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古典音樂之間的關係一言難盡」|在德國音樂學校就讀是怎樣的...

2020-12-22 騰訊網

大學生奧利維亞,來自立陶宛,26歲,在德國紐倫堡音樂學院主修雙簧管專業,現在是她學業的第八個學期。在「德國留學急救箱」欄目專訪中,奧利維亞將告訴我們:她是如何在學習過程中咬緊牙關克服重重困難的;開音樂會的時候,又有著怎樣的獨特感受。

採訪筆錄:Antonie Habermas

奧利維亞喜歡音樂專業的多樣性特點 | 照片(局部): Philipp Schueller

你在大學學習時遇到的最大的偏見是什麼?其中有沒有的確屬實的地方?

一些熟人問我,大學裡是不是有很多亞洲學生。儘管我覺得這樣問有些奇怪,但是這的確屬實。德國音樂學院裡有大概一半的學生是外國學生,當然不僅是來自亞洲。我覺得外國學生多很酷,我也是其中一員。

你平常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我倒是真希望自己的日程安排能「平常」些。在大多數情況下,我要去學校上課或者練習演奏。音樂專業的一些課程,特別是主修專業課,是需要一對一上課的。因為授課教師是交響樂團成員,所以授課時間必須錯開樂團的演出時間。因此,有時候我需要周末或者節假日上課。當然,對我來說也無所謂,每次上課我都很開心。

我的專業是雙簧管,因此必須自己打造適合的雙簧管哨嘴。打磨、切割、連接、平整、切斷、調試等等,所有這些都需要耗費時間。打造哨嘴的時間甚至超過了練習演奏的時間。這也是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包括吃飯、整理房間和打工等等。

你覺得可以放棄學習生活中的什麼東西呢?

我原本可以放棄打那麼多的工,這經常會影響我的學業。我甚至偶爾會打三份工,因為我的大學學習是靠自己賺錢資助的。一開始,住在立陶宛的父母還會給我一些幫助,但是現在這對他們來說不可能了。

大學生活中經歷的哪一天是最難忘的?

中期考試那天是我經歷過最糟糕的一天。這個考試是我讀了兩年大學之後參加的第一次主修專業大考。當時是7月底,天非常熱,考場讓人感覺透不過氣來。演奏雙簧管非常的辛苦,我身體那時候還不太舒服,所以當時我出奇的怯場,整體上感覺非常不好。

好的方面是,我的教授每個學期都會組織一次班級晚會。在立陶宛,我的演出並沒有取得過什麼真正的成功。而這次,我演奏了一曲,整個過程非常的投入。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士非常陶醉,我當時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哇!有人在欣賞我的演奏!

如果你可以重新開始你的大學學習,你會做出怎樣的改變?

也許我會直接申請來德國大學開始我的大學生活。我現在在德國學習了4年,之前在立陶宛學習了三年。這裡的第一個學年和立陶宛的最後一個學年重疊在一起,當時真得是非常辛苦。但是,其實我也不想改變什麼,因為在立陶宛讀大學的時候,我認識了我最好的兩個朋友。

有什麼會經常使你感到絕望無助的東西麼?

我的家庭沒有任何音樂背景,我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專業學習榜樣。這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我的父母從來都沒有真正支持過我,或者說,他們也不知道該怎樣支持,抑或該注意些什麼。我經常想:我反正也不會取得很大的成功,因為我身邊的音樂人,他們的家庭都有音樂專業背景。

什麼能夠把你從絕望無助中拯救出來?

音樂會上,觀眾們熱情的瞬間。歸根結底是一系列美好的音樂會或者是音樂項目。我每次都會想:這就是我學習音樂的原因,也是我為什麼繼續堅持下去的原因。

你每個月的最後一天都吃什麼?什麼時候開始的節衣縮食?

我剛到德國的時候的確需要節省。能拿到這個學習位置是一系列偶然促成的——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奇蹟——然後就要支付房租、押金等等費用。我曾經嘗試把每周的花銷控制在10-20歐元以內。

我的母親會醃製很多蔬菜,並且寄給我。整天的麵條或者蕎麥加蔬菜,生活的確辛苦。我在德國過第一個生日的時候,跑到臉書上發起了一個活動:各位,我今天過生日。我真的想要一份杏仁乳和咖啡,或者一張音樂會門票。然後真的有人轉錢給我,一部分還來自於我並不熟悉的人。這真是太美好了。現在我拿到了獎學金,定期參加商業演出獲取報酬,我還在教課。我現在過得很好。

家庭聚會的時候,你每次都會聽到些什麼問題?

