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評論|假如只給我一次選擇機會,我買它! Technics 松下SL-1210GAE LE 55周年 限量版唱盤

2021-02-14 新音響New Audiophile

很多人的認知裡,先行者總是最經典且不可逾越的。比如現在不少玩家買唱片喜歡頭版、聽歌喜歡原唱、買音響喜歡老器材、甚至玩攝影的也喜歡老鏡頭、看電影也認為續集不如第一部……當然世事無絕對,比如說來教父系列電影的巔峰之作不是第一部,而是《教父2》,在豆瓣獲得9.2分的高分,超越了9.1分的第一部成為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永恆經典。



其實隨著科技和材料的進步,無論創造力、光學與聲學等方面,都較以往有了長足的進步。音響行業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例子比比皆是,本文主角Technics松下SL-1210GAE LE 55周年限量版黑膠唱盤,雖然外觀設計上沿用著經典的SL-1200系列的諸多元素,但內在卻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革新與提升,最終聲音表現水平已經遠勝歷代型號。


全球眾多音響品牌多如牛毛的產品型號中,被譽為常青樹的產品鳳毛麟角,BBC LS3/5從1974年發表技術規範,正式量產LS3/5a直至1998年停產,25年生產周期中,累計全球銷售達10萬多對,而後又陸續有幾個品牌推出復刻產品,至今依然受到不少追捧。但滿打滿算,LS3/5從誕生至今也就46年的歷史。而Technics松下SL-1200系列從1965年誕生到2020年,已經創造了55年輝煌歷史,全球銷售超過350萬臺,成為音響業界中當之無愧的常青樹。為了慶祝這一盛事,Technics松下推出了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限量版黑膠唱盤,全球限量1000套,並於2020年6月上市,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款在黑膠迷們圈中引起廣泛話題的產品,如今才來到《新音響》的試音室。

說起百年品牌日本松下(1918年幼松下幸之助創立至今已經103年),相信大家對Panasonic這個商標再熟悉不過了,但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用的是National商標,從1986年開始逐步更改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才全部統一為Panasonic。其實,資深音響迷都知道松下的高端音響產品線用的商標是Technics,從1965年推出音響產品線起就沿用至今,其中僅在2010-2014年間由於項目調整的原因,而暫時擱置了高端音響產品線。然而,松下的影響力卻並沒有消褪,此期間在市場上他家的SL-1200(MK5/6)黑膠唱盤依然是懂行玩家的優選。正因如此,也促使了松下在2014年「復興」他們的經典,德國柏林舉行的IFA2014開幕之前,松下電器由一位女士,生產事業部副總裁Michiko Ogawa小川理子在德國柏林宣布了Technics的復活,並在同年12月率先重返歐洲市場,曾經的日本唱盤領軍產品SL-1200系列黑膠唱盤當然不會被拉下。


自2015年4月起,小川理子被選為Panasonic第二位女性高管,目前擔任執行官,並擔任技術品牌業務、設備公司副總裁和技術業務總監。2014年在她領導下復產了Technics品牌的高端音響器材。小川理子的大學專業是電子工程,但或許很多音響迷認識她是通過幾張熱賣的爵士樂唱片。原來,小川理子還是一位爵士鋼琴家,早在2003年,美國Arbors Records唱片公司就曾為她錄製過唱片,該專輯更在2003年《Jazz Journal International》年度評論家投票中拔得頭籌。後來,日本Ultra Art Record唱片公司也出版過她的多張唱片。比如這張78轉黑膠唱片你聽過了嗎?這張小川理子的78轉唱片只有兩首音樂:《Oh Lady Be Good》和《Smile》,精選與原本頗受歡迎的33轉唱片《Balluchon》專輯。如此高轉速的唱片的音效當然更上一層樓,但你的唱盤有對應的轉速嗎?想體驗的話恐怕你得找Technics的唱盤了。


