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千年水道文明紙現——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前天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同時發布。
資料圖 攝影:京報集團記者 武亦彬
展覽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展出了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作品。展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也展現了當代生活的審美細節。展覽分為大運河歷史變遷、紙藝大運河全景、大運河文化紙產品三大部分。
其中,紙藝大運河全景部分以非遺紙藝及其綜合應用形成的立體紙藝模型,全景展現大運河宏偉的河道、沿岸主要標誌性建築、歷史人文場景。「紙鋪」出品的《大運河紙藝影像裝置》,再現了大運河全河段22處經典自然人文景觀,從南端的寧波鼓樓、餘姚通濟橋、紹興八字橋,到中段的淮安榷關、南旺分水龍王廟、聊城船閘,再到北端的張家灣、八裡橋、南新倉、萬壽寺、白浮泉等。
大運河文化紙產品部分的展品,來自廣泛徵集來的創意紙產品。這些紙產品從多個側面呈現出大運河文化中的美食、服飾、生產生活工具與場景、娛樂習俗、人文特色等。如紙藝名家柳軍設計製作的紙藝建築,另類再現了通州漕運碼頭、洛陽麗景門、西湖斷橋與西湖湖心亭等。別具古樸風格的老北京胡同系列車線本、古運回望圖、紙磚等作品也各具特色。
展覽將免費展至2021年4月18日。在展覽基礎上,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12個主題共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也將舉辦。手作體驗活動計劃圍繞大運河漕運紙船、紙碼頭、紙河道、通關紙文件、後海銀錠橋紙模、南鑼鼓巷景觀紙模型等12個主題展開。每個工作日上下午各免費接待40位市民前來體驗學習,市民可通過敬人紙語、紙鋪等機構公眾號報名參與。
(原標題: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開幕)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 李洋)
流程編輯:u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