幸運的是,我沒有什麼家庭聚會,就算有的話,所有家人也都會很輕鬆,可能會說:「你只管做你的事情就是了。」

想找你的時候,如果沒在大學,你還可能在哪兒?

在床上或者在我工作的爵士吧。以前我還會做更多的事情,去參加很多音樂會。在寫畢業論文期間,別的什麼幾乎都沒有做。此外我還打工,會找朋友一起玩。昨天我又去遊泳了,非常開心。

為了獲取好成績,你付出的最昂貴的代價是什麼?

最昂貴的莫過於我經歷的整個雙學位學習。我在立陶宛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如果兩年之後換學校的話就必須把全部資助退還。而當時誰又能拿得出來2萬歐元這筆巨款呢?於是我每年必須來回往返於立陶宛和德國之間,以便能完成立陶宛的本科學習。因為兩個大學之間的音樂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我真的很難。最困難的一次是,在立陶宛的學業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的教授和我說:你學業上的問題非常大,你早晚得放棄雙簧管這個專業!當時我就必須咬緊牙關堅持下來。而在紐倫堡音樂學院的經歷就好多了。

大學意味著:為了生活而學習。大學學習為你今後的發展帶來了什麼?

我在德國的經歷告訴我,儘管主修是音樂,但是仍然能夠擁有豐富多彩的前景。以前我以為如果學的是古典音樂,那麼就要在一個古典樂團裡演奏所學的東西。但是,演奏爵士樂或者教一些音樂以外的課程其實也是可以做到的。儘管我的德語不是母語,但是我曾經教過德語課。我也見過除了學習古典樂之外還學習瑜伽課的同學。如今,我的眼界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局限了。我獲得了勇氣。

今年是貝多芬年。你怎樣看待貝多芬呢?

我與古典音樂之間的關係一言難盡,業餘時間我雖然不會去聽勳伯格(Sch nberg)的彈奏,但是我還是更喜歡20世紀或者更現代的音樂。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利用這一年進一步發掘貝多芬留下的財富。去年我還在一個管樂六重奏上演奏了貝多芬的曲目,那是非常美妙的樂曲。當我知道這是貝多芬的音樂時,感到很詫異,這是因為我一直以為貝多芬的音樂都是非常動聽,同時難度又很大的交響樂,其中有很多雙簧管獨奏,會讓我們累到筋疲力盡。

還有很多貝多芬為主題的大型項目,例如「客廳裡的貝多芬」:在自家的客廳安放一些椅子,然後邀請音樂人組成樂團演出。我覺得這個主意很棒,當然我無法參加了,因此覺得有些沮喪。但是,貝多芬年才剛剛開始,時間還有,我堅信我能有機會參與其中,做些什麼。