縱觀如今各家黑膠唱盤品牌的理念,無論軟硬避震磁浮氣浮架構,幾乎無一例外採用皮帶驅動設計,入門級基本為單馬達單皮帶,高級別的有用兩個甚至三個馬達,甚至磁驅的。這類設計的目的性很明確,利用皮帶的惰性來緩解驅動馬達的振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直接關係到聲音表現的轉速穩定性、單皮帶帶來的軸承偏心力矩增大摩擦力等等,每一個因素都直接影響黑膠唱片的重播表現。Technics可能是最早發現問題核心所在的品牌之一,經過一番探索,在1970年由Technics工程師Shuichi Obata小幡修一開發出世界上第一臺直驅唱機SP-10,從而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直驅的意思就是不用皮帶驅動,把馬達和轉軸系統整合為一體式驅動機構,從根本上解決了皮帶傳動的弊端。另外,直驅設計由於扭矩大的原因,還帶來起動迅速達到穩定轉速(比如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從靜止到33 1/3轉僅需0.7秒)的好處,意味著,你可以落了唱針選好曲後再按啟動,抬起手指的一刻,音樂隨即飄送而來。另一個好處是直驅馬達可做精密的控速,讓速度始終穩定如一,不會如皮帶傳動唱盤那樣轉速總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這種設計深受DJ的歡迎,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操控唱片,播放需要的音樂片段。收穫成功經驗後,小幡修一的團隊在1971年推出了SL-1100,1972年推出了SL-1200。於是,從那之後,Technics的直驅唱盤就在專業領域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成為不少電臺的標配。

為什麼直驅技術這麼好,但目前市場上依然是皮帶驅動的天下呢?原因是直驅馬達為核心的整個轉到機構的製造成本,要比皮帶傳動的小扭矩馬達高得多了,而且技術門檻也同樣高得多。大家應該對松下的主要產業都很了解了吧,他們自主研發生產洗衣機、空調、冰箱的核心部件:馬達,在業界和市場上都是最高水平的產品。因此,設計生產的唱盤直驅馬達能夠成為業界翹楚也就順理成章了。

經歷50年後,Technics的新一代黑膠唱盤產品依然堅持採用直驅馬達設計,當然,今時今日的製造精度和材料技術都已經大幅提升,Technics也與時俱進對直驅馬達和黑膠唱盤的結構作了徹底的重新設計。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的設計重點包括如下幾項:

傳統的黑膠唱盤會產生各種影響音質表現的因素,如轉到過程中的細微速度振動以及被稱為「鑲齒效應」的旋轉步規則性,在SL-1210GAE中使用了無芯(無鐵芯)直驅馬達可消除鑲齒效應。此外,雙轉子結構在保持高扭矩的同時降低了軸承負載,並且還減少了旋轉過程中的細微振動,這些因素能夠再現模擬黑膠唱片溫暖豐富的聲音。高精度的馬達控制技術,應用了為藍光設備開發的馬達控制技術,並根據馬達的運行狀態切換驅動模式,實現高起動扭矩和高速穩定性,從而獲得優質的播放效果。


轉盤採用三層結構,剛性結合的黃銅頂板、鋁壓鑄芯轉盤和覆蓋整個背面的實心橡膠塗層,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共振,從而實現卓越的整體剛性和減振效果。提供了超過SP-10MK2(全球廣播電臺使用的直驅唱盤標準)的順滑旋轉穩定性和高慣性質量,慣性質量是SL-1200MK5的兩倍以上。

我們知道當唱盤的重量分布不均勻時,轉動過程會發生過多的振動或噪音,從而導致聲音質量下降。情況就如同汽車輪胎拆裝過後如果沒有做動平衡調整,隨著車速提高會出現明顯的跳動現象一樣道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唱盤組裝完成後,會使用專門的高精度動平衡調整設備來調整唱盤的平衡,經過調整的唱盤上回粘上「Balanced」標籤,表示已經進行了單獨調整,從而確保轉盤旋轉的穩定性。


唱盤上搭配的唱臂採用具有高阻尼效果的輕質鎂金屬製造,而冷結合工藝可改善材料的特性並達到所需的高精度。此外,通過採用傳統的Technics萬向懸架結構(水平旋轉軸和垂直旋轉軸在一個中心點處相交),以及使用經過切削加工的軸承座的高精度軸承,可以獲得很高的初始運動靈敏度。

使用黃銅銑削和鍍金的唱機信號輸出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可防止微弱的信號產生傳導損失而影響音質。同時,可輕鬆安裝和拆卸信號線。此外,外殼內部採用金屬屏蔽結構,減少了噪音的影響。


