國疑,多虧張氏站出來,指著朱祁鎮說:「此新天子也。」這才確保了朱祁鎮順利繼位,她也因此升級為太皇太后。
  • 出身卑微,地位卻很牛
    包衣的人員構成以滿人為主,佔到總體的六成,漢人約佔三成,此外還有少量的朝鮮人。包衣世代為奴,凡是包衣奴才所生的子女,他們的身份也只能是成為包衣奴才。他們的生活、婚嫁、居住,都要由主人來安排。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包衣的出身確實非常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