原標題:我和古典音樂之間的關係一言難盡

作者:採訪筆錄:Antonie Habermas,歌德學院在線雜誌志願者。

版權:歌德學院

相關焦點

  • 德國——古典音樂之王
    巴赫、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一代代的音樂家延續著數百年的音樂傳統,也向世界傳播著他們的文化。18世紀70、80年代起至19世紀初形成的維也納古典樂派,是德意志古典音樂發展的高峰。從此,歐洲音樂中心由義大利轉到了德意志。維也納古典樂派的3位主要代表人物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他們的音樂使內容與形式、理智與情感達到高度完美的統一。
  • 王源和歐陽娜娜就讀的伯克利音樂學院是美國「藍翔技校」?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座傳說中的音樂神校吧。1伯克利音樂學院,英文名字Berklee。中文讀音與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rkeley)一樣,但兩所學校沒有半毛錢關係。量產諾貝爾獎的那個是Berkeley,娜娜和王力宏等音樂圈大佬就讀的則是Berklee。
  • 德國柏林交響樂團古典音樂之鄉德國名片
    每四個德國人中就有一個能熟練地演奏樂器,這一非凡的音樂教育普及率造就了德意志民族非凡的音樂人才,同時也繼承了古典音樂之鄉的魅力。在人們的印象中,德國人對一切都保持著極其嚴格的態度,甚至有些僵硬,正是因為這一必要「刻板」的存在,柏林交響樂團才達到了非凡的藝術水準,樂隊所有成員都經過精心挑選,並經過嚴格的評估,這些頂級音樂家齊聚一堂正在向世界傳遞最令人震驚的聲音。
  • Animenz:當古典音樂遇上動漫
    7月21日,德國華裔青年鋼琴演奏家Animenz將在上海音樂廳舉辦「Animenz Live2016動漫鋼琴演奏會」。連接古典與動漫、遊走於黑白琴鍵的靈活手指,將動漫裡的美妙音樂化為一個個音符的神奇之手,他就是世界動漫鋼琴改編「第一人」。
  • 歐陽娜娜就讀的「神壇學校」伯克利音樂學院,大型扒皮現場?
    音樂學院的課程安排、專業設置、課程設計,都和普通綜合性大學不一樣,所以音樂學院有自己的一套排名系統,是不能、也無法和美國所有大學一起排名競爭的。而伯克利音樂學院,又和其他所有的古典類音樂院校不同——作為一所現代音樂學院,伯克利並非側重在古典樂器學科的培養上。
  • 德國怎樣防竊聽?放古典音樂,用打字機
    本報訊 為防止美國竊聽,德國議會情報委員會頗費了一番腦筋。  為提防間諜竊聽議員開會,在會議一開始,與會者被要求把手機和電腦放進金屬箱,以確保他們的手機與外部無法聯繫,然後委員會主席打開播放器,播放起德國古典音樂。這時,他們才開始討論議題,讓音樂聲壓過討論的聲音。  還有更極端的反竊聽行動。德國信息安全委員會主席帕崔克·森斯博格近日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說,國會考慮不再用電腦記錄機密文件。目前德國議會已經有了一臺非電動打字機。
  • 德國音樂學院概況
    大部分德國國立音樂學院沒有學費(除萊比錫孟德爾頌音樂學院以及所在巴登符騰堡州的音樂學院,如曼海姆、斯圖加特等),註冊費每學期在0–500歐元之間。大部分音樂學院不提供獎學金。(羅斯託克音樂學院)德國的國立音樂學院如果不是獨立存在的那麼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與其他藝術學院結合在一起的,比如柏林藝術大學UDK,艾森富克旺根藝術大學。學校除了提供音樂專業外,也提供繪畫、設計、雕塑等其他藝術類專業課程;另一種就是附屬在綜合性大學裡的音樂學院,比如明斯特、美茵茨等,學術理論和音樂訓練課程相結合。
  • 當電影遇上古典音樂
    很多電影中的古典音樂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曲子原來古典音樂離我們這麼近1、鄉村騎士間奏曲古典音樂都晦澀難懂?是的,那是貝多芬升c小調弦樂四重奏的第六樂章,2分鐘不到深邃感傷的慢樂章卻充滿強大的張力,德國人民的隱忍堅韌或許只有他們自己的貝多芬才能表達。每個人的生活好或不好都在繼續,只是,無論怎樣,我們還是需要這樣的音樂來撫慰。
  • 限量特惠59元搶10月24日糖果魚與劇場《瘋狂貝多芬》古典啟蒙音樂會門票,走近音樂大師貝多芬,感受古典音樂的神奇力量!
    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在眾多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間,他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集大成者,將自身的人生經歷和哲學思想結合在了音樂創作中,成為了一代大師。
  • 打開古典音樂之門,孩子的音樂啟蒙就靠它了!
    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他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後來成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1993年10月,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勞舍爾和肖發表了《音樂和空間任務能力》一文,他們邀請大學生聽音樂,然後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