在鋁壓鑄、預製整體模塑料盒重量級橡膠的三層結構中,添加了一塊拉絲處理的10毫米厚黑色鋁製頂板,這種四層結構將卓越振動阻尼所需的高剛性和堅實的做工和豪華的飾面的感覺融為一體。


底座4角分布的腳座內藏玄機,採用特別開發的鋅金屬隔離裝置和αGLETM材料製成,這是一種柔軟的凝膠狀材料,具有出色的減震性能,備受讚譽的旗艦SL-1000R參考級唱盤也使用了這種材料。高密度鋅壓鑄外殼具有卓越的減振特性和出色的長期可靠性。新的隔離裝置可以有效地將唱盤與外部振動隔絕開,確保完全不受幹擾地再現音樂,同時保留音樂信號中的所有細微差別和細節。

αGLETM是日本Taica泰已科株式會社的多功能材料產品系列,奇蹟的發生是因為一開發人員受到了來自熱量的啟發。αGLETM是一種非常柔軟的凝膠狀材料,誕生於80年代初,在開發一款新的吸收衝擊材料時,對各種凝膠狀物體的分子結構進行解剖,通過反覆試驗最終開發完成的產品。從18米的高空掉落生雞蛋也不會破損,這驚人的吸收衝擊的能力被報紙所報導,並引起了綜合體育生產商ASICS的注意。共同開發了新型運動鞋減震材料,之後30多年來,αGEL用途被不斷擴大,憑藉非凡的柔軟性和分子結構,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減震效果。利用耐用性、安全性、廣泛使用溫度範圍(-40℃~200℃)的特長,通過獨家技術提供最佳的減震解決方案,實現了橡膠不可能實現的優異隔振性能,適應從精細電子部件到大型設備的低頻範圍到高頻範圍。根據各種特性,αGEL在汽車、工業設備、電子產品、介護、健康用品等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被廣泛採用。


▲Technics基於SL-1200系列頂尖設計,厚重鋁製黑色頂板和有質感

雖然外觀上維持了SL-1200的很多傳統元素,但如今的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看上去一點都不顯得古老,可見經典設計在當年有多麼的超前。在機身底座上的眾多按鍵和燈光(測速頻閃和尋軌輔助燈),讓這款機相比其它品牌產品有很多與眾不同之處。其實這裡每一項設計都是為了讓唱盤更好用、易用。另外,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的唱臂非常容易調整,唱臂自帶易拆式唱頭蓋,通過包裝裡的附件很容易就能裝好唱頭,剩下的工作就是調針壓和VTA循跡角,最後微調抗內滑力,並且鎖緊唱臂座VTA就大功告成。熟手的話,只需10分鐘就可安裝調試完成,安心聆聽音樂了。

▲搭配過幾個唱臂板和兩個唱頭,這款唱盤都可以敏銳地反映出其中的音質變化,可見硬體基礎非常之出色,音質透明沒有自己的個性

此次搭配試聽的唱頭有兩個同樣來自日本的產品,一是Denon天龍的DL-A110周年紀念型MC唱頭、二是Air Tight PC-1 Supreme。這兩款唱頭的差價很大,前者四千出頭,後者六萬多,聲音素質也差距頗大。而考慮到最後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目標消費群的實際搭配可行性,我們選擇了Denon唱頭。搭配的唱放是來自奧地利的EAT愛聽E-Glo Petit,這款電子管和電晶體混合設計的唱放具有豐富的唱頭參數匹配選擇,以聲論價,性價比和Denon唱頭一樣屬於極高的級別。

這套黑膠組合下,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唱盤給我的聆聽感覺是如何的呢?放上Rabin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一/二小協》,帕格尼尼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義大利熱那亞,因高超的演奏技巧被稱為小提琴魔術師,他最輝煌的成就在於演奏自己的作品。這張唱片的演奏者拉賓曾先後兩次在Capitol公司(後被EMI收購)錄製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其中第二次立體聲錄音在音效和演繹上達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錄音擁有寬闊的動態、強烈的對比、清晰的定位以及溫暖的音色。在這套組合上重播,拉賓的演奏清晰地展示了其令人陶醉的發音,超凡入聖的技巧以及歡快熱烈的情緒都沒有遺漏,帕格尼尼音樂中那種如魔鬼般的技巧,雙泛音、雙顫音、左手撥弦、連續跳弓等超高難度技巧居然呈現得歷歷在目,琴聲的質感透亮甜美,音準、流暢性和結像的像真度聽著簡直難以置信,這套系統可算不上頂級價錢,但聲音表現卻很有高級器材的感覺了。