  • ​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是怎樣的?
    為何你彈奏出來的音樂枯燥無味?莫扎特爸爸是怎樣教育莫扎特的?在這兩個時期的交替轉化中,鋼琴藝術史上經歷了一個審美趣味轉變、鍵盤樂器更迭、作品曲式創新和演奏實踐改變的過渡階段,直至18世紀70年代才最後確立了古典主義。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是怎樣的?過渡時期鋼琴音樂風格的演變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18世紀後半葉的歐洲,思想上和政治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豆瓣9.2,可能是一檔「最養眼」的古典音樂節目
    楊照,作家、文學評論家他對古典音樂的認知和見解常常與眾不同,形容古典音樂與我們的關係時,他這樣描述: 大部分時候,許多複雜的古典音樂就像是遠方別人參與的葬禮,不能說與我們無關,畢竟生命的共同經驗很快會將那種哀戚與肅穆的氣氛感染到我們身上
  • 漳州學子滿分衝入德國音樂學府 讀古典吉他博士
    原標題:他滿分衝入德國音樂學府 為近年來該學院在福建錄取的古典吉他專業博士第一人  東南網6月30日訊(導報記者 蕭鎮平 文/圖) 昨日,從遙遠的德國傳來激動人心的消息!來自漳州的一名學子——青年吉他新秀洪騰寰,憑藉自己紮實的功底和完美的演奏,獲得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全體評委一致通過,被錄取為該學院古典吉他專業博士!
  • 大量錄製CD,巴洛克音樂回潮……2018德國古典樂界新風向
    | 圖片(局部): © 馬蒂亞斯·馬克斯(Mathias Marx)長久以來,早期古典音樂已經在德國的音樂版圖中確立了牢固的地位。它們是否還像最初幾年那樣,只是一種冒險嘗試,或者甚至是一種反叛嗎?來自德國各地的音樂節主辦者、高等院校、音樂會舉辦機構和合奏樂團的眾多代表聚集在一起,他們發表演講、討論「早期古典音樂」目下所遭遇的挑戰,以及未來可能面對的前景。
  • 【德國音樂學院系列】杜塞道夫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
    )等三間音樂學校合併成立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Robert Schumann Konservatorium),也就是現在的國立德國舒曼高等音樂學院的前身。 杜塞道夫舒曼音樂學院由胡戈.拜爾策教授作為第一任負責人。由於二戰爆發,學院的正常授課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直至1945年二戰結束後,由約瑟夫賴爾西斯(Joseph Neyses)教授加盟負責學校的增加科目和擴大籌建工作。
  • 【音樂欣賞】新世紀音樂/德國/迷enigma專輯!
    他1957年5月18號出生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1965年,Cretu 進入當地的一家音樂學校 LYZEUM No. 2 讀書,它是一所專門培養年輕的音樂人才的學校,主修科目是鋼琴。1968年,在巴黎學習了5個月的鋼琴。1975年,Cretu 和全家移民到原西德的Homburg(漢堡),並考入法蘭克福音樂學院。1978年畢業後開始在一家音樂室工作。
  • 敞開心扉走進古典音樂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古典音樂也是人間凡物,所以我們也不必敬而遠之。雖然到不了談虎色變的地步,但是當與廣大吃瓜群眾提起古典音樂,依舊會收到無數「與我何幹」、「毫無興趣」的炙熱眼神,以及某種自嘲與譏諷的輕笑。我要從何談起凡夫俗子與古典音樂的愛恨情仇?
  • 蔣英與音樂:醉心德國古典藝術 培養26名學生
    所以,蔣英便來到了德國柏林音樂大學,跟隨一位義大利老師學習聲樂。  可以說,蔣英那時的留學並不是如今天的留學生一般幸福,她留學的期間正好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蔣英的生活也愈加的艱難,為了完成學業,她甚至早上一頓土豆,晚上一頓土豆,有時上床睡覺時肚子就早已空空。可就是在如此的情況下,她都沒有想過放棄,那時,她的信念就是「我不能丟中國人的臉,一定要把西方音樂學到手!
  • 德國漢堡國際音樂學院招生與鋼琴專題講座及大師班
    漢堡國際音樂學院地點位於音樂廳、州立歌劇院和漢堡大學等文化機構之間。
  • 深藏 | 古典音樂品鑑沙龍 | 演出預告
    期間,獲得中央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袁源老師,國家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尹波老師,中央民族大學單簧管教授金光日老師,天津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張文濤老師,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單簧管演奏員趙煜老師的精心指教。2017年,前往德國進行單簧管專業深造。在Darmstadt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Michelle Schmidt的精心指導下,考入漢堡音樂學院單簧管演奏專業就讀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