換上瑞典唱片公司OPUS3的《Testrecord4》,其實這張在1977-1993年間,在空間中以單點立體聲麥克風錄製的專輯,爵士測試碟音效好得出奇,17首音樂絕無冷場。最考驗黑膠系統的是動態、音場和樂器的質感,直驅盤的至高轉速穩定性顯現出了優勢,讓低音樂器的呈現凝聚又富有彈跳力。尤其是重現那種真實空間中樂器的泛音自然感,更是體現了黑膠優勝CD的模擬感。這套黑膠系統重現的錄音之美,可用「如臨現場」來形容,仿佛可以用耳朵「看見」音場中的任何一個細節,樂器結像的飽滿程度接近現場效果,樂手仿佛活靈活現,讓人再次感嘆模擬錄音黃金時期那自然音樂感的美妙之處。 

雖然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為直驅設計,那馬達和轉軸相連的機構在運轉的時候會產生噪音嗎?而且,馬達的磁場會對唱頭造成幹擾嗎?相信這是很多對直驅技術心存疑慮的玩家的共同問題。事實上,我絲毫感覺不到轉軸和馬達工作的蛛絲馬跡,他們的運轉極其的暢順和安靜。而且,從重播音樂中那些豐富的信息量,我們就能知道轉盤的諧振也控制得非常好,整個唱盤的優秀抑震設計,杜絕了一切噪音的影響。比如重播Top Music天樂唱片出版的那張《The London Cello Sound》(倫敦大提琴之聲),這張經典的發燒碟,由倫敦4大交響樂團的40位大提琴演奏家演繹5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優美音樂。重播這張唱片,假如黑膠系統的分析力不足的話,是很難將這40把在教堂錄音的大提琴都清清楚楚地鋪陳在音場中的。以往聽過一些黑膠系統,琴聲一起,加上教堂滿溢的泛音掩蓋下,感覺只是一團聲音而已。而如今由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為首的系統重播,我驚訝地發現這些大提琴其實是分聲部演奏的,而且每個聲部相應的位置感和線條清晰度都呈現地歷歷在目,我甚至感覺到自己仿佛坐到了教堂前排座椅上,感受鋪陳於面前的一片片大提琴樂音的心靈洗滌,那種厚實、從而、透明的音質實在太誘人了。


2020年是松下Hi-Fi子品牌Technics創立55周年,其推出的這款SL-1210GAE Limited Edition限量版黑膠唱盤僅限量發售1000套。限量版相比之前的量產版有些獨特的設計,比如採用全黑外飾,每一臺都有獨立的序列號。全黑配色方案,10毫米厚的鋁製頂板採用陽極氧化黑色拉絲處理,此外,操作按鍵和唱臂均採用了高品質的黑色表面處理,使得外觀統一且優雅。刻有序列號的特殊徽章,SL-1210GAE LE全部在日本有熟練工匠的手工製作而成,具有顯著的手工製作工藝水平,確保質量達到最高標準,頂板設計了一個特殊的徽章,每臺獨立的限量序列號,成為55周年紀念的象徵。拋開這些看得到的尊貴,單純從聲音表現的角度而言,直驅唱盤所帶來的紮實、乾淨、清晰、鮮活的音樂感,讓人不得不寫個大大的「服」。 

長按文章標題下方日期邊上的藍字「新音響」,即可添加關注微信公眾號,或長按下方的二維碼,可添加微信服務號,內有超值音響器材和配件售賣,或關注手機版新音響網站獲取更多更快更深入的音響資訊!

相關焦點

  • 黑膠皇者 再度歸來——Technics發布參考級直驅黑膠唱盤SL-1000R
    黑膠轉盤是Technics最具代表性的產品:1970年推出SP-10,這是世界上第一臺直驅式唱盤,它消除了以前的皮帶驅動方法引起的振動和旋轉不均勻性,開創了黑膠的新紀元。1972更推出了SL-1200,這個系列持續生產了近40年,累計銷量超過350萬臺,更成為了DJ文化的標誌性產品。
  • Technics新品黑膠唱機首次亮相上海SIAV國際音響展
    這次展出的的型號有最新參考級直驅黑膠唱機SL-1000R,55周年限量紀念版SL-1210GAE,SL-1200G,SL-1200GR,SL-1500C及不可一世傲視群雄的DJ專用機型SL-1210MK7。
  • 【試聽評測】王者歸來——Technics SL-1200G直驅黑膠唱機的前世今生
    模擬系統雖然看似門檻高,而事實上有諸多傳統品牌一直堅守模擬陣營,為模擬玩家提供著豐富的器材選擇。在如今所謂「黑膠復興」的浪潮中,更是誕生了一些投身到模擬陣營行列的新時代唱機品牌,使得唱機的選擇之豐富,並不亞於數字音源。然而有那麼一個即便不是模擬黨甚至不是發燒友也耳熟能詳的品牌,它曾經以獨門技術創造了唱機領域的輝煌成就而後功成身退,卻又在復興的浪潮中王者歸來。
  • 群星薈萃 | 8-10萬黑膠唱盤系統推薦.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普遍性,也是黑膠系統的中堅配置,於是我廣邀好友,就這個價位的黑膠系統進行推薦。hpstudio深圳黃鵬老師的推薦:空軍唱盤是好選擇,接下來就要看你想玩什麼唱頭了,玩現代頭和玩SPU老唱頭搭配不一樣,總的來說空軍能玩多唱臂唱頭比較適合花心的男人。
  • Technics 直驅黑膠唱盤機 SL-1500C 產品介紹
    直驅黑膠唱盤機 SL-1500C
  • 【黑膠回潮】醞釀三十年的黑膠佳釀:VPI 30th Anniversary Classic LP唱盤
    每次聽到VPI這個品牌,心中總是升起一股景仰之情,因為在我剛接觸LP系統時,VPI就是許多黑膠大老的選擇,對於這個品牌自然敬畏三分。調整Azimuth唱頭水平角的裝置與VPI其他唱臂相同,作法是在唱臂軸承處設置一個可以轉動的金屬環,金屬環的兩側各設有一個固定的砝碼,調整時,只要轉動這個金屬環,就可以改變唱臂的左右平衡狀態,達到調整唱頭水平角度的目的。這種設計比我的Graham1.2唱臂設計更為簡潔,唱臂的設計越簡潔,產生震動的機會越低,我認為是非常聰明的設計。
  • 山崎55年現身拍賣會,尊尼獲加推出4款200周年限量版酒款
    在包裝上,山崎55年使用手工吹制的水晶瓶,用傳統的京都編織繩綑紮越前和紙封口。酒盒為外部塗有日本特有駿河漆的黑色水楢木盒,非常具有的日本特色。而之所以選擇在1964年陳年,2020年推出是因為1964年是上一次東京承辦奧運會和帕運會的日子,三得利希望以此酒來慶祝是個55隔年日本再次承辦奧運會。
  • 【器材測評】重量、細節、活生感:歐尼士Onix OC-83 CD唱盤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曾有網友利用電影無間道的片段重新剪接並配音,製作出一系列以「CD-Pro2限量是殘酷的」為主題的搞笑影片,現在重新回味還是很有意思,也可以感受到當時音響發燒玩家對於CD-Pro2的期待。
  • 中國氣浮唱盤第一人 王滌滌的 KLASSIK AUDIO Reference旗艦唱盤
    的Walker Audio Proscenium Black Diamond黑膠唱盤嗯,看起來Proscenium Black Diamond黑膠唱盤的確花了很多心思,沒有機會試聽,我不知它是否堪稱「世界第一」?但是在合肥王滌滌老師的家中認真欣賞他設計的KLASSIK AUDIO Reference氣浮唱盤,那種乾淨、靈巧、寧靜、爽快、有重量感、富細節的精採表現,已經是佩服得不得了。
  • 【聚焦】上海之行讓我印象深刻的影音器材
    畢竟很難得能夠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段內匯聚這麼多的影音產品,作為音箱迷和音樂迷的我,怎麼可能放過這樣的一個機會呢?在剛剛結束的SIAV展會上,我也算比較幸運,不僅買到三張自己喜歡的唱片,而且還騰出了一些時間去聽音響和看電影,當中有些影音器材的效果讓我印象深刻,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評析】調整黑膠唱盤一次就上手-Zavfino 1877 Phono ZV-5黑膠唱盤
    不過,對於音響發燒友或是想要體會黑膠之美的愛樂者而言,什麼樣的黑膠唱盤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呢?那就不是逛街看到唱片封面漂亮就順手買一張那麼簡單了。我將藉由Zavfino 1877 Phono新推出的ZV-5黑膠唱盤,以及高雄響音音響所提供的各種尺規與工具,仔細說明如何調整一部黑膠唱盤,才能正確釋放出藏在溝槽中的秘密。你需要什麼樣的黑膠唱盤?答案因人而異。
  • 入行不久的朋友器材的選擇!(自己的體會)
    (加油費280元)        gopro hero3 銀色散裝版,帶國產外殼,國產頭帶,車夾,車載底座,國產電池及充電器,共計1300元左右。        松下FX520 卡片機(購於2009年,配件一起2000元)        南冠LED126,還有一些電池充電器等。
  • 【精選】天書推薦說:1500~5000美元黑膠唱盤你可以選它們
    【HIFI說 2017年12月報導】美國知名的發燒音響雜誌TAS最新發布「2018 Buyer’s Guide」專題推薦,按照不同價位向讀者公布每個類型器材的入選器材榜單我能夠感受到C-Sharp唱盤平穩的轉動,給EA-300提供了非常好的發揮平臺,才能發出這麼溫暖的聲音,而且是完完全全站在你面前的聲音。
  • 人人都愛technics
    我們去年8月從日本預訂的technics唱機手辦盲盒,最近終於到店啦!全套共有12隻小可愛。在本期公眾號裡,我們邀請了一些平常會使用technics唱機的朋友,跟大家來分享他們與technics之間的小故事。
  • 英式溫暖的聲音-和弦Chord One CD唱盤
    在Chord主事者John Franks的心目中,CD的地位依然崇高,而且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發展,Chord認為當代的CD唱盤,已經和二十多年前Sony第一次推出時相去甚遠。所以,即便Chord也有能力製作高水準的SACD或DVD唱盤,他們卻選擇把心力放在高水準的CD唱盤上面。
  • 微話題:假如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考古嗎?
    @未央—若有相思意:沒重來的機會,所以我準備去考個文物修復與保護的研究生。  @一隻哈哈哈哈哈哈哈:是我夢寐以求的專業。   @YF顏非:要是分夠,我現在應該蹲坑裡找文物了,而不是坐這裡建模。  @鳶尾愛百合:只要我能考上。   @土豆兒199507:考古和文博本是我的最愛與夢想,奈何今年我的高考失誤了。  @生活終於對我這個小貓咪下手了:我報的就是考古。
  • 【相機配件】職業攝影師的攝影器材選購建議
    Uwe Steinmueller主修尼康、佳能、M4/3,也有一些其他器材,他的觀點也很值得借鑑。  器材選購的建議?首先你要先明確自己的需求,如果你都不清楚自己買相機要幹什麼,那自然也沒法選到最適合自己的器材,最「正確」的選擇是不存在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如果是剛接觸攝影,你可能確實不清楚買相機的主要用途,那就先想想這幾個問題:  ·你想拍什麼題材?
  • 買攝影器材,合適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佳能EOS M6 Mark II我身邊有一些喜歡玩街拍的他們很少用單反去拍,大多是都是用1英寸底的索尼黑卡系列、富士的X100系列、TX系列、理光GR系列等等,因為這些器材輕巧方便,很適合隨身帶著出去拍照。
  • 人生若只如初見: Audionet ART G3 CD唱盤
    ART G3最關鍵的核心數位資料處理部份,只選擇使用最高品質的元件,線路板部份,採用全新開發多層架構,並追求阻抗的線性,以達到最大的頻寬與最低的電阻值,在整個頻譜範圍內的訊號能量傳導是毫無受到限制。ART G3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數位輸出模式選擇可切換,在HighBit模式時,會以Audionet專利的24Bit/192kHz升頻方式運算處理,但原廠的使用手冊說HighBit模式只限定與有支援此模式的Audionet產品搭配,例如DNA 1或MAP 1,其他情況請設定為LowBit。當然,如果你只是聽CD沒要使用數位輸出,那可以把數位輸出的功能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